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620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5.1绿化种植及养护方案

5.1.1草坪的施工方法

(1)土层厚度:

为使草坪植物有良好的生长基础,使其生长良好并保持较长时间的景观寿命,种植草坪植物的土壤必须为壤土类,粘土类和沙土类必须进行改良。

种植土层厚度宜达到50cm。

若受条件限制,土层厚度不得小于30cm。

种植土层必须与地下土层连接,以保持土壤的毛管上下贯通,保持液体、气体的上下连贯。

(2)场地的平整、耕翻:

a)杂草、杂物的清除:

为避免草坪建成后杂草生长而影响草坪纯度和景观效果,植草前必须彻底消灭杂草。

可铲除杂草并深挖草根或用“草甘膦”等灭生性的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消灭杂草,“草甘膦”用量控制在0.2-0.4ml/m2。

b)换土在耕翻过程中,若发现土质不符合要求,则必须换上合格种植土。

换土后应压实,使密实度达80%以上,以免因沉降产生坑洼和高低不平。

c)整平、施基肥及耕翻在清除了杂草、杂物及压实后的地面应作起高填低的平整。

平整要顺地形和周围环境,整成龟背形、斜坡形等,陡度为2.5–3.0%,边缘要低于路面或道牙3-5cm,表面平整,无坑洼。

平整后撒施基肥。

(3)水及灌溉系统:

草坪多利用缓坡来排水,其最低的一端可设雨水口接纳排出的地面水,并经地下管道排走,或以沟直接与湖池相连。

理想的平坦草坪的表面应是中部稍高,逐渐向四周或边缘倾斜。

建筑物四周的草坪应比房基低5cm,且向外倾斜。

地形过于平坦的草坪或地下水位过高或聚水过多的草坪等均应设置暗管或明沟排水。

(4)草坪种植

草坪的营造,采用铺种方法。

a)铺种规格:

根据设计选用马尼拉草。

草皮尺寸根据运输方法及操作而定,我公司现采用的是30*30cm的草皮铺植。

b)铺种方法:

采用无缝铺种。

无缝铺种要求草皮紧连,不留缝隙,相互错开。

铺种后必须淋透水,然后压平。

5.1.2灌木的施工方法

(1)定点应以图纸为准。

每隔5株订一木桩作为定点和种植的依据。

定点时如遇电杆、管道、涵洞、变压器等障碍物必须躲开,并符合CJJ75-1997的有关规定。

(2)种植沟:

宜开沟种植,沟槽的大小依土球规格及根系情况而定。

(3)防意外:

开沟前应向有关部门了解施工地点的地下管线埋设情况;开沟时要小心,发现电缆、管道等必须停止操作,及时找有关部门配合解决。

(4)清除瓦砾、堆放基肥:

开沟后,发现瓦砾多或土差,必须清除瓦砾垃圾、换新土。

根据土质情况和植物生长特点施加基肥,如用堆沤蘑菇肥或木屑。

蘑菇肥或木屑必须用3%的过磷酸钙加上4%的尿素进行堆沤后方可使用。

基肥必须与泥土充分拌匀,其施用量按表格1的标准。

树木基肥施用量表(表1)

土球直径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基肥量(kg)

10/M2

10/M2

15

20

25

30

40

50

55

60

65

70

(5)灌木的种植:

起苗:

a)选苗:

要求冠幅完整、匀称,合规格;土球完整,无破裂或松散;无病虫害。

特殊形态苗木要符合设计要求。

b)起苗时间:

起苗时间宜选在苗木休眠期,并保证栽植时间与起苗时间紧密配合,做到随起随栽。

c)起苗方法:

起苗前1-3天应当淋水使泥土松软,起苗要保证苗木根系完整。

裸根起苗应尽量多保留根系并留宿土;若掘出后不能及时运走栽植,应进行假植。

带土球苗木起苗应根据气候及土壤条件决定土球规格,土球应严密包装,打紧草绳,确保土球不松散、底部不漏土。

(6)苗木修剪、运输及假植

a)苗木修剪:

