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4819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截止ⅩⅩ年5月末,该行资产总额26.3亿元,负债总额24.8亿元,比挂牌开业前分别增加6.5亿元和6.3亿元,增幅分别达33.05%和33.96%。

资产负债率94.5%。

(二)存、贷款规模

1、截止ⅩⅩ年5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4.3亿元,较年初增长2.8亿元,比挂牌前增长7亿元。

其中:

储蓄存款22亿元,占比90.5%,比挂牌前增长6.4亿元;

对公存款2.19亿元,占比9.01%,比挂牌前增长0.72亿元;

财政性存款0.73亿元,占比3%,比挂牌前增长0.4亿元。

活期存款8.42亿元,比挂牌前增长2.09亿元;

定期存款13.64亿元,比挂牌前增长4.28亿元。

2、各项贷款余额13.5亿元,较年初增加2亿元,比挂牌前增加4.5亿元;

存贷款占比55.5%,比挂牌前增加3.4%;

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1.5亿元,占比85.2%,比挂牌前增加4.4亿元。

3、发放房地产贷款二笔,余额1700万元,2012年6月,ⅩⅩ市金兆房地产公司贷款600万元,用于都市春天项目建设;

ⅩⅩ年5月,ⅩⅩ市顺扬房地产公司贷款1100万元,用于顺杨锦绣名邸项目一期工程。

目前,我行无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4、涉农贷款情况。

挂牌以来,该行改制不改向,贷款投向坚持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主的发展方向,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ⅩⅩ年被中国银监会工会、合作部、中国金融工会办公室评为“农村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三)经营利润指标

挂牌开业以来,该行已经累计实现账面利润7220.3万元,实现税后利润5222.4万元。

其中2012年实现帐面利润3810万元,同比增长86%。

(四)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由于是在农信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的,中间业务开展在原有的品种单一(仅有小部分结算业务和代收代发业务)的基础上增加

涵盖人事、财务、信贷、案防、计算机操作、事后监督等各个方面的65个管理制度及操作办法。

同时,配齐了远程监控、授权及事后监督人员,坚持以制度涵盖经营,把制度执行、预警防范、事后监督、检查落实完善到规章制度及操作程序之中,与员工的收益全面挂起钩来,从而确保了日常操作流程的规范化。

三是结合我行实际,坚持以合规风险控制为中心,建立了审贷分离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和精简高效的支持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了市场营销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四是完善薪酬制度,强化绩效考核。

在省联社制定的框架内,出台了全新的绩效考核办法,按照“基本工资保吃饭,绩效工资凭实干”的原则,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建立薪酬能升能降、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全行整体活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改革不断深入提供有力保障。

2、坚持改制不改向,信贷支农成效显著。

一是认真开展“万人进村入户上企业”优质信贷服务活动,组织全辖99名客户经理走进企业、厂矿、社区,大力宣传信贷支农政策和贷款业务新品种。

如:

累计贷款1000万元,支持重点龙头企业ⅩⅩ市安全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厂房、购置新型生产线等设备,使企业产量和生产能力扩大了10培。

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了国家级的安全薯业科普示范基地70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3万多户种植红薯创收。

二是认真开展客户评级授信工作。

ⅩⅩ市现有农户共86940户,2012年底注册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0497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46家,农村农业产业化企业22家,农户评级82269户,占农户数的94.6%,授信18756户,占评级户数的22.8%,工商户评级4316户,授信2541户,占比59%,农村农业产业化企业评级17家,占比73.9%,授信17家,授信金额1.27亿元。

三是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

目前,在ⅩⅩ市注册登记的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社146家,加入合作社成员达2290户,带动农户近30450户,占农户数的35%,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了林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及技术服务等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合作社社员40%以上在我行贷款,累计发放贷款3.5亿元。

如:

ⅩⅩ市健康花果专业合作社在我行700万元贷款支持下,由当初的股东7人、农户50户,发展到股东达13人,专业合作农户136户,组建了ⅩⅩ市健康花卉苗木经营联合体,年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销售网络覆盖云南、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成为湘、渝、川、黔周边地区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形成了沙湾“十里花廊”壮观景象。

