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7148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三纲五常”观念的流行D.专制王权强大

9.从西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10.“偃说上曰: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

主父偃传》中的这一记载可以反映出汉初(  )

A.发展社会经济的尝试B.缓和阶级矛盾的举措

C.解决王国问题的努力D.解除边疆危机的设想

11.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却没有人认识。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

12.“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

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13.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最早管辖香港、澳门开始于(  )

A.秦朝B.唐朝 C.元朝D.明朝

14.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监察区向地方一级行政单位的变化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朝的“道”、宋代的“路”等均是如此,这说明()

A.中央对地方的监管遭到削弱B.监察制度名存实亡

C.监察官员独立性过强容易形成割据D.中央集权制不断强化

15.唐朝元和年间(806—820),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

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

16.《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文中“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不包括(  )

A.皇帝制度B.郡县制度C.行省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

17.据史料记载,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

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世官制D.科举制

18.西汉时期,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设刺史。

当时刺史是(  )

A.州级地方行政官员B.州级地方监察官员

C.在京任职的中央监察官员D.朝廷派出监察地方政治的官员

19.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

“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20.下列地方官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郡县制②分封制③行省制④郡国并存制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21.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2.虎符盛行于战国、秦、汉,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一个兵符不可能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

直至唐朝,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恢复使用虎符。

秦阳陵虎符,左右各有12字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

A.皇帝B.太尉C.御史大夫D.丞相

23.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主要是因为(  )

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B.三省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各个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C.多个丞相相互推诿,不利于决策。

D.君权首次得到独尊,有力维护了皇帝的尊严

24.《元史·

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

“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

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

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

”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官吏B.征收赋税C.行政管理D.笔录政事

25.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26.下面四幅反映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正确是(  ) 

ABCD

27.丞相被废除后,协助明朝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主要机构是(  )

A.枢密院B.殿阁大学士C.内阁D.军机处

28.唐朝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能直接为官。

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

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

"

一曰身,体貌丰伟;

二曰言,言辞辩正;

三曰书,书法道美;

四曰制,文理优长。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吏部选官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

B、重视被选者的道德、仪表气质和语言表达、书法、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C、这反映了当时国家和社会对官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很高

D、有利于巩固和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9.下列有关明朝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权力高于皇权B.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地位同于西方内阁D.始终是皇帝内侍机构

30.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3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32.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

“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

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

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33.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

A.地域决定政治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34.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

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说:

“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古代中国和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

B.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古代中国和罗马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利

D.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35.罗马法中有有句名言:

“没有人告诉就没有法官”,由此发展而成的审判原则是()

A.“一事不再理”原则B.陪审制原则

C.“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理”的原则D.证人制原则

36.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低位,因为它()

A.确立司法体系、法律原则和制度B.批判并否定了财产私有制度

C.维护和巩固了强大罗马帝国统治D.将公民权扩大到平民和奴隶

37.罗马法不仅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而且影响深远。

其影响包括()

①它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②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治的先声

③它直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④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8.“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是司法程序

39.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了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

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的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共有土地的平等权利。

对上述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罗马调整相关法律条文的初衷是缓和社会矛盾;

②法律的调整实现了罗马贵族与平民

权利的平等;

③法律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平民的要求;

④法律的调整反映出维护

社会成员的平等是罗马法的重要社会功能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③④

40.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座号

本卷共3大题,第41题12分,第42题10分,第43题18分,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

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

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并说: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至无穷。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

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

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4分)

(2)上述材料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4)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

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

(1分)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43.阅读以下材料:

(18分)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史记》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

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

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1)材料一反映的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

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有什么意义?

(8分)

淇县一中2016-2017上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 密 ---------------------------- 封 --------------------------- 线 -----------------------------------------------------------

历史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40×

1.5=60分)涂在答题卡

班级:

       姓名:

       考号:

      

41.

(1)

(2)

(3)

(4)

42.

(1)

(2)

-------------------------------------------------------------------- 密 ---------------------- 封 ------------------------- 线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装订线)

43.

(1)

(2)

淇县一中2016-2017上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40×

1.5=60分)

1--5ACCBC6--10ABBDC11--15DBADB

16--20CDDAB21--25BABAD26--30BCDDA

31--35ABBAC36--40ABACD

二、非选择题(40分)

41.(12分)

(1)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

(1分)“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

(1分)“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

(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

(3)皇位世袭。

(4)特征: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42.(10分)

(1)秦始皇,统一中国。

(2)辅助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

(1分)汉武帝:

中外朝制;

唐太宗:

三省六部制;

宋太祖: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二府制也可以)。

(3)职责: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或秉承皇帝旨意办事)(2分)

(4)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

43.(18分) 

(1)原因:

西周疆域辽阔,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制度:

郡县制。

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巩固了统一。

(3)原因: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影响:

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

(4)特点:

疆域辽阔。

(1分)制度:

行省制度。

(1分)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许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