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70356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doc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一、概述:

自九四年国家建设部提出消除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以来,经过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和改善;但尚未从根本上消除,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烦恼,不同程度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

在本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中,我公司主要把“渗、漏、堵、裂、壳、砂、锈’’等质量通病作为防治重点;分述如下:

二、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详见第九章(创建无渗漏工程施工方案)。

三、模板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①坚持采用有足够的强度,且符合设计要求不易变形及破损的模板与支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模板的周转次数,以减少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

②坚持采用有刚度,符合设计要求的模板,确保模板不产生挠曲变形;且模板支撑后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对稳定性不足的部位在浇混凝土前先行加固,以防因模板支撑稳定性不足在浇砼时起混凝土质量事故,甚至安全事故。

③严格按业主及规范要求进行模板工程验收,严格控制模板的接缝宽度和平整度。

④整体式钢砼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应起拱,以消除在施工中的结构自重,设备及施工人员、施工机具的荷载作用下形成的挠度。

若设计无要求,起拱度按1/1000~3/1000。

⑤拆模时混凝土强度:

整体式结构承重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拆除;拆除侧模应待结构砼达到相应强度,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棱角完整;芯模或予留孔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⑥上部结构施工,发生上部荷载时,梁、板底及突出墙面的悬臂梁等构件底部应增设支撑,以防砼构件断裂,造成质量及安全事故。

⑦隔离剂材料先用及控制:

应根据各种模板的特点,选用合适的隔离剂,隔离剂材料的选用应考虑脱模容易,不污染构件表面,对混凝土与钢筋无损害。

以保证脱模顺利、混凝土棱角与表面,在拆模时不受破坏。

严禁使用废机油作脱模剂。

四、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①钢筋保护层不符合规范要求,墙、柱主筋偏位:

造成该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保护层垫块(铁马凳)的厚度不符合要求或设置数量偏少;砼保护垫块少放或漏放;梁、柱、板内钢筋缺定距措施,缺放或少放撑筋,墙、柱缺少限位措施在砼浇捣时被振动机械偏未及时校正等。

②现浇平板及悬挑板负弯距钢筋下踏:

造成负弯距钢筋下踏的因素主要有――现浇权双层筋上层负弯距钢筋支撑,悬挑板支座下未设置暗梁及铁马凳或勿马凳数量偏少。

砼浇捣时被踩下的钢筋未及时校正等。

③同截面接头过多:

造成因截面接头过多的因素主要有――钢筋配料时,未分清接头位置所在区域是受拉区还是受压区,对规范了解不透彻,或未按翻样单配料。

④绑扎不符合要求:

造成本缺陷的因素主要有――主筋位置弄错放反,受拉、受压筋颠倒,未设定位钢筋造成主筋偏位,板筋绑扎、扎丝花扣不符合规范,缺扣松扣;接头未按要求绑三道扣(两端及中间各一道);箍筋与主筋不垂直,间距不均匀,绑扎不牢,角部不到位;箍筋接头未错开,端部锚固长度不足及未作135°弯钩;主筋偏位时,未按1/6坡度矫正,而采用硬弯或豆牙弯。

⑤不符图纸或规范构造规定:

主、次梁受力筋上下位置弄错,梁、柱相交主筋柱未包梁;钢砼剪力墙等结构门窗洞口漏放加强筋;搭接长度不足,接头位置不当;锚固长度不足,形式不正确。

⑥基础钢筋倒钩、骨架歪斜:

造成这些缺陷的因素主要是――操作马虎,绑扎时未将弯钩扶正(上筋弯钩应向下,底筋弯钩朝上,角筋弯钩与构件侧面夹角以30°左右为宜);造成骨架歪斜主要因素有:

绑扎点不牢或偏少,扎丝绑扎时未采用“八”字型花扣,运输方法不当及施工操作人员过多在骨架上行走、踩踏等。

⑦钢筋曲线不准确:

遇及弧形构件时,宜优先采用放大样的方法施工,构件绑扎后,应采取可靠的限位装置,防止搬运过程中变形,做好相应的成品保护工作。

五、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①蜂窝、麻面:

造成该缺陷的因素主要有――施工配合比计量不准确;原材料规格、质量与级配单不符;模板尚未认真清理,涂刷隔离剂及拆模过早;混凝土搅拌时间过短,和易性差及搅拌不均匀;模板拼缝不严,未认真找补,漏浆严重;混凝土振捣未按规程分层(段)振捣,一次性下料高度过大,振捣时间过短,小构件及配筋密集处未采用Ф30振动棒及刀片式振动器深入振捣等。

②露筋:

造成该缺陷的因素主要有――钢筋限位措施不当,保护层垫块过少,甚至漏放;配筋密集区及构件截面较小时未及时调整级配,钢筋净距较小或小截面构件采用较大粒径的石子(一般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处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模板接缝不严,漏浆造成露筋;浇砼时振动机械碰撞或施工人员踩踏造成钢筋变形及钩头朝上而未及时调整、校正。

