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618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区际贸易

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区域之间

由于存在关税、货币汇率和制度的差异,区际贸易联系比国际贸易联系要密切。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产品和劳动力等,在区际之间的流动十分明显

现代物流业

国际贸易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

五、现代物流业的意义

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加快资本周转,使有形货币在流通中产生更多的无形货币

现代物流业是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

6、科技与信息联系

为了保持一定的区位优势地位,企业需要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

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的发展,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的网络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

七、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

铁矿选矿、烧结

炼铁炼钢铸钢、轧钢钢材

焦煤炼焦、焦化

八、产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工业地域产业集群

九、工业地域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

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

发展潜力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近距离集群,降低成本

有物质、信息联系,生产规模一般不大

缺少整体规划和长远规划,问题日益突出,改造困难

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

投入与产出密切的工长布局在一起

区域工厂之间物质联系紧密、生产协作广泛、生产规模较大

经济效益高

先进的基础设施,吸引投资者建厂

厂间物质联系不密切,生产规模大小不等

由出口加工型为主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为主

第二种分类:

按发育程度可分为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和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工业部门

发展条件

区域特点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等

经济较落后,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只能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初级的加工工业

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的潜力较小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

工业的生产过程负复杂,协作工厂多,工厂设备大,占地多

面积大,发育程度高,配套服务业和其他工业众多,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十、城市发展私人汽车的利与弊

利:

拉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部分人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

弊:

加剧了城市交通紧张和环境污染

十一、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原因

占领中国市场的需要

绕过关税壁垒

土地租金及劳动力低廉

中国(某地)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好,位于消费市场中心

十二、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不同条件

鞍钢

宝钢

煤炭来源

早期主要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山西等地

安徽淮南、山西等地

铁矿供应

鞍山铁矿

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等过进口

消费市场

沈阳、大连、长春等消费中心

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成熟群

交通运输

铁路运输便利

水陆交通便捷

主导因素

原料、燃料

市场和交通

地位

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

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

十三、工业生产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

比较项目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生产对象

动物、植物

生产场所

农田

生产过程

生物过程为主

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密切结合的过程

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为主

经济再生产为主

影响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

必须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受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是必要的条件

生产分布的特点

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反季节蔬菜、南北半球季节性互补)

受水热条件限制较小,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

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

很高

部分部门高,一般较低

对社会经济条件的依赖性

越来越高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生态破坏

主要是环境污染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基础

主导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区位

〖地形、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水源、土壤和劳动力、市场、技术、交通、政策、历史经验、工业基础]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举例

自然条件

光照、热量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通常以≥10℃的持续期积温作为衡量大多数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为一年一熟而南方地区可达一年三熟

地形

地形的类型、海拔和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和生产规模

坡度>25°

的坡地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

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

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山地农作物的分布垂直分宜

土地

土地资源是最基本得农业生产资料。

不同位置的土地资源具有不同的价值;

土地本身的肥力不同,所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作物种类;

根据土地的位置,确定发展的农业类型

接近水源的土地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科学合理的垦殖和耕作方式,可显著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水分

水分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又是动植物生存、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输送者,一切农业生产过程只有在水分的作用下才能顺利完成。

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水源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条件;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发展灌溉农业的先决条件

根据不同地区的水分差异,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

我过甘肃河西走廊依靠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

埃及的尼罗河谷地依靠尼罗河水的灌溉形成了绿色走廊

技术经济

劳动力

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种植水稻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于小麦。

云南昆明发展花卉业具有劳动力廉价的优势

科技

通过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影响农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装备先进和技术发达的地方,可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业及农业专业化生产,如:

花卉、蔬菜等

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玻璃和塑料大棚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

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地方;

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社会经济

市场

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进而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订单农业”的发展;

城郊乳、肉、禽、菜等生产基地的建设

交通

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发展商品农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农产品保鲜、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成为世界粮食输出国;

