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4278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学前儿童告状行为yanjiuWord格式.doc

这表明幼儿道德评价标准在逐渐建立。

幼儿告状的频率和重复次数都处于较高水平。

频率过高的告状行动会让老师感到疲倦,甚至导致时间上的荒废,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部分儿童爱告状的行为还会给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障碍,和其他幼儿无法融洽相处,遭到其他同学的排斥,长此以往,不利于学龄前儿童身体和心理的良性发展,无法对儿童高尚人格和美好品德的养成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人们普遍都认为,应当有效地控制和制止学前儿童的告状行为。

然而换个角度思考,学龄前孩子告状也不全是坏处,这是他们社会互动的重要表现,表明他们正在对行为规范形成认知、个体道德评价标准正在形成。

学龄前儿童告状举动对学前教育发展以及儿童个体的成长存在积极作用。

对于这一点,很少人会认识到。

(一)告状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儿童与同龄人的交际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就会出现,直至第二年这种交往能力快速发展,2岁以后,儿童间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就是游戏。

游戏时,儿童间互相提出要求,互相商议讨论,共同进行某项活动或处理游戏中的问题。

然而,当个人意见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因社会经验和处理技能尚未掌握,幼儿无法妥善解决纠纷,化解冲突,甚至可能使冲突升级,从而引发告状行为。

游戏时,孩子的告状举动是其社会化过程中的正常表现,我们不能过于武断地将这一行为视为孩子本身的错误而横加指责,甚至将其作为儿童犯规行为而斥责,这样做只会带来负面效果。

(二)告状行为是幼儿自我评价的表现

幼儿期的孩童,还停留在意识到个人存在的层面,对于个人品质、能力和水平尚未形成清晰认知,因此往往会从个人愿望考虑事情,并且依据与他人的比对进行自我评估。

如,儿童在寻求帮助或试图受到关注和认可时,多采用告状的方式,通过他人的错误展现自己的良好表现。

儿童因身心发展阶段的局限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其自我评估总会存在各种问题。

儿童自我评估体系的显著特征就是具体而片面。

所以,进行自我评估时,儿童更多地关注个体实际行动,而缺乏全面分析能力。

当他人没有像自已一样表现良好时,就会用感知的方式向老师展示自己的听话懂事。

(三)告状行为中表现出每个年龄阶段的特征

1.小班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

小班幼儿仍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告状动机多是出于维护个人利益考虑,告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成年人的帮助。

比如,小班的娜娜平日话并不多,表现也很好,但有时候会向老师小声地告状:

“老师,冬冬画画时一直乱动,还碰到我了?

”“老师,陶陶抢走了我的雪花积木。

”娜娜的这种告状行为很好理解,她希望老师能帮助自己说服冬冬不要碰她,帮她向陶陶讨回积木,而不是希望老师惩罚他。

心理学研究显示,三至四岁的孩子要求公平对待的愿望相当强烈。

这种对公平的追求源于儿童社会交往的需要。

在社交活动中,为了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孩子会要求其他伙伴公正地对待自己。

因此,儿童进行同辈交往时,始终将公平视为个人行为准则。

但是,小班幼儿的行动具有情绪化特征,他们对公平的追求也时刻表现出一种情绪化,他们的情绪则主要受个人要求是否被满足而影响,而且他们的模仿意识较强,别人有什么玩具,自己也想要有;

别人有什么好看的衣服,自己也想要穿;

别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自己也想要吃。

因此,小班幼儿的告状目标主要是想获得以老师为代表的成年人的帮助。

2.中班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

中班的孩子告状动机逐渐从为我向为他转变,他们更加关注个人形象,告状一般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

进入中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的认知能力、判断是非能力以及道德评价标准进一步发展,告状内容也转变为对小伙伴行为规范的关注,通常告状涉及内容都和自己无关,如:

XX抢了别人的东西,XX不遵守课堂纪律。

伴随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社会性需求变得强烈,他们更加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行为评价,尤其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如叶华个性活泼开朗,但却总是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

自从老师和她谈话后,他表现良好甚至获得了小红花。

可他的表现又爱告状:

“老师,彭彭抢走了妞妞的玩具。

”“老师,叮叮把皮皮惹哭了,因为叮叮捏他的鼻子”。

叶华如此热衷于向老师告发小伙伴的行为,更多的是想吸引老师的关注,时刻提醒老师,自己没有在犯错,没有惹恼其他小朋友,希望老师继续表演我,继续奖励小红花。

因此,中班孩子告状不需要成年人作出好坏评价,对结果也没有苛求,他们只是希望老师能给予他们回应,哪怕只是一个点头,他们也会感到满意。

3.大班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

大班的孩子观察周边事物的能力逐渐增强,他们告状涉及内容多与意见不同相关。

例如,在集体活动表现中谁好,谁不好;

