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0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马原考试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考试资料.docx

《马原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考试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原考试资料.docx

马原考试资料

[页数仅为借鉴可能有的不对]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P2

答: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和阶级根源P8

1.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激化。

2.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基础:

三大理论(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提供思想来源。

4.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

阶级根源: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P8

三大理论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

(1)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2)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资本与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

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2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政治立场它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阶级性和实践性)决定的,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核心是实事求是。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科学性)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彻底的革命性)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6、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P2--------无产阶级

7、哲学的基本问题P25

答: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是:

(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25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9.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28

10、实践P30

实践:

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

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3、实践是人所都有的活动4、实践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1、辩证法P26

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2、形而上学P26

主张世界是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联系和发展P35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具有普遍性:

(1)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2)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发展:

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

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

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区分的根本标准是:

是否符合历史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有新的结构与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14、辩证法三大规律P38

辩证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5、辩证法五大范畴P43

五个范畴:

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偶然性和必然性、现实和可能

16、认识的本质P58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17、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P56

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关系:

二者有本质区别,认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是进人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二者又是统一的: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客体制约主体,主体又能动地反映客体。

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主体与客体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还有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8、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0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其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见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

    其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其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

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其一,积极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其二,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思维的抽象,要采用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

    4.要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性只承认理性认识可靠,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可靠,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

    唯理论和经验论全部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它们各持一个片面,在思维方法上属于形而上学。

    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之分;经验论也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之分。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也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条主义夸大书本知识、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犯了类似于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感性经验,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犯了类似于经验论的错误。

    5.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包括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是主导因素;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则包括两类:

一类是情感、意志,包括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等,一类是认识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

    在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共同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非理性因素应当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应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就是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飞跃。

    1.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并没有结束认识,理性认识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

因为:

    其一,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第一次飞跃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只有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其二,第一次飞跃并不能保证理性认识的正确性,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只能依靠实践的检验。

在第二次飞跃中,理性认识可以得到检验,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其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普遍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必须服从实践。

    其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

    其三,理论应当被群众掌握。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使实践获得成功。

    其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的全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2.认识的不断反复

    认识之所以要不断反复,是因为:

    其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客观事物作为系统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客观事物存在着一个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本质和规律也有一个暴露的过程。

所有这些,使得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其二,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受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只有在不断打破限制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这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

    其三,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要受到主体本身的限制。

这些限制包括:

人的实践范围、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生理素质。

所有这些,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

    3.认识的无限发展

    就整个认识过程而言,认识的反复具有无限性。

但是,这种无限性不是简单的圆圆式的循环,而是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

1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P5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即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前者认为认识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后者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而存在的,否认反映论,主张先验论。

20、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P(59?

66?

1、反映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2、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3.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仅坚持反映论,而且对它加以改造和发展,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其基本特点是: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

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

们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

2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P57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首先,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的发展;其次,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22.真理及真理的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P64P65

真理的一般概念:

这里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二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第二,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

23.价值及价值的属性(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P70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应关系。

价值的客观性:

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

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价值的主体性:

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2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P74

真理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是制约人们实践活动的两个根本尺度。

所谓真理的尺度,就是在实践活动中追求“真实”。

所谓价值的尺度,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包含主体的目标,追求“满足主体的需求”。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真理和价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真理的原则侧重于客观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原则。

其次,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最后,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2、、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表现在:

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

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3、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表现在:

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

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个领域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

真理和价值相互促进表现在:

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生活条件,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的发展。

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

25.真理与谬误P67

谬误是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错误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与谬误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6.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与实践的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的发展。

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

2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68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其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只有那种能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和沟通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把二者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具有这种特性的东西只有社会实践。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

第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客观的。

所以,检验真理不能在纯意识的范围内进行。

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认为真理可以在纯粹意识范围内进行,这是错误的。

旧唯物主义又看不到真理的主观形式,看不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客观事物本身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错误的,要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只能是一个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第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它就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实践有能动性,即主观性;实践又有客观性。

所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8、价值观P73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对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念体系。

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29、历史观的基本问题P85

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表现。

30、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P85

一、唯物史观又叫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二、唯心史观又叫历史唯心主义,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历史观。

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心主义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

31、社会存在P86

社会存在:

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3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所以物质永远都是一时产生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力,这也是物质决定意识的一个方面,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社会的存在跟发展是需要经济基础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是经济基础,所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作用;

一切物质的变化都是历经一个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没有生产力不断创造的物质财富,就没有最后社会形态质的变化。

理解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把钥匙

(1)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在劳动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而错综复杂的、丰富多彩的整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

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在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过程,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手段是统一的,这是劳动发展的第一阶段。

随着劳动活动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者和劳动手段直接合一的原始形式就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于是劳动者与劳动手段相分离,形成了劳动手段的私人占有,从此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即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

这是劳动发展史的第二阶段。

由于劳动者和劳动手段的分离必然产生劳动对劳动者的奴役,到了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奴役达到了极端,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是劳动要求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达到和“返回”与生产资料、生产手段的重新直接结合,这就是劳动发展史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即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

(2)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起点。

逻辑和历史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劳动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产生、发展的逻辑起点。

人们只有从劳动及其历史演变出发,才能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才能透过人类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逻辑线索,看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才能理解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经过这样的历史阶段,而不能跳过这些历史阶段;才能理解为什么在人类历史的一定阶段上,只能形成这样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而不能出现别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

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归根到底都要受到劳动活动发展的制约。

劳动的产生就是人类社会的产生,劳动的发展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的解放就是人类社会的解放。

因此,科学的劳动范畴的确立不仅为唯物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钥匙。

33、社会意识P86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3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86P88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本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2.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35、生产力、生产关系P89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