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3064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

4.(xx·

福建泉州一中高一检测)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银白色

变灰暗

变白色

出现液滴

白色固体,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①变灰暗色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①变灰暗是因为钠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错误;

③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C错误;

④中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

A

5.(xx·

昆明高一检测)钠露置在空气中,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Na2OB.NaOH

C.Na2CO3D.NaHCO3

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银白色(钠)→变暗(生成了白色的Na2O覆盖在金属钠表面:

4Na+O2===2Na2O)→成液(Na2O+H2O===2NaOH,NaOH潮解)→结块(2NaOH+CO2===Na2CO3+H2O,吸收H2O变成Na2CO3·

10H2O)→最后成粉末(Na2CO3·

10H2O===Na2CO3+10H2O,风化成Na2CO3).

6.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化合物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当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被破坏后,铝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Al2O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从而使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红墨水柱右端上升,铝浸入硝酸汞溶液中,发生反应2Al+3Hg2+===2Al3++3Hg,生成的汞覆盖在表面,汞不活泼,很难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

7.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足量盐酸,当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0.1mol两种金属充分反应后,而在某一端要再放一个0.2g砝码,天平才能平衡,则这两种金属是(  )

A.Mg和AlB.Al和Fe

C.Fe和CuD.Na和Mg

由于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足量盐酸,当加入两种不同金属时反应后两者质量相差0.2克,加入0.1mol镁时会使溶液增重2.4g-0.2g=2.2g;

加入0.1mol铝时会使溶液增重2.7g-0.3g=2.4g,两盘相差0.2g,所以A正确.

8.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操作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称量10gNaOH固体

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里称量,而不能直接放在纸上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A实验没有用吸水纸将钠块表面的煤油擦净,同时钠与水反应,烧杯中不能装满水,否则,钠粒游动,导致溶液溅出,A错误.配制KCl溶液时应先将KCl晶体溶解在小烧杯中,恢复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B错误.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9.(12分)用如图所表示的方法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性质,其中A是用带孔的铝箔包着的小块的金属钠.

(1)从大块钠上取下的小块钠要用滤纸擦一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裹钠块的铝箔要预先扎上足够多的小孔,若孔数不够,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假如在实验刚开始就将镊子松开拿出水面,A表现出的现象是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预测,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①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证明生成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和相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代替水做钠的性质实验的研究.

①有金属钠参加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他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假设溶液的温度保持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再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防止金属钠被氧气、水氧化,实验室中一般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在使用金属钠时,为了不影响实验效果,一般要用滤纸擦净其表面上的煤油.

(2)金属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常温下钠跟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在封闭的空间内极易发生爆炸;

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水中浮于水面上;

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更增大了A所受的浮力.

(4)在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钠后,再加盐酸,盐酸分别与NaOH、Na2CO3发生反应.

(1)擦去钠表面上的煤油,避免影响实验效果

(2)发生爆炸 A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反应生成的氢气增大了A所受的浮力

(3)①在气体充满试管时,在水中单手握管、拇指封口,管口朝下拿出水面.在火焰的近处横置试管,管口靠近火焰,松开拇指点燃气体

②向烧杯内的溶液中滴入3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4)①2Na+2H2O===2NaOH+H2↑

②Na2CO3+10H2O===Na2CO3·

10H2O

③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10.(8分)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其表面的煤油,然后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钠在溶液中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钠浮在液面上,很快熔化成小球,钠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 2Na+2H2O===2NaOH+H2↑ ②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 2NaOH+CuSO4===Na2SO4+Cu(OH)2↓

11.(9分)如图所示,在烧杯中盛有100mL蒸馏水,水中悬浮着一个表现光滑、耐碱、耐热的小球(此球稳定在水的中央),将10g金属钠分多次投入到水中,最后使烧杯内的液体恢复到原来蒸馏水的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10g钠要分多次投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10g钠全部投入完毕所进行的次数可能是:

______.

A.5次    B.10次    C.大于10次

(3)实验结束后,从烧杯内小球的位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钠的安全使用及溶液的密度与浮力的关系.钠与水反应剧烈,易发生爆炸,使用时要严格控制用量,钠的密度小于1g/cm3,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钠的体积(立方体的边长肯定小于1cm)小于1cm3,则其质量小于1g,故10g钠全部投入完毕所进行的次数要大于10次.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1)钠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的热量多,易发生爆炸

(2)C

(3)小球上升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液体的密度增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4)2Na+2H2O===2Na++2OH-+H2↑

12.(12分)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可利用的装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规定气体的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件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为(按从左到右顺序写明仪器的编号Ⅰ、Ⅱ……)____________,各仪器接口的标号字母(a、b……)顺序是:

空气进入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

(3)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中通空气和加热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目的,空气需净化(用NaOH溶液除去CO2,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制取纯净的O2,以防生成的Na2O2与CO2、H2O反应,此外还要防止空气进入Ⅰ装置与生成的Na2O2反应.

(1)NaOH溶液 吸收空气中的CO2

(2)Ⅳ、Ⅲ、Ⅰ、Ⅱ h g f e a b c

(3)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防止制备出的Na2O2再与外界空气接触发生反应,而影响Na2O2的纯度

(4)先从h口通入空气,待将装置中原有空气排出后再加热

13.(11分)某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个可以生成H2的反应:

①Zn+盐酸;

②Na+水.为点燃上述两个反应生成的H2,他们设计了图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H2时,①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了.他们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与H2O的反应速率太快,Na的用量太少.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查阅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0.97g/cm3、0.80g/cm3、1.00g/cm3,并据此对实验进行改进.

在改进后的实验中H2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与H2O反应产物是NaOH和H2,反应速率很快,并放出大量的热,Na的用量多容易发生爆炸.由于ρ(煤油)<ρ(钠)<ρ(水),故钠块放入后将落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钠与水反应,有氢气生成,氢气推动钠块上浮,当氢气逸出后,钠块又下沉到煤油与水的界面上与H2O发生反应,重复发生上述现象,减慢了Na与H2O的反应速率.

(1)2Na+2H2O===2NaOH+H2↑

(2)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内H2与O2的混合气体点燃而爆炸

(3)钠比水轻,比煤油重,落在煤油与水的交界处.钠与H2O反应产生的H2使钠浮起,脱离水面,反应停止;

当钠表面的H2逸出,钠又回落,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减慢了Na与H2O的反应速率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训练全程跟踪新人教版必修1

1.(xx·

莆田高一检测)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

A.硫酸B.氨水

C.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

H2SO4、HCl可同时溶解Mg、Al;

氨水与Al、Mg都不反应;

而NaOH溶液只溶解Al,不溶解Mg.

芜湖市高一模块考试)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放入足量水中

B.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C.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

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等质量的钠与溶液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量相同,但C项中铝箔能够与生成的NaOH反应生成氢气,故C正确.

3.用铝箔包裹0.1mol金属钠,用针孔扎若干个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放出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  )

A.无法确定B.1.12L

C.大于1.12LD.小于1.12L

首先发生的反应是:

2Na+2H2O===2NaOH+H2↑,0.1molNa产生标准状况下的H21.12L,后发生的反应是:

2Al+2NaOH+2H2O===2NaAlO2+3H2↑,此反应又能产生部分H2.

4.将铝投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2mol的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  )

A.

molB.1mol

C.2molD.

mol

铝在参加反应时1molAl可失去3mol电子,因此有2mol电子转移需Al的物质的量为

mol.

5.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盐酸中,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B.6∶3∶2

C.3∶1∶1D.1∶1∶1

0.3molNa、Mg、Al对100mL1mol·

L-1的盐酸都过量,产生的H2应该由盐酸决定,盐酸的量相等时Mg、Al产生的H2为

,但钠与水还可以反应,故0.3molNa全部反应后产生的H2应为0.15mol,所以三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应为0.15∶

=3∶1∶1.