哪位同学更应该获得小红花的奖励,而哪位同学不应该被奖励;

谁担任小组组长,谁负责值日卫生,但是没有积极完成任务等等。

幼儿园部分老师可能会告诉孩子:

小事情不要告状,遇到大事情再来告诉老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眼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大人的眼中总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无伤大雅,没有告状意义。

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事非常重要,同伴间存在意见分歧应该是必须告诉老师的重要事件。

随着孩子知识不断增加,生活经验不断积累,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对于大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完全有能力处理比较小的分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理智性尚未形成,处理问题容易被情绪控制。

因此当小伙伴之间意见无法统一,或者不符合个人期待时,为了解决分歧,处理问题,孩子们通常会选择向老师告状这种行为方式。

三、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类型

(一)“试探型”告状行为

案例:

某次手工劳动课上,雯雯只完成一半就和其他同学窃窃私语,还玩别人的玩具。

芳芳看到后,向老师告发:

老师,雯雯不做作业和别人讲话,还乱拿别人的东西!

”而在上课前,老师已经明确指出不允许说话,不允许打扰别人等要求。

分析:

布罗非和衣伏特逊在对课堂管理进行研究时,将其明确划分为四大阶段:

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管理、小学中年纪管理、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管理阶段。

幼儿阶段,儿童关注的焦点是怎样上学,他们即将成为社会化的新成员,这一时期,老师的任务主要是直接讲授课堂规范和程序。

上述案例中的雯雯已经对课堂规范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表明他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雯雯的告状举动只是单纯地向老师明确课堂规则,她希望教师对被告状对象的行动作出解释,如果老师对这种不守规则行为没有任何反应,那么她可能也会加入到违反规则的行列中去。

(二)“寻求保护型”告状行为

课间休息时,阳阳突然向老师告状:

“强强打我!

还抓我的手!

”而强强也不甘示弱:

“是洋洋先抓我的!

这种类型告状行为显示出孩子的攻击性倾向。

攻击性行动即侵犯性行动,是对他人造成伤害或破坏他人物品的行动。

依据布朗芬布伦那的生态环境理论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幼儿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非常有可能是幼儿通过模仿而产生的。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以及电视上播放的动画片中,都会经常性地看到打斗画面,这种外界刺激很大程度上会诱使孩子将告状行动转化为变相的攻击性行动,他们希望老师能严厉处罚那些被告状的同学,从而达到他们对同伴造成伤害的目的。

儿童心理学研究显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大多数并不是伴随清晰的敌意去攻击他人的,而是以对别人造成伤害这一手段达成其他的目的,其行为动机都比较单纯,一般都只是想引发老师对自己的关注。

上述案例中,两个孩子都采取了向老师告状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行动目的是为了获得成年人的帮助和保护,这种行动方式表明阳阳和强强的社会交往技巧有待练习。

对社会表现亲近的行为以及具有攻击性的行为都不是天生的。

随着年龄渐长,亲近社会行为逐渐增加,攻击性行为逐渐减少这种理所当然的认知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这些都需要适当的教育和后天的培养才能实现。

(三)“寻求融入群体型”告状行为

案例:

早晨,幼儿都陆陆续续地来到幼儿园,可是没过多长时间,诺诺就一手拉着老师一手指着多多说:

“他不理我,还把我的玩具也拿走了。

社会性强调孩子在幼儿时期,因受到社会文化熏陶和教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使得个体在对待自己和看待他人行动时随着年龄增加而渐渐发生改变的过程。

部分学者提出,社会交流与沟通能力、表现出对社会亲近的行动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能力构建起来的三个基本指标。

幼儿没有正确掌握交往的策略,不知道怎么样去接近别人、与人相处,这可能就是他们喜欢告状的原因。

上述实例中,诺诺的告状举动完全没有思维逻辑性可言,给成人的感觉就是孩子只是随口一说,没必要太过关注。

而实际上,诺诺并不是真的想向老师打小报告,只是希望通过老师的介入,使自己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达到正常交往的目的。

(四)“嫉妒或报复型”告状行为

某次绘画课上,韩韩的画和漂亮,老师当即表扬了她,雷雷对此很不高兴,他告诉老师,韩韩在画画时抢了他的画笔,她画的一点都不好。

韩韩得知雷雷向老师打小报告后,也立刻对老师说:

“磊磊才不好呢!

他不认真画画!

他不好!

