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31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Word格式.docx

二、教材分析、介绍

(一)歌曲《七个好朋友》

  这是一首帮助学生认识唱名的音阶歌曲。

此曲为大调式、一段体。

该曲形象的比喻、简洁的音阶排列,能让学生较快地认识7个音的唱名,并能感受、掌握7个音的高低顺序,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二)欣赏《DoReMi》(领唱、齐唱)

  歌曲《DoReMi》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为24拍、大调式、二段体。

歌曲轻快、活泼、生动有趣,旋律既简洁明快又富于变化,唱起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尤其是把自然音阶的7个唱名与英语中和这些唱名发音接近的词巧妙地编在一起,更显得妙趣横生。

附谱:

DoReMi

(领唱、齐唱)

1=C 24

稍快[美国]奥斯卡·

哈默斯坦词

[美国]理查德·

罗杰斯曲

章珍芳译配

(三)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这是一首24拍、大调式的儿童歌曲,一共4句。

在第一、二、四乐句中都出现了四度与五度音程()的连续大跳,并与歌词“真稀奇”、“有回音”、“真好听”的内容紧密结合,非常风趣。

两处采用重复短句和强弱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模仿出回音的效果,全曲生动有趣,能激发儿童的想像。

(四)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管弦乐曲)

  《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

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作曲。

曲调诙谐幽默,描绘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在音乐声中跳起了优美的圆舞曲。

乐曲具有写实与拟人化的特点。

该曲为三部曲式(A+B+A1)。

4小节的引子,好似一只充满自信的小猫一步步走进了舞池,准备翩翩起舞。

A段主题旋律优美抒情,用弦乐器主奏。

其中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地模拟了小猫的叫声,增添了乐曲的诙谐情趣,突出了主题内容。

旋律进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现了小猫那顽皮好动的特点。

B段旋律欢快活泼、一气呵成,用木管乐器主奏,表现了十分热烈的场面,描绘了小猫欢快旋转的情景。

  音乐进行中不时传来几声小猫的叫声,好像时刻提醒着欣赏者:

这是小猫在跳舞。

尤为有趣的是在乐曲的结尾处,突然传来了几声狗叫,使正在专心跳舞的小猫惊慌失措。

在一连串的上行音后,突然结束了全曲,形象地描绘了小猫听到狗叫后迅速逃离舞池的情形,巧妙地结束了全曲。

它的音乐主题是:

(五)欣赏《小狗圆舞曲》(钢琴曲)

  《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或《瞬间圆舞曲》,由波兰作曲家肖邦于1846年完成。

最初是钢琴曲,后被改编为长笛曲、管弦乐曲等。

经朋友的介绍,作曲家结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

桑(1804年~1876年),她养的那只小狗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

于是,乔治·

桑想用音乐表现这只憨态可掬的小狗,便请肖邦写成此曲。

全曲篇幅短小,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写成。

4个小节的引子之后,在圆舞曲节奏伴奏下呈示出带有急速旋转感的重要主题:

旋律围绕尾音“sol”不断发展,带有“无穷动”的体裁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顽皮的小狗团团旋转的动态。

随后,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

  接着,乐曲再现开头部分后结束了全曲。

(六)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这是由德国音乐家巴赫的一首小步舞曲(第一乐段)改编填词的儿童歌曲。

歌曲为34拍、大调式、一段体。

全曲为4个乐句。

旋律欢快流畅。

尤其大跳音程与级进音程相结合,配以节奏鲜明的三拍子,使歌曲更具舞蹈的韵律感。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建议用3~4课时完成。

(一)快乐DoReMi

  1《七个好朋友》是一首音阶歌曲,学生不难掌握。

在学唱时要注意让学生唱准每个音。

这首歌曲学生会唱后,可在演唱形式上变化,比如接龙视唱、分组对唱、部分乐句跟琴演唱等,总之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好7个音符的音准。

  2音乐游戏《小鸽子找家》可让学生用连线法独立完成,看谁连得又快又好。

  3在音乐游戏《搭积木》中,教师可做7张画有彩色积木的卡片,让学生根据教师弹奏的琴声,快速贴在音阶图上相应的位置,也可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分辨音的高低。

