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318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docx

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辅导

比较初等教育作业辅导

一、填空题

1、“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朱利安)提出来的。

2、朱利安于1817年纂写出版了(《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为人类构建起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

3、(色诺芬)在他纂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4、西塞罗是古罗马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他在《演说家》和《共和政体》等著作中,比较研究(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教育训练的方法。

5、唐朝高僧玄瘬旅行取经20余年,完成巨著(《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印度的西域国家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和文化教育,详细介绍了印度等国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和教师教学。

6、英国教育家迈克尔.萨德勒为后来的学者留下了一段名言:

("校外的事情)甚至比较内的事情更为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和说明着校内的事。

7、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意义的经典著作(《比较教育研究》)。

8、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民族性)"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因素。

9、由于康德尔、汉斯、施耐德等同辈学者的大力倡导,用(历史学)的方法去探询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10、1929年,中山大学(教育系主任庄泽宣)教授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比较教育专著《各国教育比较论》。

11、二战以后,国际比较教育机构大量涌现。

第一类是政府间国际组织。

首先诞生的是国际性、政府间机构"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

"

12、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在产生文字最早的一些地区形成了人类早期文明,学校也最早出现在这些古代文明社会中。

如古代两河流域在公元前3500年的马里城中,出现了"(泥板书舍)"在古代埃及产生了宫廷学校。

13、古代埃及产生了三类初等学校机构,第一种(寺庙学校)"第二种是专为王国官吏的子弟设立的宫廷学校"第三类是(政治学校)。

14、由于整个斯巴达社会处于一种"(尚武)"的观念中,因此,斯巴达儿童的初等教育也带有浓烈的军事色彩,这不仅表现在儿童的学习内容上,也表现在儿童所接受初等教育的场所上。

15、罗马人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拉丁字母),这种文字成为欧洲在罗马、中世纪时期的通用文字,在西方历史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中,(拉丁语)一直是西方儿童所学习读写的语言。

16、在希伯莱人的观念中,儿童是任性的、粗野的、愚蠢的,因此需要用皮鞭和棍棒不断训练才能使儿童学会服从,就象训练动物那样。

(《箴言》)中说到:

"训练马用皮鞭,管驴用笼套,教儿用棍棒."因为"愚蠢在小儿心中,只有棍棒才能把它赶走."。

17、中国东汉以后的儿童语文教材分为两类:

一是识字读本,二是读文读本。

在识字教学中,除前人的识字教材外,出现了新的识字教材---(《千字文》),成为以后各朝代主要的启蒙识字教材,广为流传,甚至流传到日本。

18、中国宋代出现(《三字经》)、《百家姓》,同(《千字文》)一起成为宋代以后流传最广的文字读本,都属于集中识字。

19、早期基督教哲学家和思想家、"基督教思想之父"(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对中世纪西方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影响很大。

20、英国近代公共初等教育制度的确立应归功于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

21、1684年建立的"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后来成为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力量,该会的宗旨是:

用(本族语)为劳动者子女提供免费初等教育。

22、法国在1880、1882、1886、1887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法案,统称为《费里法案》。

这些法案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的三大原则:

义务、(免费)、(世俗化)。

23、1807-1808年,在法军占领柏林期间,费希特作了多次《德意志国民的演讲》,号召通过发展(国民教育)来振兴德意志民族。

24、美国南北战争后,其初等教育现代化完成的标志主要有:

首先是(义务初等教育的普及),其次,初等教育开始不断地进行改革。

25、1871年,日本成立了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文部省)

26、1886年《小学校令》的颁布,大大的促进了近代日本初等教育的普及,但此时的4年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征收学费的,但知道1900年,当日本政府获得中国清政府的(2-3)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后,诼开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27、20世纪的前半期,法国初等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建立(“统一学校”)而进行的。

28、美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高度的(地方分权)。

29、目前,英国实行(11)年义务教育。

30、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世俗)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

31、到了1900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根据不平等(《马关条约》),日本得到中国的赔款共计2.3亿两白银。

32、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33、1944年,英国设立了(11岁)考试来控制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这使得英国各地区的初等学校标准大体上一致。

34、现行的法国初等学校课程主要是1985年所颁布的全国小学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共7门;法语、数学、科学与技术、历史与地理、(公民教育)、艺术、体育。

35、日本初等学校课程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由文部省制定和颁布初等学校的课程标准。

36、在美国初等学校的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5W-H”).

