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988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书典籍;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解读信息的能力。

本课信息量比较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和地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教学难点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共同领略了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化,而且它至今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今天也不断发展着。

所以我们可以从中概括出,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

请同学们同学们想一想,中华文化除了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新课教学】

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的图片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国苏州园林、万里长城、、故宫(建筑文化)诗人李白、杜甫(诗歌文化)茶文化、四大名著(文学艺术)……)

看来我们中华文化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有建筑艺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思想方面等内容。

这说明咱们的中华文化涉及方方面面,无所不包含,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另一个特征————博大精深。

下面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66-69页,找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1、从独特性(内容)看

(1)文学艺术

①中华文学艺术的特点:

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②作用和地位: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不仅仅对我们中国有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学艺术也是有重要影响的。

比如说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像《红楼梦》,也是有相当多的外国人去追捧,研究它的文学价值的。

课堂练习

(1)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有:

A、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

B、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

C、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D、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居首位

(2)科学技术

活动探究:

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者李约瑟曾经在《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计算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也就是这个表。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

时间

公元前6-公元前1世纪

公元1-400年

公元401-1000年

公元1001-1500年

时代

春秋到西汉

东汉到东晋

南北朝到北宋初

北宋到明中朝

比例

50%

62%

71%

58%

讨论:

同学们读这一个表中,可以从中读出什么结论呢?

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举例:

像我们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位英国学者:

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是源于中国。

可以说,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注重实际运用,实用性和整体性。

这特点要记一下。

课堂练习

(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原因是

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B.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D.我国劳动人民具有热爱科学的优良传统

2、从区域性(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看

课本上第二目内容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也就是从区域性来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课本提到了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这两个地域文化。

这两种地域文化有什么差异?

思考: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

地处水乡的吴越文化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典型的水乡文化;

而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则内敛性强一些,典型的边陲山寨文化。

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水性使人通”,与水密切相关;

“山性使人塞”,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与内陆的交往不甚密切,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

①形成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这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道理的。

不同的文化只有交流、借鉴,相互吸收,才会有发展,才会丰富多彩。

课堂练习(3)(2010高考·

广东卷32)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

这表明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3、从民族性看

我们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我们课本提到的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之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自己使用的语言文字,也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①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

A.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C.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D.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②意义: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特征形成的原因——包容性: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都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那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呢?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也就是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例如,在唐朝实行开明的道、佛、儒三教并立的政策,这种包容性造就了唐代文化的恢弘气象。

怎么样来理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呢?

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我们来听听温爷爷是怎么说的。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正因为我们善于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收获,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

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这一次我们来听听胡主席是怎么说的。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

……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

你还能举出说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例子?

1.“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

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吸收了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

”这反映了我国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A.时代性B.包容性

C.民族性D.多样性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们的中华文化》,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源远流长、一个是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我们首先讲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衰微到今天我们要再创辉煌。

然后讲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的传载、史书典籍的存传和包容性。

要注意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也是博大精深的原因。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主要从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外要记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的包容性。

最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解了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首先分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具体原因、表现;

然后分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如古代的文学艺术、科技和不同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从而深层次地认识了中华文化的全貌。

需要学生们从宏观的角度整体把握中华文化的俩个基本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

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多,应该以学生为主,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点掌握的还不是很到位,个别知识点讲解过细,导致整个课堂前松后紧,容易误导学生,并且最后收尾仓促,重难点讲解的不透彻。

课堂言语还不够严谨,个别错字、句较多。

4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