  4音乐游戏《小音符真有趣》,主要是让学生能跟琴进行听辨和模唱,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感和听辨力。

活动要求:

  

(1)让学生随着琴声演唱歌曲《七个好朋友》,边唱边传递写有唱名的卡片,直到每人都有一张为止。

  

(2)教师弹琴或唱出其中的一个唱名,小朋友手上如果拿有这个唱名的卡片,就立即站起来,并举起卡片模唱这个唱名。

如果哪位小朋友没有及时做到,就表演一个节目。

之后,游戏可继续进行。

开始时,教师可放慢做游戏的速度,然后逐渐加快速度。

  5欣赏《DoReMi》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上的画面,讲讲这个故事。

如有条件可播放录像,帮助学生理解该作品。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随着音乐进行表演。

(二)歌声多美妙

  1音乐游戏《吹气球》。

这个游戏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活动要求:

  

(1)首先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手拉手、肩靠肩围成一个小圆圈,这个小圆圈就表示未打气前的气球。

当老师说“我们给气球打气啦”时,小朋友就随着老师的节奏,嘴里发出短促有力的“嘶、嘶”的声音,表示给气球打气。

逐步扩大这个圆圈,直到小朋友之间的手不能拉在一起为止。

注意发出“嘶”的声音时,一定要做到短促、有力,用气而不用声。

  

(2)当教师说“我们给气球放气啦”时,小朋友就慢慢围拢,恢复成原来的小圆圈,边围拢边模仿气球放气的声音。

注意这个“嘶——”要用长音,尽量做到吐一口气均匀连贯。

  (3)进行评比,看看哪一组做得最好,让大家向他们学习。

  2在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时,启发学生说说山谷回音是怎么回事。

也可用课件展示小朋友去山谷游玩时喊山的情景,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3音乐游戏《山谷回声》,通过让学生模仿山谷里的回音,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活动方法:

  

(1)创设情景:

到郊外游玩,来到山谷中,一部分小朋友自由即兴地面向大山问候或唱歌,另一部分小朋友模仿大山回音,形成此起彼伏的山谷回声效果。

  

(2)老师要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即兴创编或演唱学生熟悉的歌曲片段,着重体验、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三)大家跳起来

  这部分教学是希望通过欣赏、唱歌、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用即兴创编的动作去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能随不同的音乐(如舞曲、进行曲)表演。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拍和节奏,同时,让学生自由选择唱歌、舞蹈、器乐演奏等不同的表演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让学生在音乐中尽情歌舞,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1可一起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和《小狗圆舞曲》这两首乐曲,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之间的差异。

可播放两首作品的主题音乐让学生听辨,并让学生用动作把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表现出来。

用体态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在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时,要注意让学生感受小步舞曲的特点及强弱规律。

另外这首歌曲的旋律,有好几处的音程跳动比较大,学生演唱时须注意音准。

这里,可采用音阶过渡法解决音准问题。

  3《随着音乐跳起来》这一音乐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节拍的强弱规律,并能随着不同的节拍、体裁的音乐做即兴表演。

让学生在音乐中敢于表现自我、充分发挥创造。

在进行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的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表演形式,或唱或跳或奏,以小组形式组合进行表演。

另外,还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音乐片段,体裁和节拍可以不同,让学生随着音乐变化进行表演,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补充资料

  《音乐之声》(美国音乐故事片)根据美国当代著名戏剧家、电影作曲家理查·

罗杰斯创作的同名音乐剧改编拍摄。

剧情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

修女玛丽亚来到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家里担任家庭教师。

能歌善舞的玛丽亚十分爱护特拉普的亡妻留下的7个儿女,并用动人的歌声和各种有益的游戏教育孩子们,使他们得到慈母般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

最后,上校与玛丽亚建立了纯真的感情。

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以后,他们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影片中,由罗杰斯和词作者奥斯卡·