③孔洞及烂根:

造成该缺陷的因素主要有――a.同“蜂窝”、“露筋”情况;b.在钢筋稠密区域或予留洞、予埋件处砼浇筑不畅通,未适当采用同级配细石砼及配合人工捣实,洞口模板未留排气孔;c.模板部缝隙不严,漏浆严重或水灰比过大,砼和易性差,石子沉底;d.浇筑前未接浆或一次性下料太多,振捣棒插不到位(底),未振实。

④缺棱掉角及洞口变形:

造成该缺陷的因素主要有――模板内垃圾未清,拆模时造成砼角拉损;拆模过早,砼强度不足;拆模未按拆模程序,动作粗鲁;浇砼时洞口模板两侧砼下料不对称,模板固定不牢,振捣时将模板挤偏,造成洞口变形。

⑤缝隙夹渣:

造成该缺陷的因素主要是在施工前没认真清理施工缝表面浮尘及松动石子等杂物,没认真做好接浆工作。

⑥裂缝:

造成该缺陷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泡龟裂;水泥用量过大,引起收约定俗成龟裂;大体积砼未采取降低内外温差措施,未认真养护等。

六、砌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1、砌块墙体裂缝

1)、现象

①梁底墙体水平裂缝

②内横墙和纵墙尽端阶梯形烈缝。

③竖缝和底层窗台下有竖向裂缝。

④砌块周边裂缝

2)、原因分析

①一次性砌筑到顶,而引起砌体灰缝粘结剂塑性收缩,造成墙顶与梁底出现水平裂缝。

②砌块表面有浮灰等污物没有处理干净,使粘结剂与砌块间粘结力差。

③砌块出厂存放期不够,砌块体积收缩没有停止就砌筑,产生收缩裂缝。

④砌块就位校正后,经碰动、撬动使周边产生裂缝。

⑤砌筑时铺灰过长,粘结剂失去粘结力。

⑥砌块排列不合理,上下二皮砌块竖缝搭砌小于砌块高的三分之一或150mm的,没有在水平灰缝中按规定加拉结筋或钢筋网片。

⑦墙体、圈梁、楼板之间纵横墙相交处无可靠连接,砌块墙与砖墙咬槎不好。

3)、预防措施

①砌块砌体不应一次性砌筑到顶,墙顶封砌应在24小时的后进行。

②不准使用刚出厂的“热砌块”,砌块出厂存放7天以上,待砌块收缩基本稳定后再使用。

③砌筑前应清除砌块表面污物,保持砌块干燥。

④纵横墙相交处,按砌块模数定,一般每隔二皮加一道2Φ6水平拉结筋或网片。

七、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1、外墙抹灰接槎明显、有抹纹,色泽不匀

1)、现象

有抹纹,接槎明显,色泽不匀。

2)、原因分析

①有抹纹。

主要是罩面灰压光的操作方法不当。

②接槎明显。

墙面没有分格或分格过大,造成没法在分格处留槎。

虽有分格但不在分格处接槎,即留槎位置不正确。

③色泽不匀。

砂浆使用的原材料不一致,没有统一配料,基层浇水不匀。

3)、预防措施

①外墙抹灰的面层灰,使用的原材料应一致,水泥应同品种、同标号、同批量,且应留有余量。

黄砂亦应同产地、同批量,并留有余量。

须有专人统一配料。

②基层浇水应均匀。

③接槎位置应留在分格条处、腰线处或阴阳角处、水落管等处,阳角处抹灰应用反贴八字尺的操作方法。

④室外抹灰应做成毛面,不宜抹成光面。

因大面积抹纹,不易压光。

用木抹子搓抹时,要掌握干湿,不能干搓,也不能用拖水搓,要用力轻重一致,必须上下抽搓,方向一致。

2、外墙面砖质量通病

1)、现象

外墙面砖完成后用小锤轻击有空鼓壳声,局部有脱落。

2)、原因分析

①基层处理不当(如基层不干净、光滑、有油质等)或未按要求使用界面剂。

②砂浆配合比不准,未使用粘结剂,因而稠度控制不好,干缩过快而产生开裂、空鼓。

③找平层砂浆未按规定厚度涂抹,找平层没有分层涂抹,每遍厚大于5-7mm,每遍间隔时间太短或连续进行,易造成空鼓起壳。

④粘贴面砖的砂浆厚薄不均匀。

墙面基层不平,而找平层又没有做平,造成粘贴面砖的砂浆厚薄不均,使砂浆收缩不一,这不仅易使面砖空鼓,而且还会影响面砖的平整度。

⑤面砖材质低劣。

有些面砖材料酥松,使用前又未认真剔选,使用后造成早期脱落。

⑥粘贴时的面砖过干过湿。

过干面砖因面层有积灰,砂浆不易粘结。

由于吸水快而使粘结砂浆早期脱水,减弱了粘结力,因而导致面砖空鼓。

过湿的面砖由于其表面有一层水,会使贴好的面砖产生浮动,从而导致面砖空鼓。

⑦纠偏不合适。

