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60743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8373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④氢氧化钠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可代表物质运输效率

⑤用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和染色体

⑥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实验中,卡诺氏液固定后,要用酒精冲洗两次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于有性生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受精作用过程中,由于不同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发生了自由组合定律

B.双链DNA中嘌呤碱基的数目等于嘧啶碱基的数目

C.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呈线性排列的

D.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4.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③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D.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进而裂解靶细胞,所以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B.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组织液

C.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特异性免疫过程

D.将乌贼神经细胞放在低钠溶液中,静息时电位差会变小

6.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都是双向的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发生水解

B.油脂可用于制备肥皂和甘油

C.水玻璃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石油是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分馏可以获得汽油、煤油等,通过催化重整可以获得乙烯、丙烯等

8.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

I-、Cl-、NO

、Na+

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

Na+、AlO

、NO

、HCO

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

K+、NO

、Na+、AlO2-

D.含大量OH-的溶液中:

CO

、Cl-、F-、K+

9.有8种物质:

①甲烷;

②苯;

③聚乙烯;

④1,3-丁二烯;

⑤2-丁炔;

⑥环己烷;

⑦邻二甲苯;

⑧环己烯。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之褪色的是()

A.④⑤⑧B.④⑤⑦⑧C.③④⑤⑧D.③④⑤⑦⑧

10.某粗铜产品中含有Zn、Ag、Au等杂质,如图所示,用CH3OH-碱性燃料电池电解硫酸铜溶液。

闭合电键K进行电解。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左池负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B.通电一段时间后,Ag、Au杂质金属沉积在电解槽底部

C.若粗铜电极质量减少6.4g,则纯铜电极增重大于6.4g

D.电解过程中右池纯铜和粗铜分别为阴极和阳极

11.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Ⅰ:

可用于吸收氨气,并能防止倒吸

B.实验Ⅱ:

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C.实验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D.实验Ⅳ:

海水的淡化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

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原子半径大小:

X<

Y,Z>

W

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13.25℃时,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

c(CH3COO-)>

c(OH-)>

c(H+)

B.含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溶液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

c(CH3COOH)>

c(H+)>

c(OH-)

C..1mol/LCH3COONa溶液与.1mol/LHCl溶液混合至pH=7:

c(Na+)=c(Cl-)>

c(OH-)=c(H+)

D..1mol/LNa2CO3溶液与.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2c(Na+)=3[c(CO32-)+c(HCO3-)+c(H2CO3)]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

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当Δt→0时,v=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15.如图所示,左侧是倾角为60°

的斜面,右侧是1/4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底端切线水平。

一根轻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小球,跨过置于物体顶点的小定滑轮。

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连接小球m2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

,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则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等于()

A.

∶3B.1∶3

C.3∶4D.2∶3

16.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

同一物体在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

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两端a、b接正弦交流电源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220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0A。

已知负载电阻R=44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A.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

B.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

C.电流表A2的示数为0.1A

D.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

18.在光滑水平地面水平放置着足够长的质量为M的木板,其上放置着质量为m带正电的物块(电量保持不变),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且M>m。

空间存在足够大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某时刻开始它们以大小相等的速度相向运动,如图取向右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可能正确反映它们以后运动的是()

(A)(B)(C)(D)

19.某带电粒子从图中速度选择器左端中点O以速度v0向右水平射出,从右端中点a下方的b点以速度v1射出;

若增大磁感应强度,该粒子将打到a上方的c点,且ac=ab,其中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20.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如图5甲所示.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曲线上点A处的切线的斜率最大.则

A.在x1处物体所受拉力最大B.在x2处物体的速度最大

C.在x1~x3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在0~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2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处于竖直向下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为L,导轨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

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垂直导轨放置,并与导轨接触良好。

现使金属棒以某初速度向左运动,它先后经过位置a、b后,到达位置c处刚好静止。

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金属棒经过a、b处的速度分别为v1、v2,a、b间距离等于b、c间距离,导轨电阻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7分)为了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用铁架台将长木板倾斜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组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所提供的器材有:

