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7749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联合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蛋白质是新课程标准下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于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比较,总结如下:

盐析

变性

内涵

加入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一定条件下,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活性

条件

较浓的轻金属盐或铵盐溶液,如(NH4)2SO4、Na2SO4溶液等

加热、紫外线、X射线、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甲醛等

特点

可逆,蛋白质仍保持原有活性

不可逆,蛋白质已失去原有活性

应用

分离、提纯蛋白质,如向蛋白质溶液中加热饱和Na2SO4[或(NH4)2SO4]溶液,使蛋白质析出

消毒,灭菌,给果树施用波尔多液,保存动物标本等

5.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2O3),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O2与O3都是单质

C.O2与O3是相同的物质D.O2与O3的性质完全一样

【答案】B

A、O2与O3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转化是化学变化,错误;

B、O2与O3都是有单元素组成的,是单质,正确;

C、组成它们的元素虽然相同,但构成原子个数不同,不是同种物质,错误;

D、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O3是淡蓝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性质不同,错误。

考点:

考查同素异形体的相关知识。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1.2甲烷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7gCnH2n中含氢原子数为NA

C.0.1mol·

L-1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0.1NA

D.5.6g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失去电子数为0.3NA

【解析】A错,因为是常温,不是标准状况;

C错,不知道体积;

D错,5.6g铁的物质的量试.1mol,与足量稀硫酸失去电子0.2mol。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B.1.7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D.1mol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A个电子

8.下列反应能说明卤素非金属性活泼顺序是Cl>Br>I的是

①2HClO4+Br2(气)=2HBrO4+Cl2

②2NaBr+Cl2=2NaCl+Br2

③2KI+Cl2=2KCl+I2

④2KI+Br2=2KBr+I2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②③④都是置换反应,活泼的置换出不活泼的,选C。

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

9.现有三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中都进行如下反应:

CO2+H2

CO+H2O,反应所处温度相同,但反应起始的浓度不同,其中,甲:

c(H2)=c(CO2)=amol/L

乙:

c(CO2)=amol/Lc(H2)=2amol/L

丙:

c(CO2)=c(H2)=c(H2O)=amol/L

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丙>

甲>

乙B、甲>

乙>

丙C、乙>

丙>

甲D、乙>

乙可以认为是先加入c(H2)=c(CO2)=amol/L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再加入c(H2)=amol/L。

由于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所以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最终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比甲大。

对于丙可以认为是先加入c(H2)=c(CO2)=amol/L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再加入c(H2O)=amol/L。

由于增加了生成物的浓度,所以化学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

最终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比甲小。

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乙>

丙。

选项是D。

考查浓度这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知识。

10.S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氯化钙溶液B.澄清的石灰水C.硝酸钡溶液D.硅酸钠溶液

A.由于酸性:

HCl>

H2SO3,所以SO2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不能发生任何反应,无现象,正确;

B.S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生反应:

SO2+Ca(OH)2=CaSO3↓+H2O,石灰水变浑浊,错误;

C.SO2通入硝酸钡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产生亚硫酸,亚硫酸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产生硫酸,硫酸根与钡离子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错误;

D.由于酸性:

亚硫酸大于硅酸,硅酸难溶于水,因此会发生反应,产生硅酸沉淀,错误。

考查物质酸性强弱比较的知识。

1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a<

c+dD.D的体积分数变大

试题解析:

假定平衡不移动,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实际再次达到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即a<c+d。

假定平衡不移动,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实际再次达到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A错误;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故B错误;

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即a<c+d,故C正确;

反应平衡逆向进行,总物质的量减小、C的物质的量也减小,C的体积分数变化不能确定,故D错误。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12.山梨酸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添加剂,它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或白色粉末,它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CH—COOH。

下列关于山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梨酸易溶于四氯化碳

B.山梨酸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1mol山梨酸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

D.山梨酸能和乙醇反应生成酯

A、山梨酸是一种有机物,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故A正确;

B、山梨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被氢气加成,故B正确;

C、1mol山梨酸含有羧基1mol,可以和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0.5mol,故C错误.D、山梨酸中含有羧基,可以和醇之间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故D正确;

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质,熟记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已知:

Fe2O3(s)+

C(s)=

CO2(g)+2Fe(s)ΔΗ=+234.1kJ·

mol-1

C(s)+O2(g)=CO2(g)ΔΗ=-393.5kJ·

则2Fe(s)+

O2(g)=Fe2O3(s)的ΔΗ是:

A.-169.4kJ·

mol-1B.-627.6kJ·

C.-744.7kJ·

mol-1D.-824.4kJ·

将C(s)+O2(g)=CO2(g)乘以

,然后再减去

CO2(g)+2Fe(s),即可以得到2Fe(s)+

O2(g)=Fe2O3(s),

所以ΔΗ=-393.5kJ·

mol-1*

-234.1kJ·

mol-1=-824.4kJ·

mol-1,所以答案为D。

盖斯定律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运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题有一定的难度,是一道不错的题目。

14.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储气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