哈默斯坦合作写成的插曲至今已成为影片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

主题歌《音乐之声》以独唱、合唱等形式在影片中多次出现。

歌曲以一连串巧妙动人的比喻,抒发了玛丽亚对音乐的热爱。

插曲《DoReMi》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作者把自然音阶的7个唱名与英语中和这些唱名发音接近的词巧妙地编在一起,使整首歌曲显得十分生动有趣。

全曲在旋律上运用了模进等手法及灵活的乐句变化,显得既简洁明快,又富于变化,唱起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

影片中玛丽亚教孩子们玩木偶时唱的那首《孤独的牧羊人》,吸取了流行于瑞士、奥地利等国山区的约德尔民歌调的风格。

歌中频繁出现的七、八、九度音程的大跳,真假声的交替以及领唱、重唱、合唱与色彩绚丽的伴奏的交融,使整首歌曲跌宕起伏、诙谐风趣。

插曲《雪绒花》是上校因看到孩子们欢乐嬉戏的情景而回忆往事时所唱的,深情悠长的歌调以34拍唱出。

全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其他插曲如《我心爱的一切》也具有独特的韵味。

玛丽亚由英国演员兼歌唱家朱莉·

安德丝扮演。

她热情奔放的歌声和表演为影片增添了很强的艺术魅力。

这部影片曾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在世界影坛上被誉为最动人的音乐故事片之一。

第二单元:

从小讲礼貌

  《从小讲礼貌》是以音乐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主题单元。

本单元意在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相互交流。

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愉快、自然地受到教育,培养他们从小讲礼貌的良好品质。

  本单元以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及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了“文明语言真好听”、“我的名字叫轻轻”、“咱们从小讲礼貌”3个二级标题。

通过唱歌、表演、欣赏、儿歌朗诵、创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争做语言美、行为美的好孩子。

懂得要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就应该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小讲礼貌我的名字叫轻轻创编活动《我的名字叫轻轻》歌曲《让座》

  文明语言真好听歌曲《“对不起”、“没关系”》(童声对唱)创编活动《HowAreYou》

  咱们从小讲礼貌欣赏《咱们从小讲礼貌》(齐唱)创编活动《放学路上》

  1通过学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和《HowAreYou》,让学生感受到文明语言的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好习惯。

  2通过朗诵《我的名字叫轻轻》和学唱歌曲《让座》,使学生懂得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不仅要语言美,而且行为也要美。

  3通过创编活动《放学路上》,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到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的快乐与自豪。

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表演能力。

(一)歌曲《“对不起”、“没关系”》(童声对唱)

  这是一首非常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儿童歌曲。

歌曲为24拍、大调式、一段体。

歌曲旋律欢快活泼、琅琅上口。

歌词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景,表现了小朋友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好品质。

(二)歌曲《让座》

  这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歌曲。

歌曲为24拍、五声宫调式、二段体。

歌曲第1~16小节为第一乐段,间奏后为第二乐段。

歌曲通过车上让座这一平凡小事,表现了新世纪的学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反映了雷锋精神处处放光彩的社会新风尚。

歌曲旋律欢快、流畅,歌词简洁明了地刻画了老妈妈和小朋友的形象。

(三)欣赏《咱们从小讲礼貌》(齐唱)

  这是一首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歌曲。

其内容有讲卫生、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歌词形象生动,长、短句的结合富于节奏感。

  歌曲为民族调式中带清角的六声音阶。

歌曲旋律选用的素材简练,情绪欢快、跳跃。

第一乐句为4个小节,情绪明快、活泼。

第二乐句有5个小节,在中低音区一气呵成。

这样既有呼应又有对比的两个连句,展示了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从第10小节起至歌曲结束,是第1~9小节素材的发展变化。

这部分在音调上使用了第1~4小节的素材和乐句的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

虽然歌曲较长,但儿童也容易接受,而且唱起来既新鲜又熟悉。

此曲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创造性地继承了我国民歌上下句结构的手法。

全曲强调乐句的对称呼应性,从小节数量上看,有四对五、三对三、二对四。

咱们从小讲礼貌

(齐唱)

1=D 24

刘凤词

李群曲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的优秀品质,是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