长木板、木块(其前端固定有用于挡光的窄片K)、光电计时器、米尺、铁架台等。

在长木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光电门(图中未画出),用于记录窄片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

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游标卡尺测量窄片K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_mm,测量长木板上A、B两点间的距离L和竖直高度差h。

(2)从A点由静止释放木块使其沿斜面下滑,测得木块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

△t=2.50×

10-3s,算出木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v=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由L和v得出滑块的加速度a。

(3)由以上测量和算出的物理量可以得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µ

=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h、L、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23.(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一个电压表V、一个电阻箱R、一个5.0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乙连成完整电路。

(2)该同学为了用作图法来确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出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则该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含有U、R、R0、E、r的函数表达式表示)

(3)由图象可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V,r=_____Ω。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3分)如图所示,AB部分为光滑水平面,BC部分是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圆管形半圆轨道,B点是最低点,C点是最高点,C点切线水平方向,圆管截面半径r<<R。

有一个质量为m的a球以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碰撞到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3m的b球,两球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并且碰撞时没有能量损失,碰后b球顺利进入光滑圆管(B点无能量损失,小球的半径比圆管半径r略小),它经过最高点C后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已知AB的距离为2R。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b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碰后小球a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5.(18分)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y<0的区域内有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一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从y轴上A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电子第一次经过x轴上C点;

第二次恰好经过坐标原点O;

第三次经过x轴上D点。

C、D两点均未在图中标出。

已知A、C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为d、2d。

不计电子的重力。

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电子从A运动到D经历的时间t。

26.(14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可用于制备锰及其化合物。

(1)早期冶炼金属锰的一种方法是先煅烧软锰矿生成Mn3O4,再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制得锰,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现代冶炼金属锰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表为t℃时,有关物质的pKsp(注:

pKsp=-lgKsp)

物质

Fe(OH)3

Cu(OH)2

Ca(OH)2

Mn(OH)2

CuS

CaS

MnS

MnCO3

pKsp

37.4

19.32

5.26

12.7

35.2

5.86

12.6

10.7

软锰矿还原浸出的反应为:

12MnO2+C6H12O6+12H2SO4=12MnSO4+6CO2↑+18H2O

①该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_。

写出一种能提高还原浸出速率的措施:

②滤液1的pH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nSO4浸出液的pH。

③加入MnF2的主要目的是除去 

(填Ca2+、Fe3+或Cu2+)。

(3)由MnSO4制取MnCO3:

往Mn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往MnSO4溶液中加入(NH4)2CO3溶液,还会产生Mn(OH)2,可能的原因是:

MnCO3(s)+2OH-(aq)

Mn(OH)2(s)+CO32-(aq),t℃时,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填数值)。

27.(14分)碳、氮和氯元素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I.碳的化合物的转换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特别是CO2的低碳转型对抵御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n(H2)/n(CO2)充入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CO2(g)+6H2(g)

C2H4(g)+4H2O(g)△H,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2.0分别代表三种氢碳比时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_____0,氢碳比①②,Q点v(正)_____v(逆)(填“大于”或“小于”)

(2)若起始时,CO2的浓度为0.5mol/L,氢气的浓度为1.0mol/L;

则P点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II.氯的化合物合成、转化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①一定条件下,氯气与氨气反应可以制备氯胺[NH2Cl(g)],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

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键

N—H

Cl—Cl

N—Cl

H—Cl

键能/kJ·

mol-1

391.3

243.0

191.2

431.8

②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含氯消毒剂,有缓慢而持久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其消毒原理为与水缓慢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I.用氨水除去SO2

(1)已知25℃时,NH3·

H2O的Kb=1.8×

10-5,H2SO3的Ka1=1.3×

10-2,Ka2=6.2×

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L,则溶液中的c(OH-)=mol/L.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

10-7mol/L时,溶液中的c(SO32-)/c(HSO3-)=.

