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4930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流堤作业指导书.doc

 

兰新铁路LXTJ8标段路基工程

 

编号:

 

导流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中铁十二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一工区

编制:

吕战威

审核:

杨天侠

批准:

魏井申

 

中铁十二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一工区

二○一三年七月

导流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明确导流堤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导流堤施工。

2、编制依据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TJ-5标三工区设计文件、图纸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TJ8标一工区导流堤工程。

4、施工技术要求

导流堤断面及平面尺寸见下页图:

4.1、实体外观质量要求:

4.1.1、导流堤平面位置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导流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偏差在0-50mm之内;宽度不小于设计值,平整度不大于15mm(用2.5m长直尺测量)。

检测频率:

导流堤纵向每20m测1处。

4.1.2、导流堤从上游至下游纵断面应采取直线顺接,目观不得出现波浪起伏状态。

4.1.3、预制块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光洁,无棱角损失;砌筑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布排丁、顺砌块;砌缝应横平竖直;砌缝内应砂浆填充饱满,缝宽应不大于1.5cm。

4.1.4、导流堤背水侧坡面平整,线形平顺。

4.2、填筑作业应符合以下要求:

4.2.1、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

5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

5。

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员或平土机具参与整平作业,严禁出现界沟。

分段作业面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100m;人工施工时段长可适当减短。

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洒水湿润。

4.2.2、导流堤填筑高度h根据地形、流量、水流状况等确定,一般取150cm~250cm线形内差,平顺。

与桥涵相接处h=250cm,上、下游铺砌末端或封闭导流堤顶h=150cm。

4.2.3、堤身全断面填筑完毕后,应作整坡压实及削坡处理,并对堤防两侧护堤地面的坑洼进行铺填平整。

4.2.4、当堤基冻结后有明显夹层和冻胀现象时,未经处理,不得在其上施工。

4.3、混凝土预制块镶面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4.3.1、预制块尺寸及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4.3.2、砌筑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布排丁、顺砌块;砌缝应横平竖直,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7.5cm。

4.3.3、砌缝内应砂浆填充饱满,水平宽度应不大于1.5cm;竖缝宽不得大于2cm。

4.4、接缝、堤身设计要求:

4.4.1、建筑物周边回填土方,宜在建筑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的情况下施工。

4.4.2、填土前,应清除建筑物表面的乳皮、粉尘及油污等;对表面外露铁件宜割除。

4.4.3、填筑时,须先将建筑物表面湿润,边涂泥浆、边铺土、边夯实,涂浆高度应与铺土厚度一致,涂层厚宜为3mm~5mm,并应与下部涂层衔接;严禁泥浆干固后再铺土、夯实。

4.4.4、建筑物两侧填土,应保持均衡上升;贴边填筑宜用夯具夯实,铺土层厚度宜为15cm~20cm。

4.5、低温时施工要求:

4.5.1、土堤不宜在负温下施工;如具备保温措施时,允许在气温不低于-10℃的情况下施工。

4.5.2、负温施工时应取正温涂料;装土、铺土、碾压、取样等工序,都应采取快速连续作业;土料压实时的气温须在-1-10℃以上。

4.5.3、负温下施工时,粘性土含水量不得大于塑限的90%;砂料含水量不得大于4%;铺土厚度应比常规要求适当减薄,或采用重型机械碾压。

填土中不得夹冰雪。

4.6、填筑压实标准:

4.6.1、填料的种类及粒径:

填料同路基本体,粒径不大于150mm。

4.6.2、压实标准应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中6.2.2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详见下表

表1.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填料

压铁类别

实路

指等

标级

细粒土、

粉砂、改良土

砂类土

(粉砂除外)

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压实系数K

(0.91)

0.91

地基系数K30(MPa/m)

(90)

90

100

100

120

120

130

130

150

150

相对密度Dr

0.75

0.75

孔隙率n(%)

31

31

31

31

注:

细粒土、粉砂、改良土一栏中,有括号的仅为改良土的压实标准,无括号的为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的压实标准。

4.7、导流堤基础:

导流堤基础基础深2.0m,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断面见上图),沿导流堤长度方向混凝土基础每隔10m设置一道2cm的伸缩缝,缝内以沥青麻筋及沥青木板填塞。

5、施工过程与工艺流程

5.1、施工方法:

5.1.1、施工准备

⑴、核对土的类别、分布、进行填料复查和试验,填料应做筛分试验、颗粒密度试验。

⑵、预先对取土场进行闷料,含水率达到标准之后对填料进行过筛,滤掉超粒径石块。

筛采用15cm孔筛钢筋网片与型钢架焊接而成。

筛分后的填料和超粒径石块用装载机分别转至就近的堆放点,集中堆放。

筛分过程中,及时洒水控制扬尘。

⑶、对进场水泥、砂石骨料等进行抽样检查。

⑷、混凝土预制块应提前集中预制,按型号堆放整齐待用。

5.1.2、测量放样

按图纸对导流堤堤身及基础进行测量放样,直线地段按20m间距,曲线地段按10m间距放出堤身及导流堤基础开挖面的中桩和左右边桩,并根据地形、流量、水流状况等控制堤身填筑高度。

5.1.3、上料、摊铺及平整

在取土场,用挖掘机将筛分合格的填料装上自卸式汽车,沿施工便道运至指定的填筑区,采取由远至近,倒退法卸料。

按导流堤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摊铺从堤身中线开始,对称向两侧填土。

将自卸汽车运至填筑区的料,及时用装载机或推土机由近至远摊铺,按层厚标志桩上的标记进行粗平。

人工配合及时做好粗粒料集中的“集料窝”和“集料带”的处理。

5.1.4、碾压

振动压路机按试验段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碾压。

碾压式,振动压路机先慢后快,振动频率先弱后强,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曲线段由线段内测向外侧纵向进退错行进行碾压,行与行的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0.3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1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2m,上下两层接头处错开3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碾压完毕后报监理进行验收,达到设计要求之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5.1.5、导流堤基础施工

⑴、开挖:

按照测量放样的桩线,使用挖掘机进行基础开挖,开挖时控制好两侧坡度。

基坑开完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⑵、立模:

基础墙身采用钢模板或竹胶板拼装,采用钢管和枋木进行加固,模板经验收合格之后,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⑶、混凝土施工:

砼开始浇灌时,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

在砼浇筑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

浇灌到顶面之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混凝土应进行洒水覆盖养生。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采用砂砾石将开挖基坑回填,回填时应采用小型振动机具分层夯实回填。

5.1.6、边坡砌筑

边坡砌筑应在坡面密实、平整、稳定后,方可铺砌。

应自下而上铺设混凝土预制块,铺设时应拿橡皮锤击打,不得使用铁锤等重物。

5.1、工艺流程:

6、质量控制及检验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规定。

堤身填土压实标准参照铁路路基设计规范6.2要求。

7、安全及环保要求

7.1、安全要求

7.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7.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7.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7.1.4、施工中,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

7.1.5、特殊岗位和技术工种,如安全员、工班长、机械操作员等,要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执证上岗。

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挂牌上岗。

严禁酒后上岗,严禁疲劳上岗。

7.1.6、施工人员在高于2.0m的地方施工时,要按高空作业的要求施工。

7.2、环保要求

7.2.1、施工期间,应减少甚至避免扬尘,对施工运输便道、场地经常洒水防尘。

7.2.2、取弃土必须按设计指定并经地方批准的指定取弃土场。

7.2.3、行驶车辆只能在便道和施工场地内行驶,不能任意在戈壁地行驶。

7.2.4、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7.2.5、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