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3303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强化考点训练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滚动检测卷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有关黄河三角洲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两岸的湿地对黄河干流径流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

B.黄河三角洲面积呈上升趋势,主要是黄河的造陆作用

C.黄河三角洲沿海的风暴潮冬季北部多于南部,夏季反之

D.黄河三角洲农业和石油开发,湿地生物生产力不断增加

答案3.B4.C

解析第3题,水稻需水较多,应分布在河水较丰富的地方,因此应选B。

第4题,黄河三角洲沿海北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比南部大,因此冬季的风暴潮北部多于南部;

黄河三角洲沿海南部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比北部大,因此夏季的风暴潮南部多于北部。

黄河下游多地上河,河水多补给两岸的地下水。

黄河三角洲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黄河三角洲农业和石油开发,会破坏湿地,湿地生物生产力将下降。

下图为“某区域R河流域图”。

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R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源头到P点河段有凌汛现象

C.P点到Q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

D.Q点到河口河段水能最丰富

6.图中种植业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B.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5.C6.A

解析第5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

图中等高线数值表明,本区的海拔并不高,不会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A错。

这里的纬度低,是热带地区,没有结冰现象,不可能有凌汛,B错。

从P点到Q点河段流经草原、荒漠区,降水少,沿岸种植业发展用水量大,所以河流水量逐渐减少,C对。

根据图中地势变化,Q点到河口落差并不大,水能不会太丰富,D错。

第6题,图中种植业区位于热带草原和热带荒漠的过渡地带,降水少,蒸发量大,发展种植业时不合理的灌溉,很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大面积开垦草地可能导致土壤荒漠化、沙化,A对。

同时也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会引起土地酸化,可能发生土壤盐碱化,B错。

种植业区降水较少,地形平坦,水土流失少,C错。

同理D错。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

据此完成7~8题。

7.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值上升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⑥

C.①②④D.②⑤⑥

8.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利于调节气候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答案7.A8.D

解析第7题,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

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是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水量减少,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

红碱淖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边没有成片森林存在;

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湖水pH值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

第8题,保护红碱淖具有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

读下图,回答9~10题。

9.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

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可能是()

A.工程质量低B.设计不准确

C.人为破坏严重D.泥沙淤积严重

10.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

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答案9.D10.D

解析第9题,乙图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经四川盆地,由于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库区淤积,致使库容减小,发电受限。

第10题,甲图河流位于法国境内,其电力构成以核电为主,拆除水坝是为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水电站中的第二级,上接乌东德水电站,下游为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部署的重点工程。

下图表示大坝建成后100年内白鹤滩水库干流库区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数字模型),水库长约190千米。

据此回答11~12题。

11.有关白鹤滩水电站建坝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流量较大

B.峡谷地带,建坝工程量小

C.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D.可发挥本地区水能丰富的优势

12.有关白鹤滩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床主要泥沙淤积区在库区中段偏下游处

B.河床主要泥沙淤积季节为冬春季节

C.大坝建成前期河床泥沙淤积严重

D.4~5月该水电站发电效益最大

答案11.C12.A

解析第11题,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因此该地河流流量大;

该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峡谷地形,建坝工程量小。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泥沙淤积区主要位于库区中段靠近大坝的位置,即库区中段偏下游处;

该地区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因此夏秋季节泥沙淤积多;

该地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大坝建成前期泥沙淤积少;

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河流流量大,水电站发电效益最大。

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

读“我国某地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图”(图1)及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完成13~15题。

13.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水的势能,增加发电量

B.提高水的下流速度,增加发电效率

C.调节电力供应

D.蓄积山区雨水,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

14.下列关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水库主要的作用是蓄积上水库向下流动的水

B.下水库海拔较低,落差较小,发电量小

C.上水库海拔高,库容更大

D.上水库工程建设的难度一般比下水库的大

15.在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A.上午B.下午

C.前半夜D.后半夜

答案13.C14.D15.D

解析第13题,从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电站将水从低处水库抽到高处水库,提高水的势能,增加水的下流速度,从而实现发电。

据此推测,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高峰时期,而在用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从而调节不同时期的电力供应。

第14题,从上题解析可知,上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蓄积由下水库所抽调的水,而下水库的主要作用是发电。

上水库海拔高,库容小,工程建设的难度较大。

第15题,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推测,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高峰时期,而在用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因此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电较少的后半夜。

16.在我国西北地区,漫画所示的人类行为会导致()

①水资源短缺②大气环境改善③荒漠化加剧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漫画的表面意思是在沙漠地区建设高尔夫球场,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而高尔夫球场需水量大。

因此,这幅漫画意味着人类在干旱地区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这将进一步导致水资源短缺,加剧荒漠化。

17.下图说明湿地具有的功能是()

A.涵养水源B.净化水质

C.调节气候D.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B

解析仔细读图可知,污水进入湿地后,经过土壤和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过滤等作用,出水水质变好。

