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882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

②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2.我国的民工流

(高考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B.日本

C.俄罗斯D.德国

解析:

第1题,根据总人口增长柱状图的变化可知,总人口增长速度变慢,A项错误;

总人口增长速度虽变慢,但总人口数还在增加,B项错误;

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状态,C项错误;

国际净迁移量为正值,前后十年变化不大,而国内净迁移量均为负值,且1991~2000年期间比1981~1990年增加很多,显示从该城市迁出人口增多,人口净

迁入量减少,D项正确。

第2题,该城市自然增长率较高,且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代有所增加;

此外该国国际净迁移率也较高,说明对国外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由此可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美国,故选A项。

日本是个人口密集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国际净迁移率都较低,排除B项;

俄罗斯、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是负增长,排除C、D两项。

答案:

1.D 2.A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5年2考)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表现为“两个变化”“四个因素”。

1.“两个变化”

(1)个人动机的变化:

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环境支撑的变化: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2.“四个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反映。

如图:

(2016·

高考全国卷丙)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第1题,上海市吸引外来人口的主要动力在于其经济发达,工、商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可以为外来劳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收入。

外来人口减少反映其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结合材料“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判断:

由于上海市的劳动力导向型企业转移到了周边中小城市,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食品价格、环境质量、交通状况是影响人口变化的次要因素。

第2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外来常住人口”。

结合我国实际可知,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就业和生活,因此人口迁往中小城市说明中小城市适宜的就业机会多。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人口流动趋势与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的产业转移有关。

1.A 2.C

高考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D.③→①→②

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第3题,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

第4题,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化人口。

3.D 4.C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

人口迁移统计图中,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迁出率、迁入率(如图1);

另外也有坐标图(如图2),它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迁出率和迁入率,显示静止的人口迁移状况。

图1 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图2 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示意图(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图3 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示意图

1.看坐标轴,明确表示的含义

图1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大小。

图2中横坐标表示迁入人口比重,纵坐标表示迁出人口比重。

图3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人口年变化率。

2.比较人口迁出数量(或迁出率)

从图1中能直接读出各年的迁出率大小。

图2中贵州迁出人口比重稍大于四川,但四川省人口基数远比贵州省多,故贵州迁出人口数少于四川。

3.比较人口迁入数量(或迁入率)

从图1中能直接读出各年的迁入率大小。

图2中上海市迁入人口比重约为24%、广东省迁入人口比重约为14%,但广东省人口总数远大于上海市人口总数,故广东省人口迁入数多于上海市。

4.比较人口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图2中浙江和江苏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

比较图中数据可知,浙江省机械人口增长远大于江苏省,故浙江省的人口增长率大于江苏省。

从图3中可以比较两个时间段内,自然增长、国内净迁移、国际净迁移、总人口增长的大小。

5.结合省级区域间人口的迁移,判断老龄化、城市化水平

图2中人口迁移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加快迁出区老龄化进程,延缓迁入区老龄化进程;

人口迁移会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高考全国卷Ⅱ)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

(2)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

(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1)C 

(2)B

(2017·

甘肃联考)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3)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丁四个阶段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相比,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B.甲、丙

C.乙、丙D.甲、丁

(3)近几年,由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1)题,从图中数据分析,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是乙年龄段。

该年龄段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D对。

(2)题,老年人一般不愿离开家乡,迁移率低。

少年儿童随父母一起迁移的可能性大,青壮年迁入多的地区,新生儿比重较大,所以甲、乙有明显相关,A对。

中老年人迁移与儿童、青壮年迁移的关系不大,B、C、D错。

第(3)题,人口迁移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A正确。

人口迁移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B错误。

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C正确。

人口迁移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D正确。

故选B。

(1)D 

(2)A (3)B

山西四校一模)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据显示(  )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农村劳动力以15~19岁年龄段为主

C.农村的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D.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

2.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  )

A.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交通条件改善

D.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第1题,图中显示年轻人口的迁移率比重最大,年轻人口大量迁移,必然使农村劳动力高龄化。

第2题,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因,当前导致我国劳动力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经济收入差异。

1.C 2.D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3.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4.“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第3题,“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说明农村大量人口迁移到了城市。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故C项正确。

城市自然环境不如农村优越,故A项错;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于城市,故B项错;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故D项错。

第4题,“有院无人住”造成农村宅基地的浪费,“有地无人种”造成农村土地的荒芜,所以近年来出现的合村并点、土地流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土地浪费问题。

因此农村空心化带来的是土地资源的浪费,与城乡协调发展、农村老龄化以及农业发展水平关系不大。

3.C 4.A

5.(2017·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阅读江苏省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说出该省的人口迁移流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

(2)结合材料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和差异。

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来看人口的迁移方向。

对迁入地的影响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根据图表信息可知,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率各不相同。

(1)人口迁移流向:

由北向南。

对迁入地的影响:

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城市化水平;

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等。

(2)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基本稳定在40%以上,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

劳动力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比较大,近年有上升趋势;

技术创新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贡献率始终比较小。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2017·

河南名校期中)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读图可知我国(  )

