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9582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

滴加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依次通过盛有石灰水、浓硫酸的洗气瓶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

向其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过滤

【答案】B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引入了硫酸钠杂质,故A不正确;

B、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弱,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石灰水、浓硫酸的洗气瓶不能除去杂质,故C不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除杂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鉴别NaCl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并测温度

鉴别CO和CO2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适量的稀盐酸

A、Na2CO3+2HCl=2NaCl+H2O+CO2↑,选项A正确;

B、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选项B正确;

C、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则不能,选项C正确;

D、CaO和CaCO3都与稀盐酸反应,选项D不正确。

4.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

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

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

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

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钡和硫酸银给逐一分离,故D错误。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CO2(CO)

通过NaOH溶液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aCl2(CaCO3)

加水、过滤、蒸发

HNO3溶液(HCl)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答案】A

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原则上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使用氢氧化钠不仅除不去一氧化碳,反而把二氧化碳吸收了,所以A不正确;

B、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会与铜反应,而氮气不会,所以能将氧气除掉,故B正确;

C、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再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将滤液蒸发即可得氯化钙,故C正确;

D、硝酸中混有盐酸,使用的硝酸银溶液只与盐酸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再经过滤操作除去氯化银沉淀即可得硝酸,故D正确,

故选A.

6.下列各组除杂质(括号内表示少量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A.NaCl溶液(MgCl2);

适量NaOH溶液,过滤

B.CaO(CaCO3);

稀盐酸

C.铜粉(铁粉);

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D.O2(水蒸气);

固体NaOH

A、MgCl2能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7.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稍过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⑥蒸发结晶。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②⑤③①⑥

B.②④⑤①③⑥

C.②⑤④①③⑥

D.⑤④②③①⑥

【答案】C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

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

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

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

完全反应后,进行过滤,再加入稍过量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蒸发结晶,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②⑤④①③⑥或⑤②④①③⑥。

C。

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试剂

操作方法

CO2(HCl)

适量NaOH溶液

洗气

NaOH(Na2CO3)

适量CaCl2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足量O2

点燃

KCl(MnO2)

足量H2O

溶解、过滤、蒸发

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适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点燃,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

除杂试剂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

CO2(CO)

适量氧气

盐酸(硫酸)

适量Ba(NO3)2溶液

NaCl(NaOH)

适量稀硫酸

A、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铁比铜活泼,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通过过滤即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选项A正确;

B、除去CO2中的CO,因一氧化碳的量太少,不能够点燃,且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选项B不正确;

C、除去盐酸中的硫酸,加入适量Ba(NO3)2溶液,Ba(NO3)2和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杂质,选项C不正确;

D、除去NaCl中NaOH,加入适量稀硫酸,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杂质,选项D不正确。

A。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除杂,需牢记除杂的原则,一不增加新的杂质,二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三易分离。

10.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或结论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鉴别NaCl溶液、Na2SO4溶液和(NH4)2SO4溶液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观察现象

A、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铜,选项A正确;

B、首先根据颜色来判断出硫酸铜,能与之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能使沉淀溶解的为稀硫酸,剩下的为氯化钠,故鉴别出来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选项B正确;

C、因为氢氧化钠不仅吸收氯化氢气体,也会将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吸收,选项C不正确;

D、氢氧化钡与氯化钠不反应,无现象;

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气体,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选项D正确。

故选C。

1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用试剂

CO2气体(HCl)

NaOH溶液

将混合气体通入洗气瓶洗气

CO2气体(CO)

FeSO4液体(CuSO4)

镁粉

加入过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NaCl固体(MgCl2)

H2ONaOH溶液

盐酸

溶解后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加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试题分析: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MgCl2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向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盐的化学性质

12.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

除杂试剂和方法

Mg(NO3)2溶液(AgNO3)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NaCl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过量铁粉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O2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除O2应该用灼热的铜网,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二、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

13.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取一定质量8.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15%的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请计算: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g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g