B.取用储存在下面集气瓶里的气体时,通过控制止水夹a、b,可将气体顺利排出

C.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时,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该装置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在气体压强的作用下,水会沿着导气管进入到上边的瓶内,故气体就可以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正确;

B.当取用储存在下面集气瓶里的气体时,先打开止水夹a,水会由于重力作用沿导气管进入到下边的瓶内,再打开止水夹b,气体就通过导气管d导出,得到取用,正确;

C.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时,由于c导管的上边的管口在水面以上,因此不必安装止水夹,错误;

D.当用固体CaCO3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制取CO2时,打开止水夹a、b,酸液流下,与在下边的瓶内的CaCO3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当不需要气体时,关闭止水夹b,产生的气体把酸液压入到上边的瓶内,酸与CaCO3不再接触,反应就停止,故该装置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正确。

考查装置的作用及操作方法的异同的知识。

15.已知X、Y、Z为同周期的三种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

HXO4>H2YO4>H3ZO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

Y<X<Z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X>H2Y>ZH3C.原子半径:

X>Y>ZD.原子序数:

Z>Y>X

【解析】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

所以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X>Y>Z。

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B是正确的。

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A、C、D均不正确。

答案是B。

16.(8分)海水是资源的宝库,海水淡化可获得淡水和浓海水。

浓海水中主要含有的离子有Na+、Mg2+、Cl﹣、SO42﹣。

从浓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补全由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生产石灰乳的相应转化中所需的条件或反应物:

(2)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每空2分,共8分)

(2)2HCl+Mg(OH)2=MgCl2+2H2O(3)CaCl2

(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该物质不稳定,高温煅烧,发生分解反应CaCO3

CaO+CO2↑,向分解产生的CaO加入少量水中,发生反应:

CaO+H2O=Ca(OH)2,得到石灰乳。

用图示表示为

(2)向含有Na+、Mg2+、Cl﹣、SO42﹣的海水中先加入BaCl2溶液,发生反应:

Ba2++SO42-=BaSO4↓,除去SO42-,再加入石灰乳,发生反应:

Mg2++Ca(OH)2=Mg(OH)2↓+Ca2+,除去Mg2+;

然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HCl,发生反应:

2HCl+Mg(OH)2=MgCl2+2H2O,所得溶液为MgCl2;

以MgCl2为原料电解得到金属镁。

所得滤液中含有Na+、Ca2+、Cl-等,与海水混合重新利用。

因此)操作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aCl2。

考查了以海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工艺流程的知识。

17.下图是工业上生产碳酸锂的部分工艺流程,请根据流程图及已知信息回答问题。

③几种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滤渣1中分离出Al2O3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括号表示加入的试剂,方框表示所得到的物质。

写出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各物质,步骤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g(OH)2和CaCO3,写出生成滤渣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向滤液2中加入饱和Na2CO,溶液,过滤后,用“热水洗涤”的原因是。

(4)工业上,将Li2CO3粗品制备成高纯Li2CO3的部分工艺如下。

①将粗产品Li2CO3溶于盐酸作用解槽的阳极液,LiOH溶液作阴极液,两者用离子选择半透膜隔开,用惰性电极电解。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电解后向产品LiOH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溶液生成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①铝盐(或Al3+)②氨水(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Al3++3NH3·

H2O=Al(OH)3↓+3NH4+或Al3++3OH-=Al(OH)3↓

(2)Mg2++2OH-=Mg(OH)2↓Ca2++CO32-=CaCO3↓

(3)Li2C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热水洗涤可减少Li2CO3的损失。

(4)①2Cl--2e-=Cl2

②2LiOH+NH4HCO3=Li2CO3+(NH4)2CO3+2H2O

(1)根据过称图,③灼烧得到Al2O3,②应为Al(OH)3,则①溶液中应该含有Al3+。

一般制备Al(OH)3是用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

所以,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

H2O=Al(OH)3↓+3NH4+

(2)生成滤渣2,是由于加入了石灰乳和Na2CO3,故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Ca2++CO32-=CaCO3↓

(3)由题中表格可知,Li2C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热水洗涤可减少Li2CO3的损失。

(4)①根据题叙述“将粗产品Li2CO3溶于盐酸作用解槽的阳极液,LiOH溶液作阴极液,两者用离子选择半透膜隔开,用惰性电极电解”,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

②根据题意可知反应方程式2LiOH+NH4HCO3=Li2CO3+(NH4)2CO3+2H2O

化工生产的工艺过程。

18.(10分)锌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

为了验证这一事实,某同学拟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压强为101kPa,温度为0℃)。

(1)若在烧瓶放入1.30g锌粒,与cmol/LH2SO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在洗气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mL,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__________(选填“200mL”、“400mL”或“500mL”)

(2)若1.30g锌粒完全溶解,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1.28g,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烧瓶中投入ag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g,量气瓶中收集到VmL气体,则有:

a/65mol=b/64mol+V/22400mol,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烧瓶中投入dg锌,加入一定量的cmol/L浓硫酸VL,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测得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mg,则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气体中,n(H2)/n(SO2)=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10分每空2分)