灌木种植前,应对进行修剪。

修剪时应遵循各种植物自然形态的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在保持基本形态下剪去阴枝、病弱枝、徒长枝、重叠或过密的枝条,并适当剪摘去部分叶片。

对于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过长的根,也应进行适当修剪。

剪口均应平而光滑,并及时涂抹防腐剂以防过分蒸发、干旱及病虫害。

b)苗木运输:

苗木的装车、运输、卸车等各项工序,应保证灌木的根系、土球完好,不应折断树枝擦伤苗皮或误伤根系。

c)苗木假植:

苗木运到种植现场,若不能及时种植,应进行假植。

裸根苗木可平放地面,覆土或盖湿草;也可事先挖好宽1.5-2m、深0.4m的假植沟,将苗木排放整齐,逐层覆土。

带土球苗木应尽量集中,将其直立,将土球垫稳,周围用土培好。

若假植时间过长,则应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7)灌木的栽植

a)回填底部植土:

拌有基肥的土为底部植土,在接触根部的地方应铺放一层没有拌肥的干净植土,使沟深与土球高度相符。

b)排放苗木:

将苗木排放到沟内,土球较小的苗木应拆除包装材料再放入沟内;土球较大的苗木,宜先排放沟内,把生长姿势好的一面朝外竖直看齐后垫土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装材料。

c)填土插实:

填入好土至树穴的一半时,用木棍将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实,然后继续用土填满种植沟并插实。

d)淋定根水:

栽植后,必须在当天对灌木淋透定根水。

5.1.3乔木的施工方法

(1)点放线:

a)坐标定点法:

根据植物配置的疏密度先按一定的比例在设计图及现场分别打好方格,在图上用尺量出树木在某方格的纵横坐标尺寸,再按此位置用皮尺量在现场相应的方格内。

b)仪器测放法:

用经纬仪或小平板仪根据地上原有基点或建筑物、道路将树群或孤植树依照设计图上的位置依次定出位置。

c)目测法:

对于设计图上没固定点的乔、灌木,如树群、灌木丛等可用上述两种方法划出栽植范围,其中每株树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据设计要求在所定范围内用目测法进行定点,定点时应注意植株的生态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观。

定点后,宜采用白灰打点或打桩,标明树种、坑径、栽植数量(指灌木丛和树群)

(2)种植穴:

以所定灰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坑的大小依土球规格及根系情况而定,带土球的应比土球大16-20cm,裸根苗的应保证根系充分舒展,坑的深度应比土球高度深10-20cm。

除行道树的坑外,坑的开头一般宜用圆形,且须保证上下口径大小一致。

常用规格化的土球其植穴规格按(表格2)。

树木树穴规格表(表格2)

土球直径(cm)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植穴规格:

长×宽×深(cm)

40×40×

30

50×50×

40

60×

60×

50

70×

70×

60

80×

80×

70

90×90×

80

110×110

×

100

120×

120

×

110

130×

130

×

120

160×

160

×

140

170×

170

×

150

(3)意外:

挖穴前应向有关部门了解施工地点的地下管线埋设情况;挖穴时要小心,发现电缆、管道等必须停止操作,及时找有关部门配合解决。

(4)除瓦砾、施放基肥:

挖穴后,发现瓦砾多或土质差,必须清除瓦砾垃圾、换新土。

根据土质情况和植物生长特点施加基肥,如用堆沤蘑菇肥或木屑,蘑菇肥或木屑必须用3%的过磷酸钙加4%的尿素进行堆沤后方可使用。

基肥必须与泥土充分拌匀,施用量按表1的标准。

(5)乔木的种植

起苗:

a)选苗:

严格按苗木规格构苗,作为苗木的乔木要求杆形通直,分叉均匀,树冠完整、匀称;茎体粗壮,无折断折伤,树皮无损伤,土球完整,无破裂或松散;无病虫害。

特殊形态的苗木要符合设计要求。

b)起苗时间:

起苗时间在苗木休眠期,并保证栽植时间与起苗时间紧密配合,做到随起随栽。

c)起苗方法:

起苗前1-3天应适当淋水使泥土松软。

起苗要保证苗木根系完整,裸根起苗应尽量多保留根系并留宿土;若掘出后不能及时运走,应埋土假植。

带土球苗木起苗应根据气候及土壤条件决定土球规格,难成活的树种要考虑加大土球,一般土球直径为胸径的6-10倍,土球的高度可比宽度少5-10cm;土球的形状可根据施工需要挖成方形、圆形、长方的半球形等,土球应削光滑,包装严密,打紧草绳,确保土球不松散、底部不漏土。

(6)乔木修剪、运输及假植:

a)苗木修剪:

种植前,应对苗木进行适度修剪。

修剪时应遵循各种树木自然形态的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在保持基本形态下剪去阴枝、病弱枝、徒长枝、重叠或过密的枝条,并适当剪摘去部分叶片。

对于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过长的根,也应进行适当修剪。

剪口均应平而光滑,并及时涂抹防腐剂以防过分蒸发、干旱及病虫害。

b)苗木运输:

苗木的装车、运输、卸车等各项工序,应保证树木的树冠、根系、土球的完好,不应折断树枝、擦伤树皮或损伤根系。

装运高度2m以下的苗木,可以立放;2m以上的应斜放,土球向前,树干向后,并用木架将树干架稳扎牢,垫牢挤严。

卸车时应双手抱土球轻轻放下或用网格兜着土球底部抬下。

若土球较大,宜借助木板将土球从车上顺势慢慢滑下,不可滚动土球。

土球直径超过60cm的树苗,应用吊车装车,卸车时直接吊到树穴辅助种植。

c)苗木假植:

苗木运到种植现场,若不能及时种植,应进行假植。

裸植苗木可平放地面,覆土或盖湿草;也可事选挖好宽1.5-2m、深0.4m的假植沟,将苗木排放整齐,逐层覆土。

带土球苗木应尽量集中,将其直立,将土球垫稳、排严,周围用土培好。

若假植时间过长,则应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7)乔木的栽植:

a)回填底部植土:

以拌有基肥的土为树坑底部植土,使穴深与土球高度相符,尽量避免深度不符来回搬动。

b)摆放苗木:

将苗木土球放到穴内,土球较小的苗木应拆除包装材料再放穴内;土球较大的苗木,宜先放穴内,把生长势好的一面朝外,竖直看齐后垫土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装材料。

行列树一般要求按从粗到细、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c)填土插实:

在接触根部的地方应铺放一层没有拌肥的干净植土。

填入好土至树穴的一半时,用木棍将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实,然后继续用土填满种植沟并插实,使种植土均匀、密实地分布在土球的周围。

d)淋定根水、立支架:

栽植后,必须在当天淋透定根水。

行道树在种植时应同时树立砼柱扶固。

砼柱一般规格为:

高250cm×10cm×10cm,柱埋深70cm,柱内侧间距85cm。

护树板一般规格为:

长110cm×8-10cm×2.5-3cm。

树干与板之间用2.5cm宽、0.5-0.8cm厚的黑色车轮胶带绑扶,砼柱与板之间用铁线绑固。

若条件允许,也可采用方钢扶桩扶固。

除路树外的其它需扶护的乔木,一般要求每株乔木用长3-5m、尾径大于4cm的3根毛竹扶固。

大型乔木要按照实际情况用铁箍箍住树干,四周用角铁拉住,并将角铁深深钉入地下来固定其树干,确保树木不倾斜、不倒伏。

5.1.4管养方法

本工程按招标文件建立养护班组,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养护管理,在整个养护期间将根据技术规范进行淋水、松土、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施肥、防止人为损害等绿化管养措施,对死苗、枯叶,及时清理与补种,确保植物生长良好,以达到优质、精美的绿化效果。