3、开展“双百竞赛”活动,全力推动“三大工程”建设。

一是推动阳光信贷工程建设。

统一制作了信贷服务公示牌,将客户贷款的操作流程、应提交的相关资料在营业场地进行公示。

在辖内28个支行设立贷款营销中心和贷款专柜,并悬挂“贷款营销中心”和“贷款专柜”牌子,为客户贷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同时,在全辖33个营业网点悬挂利率牌,公开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后的市场利率,对优秀客户、小微企业、“三农”、弱势群体、社会公益等领域执行利率优惠政策,体现扶小助弱的社会责任。

二是推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建设。

创新推出了“银林通”贷款、合作社股东联保贷款、土地流转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等贷款新品种。

结合ⅩⅩ市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我行推出了“银林通”贷款品牌,采取“政府引导、金融为主、部门配合、林农参入、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230万元。

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抵押难的矛盾。

三是抓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建设。

加强网点建设,增强服务效能。

茅渡支行的营业大楼在2012年俊工,并搬迁营业,解决茅渡乡农民几年来因电站移民搬迁需长途跋涉几十公里到安江城内办理金融业务的辛劳。

对营业场地较差的洗马支行进行改造,重新选址,修建办公大楼,实现了整体搬迁。

拓展结算渠道,提高支付结算功能,已经开办了网上银行、福祥便民卡等多项新业务。

增设了CRS机4台,在乡镇增设惠农取款pos机67台,有效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小额现金存取、转帐、汇款等金融服务需求。

4、兑现改制承诺,增强了地方政府税收来源。

该行在加大贷款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拓展间接税收的同时,直接税收也实现了翻番。

2011年上交税金1017万元,2012年上交税金23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828万元和1343万元。

ⅩⅩ年1-5月已经上交税金715万元,预计全年上交各种税金2200万元。

5、践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力度加大。

近年来,该行积极投身入社会各种公益活动,向通道火灾村民捐献爱心款9320元。

向土溪乡患白血病小阳阳捐献爱心款10070元。

向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岩垅乡青树村帮扶资金20000元。

在学雷锋活动月,走访看望ⅩⅩ市光荣院革命老人和洗马敬老院老人送去慰问金和物品共7000余元;

ⅩⅩ年6月向ⅩⅩ市政府捐款100万元购买三台环卫车,支持ⅩⅩ市城市环卫事业,兑现了改制农商行勇担社会责任的承诺。

三、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

1、法人治理与行业管理存在一些矛盾。

尽管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已在农信社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革。

但是,离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安排还有较大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一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权掌握在行业管理部门,导致高管人员在完成省联社的任务和执行股东大会、董事会决策上,瞻前顾后。

二是缺乏足够的激励约束机制,不管业务发展有多快,经营效益有多好,承担的责任有多大,工资费用都必须控制在省联社年初计划之内,导致高管和员工的源动力不足。

三是以县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规模较小,人员配备不足,没有能力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在董、监事会中设立健全的专门委员会,辅助性法人治理结构欠缺,难以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公司治理的有效作用。

2、流程银行建设滞后。

一是员工思想观念滞后,对流程银行建设认识不深。

受过来农信社陈旧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员工对流程银行建设的紧迫感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仍然停留在农信社办理的业务流程思维上。

认为流程银行建设只是一种形式,贷款只要能收得回,按季结息,就认为万事大吉,主观上对贷款新规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

二是流程建设设计较为笼统,没有真正体现专业化管理体系,如:

我行成立以来,制定的制度及管理方发都作了整体的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细则,但细化程度不够,存在不足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效果不佳。

三是没有对流程体系进行评估,无法检验其可行性及优越性,一些流程绘制格式是农信社的管理模式,欠规范,没有衡量的标杆尺度,基本上绘制的格式就是按某一个部门或某个人根据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梳理,无法确定是否合理,对新的流程和原有的流程体现不出其优越性。

