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7088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docx

中考真题酸碱盐百题专辑

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酸、碱、盐》

1.(2011.泰安市)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浓氢氧化钠溶液B.浓盐酸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2.(2011.徐州市)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B.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

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3.(2011.徐州市).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4.(2011.大连市)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5.(2011.泰安市)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NaClB.KOHC.MgOD.Cu

6.(2011.泸州市)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A.干冰CO2B.生石灰Ca(OH)2

C.烧碱NaOHD.食盐NaCl

7.(2011.广州市)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Na0HB.Na2OC.Na2SO4D.Na

8.(2011.苏州市)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酒精乙醇C2H6OB.纯碱氢氧化钠NaOH

C.熟石灰氧化钙CaOD.铜绿氢氧化铜Cu2(OH)2CO3

9.(2011.苏州市)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10.(2011.苏州市)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11.(2011.河南省)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氧元素,它不可能是①酸②碱③盐④有机物中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②D.①③④

12.(2011.天津市)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显酸性的是()

番茄汁

糖水

牙膏

肥皂水

pH

4

7

9

10

A.番茄汁B.糖水C.牙膏D.肥皂水

13.(2011.泰安市)下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是稀盐酸B.Y是水C.Z是石灰水D.无法确定X、Y、Z

14.(2011.桂林市)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7的是()

A.CO2B.KOHC.NH3•H2OD.KCl

15.(2011.大连市)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物质

橘子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3~4

3.5~4.5

6.3~6.6

6.8~8.0

A.橘子B.葡萄C.牛奶D.玉米粥

 

16.(2011.福州市)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如图1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橙汁、酸奶都呈酸性B.pH小于7的雨水都属于酸雨

C.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D.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化

17.(2011.广州市)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D.紫色——蓝色——红色

18.(2011.广州市)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A.10%KOHB.20%KOHC.10%HCID.20%HCl

19.(2011.雅安市)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

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pH:

6.6-7.1)B.血液(pH:

7.35-7.45)

C.胆汁(pH:

6.8-7.4)D.胃酸(pH:

0.8-1.5)

20.(2011.娄底市)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食醋

牛奶

食盐水

牙膏

肥皂水

pH

2~3

6~7

7

8~9

9~10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

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食醋B.牛奶C.食盐水D.牙膏或肥皂水

21.(2011.咸宁市)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土壤pH的要求是:

大豆6.0~7.0,茶5.0~5.5,玉米7.0~8.1,马铃薯4.8~5.5。

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大豆     B.茶      C.玉米     D

.马铃薯 

22.(2011.滨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变大

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23.(2011.黄石市)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白烟

C.用托盘天平称取5.4g氯化钠

D.测溶液PH值时,将待测液倾倒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

24.(2011.苏州市)下列区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B.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

C.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D.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

25.(2011.天津市)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26.(2011.南通市)施用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下列物质可用作钾肥的是()

A.NH4HC03B.K2C03C.CO(NH2)2D.Ca(H2P04)2

27.(2011.泸州市)下列化肥中,能促使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是()

A.尿素CO(NH2)2B.氯化钾KCl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D.硫酸铵(NH4)2SO4

28.(2011.广州市)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氮肥

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硫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D.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9.(2011.广州市)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B.Fe2O3加入NaOH溶液中

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30.(2011.临沂市)下列各组物质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铁与硫酸铜溶液B.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硫酸D.氮气和氧气

31.(2011.内江市)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渍

32.(2011.南昌市)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A.浓盐酸B.铁粉C.生石灰D.石灰水

33.(2011.聊城市)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食盐溶液

34.(2011.南昌市)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右图),其气密性良好。

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氯化钠和水B.硝酸铵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铜和稀硫酸

35.(2011.南昌市)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KCl→KNO3B.Fe(NO3)2→AgNO3C.SO3→Na2SO4D.H2→Cu

36.(2011.泉州市)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将碘酒滴入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C.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37.(2011.咸宁市)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由此得出的结论

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38.(2011.内江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电离时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都称为碱

B.燃烧都是剧烈的发热发光的化合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D.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39.(2011.滨州市)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40.(2011.咸宁市)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41.(2011.河南省)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五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FeCL3、CuSO4、NaCIB.BaCI2、Na2SO4、NaOH

C.CaCl2、Na22CO3、ASNO3D.K2SO4、NaNO3、NH4Cl

42.(2011.荆门市)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BaCl2Na2SO4B.Na2CO3NaClNa2SO4

C.CuSO4NaClNaNO3D.Na2SO4HClKCl

43.(2011.广安市)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2SO4Ba(OH)2KClB.Cu(NO3)2NaClKNO3

C.Na2CO3KNO3NH4ClD.MgSO4NaNO3KCl

44.(2011盐城市)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a+、C1-、SO42-B.H+、Na+、NO3-、CO32-

