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1655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8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系统综合评价的步骤

物流系统的评价一般要按以下步骤完成P104:

由上可看出,评价的四个步骤是:

1)有明确的目的,整体把握物流系统现状,准确对待各个元素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寻找系统的薄弱环节,明确实际与预定目标的差距。

2)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体系的建立,着重点是注重整体系统的发展,系统功能的改善情况及薄弱环节与历史数据相比较等。

3)选择可行的评价方案并建立合适的评价模型,这可以使评价更加公正和切合实际。

4)综合评价。

首先进行单项指标(如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价,再按照一定的综合公式,将各单项指标进行综合,得出更高层次的指标的价值,最后综合成大类指标的总价值。

评价一个物流系统,一般有经营管理、技术性能、市场反应、时间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很多方面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系统评价指标

评价一个物流系统,总要想到系统的价值。

然而,“价值”本身是一个至今仍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一杯水和一颗钻石,哪个更有价值”,由于评价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答案就会截然不同。

根据价值的哲学含义,物流系统的价值其实是评价主题对某个待评价的物流系统方案的主观认识和估计。

从经济上讲,价值常被理解为“效用”,所以,对物流系统价值的衡量也就是地物流系统效用的度量。

由于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中既有定性的因素也有定量的因素,所以,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既有定性的指标也有定量的指标,物流系统的特征参数与标准。

由于一个物流系统的多环节性和复杂性,故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状况下,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如下一些主要评价指标:

(1)廉价性。

指物资的运输费、储存费、流动加工费用的高低,但这些费用又与物流的成本关系密切,而物流成本中包含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包括储运的消耗(油耗、材料消耗、设备折旧维修等),包括事故损失费,外付的管理费(港口费、养路费等),基建设资等等,如果这些成本费用不高,物流运输的价格就会比较低廉。

(2)准时性。

指物资从起点发出时刻和到达用户的时刻的准确与否。

这中间包含快速性、方便性和直达性等。

当客户要求快速时应该满足快速要求。

比如2000年8月哈尔滨市居民宋

明伟通过互联网向海尔定购一台特殊要求的左开门的冰箱并要求7天交货。

海尔从接到达一订单到把左开门冰箱交到用户手中一共只用了4天时间。

这就是物流系统快速性的一个典型案例。

方便性指物流系统中客户利用物流手段的方便程度。

直达性反映物流过程从起点直到终点,中间无需再办理手续,直达性对客户

而言是方便性的一种体现,对企业物流是一种物流系统规划水平高低和运作管

理水平的反映。

(3)安全性。

安全性指物流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意外事故。

(4)灵活性。

一个物流系统的灵活性反映在针对突发事件、紧急事件采取临时性紧急措

施的可能程度以及运载工具对物流线路的非依赖程度。

1.物流生产率

物流生产率通常包括实际生产率、利用率、行为水平、成本和库存等。

2.物流质量

物流质量是对系统产出质量的衡量,是物流系统的第二大系统特征要素,正确的物流定义应该为:

在正确的时间内,以正确的价格,将正确数量和正确质量的货物,送往正确的地点。

这里所说质量包括数量的正确、质量的正确、时间的正确、地点的正确以及价格的正确这五个质量指标,反映物流系统评价的时间的准确性(采购周期、供货周期和发货故障平均处理时间等)、数量的正确性(计划完成率、供货率、定货率等)和工作的完善性(用户问询响应率、用户满意率、特殊回复和售后服务完善程度等)的基本特征。

3.物流系统量化指标

(1)运输运输的质量标志有“完好,正点,运力”。

衡量完好的指标通常用“物品损坏率”,衡量正点的指标通常用“正点运输率”,衡量运力的指标通常用“运力利用率”。

运输部分常见的生产率指标有:

运费占产值的百分比、运费预算比、吨·

公里运费、装载率、时间利用率;

质量指标则主要有:

物品损坏率,正点运输率。

(2)仓储仓储一般可按大宗原料、燃料库、辅助材料、中间在制品和成品仓库来分析和衡量其生产率和质量,同样,每种仓库分为外用与自备两大类。

1)外用仓库的类型有:

原燃料库、辅助材料库、中间库和成品库。

生产率指标有:

年仓储费用(元)/年物品周转量(t)、年仓储费用(元)/年储备资金总额(万元)、仓储费用/预算。

质量指标有:

物品完好率、物品盈亏率和物品错发率。

2)自备仓库的类型和质量指标都与外用仓库一样。

生产率指标则有:

年仓储费用(元)/年储备资金总额(万元)、人年均物品周转量(t)、设备时间利用率、仓容利用率、仓库面积利用率。

(3)物品完好率、物品盈亏率和仓容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4)库存管理库存管理可划分为原燃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库存管理,其主要衡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上述指标中,供应计划实现率、物流中断率和销售合同完成率是反映库存管理的质量指标,是研究物流水平的重要参数。

(5)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常用生产率指标与质量评价指标有:

此外还有在制品储存量/预算、在制品周转天数、生产资金占用/预算以及生产资金占用产值的百分比等。

(二)评价的三原则

首先,要保证评价具有客观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决策,对于系统的生产率指标和质量指标要保证客观,要注意人为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参加评价人员的组成具有代表性。