37、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校内教师的评价)。

38、本初等学校国语中的写作教学主要包括语汇教学、作文教学和(书法指导)三方面。

39、国于1990年发表的《公民教育》文件中指出,公民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四方面。

40、日本1998年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纲要》的第一章中明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即: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

根据《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根本精神,为了培养将(尊重人类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念)发挥于家庭、学校、其他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会及国家,进而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开拓未来的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而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

41、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好公民》)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教育教材。

42、韩国“第六次道德教育大纲”规定,《道德》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各年级的道德课内容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组成。

43、美国小学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向(学监)负责,执行学区理事会的有关决议及管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

44、美国小学一般不大重视(天才儿童教育),认为初等教育是公民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

45、英国的小学教师,因小学性质不同大致可为地方公务员的教师以及(民办教师).

46、英国政府规定小学教师每任教5年可脱产进修一学期,在职进修是教师的义务,更是(教师的一种权利).

47、在一般情况下,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任课(28)节,并兼一项学校管理工作,大约相当于5课时的工作量,例如,图书,体育工具管理,电化教室等等.在所任课程中,每人几乎都要教(三四)教材,如教物理的兼教化学,教数学的兼教德语等等.

48、为了促进中小学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的平衡,加强校际之间的人事交流,日本实行中小学教师(转任)制度.一个教师在某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5年,最多不超过10年,就要调动到同一地区其他学校任教.

49、在美国还出现了一种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发展学校).

50、美国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体现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入学标准,(学历标准),以及资格证书三方面.

51、英国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教育学士学位”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教学技能”),”主要课程”和(“学校教育工作体验”)。

52、1989年,法国颁布<教育方针法>,规定初等学校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由(大学师范学院)承担。

53、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从其目标到具体实施方法上不断得到调整与完善.在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上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不断适应教学与教育质量提高的需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教师的新要求;二是(完善教师人格)。

二、简答题:

1.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

(4)

答:

1.比较教育以比较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其他方法。

  2.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问题为中心。

  3.比较教育的研究具有国际性和跨国性。

  4.比较教育以整个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

2.简述比较教育的使命和任务。

(9)

 答:

1.三大使命是科学的使命、人文的使命和决策的使命。

  2五大任务是

(1)了解别国的教育

(2)认识本国的教育(3)认识教育的规律

  (4)推动教育改革(5)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

3.《舒芬法案》奠定了普鲁士公共初等教育的哪六大基础和特性?

 答:

1、父母有送子女上学的义务;2、地方政府有提供小学经费的义务;3、规定了初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教学科目和年级阶段;4、规定了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命、晋级、奖惩和公务人员的社会地位;5、确定了初等教育的分级行政管理体制;5、确定了私立小学设立的规范和政府的管理规范。

 4.英国教育家迈克尔.☉萨德勒对比较教育的发展至少有哪些贡献?

(20)

 答:

第一,他明确提出了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的目的。

 第二,萨德勒提出了比较研究各国教育时,必须注意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教育的发展受到许多教育外部因素的制约,尤其要关注"民族精神"等"精神力量"对教育的深刻影响。

第三,萨德勒告诫比较研究者,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教育理论、经验和制度。

 第四,萨德勒对比较教育发展的贡献还在于,他拓展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空间,将比较研究的关注,从欧美扩展到印度等当时大英帝国在世界各洲的殖民地。

他也扩展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内容,将比较深入到职业培训、工人业余教育、妇女教育等当时很少有学者关注的领域。

 5.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对教育有巨大影响的三大类因素是什么?

(26)

 答:

第一类,自然因素,即种族因素、语言因素,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

  第二类,宗教因素,即天主教、英国国教、清教徒和其他宗教传统;

  第三类,世俗因素,即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

6.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出哪些特点?

(28)

 答:

(一)比较教育研究规模迅速扩大。

(二)地域性、国际性比较教育组织涌现。

(三)研究成果数量多、影响大。

(四)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7.埃德蒙.金的比较教育思想包括哪三部分?

(31)

 答:

第一部分是他十分重视研究各国教育所处的历史环境

  第二部分是把比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目的的联系起来,强调比较教育的研究应对当前重大教育问题的决策和行动作出贡献。

  第三部分是强调比较教育中比较分析的可比性。

8、学习比较教育有什么意义?

(37)

  答:

(一)增长教育知识

(二)学习别国经验(三)形成教育观念

9.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13)

 答:

1.比较教育的"史前期"(1817以前)2.比较教育的"领域创建时期"(1817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3.比较教育学科建制时期(1917-1947)4.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期(1948-1978)

  5.比较教育泛化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10.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初等教育发展上存在哪些异同?