在粘贴砂浆收水后再纠偏,容易产生空鼓。

⑧起“厘米条”造成。

厘米条浸水不够,起条时用铁皮上下撬动,使面砖走动,造成空鼓、脱落。

⑨面砖粘贴砂浆不饱满,勾缝不严。

促使砂浆不饱满、勾缝不严处有雨水渗入,在反复遭受冻融应力作用下,使面砖产生空鼓、脱落。

⑩面砖粘结后在砂浆硬化期间的养护不当。

粘贴面砖在冬期施工不注意防寒抗冻,在暑期施工受烈日暴晒,致使砂浆酥松,造成面砖空鼓、脱落。

3)、预防措施

①基层墙面必须清除干净,抹基层砂浆前应浇水湿润并按要求使用专用界面剂。

②认真按配合比搅拌砂浆,控制水灰比,并采用面砖粘结剂。

③按规定分层涂抹找平层,每遍厚度应控制在5-7mm,每遍间隔时间不宜太短,宜用隔夜糙,严禁连续刮糙使找平层开裂、空鼓。

④找平层必须平整,使面砖粘贴厚度一致。

⑤面砖使用前必须剔选,用套板分类堆放,应剔除缺棱、掉角、挠曲、裂缝、酥松等劣质砖。

⑥面砖使用前应用水浸泡到无气泡为止,但不少于2h,然后出水晾干(外干内湿)才能使用。

⑦及时纠偏,在粘贴砂浆未收水前进行纠偏。

⑧厘米条使用前应隔夜浸水,起条时不应用铁皮上下撬动,应用铁皮尖插入厘米条后向外拔出,避免走动面砖。

⑨粘贴砂浆必须饱满,勾缝严密。

⑩注意粘贴砂浆硬化期间的养护,冬期施工要注意防寒抗冻,署期应采取遮阳措施避免暴晒。

八、门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1、铝合金门窗:

1).门窗框弯曲:

造成该缺陷的因素主要有――铝合金型材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未按规范及标准规定设内衬增强型钢或选用的门窗系列不符合设计要求。

2).门窗框松动:

造成该缺陷的因素主要有――门窗框固定片未规范要求设置,间距过大,安装后经使用,扇与框撞击后,产生松动;框与墙体间缝隙过大或过小,未剔凿找补,而造成缝隙间封打发泡剂的密实度受到较大影响,经使用后造成空壳松动乃至渗漏。

3).门扇关闭不严密:

造成该缺陷的因素主要有――五金件安装位置不准确、牢固,造成扇与框搭扣不上或搭扣不牢,经使用后,五金件(锁扣)掉落,应在安装门扇五金时认真复核尺寸,先画出五金定位线经复核无误后再行紧固,所有紧固螺钉必须拧入,不得锤击打入。

4).外门窗玻璃室内结露流淌:

造成该缺陷的主要因素是――室内一定的温差(由其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时,若将门窗关闭严密,室内的湿气就会在外门窗玻璃上产生结露,到一定程度时,会向下流淌,严重影响门窗下的墙体、饰面。

故此,除遇雨天关严门和外,晴好天气应打开门窗,待室内充分干燥后,方可长时关闭门窗。

5)、外门窗渗漏:

见第九章。

2、木门安装:

1).木门框翘曲:

造成该缺陷的主要因素是框的两根立梃不在同一垂直平现内,因此木框安装时,要认真吊垂线,按规程进行操作。

2).木门框不正:

造成该缺陷的主要因素是框在安装过程中卡方不准或根本没卡方,造成框的两对角线不一样长,框不方正。

应在安装前认真卡方,钉好限位角条、拉条后再行安装,并做好安装后的复核工作。

3).木门框松动:

造成该缺陷的主要因素是a.予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漏放,单砖墙或轻质隔墙使用普通木砖与墙体结合不牢,经受振动后产生松动,脱离墙体;b.予留洞口尺寸过大,采用加木垫方法,使钉子进木砖的长度减少,降低了锚固能力,且木垫易劈裂;c.嵌缝不严密或嵌缝后,物碰车撞,造成裂缝、松动,应严格按规范及规程操作,安装后避免物碰车撞。

4).木门扇变形:

门扇安装前,应逐扇进行检查,翘曲超过3mm的门扇应经修整后方可使用。

5).门扇开关不灵,自行开关:

门扇上下合叶的轴不在同一直线上、门框立梃不垂直;应按规范要求施工。

6).门扇下坠:

安装门扇时选用合适的合叶,全叶不能过小;固定合叶的螺钉应拧入使其牢固;修刨时,有意识地在不装合叶的一边少修刨,让扇稍有挑头,留有少许下坠的余量。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