A.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长期持续

B.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不断加大

C.目前“城乡倒置”与人口迁移有关系

D.P点时城乡老年人口数量相等

选C。

农村年轻人口迁移到城市,一方面使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另一方面也使城市年轻人口增加,故出现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

北京丰台区期末)读俄罗斯2006~2010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统计图,回答2~3题。

2.2010年俄罗斯人口增长率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鼓励移民政策起实效

B.开放生育政策见成果

C.医疗技术突飞猛进

D.局势动荡

3.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对该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提高环境承载力

B.缓解就业压力

C.繁荣劳动力市场

D.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2题,2010年,俄罗斯出生率虽有上升,但仍低于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应为负数,说明该国人口增长率发生很大变化的原因并不是开放生育政策的结果;

从图中看不出医疗技术突飞猛进,且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是人口增长率发生很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该国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国局势稳定,外来移民的增加是导致人口增长率上升的原因。

第3题,一般而言,外来移民以青壮年为主,人口迁入繁荣了该国的劳动力市场,但可能会增加就业压力;

环境承载力的提高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等;

由于无法确定外来移民的文化程度,因而无法确定人口迁入是否促进了该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A 3.C

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

下图示意我国2012年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城市化率线性关系。

读图,回答4~5题。

4.据图可知(  )

A.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呈正相关

B.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城市化水平

C.北京迁入人口数量最多是因为北京经济最发达

D.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贵州人口迁出率最高

5.关于黑龙江人口净迁移率和城市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B.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C.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黑龙江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

D.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第4题,仔细读图,注意对比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的相对关系;

由图可知西藏人口净迁移率为正值,但城市化水平很低,黑龙江省人口净迁移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较高,所以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不呈正相关,故排除选项A;

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应该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故排除选项C;

贵州人口迁出率高,主要是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故排除选项D;

城市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的主要人口流入区,人口流入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增加,而人口流出区主要为农村,人口流出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即城市化水平增加,故选项B正确。

第5题,资源开发、工业发展是促进黑龙江省早期城市化发展和现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故排除选项C、D;

2012年前后,黑龙江省等东北老工业区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传统工业衰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口迁出大于迁入,即人口净迁移率低,故选项A正确。

4.B 5.A

下面两图示意1996~2011年南非人口重心变化状况,南非几何中心为(28°

58′42″S,25°

11′18″E)。

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南非人口分布、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处于不平衡状态

B.西部的人口密度高于东部

C.人口重心位于南非东南部

D.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7.该时期南非人口重心变动的影响因素可能包括(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③国家倡导移民政策

④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第6题,由材料可知,南非几何中心为(28°

读图,人口重心由27°

47′E移动到27°

39′E,往西移动;

由28°

20′30″S移动到28°

15′30″S,往北移动,D错误。

总体来看,南非人口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北且向西北移动,所以B、C错误,A正确。

第7题,全球气候变暖,南半球越往北气温越高,不会导致人口往北移动,①错误;

据材料不能确定1996~2011年南非的移民政策及其影响,③无法判断;

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常会导致人口迁移,②④正确。

选D。

6.A 7.D

读2013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B.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

D.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

9.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

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第8题,据图可看出,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都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的伏尔加沿岸区和北高加索区也以人口迁出为主,只有中央区、西北区和南方区三个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中央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但人口迁出数量比伏尔加沿岸区少;

东部地区的人口除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之外,还有部分迁入南方区;

人口迁移数既包括人口迁出量,也包括人口迁入量。

第9题,俄罗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但西部地区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东部高,而且东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形崎岖;

俄罗斯提出了开发东部地区的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开发难度较大;

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

俄罗斯鼓励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

选A。

8.D 9.A

长沙模拟)美国每年都有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示意。

据此回答10~11题。

10.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环境变化B.婚姻家庭

C.农业活动D.气候变化

11.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季向东迁移B.夏季向西迁移

C.秋季向西迁移D.冬季向南迁移

第10题,题干材料显示“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该批工人随季节变化而迁移,所以其影响因素也具有季节性。

农业活动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因此这批工人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产业工人,随农事活动而南北迁移。

故C正确。

第11题,美国迁移的农业工人,开始于美国南方地区,他们冬季在南方进行越冬作物的管理工作;

春季和夏季随作物的耕种、管理而北移,秋季和冬季又随作物的收获与耕种而南移。

10.C 11.D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7·

扬州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

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

2005年

2010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5

南部沿海地区

28.70

20.91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10分)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8分)

(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

(2)题,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

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方面;

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

第(3)题,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

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因素。

(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2)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

增加劳动力;

增强社会活力;

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

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

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3)增多 国家政策支持;

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13.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6分) 

(2)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3)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除可以用上图表示外,还有其他形式,如下面所示。

请再设计一种新图形来表示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

从图中可读出甲、乙两国三个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再分析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由此可判断出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方向。

甲国人口迁出可以缓解该国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乙国人口迁入可以缓解该国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1)甲国人口向乙国迁入。

 理由:

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

乙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

(2)甲国:

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

乙国:

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3)图略,要求图例或注记正确,图形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