6.(xx·

东营模拟)将4.6gNa和2.7gAl同时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定容为500m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B.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与加入Al的质量相等

C.所得溶液中Na+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所得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Na与Al两种金属加入到足量水中,首先发生Na与水的反应,然后发生了Al与生成的NaOH的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

2Na + 2H2O===2NaOH+H2↑

46g36g2mol1mol

4.6g3.6g0.2mol0.1mol

金属铝与生成的NaOH反应时,NaOH过量,故按照Al的量进行计算:

2Al + 2NaOH+2H2O===2NaAlO2+3H2↑

54g2mol36g2mol3mol

2.7g0.1mol1.8g0.1mol0.15mol

反应共生成了(0.1+0.15)mol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L,A错误;

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3.6+1.8)g=5.4g,与加入铝的质量不相等,B错误;

Al与NaOH反应并没有生成Al3+,C错误;

所得溶液的溶质为0.1molNaOH与0.1molNaAlO2,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正确.

7.(xx·

无锡模拟)下图是研究某反应产物的示意图,锥形瓶中盛装的是某种固体或溶液,小烧杯中盛有少量某种固体,分液漏斗内盛有过量的某种液体,U形管内装有有色液体,装置气密性良好.若锥形瓶内是Na2CO3溶液,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是盐酸或NaOH溶液,向烧杯内滴加盐酸或NaOH溶液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右移(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静止后液面左边低于右边,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

A.过氧化钠       B.碳酸氢钠

C.铝D.铁

烧杯内的物质是铝,向烧杯内迅速滴加盐酸或NaOH溶液时,均产生H2,但由于H2不溶于水,所以造成锥形瓶内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右移,最后液面左边低于右边.

8.将铁、铝的混合物加入到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过滤得到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质量正好与原固体质量相等,则原固体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A.14.3%B.12.5%

C.87.5%D.无法计算

由加入氢氧化钠时只与铝反应,剩余固体为铁,再与硫酸铜反应而得到的固体是铜,即得到的铜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即相当于铁置换出铜时的质量差即为铝的质量,所以设铁质量为56g时,则生成的铜质量为64g,所以增加了8g,即相当于原混合物中有铝为8g,所以得到铝的含量为

×

100%=12.5%.

9.(8分)在一个用铝制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密封罐口.经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来.

(1)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罐再鼓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易拉罐内充入CO2后加入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而使罐内气体压强减小,所以在外界大气的作用下而变瘪;

而后过量的NaOH溶液会与易拉罐的成分铝发生反应而生成H2,发生的反应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所以罐内压强会变大,所以易拉罐又会重新鼓起来.

(1)CO2被吸收而被外界大气压瘪

2OH-+CO2===CO

+H2O

(2)由于铝与碱反应生成H2,压强增大而重新鼓起

2Al+2OH-+2H2O===2AlO

+3H2↑

10.(8分)分别取W克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2)分别取0.1mol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铁、铝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1)W克钠、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mol、

mol,由电子得失转移守恒可得,2mol钠生成1mol氢气,1mol铁生成1mol氢气,2mol铝生成3mol氢气,所以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mol∶

mol=

同理可得到

(2)、(3)、(4)的答案.

(1)

 

(2)1∶2∶3 (3)23∶28∶9 (4)6∶3∶2

11.(11分)(xx·

泉州高一检测)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来的氢氧化钠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某同学从该试剂

瓶中取出24.0g固体,配成1L溶液,请计算:

(1)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2)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200mL于一烧杯中,投入足量的金属铝,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

n(NaOH)=

=0.6mol,

c(NaOH)=

=0.6mol/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mol22.4L×

3

0.6mol/L×

0.2LV

V=

=4.032L.

(1)0.6mol/L 

(2)4.032L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