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卖油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430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卖油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案《卖油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案《卖油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案《卖油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卖油翁》.docx

《教案《卖油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卖油翁》.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案《卖油翁》.docx

教案《卖油翁》

教案《卖油翁》

教学目的:

一、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激励学生为实现四化勤学苦练。

二、学习通过具体记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三、懂得文言虚词“而”的连接作用及其他用法。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旧课:

背诵《卖炭翁》。

二、作者介绍:

1.复习欧阳修的七绝《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2.欧阳修(10CR——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

八大家是:

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拭和苏辙。

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下学期我们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本文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

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请同学试答:

本文主要记叙了怎样的一件事?

写了哪几个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

三、领读全文,注意句读,注意句中停顿。

四、讲读第1节。

第1节写一射一看。

思考:

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

(射者)

2.卖油翁是在怎样场景中出现的?

动作、神态如何?

(静中有动)

3.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逐字逐句讲解。

指点:

(1)把句中省略的主语补上。

(2)“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

清楚。

(3)比较:

举世无双,当世无双,首屈一指;

正视,注视;

微领,赞许,喝采。

(4)射者与观者评价不一,有矛盾。

4.学生读熟第1节,注意人物的语气。

五、讲读第2节。

写射者与看者引人深思的对话。

1.先看问与答的第一个回合。

(1)“问”由何引起?

“微颔”、“自矜”——主观与客观评价有矛盾。

“问”是逼出来的。

(2)“问”是进攻性的,有火气,不服气。

射:

箭法。

精:

精良、精妙、精湛。

(3)答者招架,沉着回答。

“无他,但手熟尔。

”轻描淡写一句。

这一句更有损陈的自信自矜心理,于是引出问与答的第

二个回合。

2.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①“问”者火冒三尺,“忿”;语气是责问“安敢”。

②”答”者摆事实,不仅说,而且当场表演,表演了再说,胸有成竹,从容自若。

注意:

“我亦”,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夸。

3.在事实面前,康肃“笑而遣之”。

由“忿”而“笑”,心中

信服。

4.学生对读,体会语气。

(轮流)

六、提问,分析:

1.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

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运用文中现成语句)

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

这是因为:

(1)剪裁合理。

(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

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

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

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

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

细部清晰,动作、神态:

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

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

(这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现象烂熟于心。

(2)对比鲜明。

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卖油翁

技艺:

善射(十中八九)善酌(绝技)

见地:

自矜大巧若拙(无

态度:

浮躁从容、沉着

(3)语言精炼。

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

炼,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如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动词、形容词等。

七、作业:

1.口译全文。

2.练习三。

3.练习四(以问答形式说明本文主题的意义)。

把五句话用现代汉语连缀成一段话,题目是《为文之道)

要求:

①句与句之间稍加补充,词的解释可稍加变化。

②不超过二百字。

4.补充练习:

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在意义或语气上的不同。

以此自矜但手熟尔

么我酌油知之尔安敢轻吾射

汝亦知射乎

尔安敢轻吾射

②解释下面加点的词的意义…

善射自矜

尝释担

发矢无他

板书设计:

(略)(详)

技艺善射(十中八九)善酌(自钱扎入而钱不

湿,堪称绝技)

自矜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态度安敢轻吾射取,置,覆,(徐),酌,沥—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教后:

1.教第二段时,我说:

“下面是二人精彩的对话。

”学生认为用得不恰当,我立即改正,换了“引入深思”四个字作附加语。

教学用语须精当,不可马虎。

2.教卖油翁的“沥”油绝技时,出示了铜钱,学生情不自禁地“呀”了一声,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为文之道》短文当堂进行了交流,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