C.K+、Ba2+、OH-、SO42-D.K+、Ag+、NO3-、C1-

45.(2011.肇庆市)下列溶液无色,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SO4NaClKNO3B.NaOHNaClNaNO3

C.Na2SO4NH4ClZnCl2D.K2SO4AgNO3NaCl

46.(2011.湛江市)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NO3NaClH2SO4B.CaCO3NaOHNa2SO4

C.BaCl2NaNO3CuSO4D.AgNO3Na2SO4NaCl

47.(2011.德州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pH试纸上,测定其pH

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D.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48.(2011.泸州市)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KNO3、NaOH、HClB.Ca(OH)2、HCl、NaCl

C.H2SO4、Na2CO3、Ba(OH)2D.HNO3、KOH、CuSO4

49.(2011.泸州市).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

CO2B.2H2O

2H2↑+O2↑

C.3CO+Fe2O3

2Fe+3CO2D.HCl+AgNO3=AgCl↓+HNO3

50.(2011.成都市)在A+B盐+水的反应中,A、B分别是()

A.硫酸和熟石灰B.纯碱和熟石灰C.小苏打和盐酸D.熟石灰和氯化铵

51.(2011.桂林市)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银和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 

C.铝和稀硫酸D.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52.(2011.孝感市)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

A.CaCl2→CaCO3→Ca(OH)2B.AgNO3→Fe(NO3)2→Zn(NO3)2

C.NaNO3→NaOH→Na2CO3D.Fe2O3→FeSO4→Fe(OH)3

53.(2011.桂林市)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够实现的是()A

 

54.(2011.娄底市)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NaNO3溶液

55.(2011.成都市)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B.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

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

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57.(2011.荆门市)把含镁元素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投入足量且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MgCl2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MgB.MgOC.Mg(OH)2D.MgCO3

58.(2011.肇庆市)下列是某

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检验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一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加稀盐酸

方案二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加澄清石灰水

60.(2011.成都市)为除去Cu(NO3)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AgNO3,某同学给出了两种方法。

Ⅰ.加入足量NaCl溶液,过滤;Ⅱ.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方法Ⅰ中产生的沉淀只有AgCl

B.回收方法Ⅱ的不溶物,可直接得到纯净的银

C.方法Ⅰ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还含有NaNO3,所以不可行

D.两种方法均需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61.(2011.泰州市)如右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

B.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

C.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D.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62.(2011.泰州市)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64.(2011.雅安市).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

在下列所给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B.所有酸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

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

D.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65.(2011.龙岩市)如右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

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

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甲和丁反应有气泡出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丙反应属于中和反应B.乙和戊都是氧化物

C.丙与丁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D.丁和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6.(2011.桂林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

B.S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KCl固体(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NaCl溶液(NaHCO3)——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67.(2011.南昌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

B.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以除去盐酸溶液中的少量CaCl2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D.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

68.(2011.淄博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2

H2O蒸汽

通过浓H2SO4

B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2CO3粉末

NaHCO3粉末

加热

D

KNO3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69.(2011.湛江市)下列选用

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A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Na2CO3)

盐酸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MnO2(NaCl)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70.(2011.雅安市)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O气体

CO2气体

通过灼热的Fe2O3

D

H2SO4溶液

HCl

加入AgNO3溶液,过滤

 

71.(2011.襄阳市)下列除去杂质所选择牟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

A

CO2

水蒸气

浓硫酸

B

CaCl2溶液

盐酸

CaCO3

C

Cu

CuO

稀盐酸

D

NaCl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72.(2011达州市)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技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CO2中混有CO(点燃)B.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C.CO中混有CO2(氢氧化钠溶液)D.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

73.(2011.德州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反应类型

A

H2O(H2O2)

足量MnO2

分解反应

B

Ca(OH)2(CaO)

适量稀盐酸

化合反应

C

CO2(CO)

足量CuO

置换反应

D

CuO(Cu)

足量O2

复分解反应

74.(2011.无锡市)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氧气

点燃

B

氯化钾

碳酸钾

稀盐酸

蒸发

C

稀硫酸

过滤

D

氧化钙

碳酸钙

稀盐酸

蒸发

75.(2011.烟台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二氧化碳

氯化氢气体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76.(2011.宜宾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aO

CaCO3

HCl

B

CuO

Cu

灼烧

C

NaOH溶液

Na2CO3

适量Ca(OH)2溶液、过滤

D

O2

H2O

干燥

77.(2011.滨州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NaCl固体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Cl溶液

Na2C03

滴加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

C

KNO3溶液

Ba(N03)2

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D

N2

02

通过红热的铜丝

78.(2011.鸡西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A

碳酸钠

氯化钾

适量的水

B

氧化钙

碳酸钙

稀盐酸

C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溶液

过量的铁粉

D

氯化钾溶液

稀盐酸

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79.(2011.绵阳市)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式

A

C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