进行养护期管养,,成活期养护时间为3个月,日常养护时间为6个月

(1)草坪管养:

草坪管养的标准是目的草种生长良好,草坪整齐雅观,四季常绿,覆盖率达95%以上,杂草率低于5%,无坑洼积水,无裸露地。

a、生长势:

生长势中等,生长量达到该草种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叶色青绿,无枯黄叶。

b、修剪:

考虑季节特点和草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高度控制:

台湾草5厘米以下。

c、灌溉、施肥:

根据草坪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淋水和施肥,在每年秋、冬季雨水缺少的季节,加强淋水,每天的淋水量不低于该草种该规格的蒸腾量,使含水量保持在:

砂土为3-5%,砂壤土为6-10%,壤土为12-20%,粘土为20-21%。

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4-5.5%,砂壤土为8.5-11.5%,壤土为17-22%,粘土为21-22%;需水量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

砂土为2.8-4.5%,砂壤土为5.7-8.5%,壤土为10-15%,粘土为18-20%。

结合淋水适当追肥,以保证草坪植物在秋、冬季保持青绿。

肥料的施用要适量、均匀,防止过量或不均匀引起肥伤。

d、除杂草:

经常除杂草,使纯草坪和混合草坪目的草种纯度达95%。

e、填平坑洼:

及时填平坑洼地,使草坪内无坑洼积水,平整美观。

f、补植:

对被破坏或其它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植物应及时补植,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

补植要补与原草坪相同的草种,适当密植,补植后要加强保养,一个月内覆盖率达95%。

g、病虫害防治:

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

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一般在晚上进行喷药;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

发生病虫害,最严重的危害率在8%以下。

(2)灌木和花卉管养

灌木和花卉管养的标准是生长良好,花繁叶茂,造型美观,具有一定的艺术感和立体感。

生长势:

生长势中等,生长量达到该种类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萌蘖及枝叶生长正常,叶色较鲜艳,无枯枝残叶,植株基本整齐。

修剪:

考虑每种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既造型美观又能适时开花;花灌木和草本花卉必须在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以免将花芽剪除;花谢后要及时剪掉残花老枝。

绿篱和花坛整形要符合造景要求。

灌溉、施肥:

根据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

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求不低于该种类该规格的蒸腾量,使含水量保持在:

砂土为3-5%,砂壤土为6-10%,壤土为12-20%,粘土为20-21%。

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4-5.5%,砂壤土为8.5-11.5%,壤土为17-22%,粘土为21-22%;需水量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

砂土为2.8-4.5%,砂壤土为5.7-8.5%,壤土为10-15%,粘土为18-20%。

其余要求在每年春、秋季重点施肥各1次。

肥料不能裸露,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不同方法。

埋施要先挖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

一般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施肥。

除杂草:

经常除杂草和松土,除杂松土要保护根系,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更不能造成黄土裸露。

补植:

及时清理死苗,并在两周内补植回原来的种类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

补植要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达95%以上。

病虫害防治:

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

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喷药要在晚上进行;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

发生病虫害,最严重的危害率在8%以下。

(3)乔木管养:

乔木管养的标准是生长良好,枝叶健壮,树形美观,行道树上缘线和下缘线整齐,生长势:

生长势较强,生长量达到该树种该规格平均年生长量;枝叶健壮,无枯枝残叶。

修剪:

考虑每种树的生长特点如叶芽、花芽分化期等,确定修剪时间,避免把花芽剪掉,使花乔木适时开花;乔木整形效果要尽量与周围环境协调;行道树修剪要保持树冠完整,枝叶密度适宜,内膛不空又通风透光,并根据不同路段情况确定下缘线高度和树冠体量,树高一般控制在10-17米之间,注意不能影响高压线、路灯和交通指示牌。