上述案例中,雷雷因韩韩表现优异,而自己暂时无法超越不能得到老师表扬时,产生了不安、烦躁、愤恨等负面情绪,从而引发妒忌心理;

而涵涵的告状却是因为报复心理。

这种心理对于孩子的精神状态、身心发展以及社会行动方面都会产生不利效果。

机能主义者认为,为较快适应现实生活和周边环境,如控制个人神经机能、认知水平和社会行动那样,儿童应当学会掌控个人情绪。

(五)“自我表现型”告状行为

某次手工课上,老师正在巡视,一孩子说:

“老师,静静把浆糊粘的到处都是,你看我,东西摆放的都很整齐。

相关研究显示,儿童想当乖孩子的愿望与生俱来,当发现小伙伴存在不守规范行为是,孩子会自觉向老师告状,也是为了赢得老师的关心和认可,从而提升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地位。

(六)“求赏型”告状行为

午饭时间,教师让孩子们在饭前排队洗手,庭庭洗完后跑来告诉老师:

“刚刚洗手的时候,欣欣没有好好洗手,还把地板都弄湿了。

我有好好洗了,你看我干净么?

”老师首先给她盛了饭菜,庭庭就向其他孩子炫耀:

老师第一个给我盛菜!

上述事例中,庭庭告状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更是为了获得他人尤其是老师的认可。

尽管求赏型与表现型存在相似点,但是这种类型的孩子一般比较渴求物质奖励或老师的口头嘉奖。

(七)“检举型”告状行为

课间休息时,亮亮突然告状说:

薇薇和冬冬不好好休息,偷偷在下面打架。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告状是为了打抱不平或维护规则,证明他拥有了一定的正义感,同时对于正义也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了,能正确分辨谁是谁非,道德责任感也萌芽。

儿童道德评价体系逐渐建立,具体表现孩子将老师教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与他人行动进行对照,且产生了道德体验。

亮亮的告状行动最终目的是获得教师的帮助,改正他人不守规则行为,这也表明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步。

(八)“逃避责任型”告状行为

在课下时间,伟伟将黑板上的字擦掉了。

老师问他时,他辩解说:

“不是我想擦得,是雯雯让我干的。

她自己也擦了,老师怎么不批评她!

科尔伯格作为著名心理学专家,就人类道德发展水平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人类道德发展阶段具体分为三个水平六种阶段:

最基础的是前习俗阶段,然后是习俗阶段,最高级的是后习俗阶段。

九岁之前人类的道德水平维持在前习俗阶段,该阶段显著特征就是逃避惩罚。

在该阶段加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影响,道德教育内容涵盖个人品德、公共道德以及职业道德等各方面。

幼儿阶段主要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即调整孩子个人生活的不良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上述事例中,孩子并非主动告状,甚至对他说话的可信度产生怀疑。

孩子将责任推卸给他人也是想逃避老师的惩罚,这也反映了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

四、正确对待学前儿童告状行为

幼儿告状事件本身不值得关注,但事件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一行为予以高度重视。

对此提出下列建议以供参考:

(一)加强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认知

从积极层面思考,幼儿的告状举动说明孩子们正在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走进社会交往的大门,因此老师和家长应当理性看待孩子的告状行为,不要过度担忧惧怕。

首先,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遇见孩子告状,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讲述,并及时给与指导和帮助,不可以在未搞清楚状况的情况下武断地进行裁判或者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可以选择静止三秒钟,努力微笑缓和自己的急躁情绪,同时让孩子放松,教会孩子正常文明的社会交往技巧,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和茁壮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当孩子告状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尊重孩子的意见,试图去了解她们的思维方式,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有时孩子向大人告状别人的缺点,也是孩子自身可能存在缺点。

老师则应当从启发引导的角度进程教育,使孩子们吸取经验教训。

最后,淘气、活泼、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应当摆正心态,正确对待。

教师对待每一位幼儿都应该是公平的,虽然调皮的幼儿犯错的机率可能会相对高一些,但真正了解了他们的动机后,会发现不一定都是他们的错。

告状是幼儿渴望获得父母或老师肯定、认同的一种方式,也说明了幼儿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

例如,"

老师,绵绵又在掐花骨朵儿。

” 

在我们的古老传统文化中,对循规蹈矩的幼儿老师和父母一贯都是鼓励的。

但是幼儿常常都是先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即使这些缺点与别人是一样的。

这也是该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之一。

他可能会想

——“如果我摘了花,妈妈会生气的”。

所以,孩子总是会选择打别人的小报告,用他人的不好衬托自己表现良好。

(二)了解告状原因,对症下药

幼儿告状有着多方面的动机,有的告状是寻求融入群体,有的告状是为了逃避责任,有的告状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等。

关于怎样理性看待孩子的告状举动,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弄清楚孩子告状的内容性质,这里所说性质强调的是孩子告状的目的动机。

当孩子告状时,先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讲述,对告状内容进行全面细致地了解,分析孩子告状的内在动机,根据不同问题的实际情况寻求正确的处理方式,有针对性地作出合适处理。

嫉妒或报复型的告状行为,教师必须要让他们学会自觉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要针对幼儿正确的情绪抒发和调节进行培养,以避免伤害自我价值感。