四是业务流程实施操作难度大。

我行已经实现柜员制的支行,按要求事后监督员要对本支行每一天发生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由于员工素质偏低、人员偏少,基层支行执行时难度较大。

特别是信贷客户经理,在发放贷款业务操作过程中,人均管理贷款笔数达200多笔,借款客户外出,无法对每个客户进行贷后调查,因此,对流程无法有效实施。

3、风险管控难以到位。

该行挂牌开业以来,存在的风险表现主要在不良贷款上。

截止到5月30日,不良贷款余额2794万元,较年初增加473.8万元,较2011年末增加673万元。

究其原因:

一是外出务工的农户贷款难以按期收本和结清利率,导致贷款形成不良。

二是部分因病致贫、意外事故丧失劳动能力的客户贷款难以清收到位。

三是因经营亏损的涉农贷款暂时难以清收。

由于农户在进行多种经营的同时,因自然灾害、市场的原因导致借款户亏损严重,暂时失去偿债能力,使贷款形成不良。

四是部分公职人员及参与社会上赌博人员,因负债较多,选择外出躲债的方式来逃避债务,逐渐形成不良。

五是依法收贷难,近年来由于司法机关的工资和办案经费由财政部门全额拨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以确保地方稳定为重点,因此,该行提起诉讼的借款合同纠纷案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导致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进展不顺,不良贷款不降反增。

六是责任追究没有完全到位。

近年来该行针对不良贷款不降反增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责任追究,但个别的客户经理仍然放松了贷后管理工作,在贷款形成不良贷款前没有提前介入,导致不良贷款不降反增。

4、行业管理与农商行经营发展不相匹配。

一是在经营绩效考核上,受制于省联社的统一按经营绩效等级晋升进行考核,因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相邻县域行社的员工的绩效同工却得不到统一的劳动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近年来,省联社统一从大专院校招收大学生,为农村信用社注入了新的血液,推动了业务发展。

但是,实际需要的重要岗位人才引进不足。

三是员工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

由于现代知识信息更替日新月异,网络科技的广泛应用,部分员工因年龄偏高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影响新业务的推动。

四是省联社与监管部门不统一的行业监管指标,使农村商业银行在不统一的监管指标和标准下,疲于应对,不能更好的将大部时间用于业务发展。

四、政策建议

1、专业人才的拥有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农业发展的高度现代化、集约化,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因此,在每年面向高校招聘新员工时,省联社应考虑各地实际人才需求情况,对各行社的人才需求进行摸底,选择重点专业进行招聘,或与相关高校进行合作培养需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前各农信行社实际发展要求。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企业激活员工主动性的有效手段。

现行省联社根据各行社经营等级的晋升来确定工资总额,不能充分激励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员工同工不同酬的积极性。

因此,省联社应根据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情况,区别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案,或建立全省统一的员工风险基金,按员工业绩贡献度与业务管理风险系数的一定比例返还给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上级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应建立灵活多样的统一条块监管体系,对评定指标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体现不同经济地区差异性,从而反映监管评级社会真实性。

设置若干综合反映机构生存环境和潜力的软指标,并对定性指标设定具体评价细则,消除主观随意性,提高评级权威性。

4、请求银监部门加强调研,尽快出台适合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特色的监管法规。

异地设立分支结构,解决富余资金出路,关注行业主管部门区别对待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和服务等。

5、请求银监部门多一些现场检查和工作指导,帮助我行解决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夯实改制后的基础,确保可持续发展。

6、省联社在目标任务分配及考核中,考虑区域因素,不搞一刀切,应分类考核。

7、请省联社考虑农村商业银行面向的是农村千家万户,农业贷款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考虑贷款的容忍度,建议对不良贷款实行按比例考核,控制在5%以内。

8、银监部门按照《商业银行法》、《公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新成立不久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与业务经营过程中短时间难以达到监管标准的,请监管部门在现场检查与日常监管中给予适度放宽,重在规范整改。

最好对农村金融来拟定一个符合农村银行发展的监管实施细节,不宜采用一个标准进行套用和监管,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