18.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三江平原丧失了大量天然沼泽。

保护该区域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A.封山育林B.商业开发

C.疏浚河道D.退耕还湿

答案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三江平原地区大量天然沼泽丧失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开垦,因此,保护该区域湿地的有效措施是退耕还湿。

19.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④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东北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层遭到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这些是东北地区目前土地利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0.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读图,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

A.输入B.管理

C.分析D.输出

答案C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有:

数据采集;

数据的储存和管理;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等。

要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RS(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读图,完成21~22题。

2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技术优点的是()

A.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B.监测范围广

C.能够迅速获取信息D.能实施动态监测

22.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

①资源调查②人口增长预测③环境监测④自然灾害调查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21.A22.C

解析第21题,遥感技术对地面进行探测时受地面条件影响较小,但并不是说完全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

第22题,遥感不能对一个区域的人口增长进行预测。

下图为某地(31°

N,104°

E)附近地区的两幅卫星图片(图甲拍摄于2008年5月10日,图乙拍摄于2008年5月20日)。

读图完成23~24题。

23.从图中判断,图乙出现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是()

A.冰川B.洪涝

C.堰塞湖D.干旱

24.图示现象发生后,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是()

A.取走堵塞河道的土石

B.加固坝体,修建水库

C.挖掘导流渠,疏通引流

D.疏散下游居民,爆破泄洪

答案23.C24.B

解析第23题,两图对比可以看出图乙的水域面积增大,形成了堰塞湖。

第24题,堰塞湖形成后,可在其土石坝的基础上,建设水库,调节下游径流量。

25.“易到用车”是一家专业提供专乘约租车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

它能为用户提供专车、拼车等位移服务,该服务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RSB.RS、GIS

C.GIS、GPSD.VR、RS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

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

提供专车、拼车等位移服务需对车辆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定位和导航。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2019·

新课标全国文综Ⅱ)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10分)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

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特点:

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

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由图可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和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

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

27.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我国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1990年至2019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环境问题:

(该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

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

(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应对措施:

限制开荒,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环境问题主要有:

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扩大,会加大用水量);

湖泊萎缩,调蓄能力减弱(入湖水量减少);

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

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跨流域调水等。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5分)

材料一有着“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山东德州建成的世界太阳能地标性建筑——日月坛(微排大厦)正向世人展示着“太阳能鸟巢”的魅力。

日月坛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

而且采用全球首创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

材料二各种能源发电成本比较图。

材料三新疆达坂城简图。

(1)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

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福建B.黑龙江C.四川D.甘肃

(2)结合材料,分析日月坛在利用太阳能方面的优缺点有哪些。

(3)唐代诗人岑参曾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句来形容新疆多大风。

民谚说:

“达坂城,老风口,大风小风天天有。

”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地多大风的原因。

(4)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案

(1)D

(2)缺点:

太阳能存在强度弱、不连续、不稳定,增加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难度;

利用太阳能发电,需进行光电转换,而目前光电转换的效率很低,且成本高。

优点:

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来源,同时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大量利用无污染。

(3)地处西北,受冬季风影响大;

昼夜温差大;

山口位置。

(4)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形成酸雨、酸雾;

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温室效应加强,全球变暖;

产生废渣,污染环境;

废水污染水源。

解析本题以最新的图文材料切入,考查化石燃料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解答本题注重以下几点:

(1)太阳能、风能资源的分布:

我国西北地区丰富。

(2)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

清洁无污染,但不稳定。

(3)达坂城多大风的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

(4)燃煤产生的环境问题:

产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环境。

29.(2019·

10月浙江选考、学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略图。

2019年中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材料二淮河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

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1)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将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廊坊的城市功能等级。

(2)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工程,该工程能缓解华北地区的________问题。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________气候区的南界,该界线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区。

(4)防治淮河洪涝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有上游________,下游________。

(5)图中太行山东麓有一条古都密集的长廊,分析古都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

(1)提高

(2)南水北调水资源短缺

(3)温带季风东部季风

(4)修筑水库(水利设施)开挖(疏浚)入海河道

(5)位于山前冲积扇;

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等。

解析第

(1)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把北京过多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到河北省的周边城市,廊坊因距离北京、天津都很近而可以优先接收这些功能,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功能,从而提升了廊坊的城市等级。

(2)题,图中工程是沿着太行山麓从丹江口水库向北到京津地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第(3)题,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气候上,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和北方是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第(4)题,淮河上游发源于山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很多,其中有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建设各种生态防护林)、工程措施等,工程措施在上游主要是修建水库蓄水拦洪,对于河道弯曲的中下游河段以加快泄洪为目的,可以疏浚河道,增加新的入海河道,也可以裁弯取直,对堤岸加固,束缚河水,还可以建设分洪区、滞洪区。

第(5)题,该题实际上是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太行山麓多冲积平原,地形比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相对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可以为城市的形成、发展提供必要的粮食、副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