《从小讲礼貌》是遵循音乐课标的精神而设计的主题单元。

本单元虽然是以品德教育为主,但有别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

它是以音乐为中介,让学生在模拟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所以在教学中,切忌呆板生硬的说教,力求从情感体验入手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启发、比较和情景教学法,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争做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

(一)文明语言真好听

  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好习惯,并让学生明白讲文明、讲礼貌应首先做到语言美。

通过学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和创编活动《HowAreYou》,让学生感受到文明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在学唱《“对不起”、“没关系”》这首歌时,可先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插图,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小心伤害了别人时或别人伤害了自己时,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以及最后的结果。

通过交流,让学生懂得文明语言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从而学会宽容理解和相互尊重。

  创编活动选用的音乐是由教材组编写的中英文歌曲《HowAreYou》。

在教学中,师生一起创设情景。

启发学生即兴创造,学生可以扮成来自不同国家的小朋友,表演相互问候、欢聚一堂的情景。

在音乐活动中,着重启发学生的即兴创造力,让学生体会到文明语言的美。

(二)我的名字叫轻轻

  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读节奏儿歌《我的名字叫轻轻》时,可根据儿歌的内容启发学生注意控制声音的强弱变化,并即兴创编不同的节奏读这首儿歌,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即兴创编能力。

本课通过朗诵儿歌《我的名字叫轻轻》,让学生懂得文明行为的标准,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规范的标准。

歌曲《让座》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

在学唱时,学生可扮演成不同的角色边唱边表演。

通过表演《让座》,让学生在音乐表演活动中体验、感受到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孩子的快乐,从而让他们争做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三)咱们从小讲礼貌

  这部分设计了一个带情节性的创编活动《放学路上》。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并结合画面,讲讲图中发生的故事。

然后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其中,老师可做一些指导,如:

让一个小朋友用打击乐模仿下课时的铃声,另外一些小朋友抖动纸张模仿雨声。

在表演时,老师可演奏“小朋友”和“老爷爷”的音乐,并结合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让小朋友的表演在歌声中结束。

学生在表演中可使用文明用语。

最后,大家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要进行评比,可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的创编,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想像,展示、表现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的风采,体验、感受做一个好孩子的快乐与自豪。

在表演与创造中,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综合表演能力。

  欣赏《咱们从小讲礼貌》。

首先让学生注意听歌曲,然后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启发学生:

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有礼貌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

也可把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与创编活动《放学路上》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第三单元:

游戏歌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

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活动,是儿童游戏世界中一个充满欢笑、歌声与自我表演的快乐王国。

它不仅能给儿童带来欢乐,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还有助于儿童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本单元以音乐游戏为主线,设计了“玩具兵真有趣”、“大家都来做游戏”、“和爸爸妈妈做游戏”3个二级标题。

通过各种生动、活泼、有趣的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体会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并能随音乐变化,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体验。

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能做到主动学习音乐,在音乐的伴随和引导下做游戏。

  游戏歌大家都来做游戏歌曲《黄丝蚂蚂》欣赏《蚂蚁》(二胡独奏)欣赏《捉迷藏》(钢琴曲)欣赏《丢手绢,找朋友》(合唱)音乐游戏《丢卡片》

  玩具兵真有趣律动《玩具进行曲》欣赏《玩具兵进行曲》(管弦乐曲)

  和爸爸妈妈做游戏音乐游戏《跳房子》节奏游戏《我和爸爸来对词》

  1通过欣赏《玩具兵进行曲》,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及雄壮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

  2通过欣赏、演唱,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的情绪及各种乐器的音色。

  3通过生动、有趣的音乐游戏,培养学生互助互爱、团结协作的品质。

(一)欣赏《玩具兵进行曲》(管弦乐曲)

  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乐曲,例如皮埃尔的《玩具兵进行曲》、伊格鲁里的《玩具兵阅兵式》、柴科夫斯基为舞剧《胡桃夹子》写的《玩具兵小进行曲》、波埃鲁涅的《玩具兵》等,但是,德国作曲家莱昂·