(2)利用氨气与空气催化氧化法制取联氨N2H4.如图是由“联氨-空气”形成的绿色燃料电池,以石墨为电极的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b电极为极(填“正”或“负”),写出该电池工作时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28.(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图中a、b、c均为止水夹):

(1)在进行气体制备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将A装置中导管末端密封后,在分液漏斗甲内装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利用E装置能吸收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种即可)。

(3)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H2时应选用装置________作为发生装置(填所选装置的字母序号),实验时先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晶体可使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将A、C、E装置连接后设计实验比较Cl-和S2-的还原性强弱。

①A中玻璃仪器乙的名称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C中说明Cl-和S2-的还原性强弱的实验现象是。

(5)另一同学将B、D、E装置连接后,在B装置中加入铜片和浓硝酸,制取NO2,然后进行NO2气体与水反应的实验,并观察相关现象:

①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D装置中的具支试管丁中收集满NO2气体,若进行NO2气体与水反应的实验,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对a、b、c三个止水夹进行的操作),然后再适当加热丁。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9分)为了探究温度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小组将黑藻置于密闭容器内,根据毛细管中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可以读出容器内氧气体积的改变量。

将不同温度下测得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说明:

培养液中加有缓冲物质,不考虑pH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适宜光照下,与25℃相比,30℃条件下液滴的移动速度(填“快”或“慢”或“相同”),黑藻细胞固定CO2的速率(填“增大”或“减小”或“相同”)。

(2)该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主要原因是缺少组,应如何设计?

(3)在温度为10℃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量为mL/h,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NADPH的部位是。

在温度为5℃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30.(11分)恒温动物小鼠常被作为生理学实验材料,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

回下列问题:

(1)给健康小鼠饲喂足量清水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会,饲喂的水通过内环境能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又可通过内环境排出机体,这体现了内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2)给健康小鼠静脉注入10mLl0%的葡萄糖溶液,则小鼠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的比值会,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现象称为。

(3)若将健康小鼠放入寒冷环境中一段时间,则实验中小鼠体内酶的活性将(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细胞的耗氧量将(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4)若给健康小鼠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使小鼠骨骼肌中的血管舒张,而使小肠中的血管收缩,此过程中血管是肾上腺素作用的。

(5)由图可知,当小鼠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400~500mL),膀胱壁的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沿(填字母)传入,到达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填结构名称)。

(6)如果支配小鼠膀胱的传出神经受损,排尿反射(填“能”或“不能”)发生。

31.(10分)果蝇具有多对相对性状,灰身与黑身、红眼(A)与白眼(a)、后胸正常(B)与后胸变形(b)、长翅(D)与残翅(d)这四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为确定果蝇体色的显隐性关系,现从一个自然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身雌雄果蝇进行多组杂交实验,若子代中,可说明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性状。

(2)为确定果蝇眼色基因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用一对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代中红眼:

白眼=3:

1,为完成实验目的,还需统计子代,

以做进一步分析。

(3)已知果蝇的基因B、b和D、d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用基因型为BBDD的雌果蝇和基因型为bbdd的雄果蝇杂交,让所得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后胸正常长翅:

后胸正常残翅:

后胸变形长翅:

后胸变形残翅=9:

3:

1。

为实现上述比例,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上;

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非等位基因要;

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要。

若选出F2中的后胸正常长翅个体进行自由交配,则理论上F3中出现后胸正常残翅个体的概率为。

32.(9分)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序号代表相应的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若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不该有的过程是

(填序号),B、C、D的能量总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2)若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碳在①中存在的形式是,图中⑤、⑥、⑦、⑩、⑩过程为。

(3)除上述两种功能外,生态系统还存在功能。

(4)若生物甲、乙、丙构成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已知丙从乙处获得能量的比例为25%,要使丙同化的能量增加10kJ,则至少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

kJ。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图1为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象,由图可知状态①的温度比状态②的温度高

B.图2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V图线,由图可知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图3为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D.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

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