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498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步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体温计

①离人读数上方有细管②用前需

实验温度计

_______离开被测物读数,不能甩

寒暑表

5、图1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

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

(提示:

特别注意0刻度线的位置)

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6.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0C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B.冰水温度都升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冰水温度都不变

7.(选做)用体温计测得某人的体温是38℃,用后没有甩就又测第二个人,示数可会怎样?

8.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_温度。

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9.-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10.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11.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C.用酒精灯烘烤D.用医用酒精擦抹

12.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13.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

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14.(选作)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老师给小明同学以下器材:

容积为几毫升的小药液瓶、红墨水、小药瓶上的橡胶帽、空圆笔心(或细的吸管)、温度计、蜡块以及家庭中其他常用的工具和器材。

利用这些器材制作一支简易温度计。

请你帮他设计,并画出相应的结构图。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阅读课本531页“物态变化”部分,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可以类比冰、水、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

2、熔化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数据:

(在下面分别做出海波与石蜡的图像)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温度/℃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5

石蜡温度/℃

41

43

45

56

58

60

问题1:

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数据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

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

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保持)。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换句话说:

石蜡没有一定的,在熔化过程中热量)。

问题2:

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继续

石蜡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继续

自学课本55页“熔点和凝固点”部分:

看完后,先个人总结出晶体、非晶体的特点,常见晶体的沸点、熔点。

然后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展示。

根据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点?

有什么相同点?

我们可以把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

像海波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石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

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熔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熔点

问题4:

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凝固点。

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

问题5:

熔化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凝固需要。

第二节、当堂检测――――――熔化和凝固

姓名:

1.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

2.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

3.

图1图2图3图4

图1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

图2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

图3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

图4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

4、固体的分为和。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

常见物质:

海波冰奈松香玻璃沥青食盐明矾金属

晶体

非晶体

物质举例

熔点和凝固点

______(选填有或无)

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

凝固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

熔化条件

吸收热量

5.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259

①在-265℃时,氢是固态.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6.海波的溶点是48℃。

则:

50℃的海波呈 

态,10℃的海波呈 

态。

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 

态,-39℃℃时呈 

态或 

态,也可能呈 

态,-38℃时呈 

7.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 

使窑里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至冻坏。

8.如图2.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 

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甲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9.某种晶体熔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析:

(1)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

(3)这种物质固态时是什么名称?

(4)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

(一)

课前导学

1、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3、蒸发:

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沸腾:

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5、沸点:

各种液体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

课堂导学

演示课本实验3.3—1,并解释这些变化。

物质由态变为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2、沸腾:

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时间/min

温度/℃

(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气泡,大小变,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3)、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

(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跟有关。

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1、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

(3)

2、讨论:

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

第三节、课堂练习――――――汽化和液化

(1)

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

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

3.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A.甲容器中酒精多

B.乙容器中酒精多 

C.两容器中一样多 

D.无法判断

4.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

5.甲苯在1atm下的沸点是111℃,如果在1atm时,甲苯的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苯沸腾 B.甲苯不沸腾C.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7.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____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

8、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9、如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

A.水蒸发放热

B.水蒸发吸热

C.水凝固放热

D.水凝固吸热

10、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A.油层阻碍汤的热辐射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11、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会沸腾的慢一点

B.同时沸腾

C.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12.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

A.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

B.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

C.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有降温作用,从而延缓牛奶变质 

汽化和液化

(二)

1、液化:

物质从变为叫液化;

2、液化的条件是:

3、液化的两种方式:

和。

讨论分析:

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来的?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

得出液化的意义

2、液化的条件是

3、气体液化的方式有

例1、冬天,从人体的鼻孔呼出的“白气”是而成的;

例2、在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第三节、课堂练习――――――汽化和液化

(2)

1、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现象,此现象是一个热过程。

2、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用

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

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现象。

4、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填“上”或“下”)的。

5.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6、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

A.水蒸气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

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吃冰棒解热;

烧开水时冒“白气”;

夏天湿衣服晾干;

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

B.

C.

D.

8.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

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

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

9、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

10、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

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水温/℃

94

95

96

97

98

99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1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检测―――――汽化和液化

班级姓名

1.小明采取的措施中,能减慢蒸发的是()

A.把粮食晒在朝阳的地方B.把酒精放在密封的瓶中

C.将洒在地上的水用扫帚扫开D.将潮湿的衣服晾在通风处

2.如图所示下列是小华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3.卫生间里洗热水澡,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4.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5.物质由变为的现象叫做汽化,这个过程需要热量。

汽化有两种方式: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

和.

6.发送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氢和氧都用的方法液化后装在火箭中;

在火箭发射台的下方有一个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汽化时要,使周围温度不致太高.

7.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明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90

92

⑴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⑵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是℃,你认为沸点不是100℃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⑷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两种即可)

1  ;

②  。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一课时

一、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1、物质从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升华。

物质 

_________ 

叫凝华。

凝华、升华是两个_____的过程。

冰先熔化成水,再汽化____升华,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直至消失,这属于物态变化 

3、在有微风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的针状雾凇现象,这是 

所成的。

4、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先成冰,冰衣服变干是_____直接________成________ 

二、知道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5、日光灯两端变黑,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和凝固 

D、升华和凝华

6、灯泡变黑是钨在高温下先_______成钨蒸汽,再遇冷______成为固态钨附到灯泡壁上。

三、知道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7、物质在升华时要 

,在凝华时要 

(填“放热”或“吸热”)

8、给烧杯里的碘加热,可以看到 

的现象,这就是碘的升华。

在这个过程要给碘加热,说明 

9.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曾经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

为缓解旱情,我省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

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________成小冰粒。

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