耶塞尔写的《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

  莱昂·

耶塞尔于1871年出生。

《玩具兵进行曲》这支曲子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

内容是这样的:

  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地爬了出来。

他们先排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

当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惊慌地逃回玩具箱子里。

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

他恍然大悟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这支乐曲用三部曲式写成,24拍、C大调。

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游行。

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那叮叮当当的声响更增加了儿童的乐趣:

  第一部分是个单二部曲式,它有一个主题和一个副题,曲调明朗活泼。

虽然曲调很简单,但是由于作曲家运用了一些适合儿童欣赏的配器手法,使乐曲在音色变化上很有新奇感。

  1=C

 (A段主题)

 (A段副题)

  第一段奏完之后,大鼓“通”的一声,低音号用固定音型演奏小过门,接乐曲的中段。

转到近关系调F大调上,这也是个单二部曲式,曲调清新。

它是由小提琴来演奏的。

反复的时候,圆号加入,演奏对位旋律:

  1=F

  B段主题由低音号、长号演奏,显得雄壮而有气势,小号在里面演奏对位旋律:

  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

  然后是第一部分再现,接尾声。

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把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惊慌失措地迅速逃回到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

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

(二)欣赏《蚂蚁》(二胡独奏)

  此曲是重庆的二胡演奏家刘光宇创作的,作于2001年3月,采撷的是重庆地区家喻户晓的童谣《黄丝蚂蚂》,并作器乐的发展。

乐曲运用了变奏曲式,分为4个部分,“灵”是核心、“动”是基础、“谑”是风格、“辣”是特征,力求一气呵成。

从自由拨弦预示蚂蚁探头探脑地出场,到大跳弓法表现它们怡然自得的舞蹈;

从连续顿弓引出蚂蚁们列队集结,到弓击琴筒模仿儿童们鼓掌嬉戏的情景;

从一声令下“愚公移山”的不回头,到万众一心、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均力图通过对蚂蚁的描写,来折射一种品质:

团结协作、锲而不舍,进而达到一滴水珠看世界、小小蚂蚁见精神的目的。

作品荣获2001年国家文化部“蒲公英奖”音乐作品评比金奖第一名。

蚂蚁

(二胡独奏)

1=C 2444刘光宇曲

自由地

(三)欣赏《捉迷藏》(钢琴曲)

  《捉迷藏》是德国作曲家舒曼(1810年~1856年)作于1838年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一首短曲。

《童年情景》这部钢琴套曲共有13首短曲,其中第7首《梦幻曲》最为著名。

乐曲寄托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缅怀和回忆。

全曲由13首标题性的钢琴小曲组成:

  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

  2《奇异的故事》

  3《捉迷藏》

  4《孩子的请求》

  5《心满意足》

  6《重大事件》

  7《梦幻曲》8《在壁炉旁》

  9《木马骑士》

  10《过分认真》

  11《惊吓》

  12《孩子入睡》

  13《诗人的话》

  《捉迷藏》是其中第3首小曲。

24拍、b小调,主题以每分钟120拍的速度和跳跃的顿音奏出,旋律欢快跳动,犹如旋风般迅疾流动,十分逼真地展现了孩子们你躲我藏、相互追逐嬉戏的情景。

捉迷藏

(钢琴曲)

[德国]舒曼曲

(四)欣赏《丢手绢,找朋友》(合唱)

  这是一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谣为素材创作的合唱歌曲。

整首歌曲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

  歌曲主旋律主要以童谣的“5”、“3”、“6”、“2”几个音互相作用、联结、组合形成。

连续的三度小跳和二度级进,使音调具有活泼、跳动的特点。

加上明快的节奏,音乐显得分外的生动、活泼,富有韵律感。

  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第一乐段为对位式的二部合唱,第二乐段完全重复了第一乐段,并在第二声部基础上,用领唱加两个合唱声部表现,使两个声部换成了填补式的声部。

歌曲第一乐段较欢快、活泼,第二乐段更甚之,第三乐段的主旋律没有变化,且主旋律已移至第二声部。

第四乐段两个声部变成了交织式的复调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