(72)

答:

日本和中国在近代初等教育制度的确立过程中,都广泛的借鉴了欧美的近代初等教育制度,也大量吸收了欧美初等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思想。

但两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两国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由于日本明治维新政府的领导者们试图通过变革,使得日本能够从一个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他们对变革的态度更加坚决和果断。

从1872年开始,日本不断的变换着所学习的对象,从最初学习和照搬法国的学校制度,到采用美国的教育制度,后又模仿普鲁士的做法,以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一种适合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学校制度,并在20世纪初完成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而近代的中国,清政府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时,采用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策,因此,既受到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的影响,又保持着原有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使得中国近代初等教育出现了多种性质初等教育机构并存的局面。

随着西方教育思想和理论传入中国,普及教育思想和国民教育思想同样影响着近代中国,但由于近代中国战争频繁、经济落后等因素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初等义务教育并没有得到普及。

11.在西方奴隶社会时期儿童的初等教育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53)

答:

第一,家庭在儿童初等教育中拥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第二,在儿童观上体现为“性恶”论倾向。

第三,初等教育的内容主要为道德教育和基本的读写算。

12.影响西方近代初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8)

答:

1.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2、工业革命3.启蒙思想运动

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5.近代文化的发展

13.工业革命对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59)

 答:

首先,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尤其是在初等教育的普及过程中,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着普及教育的实现,影响着初等教育的普及率。

  其次,工业革命激化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工业革命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尤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将发展教育作为一种解决或缓解矛盾的策略,作为一种福利,开始普及教育,使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再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近代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更新了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率,另一方面,对大工业生产中工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这些生产者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产生,这也导致在19世纪后普及初等教育成为西方近代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此外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初等教育教育内容的更新。

14、工业革命后,英国初等教育发生了那些变革?

(61)

答:

(1)国家开始逐步干预初等教育

(2)英国初等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校形式:

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

(3)19世纪末确立起公共初等教育制度

15.美国独立建国后的公立教育活动对其初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68)

答:

一是建立地方税收制度,由公共税收来兴办和维持公立小学

二是强迫入学,实施免费教育。

1852年马萨诸塞洲最早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8-12岁的儿童每年至少就学12周。

此后各洲陆续制定了相似的法律,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三是建立公共管理教育机构,统一管理初等教育机构。

1812年纽约州就设立了教育督察长,负责管理全洲的初等学校,1837年马萨诸塞州设立州教育委员会。

四是初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发生变化。

大多数州采用八年制,实行分班编制,学习科目得到扩充。

16|、简述美国”进步教育之父”帕克的教育观?

(79)

答:

帕克强调学校应该适应儿童的发展,而不是儿童去适应学校教育,在学校中,儿童应该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而不是教学科目成为中心.学校的重点应该在于培养儿童的观察,理解和描述能力.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提供必要的和适当的条件,使每一个儿童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

17、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

(97)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曾将小学教育目的概括为:

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发展儿童有效的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发展儿童民主的生活价值;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

18、英国幼儿学校的教育目标(105)。

(1)锻炼幼儿的体格;

(2)培养良好的习惯;(3)发展幼儿的个性;

(4)训练幼儿说话和听话的能力;(5)提供活动和游戏的机会,认识较多的事物,以增进其生活知能;

19、简述英国小学教育目标。

(105)

(1)发展儿童身心健康;

(2)陶冶儿童优良行为;(3)增进儿童对环境的认识与兴趣;

(4)培养儿童正确的观察能力;(5)指导儿童正当的课余活动;(6)激发儿童养成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20、简述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

(142)

这种编制课程的方式主要是以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为中心来计划学习的活动,注重在各种社会实际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能力与个性。

虽然在所设的课程上与学科中心课程相似,但它的教学目标更为广泛、教学组织方式不同。

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由教师自己创造,书本教材和教具的使用也都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一般采用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因此,又称为“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

21、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哪些?

(177-180)

(1)社会发展

(2)文化、教育传统(3)教师(4)课程改革政策

22、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平定中的课程作业有哪些类型?

(193)

(一)是实践作业。

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所进行的各种实验、观察、独立完成的美术作品以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

(二)是书面作业。

包括一些客观性测试例如简答题、抢答题等,也包括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

(三)是口头、听力作业。

主要用于英语学科的学业评价中。

(四)是表演作业。

适用于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学的学业评价中。

23、法国初等学校的数学教学体现出一种民主追求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4)

一是要求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儿童,对于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

二是在初等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学内容大众化和通俗化,使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三是反对歧视,尤其是反对对女孩子学习数学的歧视。

24、法国初等学校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师应遵守的科学教育的三条原则是什么?