当然孩子个体的性格特点也有很大影响,日常教学中,老师应当对孩子多加观察与了解,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检举型的告状,”老师应当正确引导,可以和告状的幼儿一起商量如何解决问题,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能使孩子树立是非对错挂念,促进儿童道德评价认知逐步建立。

寻求融入群体型的告状,教师应对那些不太容易融入群体的幼儿要多加关注。

幼儿教育实践中,老师应当恪守以下准则:

情感上支持、行为上实践以及树立榜样作用。

老师应当最大限度地为孩子提供实践机会,只有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孩子才能进行知识的消化和行为规则的学习。

通过实践儿童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行为认知,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行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由此形成,将之内化成为一种品质;

老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模仿作用,注重培养儿童与同伴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幼儿告状绝大部分是希望老师或家长能给他们一个公正的判断,而有一些胆小、依赖性强的幼儿,常常误认为告诉老师,就是解决问题了。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如幼儿之间发生了冲突,教师一般不直接参与,只顾保护弱者,使事物简单化的处理办法,而是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学会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如通过小组商讨的方式正确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旦商量出确切的办法,孩子就会积极地去实施。

老师对孩子寻找到的处理事件的方式,应该予以尊重,并且给出肯定意见,促使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育幼儿学会欣赏与分享

大多数儿童告状,是因为无法共同分享某一事物。

所以,培养孩子分享的品德定能有效减少孩子告状次数。

教师尽己所能地为孩子营造自由交往的氛围,游戏活动中尽量启发激励孩子们进行交流、协商,教导孩子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或玩具。

冲突发生时,要纠正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要求他们多为他人考虑。

儿童美好品德养成的过程中,同辈群体的榜样力量不可忽视。

因为榜样就在自己身边,他的形象具体而不抽象,可以模仿、可以学习,为孩子形成认知提供了便利,儿童能够很快地理解并接受这种榜样行为,甚至进行效仿。

实践证明,榜样不但能诱发孩子奋进向上的行为动机,而且可以促使他们抵抗不良行为的诱惑和干扰。

(五)稳定情绪加强教育效果

安抚儿童不稳定情绪,使其心理上得到平静。

如:

蹲下身,与孩子进行眼神交流,温柔地说:

“别哭了,来让‘妈妈’抱一抱,别着急,没关系,慢慢说”等。

让孩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感到放松与安全。

又如:

对哭闹不休,情绪亢奋的孩子。

我们可以采取,帮助他整理整理衣服、擦擦眼泪、摸摸头、搂一搂、拍一拍的动作,进行安慰,待幼儿的情绪基本稳定之后再进行解决。

应该真诚倾听告状儿童的讲述,让孩子对教师产生信任。

当幼儿向你叙述事情的经过时,一定要放下手里的事情眼睛看着幼儿,让幼儿完整的叙述下去,不要插话或打断幼儿的叙述,造成幼儿思路的混乱与不清,这样我们可以完整地了解事情的经过,以便我们进分析解决问题。

在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要同幼儿进行分析,让幼儿了解正确与错误,感受其关系,有必要时可以让幼儿进行体验。

引导儿童告状行为向正确方向发展时,教师应该注意言传身教。

因为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让自己的教育方法更加的适合幼儿,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

结论

儿童告状行动暴露出诸多方面的问题,老师和家长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教师或家长与幼儿之间也同样是相互联系与影响的。

不管幼儿是以什么动机而告状,都要重视,要以尊重、理解幼儿的态度认真倾听。

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可能会导致幼儿告状行为的发展,也可能会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出现;

而幼儿的告状行为同时也会影响到教师或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面对幼儿告状举动,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处置,为幼儿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作出应尽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孝玲编著.教育统计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家雄等编著.学前儿童卫生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高玉祥著.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祝士媛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梁志〓编著.学前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陈帼眉编.学前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8]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9]黄风娟.浅谈如何运用自主性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科技创新导报.2013(33)

[10]张云香.幼儿教师语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探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11]顾荣芳.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探析[J].时代金融.2012(36)

[12]顾荣芳.会计计量属性的税务调整[J].财经界(学术版).2013(09)

[13]张世义,顾荣芳.从问题关注的视角构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J].学前教育研究.2013(04)

[14]顾荣芳.ZZ9900/29.5/50型支架护帮装置限压阀板的改进[J].同煤科技.2012(01)

[15]顾荣芳.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

应然与实然之差异[J].学前教育研究.2007(12)

[16]顾荣芳,冯桃,何锋,陈艳,陈巧玲.幼儿对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J].学前教育研究.2008(04)

[17]顾荣芳,陈巧玲,陈艳,何锋,冯桃.幼儿对身体生长相关概念的认知[J].学前教育研究.2008(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