修剪时按操作规程进行,尽量减小伤口,剪口要平,不能留有树钉;荫枝、下垂枝、下缘线下的萌蘖枝和干枯枝叶要及时剪除。

灌溉、施肥:

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淋水,并要求在每年的春、秋季重点施肥1-3次。

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

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开沟。

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切忌肥料裸露。

乔木施肥穴的规格一般为30×30×40厘米,挖沟的规格为30×40厘米。

挖穴或开沟的位置一般是树冠外缘的投线影(行道树除外),每株树挖对称的两穴或四穴。

补植:

及时清理死树,在三周内补植回原来的树种并力求规格与原有的树木接近,以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

病虫害防治:

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治理。

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乔木生长,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防台风及意外:

做好防台风工作。

台风前加强防御措施,合理修剪,加固护树设施,以增强抵御台风的能力。

台风后及时进行扶树、护树、补好残缺,清除断枝、落叶和垃圾,使绿化景观尽快恢复。

5.2园建工程

园建部分主要包括园路、道路、标识系统等(如各种指示牌);主要施工方法如下:

5.2.1工程测量、放样

(一)准备工作

1)、用于测量的全站仪、水准仪及50m的钢卷尺等主要测量工具必须经过检验、校核后方可使用。

(2)、配备精干的施工测量队伍,由专职测量工程师主持全面测量工作。

(3)、熟悉和核对设计图中的各部位尺寸关系。

(4)、制定各细部的放样方案。

(5)、准备好放样数据。

(二)导线测量及施工放样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防止测量误差的累积,在测量布局方面应“由高级到低级”,另外,对测量工作的每个工序,坚持“边工作边检核”,以确保测量成果精确可靠。

1导线测量

检查初步设计阶段设置的测量控制点,如有丢失不能满足施工放样要求时,增设或补设控制点,新增或补设的控制点予以联测,原有的测量控制点应进行检测,其成果与初测成果的较差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原成果作为放样的依据,超出限差时予以重测。

检测、重测与联测的技术要求,严格控制在规范和设计允许的范围内。

如果设计单位没有给出或由于初测距今时间过长导致大部分控制点丢失必须重新布设测区控制点。

首先调查收集测区已有的地形图和控制点的成果资料,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的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实地踏勘,核对,修改,选定点并建立标志。

选定点位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A、相邻点间要通视。

B、点位应选在土质较坚实的地方,且要考虑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C、点的周围视野要开阔,便于碎步测量或加密。

D、导线相邻各边的长度相关不能太大,各边长度应适中。

E、导线点的数量要足够密度要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选定点位后,要用标志将点位在地面地固定下来,并埋设混凝土桩,在桩顶刻“+”字,作为点的标志。

导线点设置好以后,进行统一编号。

为了便于寻找还应对每个导线点绘制“点之记”,即点出导线点与其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出草图,注明尺寸。

测区导线测量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公园的测设质量,所以必须保证有较高的精度。

误差理论指出,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测角误差和测边误差。

两者相比,测边误差对相对误差的影响又大于测角误差,所以在导线测量中要告别重视边长的丈量。

以量边与测角的误差对导线终点位置的影响来看,假定导线边长一定,若导线边数越多,测量边误差的影响减小,而测角误差的影响增大。

所以,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等边形状,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

3。

(三)、施工放样

放样是把图纸设计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一些特点(如轴线的交点),按设计的要求在现场标定出来。

在地面上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

(四)、高程控制测量

据地形,测区形状,测区内宜布设两闭合环线作为高程控制。

水准点标石应埋设在稳固,便于长期保存又便于观测的地方,埋设后绘出水准点的“点之记”,注明水准点编号。

布完水准控制点后开始实地勘测,测量数据必须满足水准测量精度。

另外,由于实际施工需要,须对水准点进行加密,可采用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联测,误差必须保证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各分区段高程控制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一般只须从控制点引点到构筑物旁,测出标高,交付施工,由施工员用钢尺量距的方法自行控制。