(1)20(2分) 500mL(2分)

(2)Zn+2H2SO4(浓)===ZnSO4+SO2↑+2H2O(2分)

(3)得失电子守恒(2分)(4)(64cV-2m)/m(2分)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在洗气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除去二氧化硫,Zn的物质的量为1.30g÷

65g/mol=0.02mol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1

0.02mol0.02mol

SO2+NaOH=NaHSO3;

0.02mol0.02mol 

则需要1mol/L 

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为0.02mol÷

1mol/L=0.02L,即V≥20ml;

Zn+H2SO4=ZnSO4+H2↑

1mol 

 

22.4L 

0.02mol0.448L

0.448L=448mL,故选500ml的量筒。

(2)氢氧化钠是碱,能吸收酸性气体,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说明有酸性气体生成,当锌和硫酸反应时,锌作还原剂,硫酸作氧化剂,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3)a/65mol为Zn失电子物质的量,b/64mol+V/22400mol为得电子物质的量,所以依据原理是:

得失电子守恒。

(4)若在烧瓶中投入d 

g锌,加入一定量的c 

mol/L 

浓硫酸V 

L,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测得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mg,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2mol 

m/32mol 

m/64mol 

生成二氧化硫需要的硫酸为m/32mol,

Zn+H2SO4=ZnSO4+H2↑

1mol 

(cV-m/32)mol(cV-m/32)mol 

所以n(H2)/n(SO2)=(cV-m/32)mol:

m/64mol=(64cV-2m)/m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分析、基本仪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计算。

19.铁触媒(铁的某氧化物)是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研究铁触媒的组成。

方案一:

用下列流程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

(1)步骤④后面需用(填仪器名称)取25.00mL稀释后溶液。

(2)因为通入Cl2不足量,“溶液B”中还含有会影响测定结果。

(3)因为通入Cl2过量且加热煮沸不充分,“溶液B”中可能含有Cl2。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Cl2,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限选试剂:

0.1mol·

L-1酸性KMnO4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稀溶液、淀粉-KI溶液、0.1moL·

L-1KSCN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方案二:

用下列实验方法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

(4)“干燥管C”的作用是。

(5)称取15.2g铁触媒进行上述实验。

充分反应后,测得“干燥管B”增重11.0g,则该铁触媒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相对原子质量:

C-12O-16Fe-56)

(15分)

(1)酸式滴定管;

(2)FeCl2或者FeSO4或者Fe2+

(3)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适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现象。

若溶液显红色,后红色褪去,则溶液B中含Cl2;

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则溶液B不含有Cl2

(加入品红稀溶液也得分)

(4)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B中;

(5)Fe4O5或2FeO·

Fe2O3

(1)根据仪器的精确度,量取25.00mL稀释后溶液需用酸式滴定管,故答案为:

酸式滴定管;

(2)通入Cl2的作用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氯气量不足时,“溶液B”中会含有亚铁离子,即FeCl2或者FeSO4,故答案为:

FeCl2或者FeSO4或者Fe2+;

(3)氯气的性质:

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向溶液B中加入石蕊试液,如果石蕊试液显红色,后红色褪去,这是氯水的性质,证明含有氯气,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溶液B不含有Cl2,故答案为:

取适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现象;

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则溶液B不含有Cl2;

(4)一氧化碳可以和铁的氧化物之间发生反应,得到气体产物二氧化碳,干燥管B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测定二氧化碳的量可以获得铁触媒的量,但是要排除空气成份的干扰,所以C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B中,故答案为: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B中;

(5)根据实验方案一的原理,15.2g铁触媒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0g,设发生的反应为:

yCO+FexOy

xFe+yCO2,

1y

,解得x:

y=4:

5,所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Fe4O5或2FeO•Fe2O3,故答案为:

Fe4O5或2FeO•Fe2O3

考查了物质的含量和组成确定、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20.(1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以下装置由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且进行乙烯的催化氧化实验。

(1)在A处虚线框内绘出该实验装置图。

(2)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B中盛有NaOH溶液,除了便于观察乙烯和氧气的流速以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①;

②。

(4)若E中收集到的物质为CH3CHO,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烯,所得乙烯产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乙醇部分挥发B.乙醇部分生成乙醚

C.乙醇被氧化为C、CO、CO2D.乙醇消去成乙炔

(5)ABC

【解析】装置B中盛有NaOH溶液,除了便于观察乙烯和氧气的流速以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除去乙烯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充分混合氧气和乙烯用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烯,所得乙烯产率较低,原因可能是乙醇部分挥发.乙醇部分生成乙醚,乙醇被氧化为C、CO、CO2

21.室温时,将20mL某气态烃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发现混合气体的体积减少60mL,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苛性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80mL。

(1)通过计算确定气态烃分子式

(2)若该烃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且该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有三个甲基,请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

又知该烃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一种高聚物,写出其方程式

(1)C4H8

(2)

22.已知A、B、C、D和E五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D分子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1。

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是      ;

(2)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    和    ;

C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形,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