(195)

一是凡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在室内上;

二是凡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到手的东西,决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三是凡能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决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

强调教师应该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教学活动。

25、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哪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们编写故事?

(198)

一是先说个笑话,让学生把笑话编写成故事;

二是看图编写故事;

三是提供几个词,让学生利用这几个词编写故事;

四是阅读报刊上的某一新闻或消息,让学生围绕此消息来编写故事。

26、简述英国的小学5-7岁儿童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229)

一.发展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

二.发挥作为未来公民和社会成员的积极作用;

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四.发展积极有效的合作态度,学会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27、简述英国小学7-11岁儿童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230)

一.发展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

二.挥作为未来公民和社会成员的积极作用;

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四.发展积极有效的合作态度,学会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五.让孩子了解获得帮助的种种渠道;

28、1995年1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学新大纲规定的小学公民教育课的目的是什么?

(233)

第一.尊重人。

包括尊重自己和他人第二.爱护公共财务,保护生活环境

第三.认识共同生活的规则,了解公共生活的基本原则。

学会担负责任,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任务。

29、简述法国1995年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法国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233)

(一)基本阶段

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学校生活,进行以社会的基础准则为中心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自立和责任的基础上达到:

1、对人的尊重,包括尊重自我并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安全习惯,尊重他人的义务与权利、尊重他人的人格与身体的同一性、尊重他的财产和言论自由,养成协作与互助的的精神。

2对公共财产和生活环境的尊重。

3对集体生活规则的尊重。

4、了解公民的基本常识,如共和国的象征、共和国的总统、议会等。

(二)深入阶段

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让学生深入接触社会,在学校到社会的跨越中具备一个负责的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

1、尊重自我。

2、尊重他人。

3、尊重集体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

4、了解人类权利与尊重,了解民主生活,了解世界中的法兰西等社会实际。

30、简述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

(234-235)

(一)注重社会性道德教育

(二)内容安排强调阶段性和现实性

(三)多渠道、多途径实施公民教育

31、简述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

(241)

是培养具有以下素质的公民;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组成社会的家庭;提倡种族和宗教之间的宽宏大量和相互体谅;培养协商解决问题的美德。

32、简述韩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245-247)

1、大力倡导爱国主义和传统道德教育

2、学校道德教育活动丰富,注重实践性。

3、学校道德教育在具体内容编排上体现了连续性和顺序性原则

33、目前在英国,要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72)

一是必须经过教育专业训练,取得教育学士学位:

二是必须通过英语与数学的考试,获得证书.

三是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试用,而且试用考试必须合格.

34、目前在法国的幼儿学校和小学中,除了校长外,还社有哪三个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

(277-278)

第一.教师委员会:

由全体教师组成,校长负责领导.

第二.家长委员会:

由家长代表组成.

第三.学校理事会:

由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联合组成.

35、1988年,法国政府提出了哪些新的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吸引大学毕业生当教师的措施?

(279)

1、重点提高那些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教师的工资,

2、优先提高在规定课时之外又加班工作的教师工资;

3、根据工资指数给所有教师提高工资,把教师的工资和退休金都提到25%

4、采取补贴或奖金形式,给那些下班后留下来辅导学生的教师发奖金.

36、19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国民教育部长诺斯潘制订的<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对初等教育学校再次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涉及学校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280-281)

1、取消留级制度,实行弹性学制.2、改革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

3、建立学科同质小组.4、调整学习节奏.

37、美国教育家舒尔曼认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具备那些基础知识?

(307)

一是.学科知识二是一般教学知识即原则性的教学策略,如课堂管理及组织等.

三是课程知识即对教材与教案的了解.四是科学教学知识,即因不同学科而异的教学方法;

五是对学生及其特点的认识,六是对教学环境的认识七是对教育目的、价值和教育哲学、教育的认识.

38、简述英国对初等学校出任教师的初任培训的监督和帮助的具体做法.(313-314)

1、明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2、设定专业成长目标和行动计划.专业成长目标对接受初任培训者来说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方向感,明确了新教师发展的目的和方向.

3、对新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主要的听课.

4、召开专业考察会议.在新教师和指导教师讨论的基础上,对培训进行专业性考察.

39、简述法国初等学校教师的师资竞争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的内容.(318)

初试为语文和数学两项笔试,各3小时.既检查知识也检查能力,还检查对初等教育的理解及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