如果是放坡,长度不超过10m,在两端头引测高程参照点;超过10m,每隔10m引测个水准参照点。

(五)、测量资料

本工程设有专用测量记录手薄及各种记录,表格能保证各种原始资料的完整。

内外业资料齐全,施工中认真注意收集整理,确保竣工时提交的资料数据准确无误。

测量是一项细心的工作,测量过程每一环节紧密相联一环扣一环,哪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测量数据作废,需重新返工。

一但测量出错,将会给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这就要求每一个测量工作者都必须工作认真负责,做到“边工作边检核”,以确保测量成果精确可靠。

5.2.2土方工程

(一)作业条件

1、拆除工作面(或土方开挖)前,应将拆除(或开挖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场地清理:

及时做好清运工作。

 人工清理绿化场地中的建筑垃圾,杂灌植物等影响施工及树木成活率的垃圾,装车清理到运至指定地点。

(二)操作工艺

1、定点放线:

以施工图纸为依据,选定控制点,通过测量将所有控制点测设到场地上,确定挖、填方的范围、边界线、施工标高等,并打桩注明。

2、地下管线保护:

调查掌握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深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对原状标高进行测定,并做好隐蔽工签证记录。

4、土方挖填

(1)小广场、景观园路基础及沟槽,根据设计图纸,依据各地形、地貌中心桩、控制桩、水准控制桩放出挖填边线及高程,统筹本作业段的土方平衡,合理安排作业,减少重复运输量。

同时,还应考虑机械施工设备的操作转移,为其提供有利条件。

标高、尺寸、地形符合设计要求。

(2)开挖中不得超挖,要随时根据水准控制点及中心控制点控制开挖断面。

(3)挖方路床面以下土质不良时,应随时上报给监理工程师,并按其指示的深度和范围采取挖除后换填好土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

(4)施工时应充分贯彻以挖作填的原则,合理布署取土坑和弃土地点,坚决杜绝沿线乱挖和随意弃土。

(5)填方材料尽可能地利用路基开挖中挖出的可作填方的土、石等适用材料,也可使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从借土场取得的适用材料。

(6)填方用土应符合图纸要求并按JTJ033—86第6章和CJJ44——9第五章、第六章有关规定办理。

用透水性良好的土作填料时,可不受含水量限制,除必须分层填筑、摊铺、压实外,还应控制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始可进行压实,压实度为95%以上。

(7)每层填土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不得进行填土及上一层的填土施工。

(8)做好排水工作管理。

5、素土基础压实:

素土基础平整后用压路机压实,特别是回填土的压实,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不小于95%,以免因沉降产生高洼和高低不平场地。

本工程的场地基土、路基土平整后进行压实,压实度为95%以上。

基土的压实标准以压实度表示。

软基换填处理后,应尽快地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值,压实应用碾压机械进行,特殊部位(如结构物和碾压机械难以进行的地方)可以用机夯、夯锤夯实。

沟槽人工平整后,采用机夯、夯锤夯实。

零填挖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5%,如不符合要求,应再翻挖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要求。

零填挖地面,若位于易致翻浆的土层上,且翻挖、凉晒等处理后仍不能降低含水量,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则基土应换成透水性良好的土,换土厚度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办理。

6、基坑、沟槽的回填

(1)工艺流程:

基坑沟槽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

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养护

(2)基坑的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夯打密实。

7、软基处理

A、填方路基

(一)基底的处理完成道路中心线边线恢复测量后,为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按施工规范要求,必须注意对基底处理和填料的选择。

要避免路基底发生滑动、防止因草皮、树根腐烂而引起路基沉陷,需视基底的土质、水文、坡度和植被情况及填筑高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