荷兰的鲜花装点世界许多城市

二、农业的概念

1.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三、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

农业生产的对象为动植物。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的差异,使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2.季节性和周期性:

这是因为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明显。

注:

反季节蔬菜、南北半球季节性互补。

四、农业的分类

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按投入多少(粗放型农业、集约型农业)

按产品用途(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自给型农业和商品化农业的比较

农业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自给型农业

农民在小块的土地上,用传统工具种植农作物,以求自给自足(自己和家庭成员享用),用来出售的农产品很少

主要分布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

商品型农业

农业生产以销售产品为目的,普遍进行专业化生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禽或畜

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新开发地区

粗放型农业和集约型农业的比较

粗放型农业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手段

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

集约型农业

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比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根据投入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劳动集约型、资金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

世界大国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五、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

(1)根据经纬度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应布局在哪里,通过举例,然后归纳共同点)

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林业——山地与丘陵甜菜——气候温和的中温带地区

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多雨的平原

渔业——湖泊或水库水稻——水分条件好的平原

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小范围地区选择原则(举例说出一些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农业类型)

♥地价的高低: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农业类型(花卉、乳牛、家禽等)

♥单位面积产值:

距城镇距离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鱼塘或蔬菜、果园、棉粮等

♥需水量:

河流、湖泊等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发展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

♥对运输的迫切性:

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乳牛等)

六、农业地域的概述

♥概念:

农业地域类型是这在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形成:

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的开展农业生产,逐渐形成了不同级别和不同功能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

由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

由小而全到专业化生产;

由分散到集中生产;

由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

由粗放型到集约型。

七、常见农业地域类型

类型

特征

分布

热带种植园农业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

咖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及非洲。

马来西亚是世界时最大的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混合型农业

种植业和畜牧业兵种的农业生产类型;

所种植的农作物或作为口粮,或作为饲料,或作为商品出售。

在西方国家,多采取谷物和牧草轮作的方式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地中海式农业

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葡萄、柑橘、橄榄等园艺作物也比较多

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商品谷物农业

耕地面积广阔,机械化程度高,耗能多,经营方式相对粗放,商品率很高

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美国是世界时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乳畜业

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奶制品,如奶粉、黄油、奶酪等。

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群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新西兰等地

八、水稻种植业

1、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另外,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南欧的一些地区及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和南美洲北部也有分布

2、水稻习性

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

3、区位因素

♥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的生长

♥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4、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不高

♥水利工程量大

5、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不利条件:

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

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解决措施: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商品率

♥提高机械化水平

提高科技水平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一、工业区位因素〖资源(矿产、水源)、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地租、集聚、历史、工农业基础]

一、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

运输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原料指向型工业指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

制糖厂、罐头厂。

市场指向型工业指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啤酒厂、家具厂。

土地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

任何工业布局都要占据一定量的土地,这一因素对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尤为重要。

集聚概念——是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集聚的意义:

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

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工业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方法:

按投入多少划分

资源密集型工业(采掘工业、制糖工业)

劳动密集型工业(纺织工业、服装加工业)

资金密集型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能量密集型工业(有色冶炼)

技术密集型工业(电子工业、航天工业)

第二种分类方法:

按主导因素不同划分,即工业指向型类型。

原料指向型(采掘工业、制糖工业即甜菜和甘蔗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纺织工业、普通服装加工业、电子装配、箱包、制伞、制鞋)

动力指向型(有色冶炼,炼铝厂)

技术指向型(电子工业、航天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市场指向型工业指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啤酒厂、家具厂、石油加工业等)

三、工业联系

1、工业生产的形成:

工业生产系统主要有原料投入、生产活动、产品产出三部分组成。

2、工业联系的类型

生产上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上游工业

下游工业

举例:

“袜子生产”和“采油——炼油——石油化工”

布的生产过程:

棉花——纺纱——织布——印染——成品

非生产上的联系跨区域的生产系统:

跨国公司

地方生产系统:

工业集聚

四、工业转移

1、工业转移的原因

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不同

2、工业转移的方向

世界制造业重心的转移轨迹:

英国——德国(1851-1900)、德国——美国(1879-1930)、美国——日本(1950-1990);

近30年来,制造业逐渐向拉丁美洲和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

20世纪80年代(1980年后),加工制造业又开始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地区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方向:

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南亚一些地区和我国沿海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带。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具体原因:

a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传统工业区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

b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

b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典型企业有:

服装、鞋类、家用电器、玩具和工艺品

同一地区随经济发展,承接的产业部门有附加值低的逐渐向附加值高的产业部门变化。

3、技术指向型工业布局三要素:

人才与科技(接近高等院校);

交通(航空和高速公路);

清洁的环境。

高端产品的垄断(美国硅谷的信息技术产品、法国的高档化妆品、瑞士的名牌手表、日本的数码电子产品、德国的高级轿车)

3.开发区与专业化产业区

1、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形成原因

改革开放,税收、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技术先进,依托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强国际经贸交流,建立了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开发区一般是规划建设而成。

独资引进和合资合作建设了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共享基础设施,扩大规模优势,扩大自身影响。

开发区由于具体的功能不同,有多种名称,如:

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统称为开发区。

在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强国际贸易交流方面,我国开发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2、专业化产业区的特色:

“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等

3、专业化产业区(集聚)的分类

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在生产上由投入和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很大,集聚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新兴产业集聚区——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

4、专业化生产的意义(好处)

同一个部门的企业由于集聚,分享了专业化协作、专业商场营销网络、社会化服务等好处

上下游配套工业得以健康发展

形成区域的工业文化氛围

五、几种工厂的环境污染

水泥厂、酿造厂——大气污染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水污染

化工厂、炼油厂大气污染

水污染

发电厂、钢铁厂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六、就中国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如:

电器企业,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加大产品开发研究力度

注重市场开发

梳理品牌意识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的方式

1、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

2、当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建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很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运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运

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用管道运输货物(主要是原油和成品油、煤浆、天然气以及其他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1聚落分布

主要运输方式

聚落位置

古代

北方

陆路交通

陆路干道附近

丝绸之路上的城市、邯郸

南方

水运交通

临水分布

扬州、苏州

现代

铁路沿线

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公路沿线

海运

沿海港口

广州、上海、天津等

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聚落形态与成因

地区

聚落形态

形成原因

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地形平坦开阔

沿河道、铁路、公路分布、多呈带状布局

河网密度较大

3比较华北民居和江南水乡

屋顶坡度及原因

墙壁厚度及原因

房屋朝向及原因

华北民居

坡度较小,甚至是平顶。

降水较少,利于晒粮

厚度大,土砖墙,有时是窑洞。

利于保暖

坐北朝南,避风向阳

江南水乡

坡度较大,降水较多,利于排水

厚度较小,多窗,利于通风,防水防潮

依河流走向和山势走向而定,全年温暖湿润

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河流与城市区位

内河航运的起始点、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

2铁路与城市区位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意义

干线名称

跨越的省市区

经过的城市

经过的地形区

重要意义

五纵

京沪线

京-津-冀-鲁-苏-皖-沪

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

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的交通大动脉

京九线

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

北京-霸州-衡水-商丘-潢川-麻城-九江-南昌-赣州-龙川-深圳-九龙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护港澳的稳定繁荣

京广线

京-冀-豫-鄂-湘-粤

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

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珠江三角洲

沟通了华北、华中、华南,我国铁路网的中轴,运输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焦柳线

豫-鄂-湘-桂

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

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运量

宝成-成昆线

陕-甘-川-滇

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

秦巴山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

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

三横

京包-包兰线

京-冀-晋-内蒙古-宁-甘

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中卫-兰州

冀北山地-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运量,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巩固边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