烧杯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g

60

3.3

62.5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0.82.2%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60g+3.3g)﹣62.5g=0.8g;

(2)根据题意,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3.3g×

15%=0.495g,只要求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就可求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过氧化氢溶液中含H2O2的质量为x

解得x=1.7g,

则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1.7g÷

8.5%=20g,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2%。

答: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8g。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

14.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用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请写出过程):

(1)青少年缺钙易出现的疾病是;

(2)该品牌补钙药剂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多少?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

【答案】

(1)佝偻病

(2)0.5g(3)18.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1)缺钙老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青少年会患佝偻病.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40g﹣55.6g=4.4g

设20片该药剂中含CaCO3的质量为x,40g盐酸中含HCl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44

xy4.4g

100/44=x/4.4g100/73y/4.4g

x=10gy=7.3g

(2)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10g÷

20片=0.5g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g/40g×

100%=18.3%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5.在一烧杯中盛有24.3gNa2SO4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水使Na2SO4和NaCl全部溶解。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请分析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请计算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BaCl2NaCl

(2)10.6%

(1)当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时,说明反应已经进行完毕,所以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说明氯化钡溶液滴加过量,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刚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来的氯化钠以及过量的氯化钡。

(2)根据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利用氯化钡的质量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以及沉淀的质量即可求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

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BaCl2+Na2SO4=2NaCl+BaSO4↓

208142117233

104g×

20%xzy

解得x=14.2g

解得y=23.3g

解得z=11.7g

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10.6%

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16.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工厂排放的含少量硫酸的废水进行抽样检测.取一定量的废水,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和(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钡反应),当恰好中和时,消耗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171g,过滤后,测得滤液的质量为268.67g.(不考虑过滤时滤液质量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求:

①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②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①2.33g②0.98%

①设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废水样品中所含硫酸质量为y;

H2SO4+Ba(OH)2═BaSO4↓+2H2O

98171233

y171g×

1%x

,x=2.33g;

,y=0.98g;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

所取废水样品质量=(268.67+2.33)g-171g=100g,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100%=0.98%;

①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33g;

②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为0.98%。

点睛:

所取废水的质量需要使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求算,所取废水质量=滤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所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

17.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NH4)2SO4是常见的氮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为测定该化肥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实验(样品中杂质可溶,且不参与反应)。

方案1:

甲同学称取13.60g样品,与足量的浓Na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将获得的气体直接用浓硫酸吸收,浓硫酸增重3.91g。

方案2:

乙同学另取等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向水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23.3g。

⑴你认为上述不合理的是哪个方案,并简述理由。

⑵选用合理方案来计算(NH4)2SO4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答案】⑴方案1不合理,因为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⑵97.1%

(1)由于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和氨气,方案1不合理;

(2)设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为

,BaCl2+(NH4)2SO4═BaSO4↓+2NH4Cl

132 

233

 

23.3g

解得

=13.2g

化肥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是:

(1)方案1不合理,因为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2)化肥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是97.1%。

18.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

取稀硫酸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3.42%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共有g。

当滴加Ba(OH)2溶液50g时,烧杯内溶液的pH7(填“>

”“<

”或“=”)。

(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通过计算,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

(4)滴加Ba(OH)2溶液至150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3.42;

<

(2)3.92%(3)

(4)0.88%

(1)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共有

当滴加Ba(OH)2溶液50g时,烧杯内还有硫酸剩余,所以溶液的pH<

7;

(2)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3.9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2%;

(3)设生成的BaSO4质量为y。

y=4.66g。

得到的沉淀关系图为:

(4)滴加Ba(OH)2溶液至150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0.88%。

19.为了测量铁锈(Fe2O3·

xH2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①:

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

步骤②:

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_____g,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________________

(4)铁锈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答案】FeCl3、HCl150g21.4g

56.0%

(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由步骤2的图像可知,加入氢氧化钠前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以反应后溶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