其次,要保证评价方案具有可比性,特别是基本功能,不要以个别功能取代整体功能。

第三,评价指标要注意系统的有机结合,评价的重心应放在各项指标相互关联以及对系统的综合效果上,注重整体效益,减少片面成分。

(三)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供应物流

1)供应物流生产率指标,包括万元产值耗用原材料、百元产值占用储备资金、储备金周转天数、物流费用率、人均供应额等指标。

2)供应物流质量指标,包括采购不良品率、仓储物品盈亏率、采购计划实现率和供应计划实现率。

(2)生产物流

1)生产物流生产率指标,包括生产费用占产值的百分比、劳动生产率、在制品资金周转天数、生产资金占产值的百分比等。

2)生产物流质量指标,包括生产计划完成率和生产均衡率两项。

(3)销售物流

1)销售物流生产率指标,包括成品资金周转天数和销售物流费用率。

2)销售物流质量指标,包括合同完成率和发货差错率。

(4)回收、废弃物流生产率指标包括废弃回收利用率和主副产品产值比率。

对于物流系统的评价,一是要有整体的观念;

二是要有综合的分析,注重客观,注重实际,减少人为影响,正确应用综合评价体系;

对公式的应用也要注意各项指标间的关联度及背反原则,不要局限于个别指标的波动,关键是注意各项评价指标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程度以及整体系统对外输出的整体表现,以性能、时间、费用、可靠性、适应性能等权重指标来进行重点分析;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系统的概念具体化,应用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定量处理系统内部的关系等一整套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三、物流系统评价的方法

对生产系统和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后,可设计出几个可行的布置方案,为了从中选出一个最优的方案,规划设计者应对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提供完整客观的方案评价报告,用于辅助决策者进行方案的选择。

(一)经济评价的成本效益法

经济评价方法主要有价值分析法、成本效益法、利润评价法等。

技术评价法主要有可行性评价等。

它们属于单项评价方法,主要是利用经济理论和技术水平对系统的某个方面作出定量评价的方法。

成本效益法,是指把不同系统方案的成本和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

成本反映的是建立新系统或改进系统所需要的主要投资耗费;

效益则是反映新建的或改进的系统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将每个方案的效益与成本分别计算后,比较其效益与成本的比值,比值越大,方案越好。

成本效益模型由以下3个模型组成。

1、成本模型

C=F(X)式中C为方案的成本;

X为特性参数;

F为函数形式。

2、效益模型

E=G(X)式中E为系统方案的效益;

G为函数形式。

3、综合模型

主要研究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可从下3方面讨论:

一定成本下,哪个方案的效益最高(或简称C准则);

一定效益下,哪个方案的成本最低(或简称E准则);

计算效益成本比(E/C),取比值最大者。

根据选择的决策准则,若以C1为准则,从综合模型图上可以确定各方案优劣的顺序是A4、A3、A2、A1;

若以E1为准则,则各方案优劣的顺序是A4、A3、A1、A2;

因此,由图知,在成本为C1时采用方案A4,成本为C2时采用方案A3,均可使效益最高;

在效益为E3时,采用A1可使方案的投资成本最低。

案例:

某企业准备投资新建一个配送中心,经初步调查研究提出了3个方案,各方案主要指标如表1,请用效益成本法对3个方案进行评价。

对3个方案进行比较后发现它们各有优缺点。

为了进一步判断,应将目标适当集中。

由于在系统评价中最关心的是成本和效益这两大类,因此,应该首先集中注意此两类指标。

已知建成后发挥效益的时间是10年,则可计算出3个方案的10年总利润及全部投资额,比较结果如表2。

从表2可看出,方案Ⅰ的总利润虽然高于方案Ⅱ、Ⅲ,但投资额也相应地高于方案Ⅱ、Ⅲ,结果使投资利润率低于方案Ⅱ、Ⅲ。

另外,该方案的环境污染也较严重,因此,应放弃方案Ⅰ。

进一步分析方案Ⅱ和方案Ⅲ,理所当然应放弃方案Ⅲ。

配送中心方案指标比较表1

序号

指标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1

造价/万元

100

86

75

2

建成年限/年

5

4

3

建成后需流动资金/万元

45.8

33.3

38.5

建成后发挥效益时间/年

10

年产值/万元

260

196

220

6

产值利润率(%)

12

15

12.5

7

环境污染程度

稍重

最轻

配送中心各方案投资利润比较表2

总利润额/万元

312

294

275

全部投资额/万元

145.8

119.3

113.5

利润高于投资的余额/万元

166.2

174.7

161.5

投资利润率(%)

214

246

242

采用成本效益法的主要困难在于如何正确的测定系统方案的效益,如何估计长期投资和效益的社会折现率。

上述方法要求将系统的投入和产出结果能用货币来衡量,因此,一般适合于经济效益的评估。

对于很多物流系统项目,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因而可用“效用”(或有效度)来表示货币以外的数量尺度,用“有效度”替代“效益”,进行成本—有效度分析。

开办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甲、乙、丙三种可行方案,通过对运输工具,仓储设备、信息设备、人员设置的规划设计,对效益加以预测,其结果如表7—3。

甲、乙、丙三种方案的总投资金额分别为1200万元、1500万元和800万元。

建设周期分别为3年、4年和2年。

(二)可行性分析法

可行性分析是对项目的事先研究、事先评价方法。

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也称技术经济论证,它是指工程项目投资之前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之上,综合论证项目(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利性以及建设的可行性,从而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论证方法。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申报、审批、贷款和项目设计施工等的主要依据,能把项目执行中的主观性、盲目性减少到最低程度,使项目尽可能按设想的轨道运行,取得较好的预期效果。

可行性研究的应用范围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项目、大型民用建筑项目、科研项目等。

1、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可行性研究从项目意向变为具体设想,到编制出作为决策依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机会研究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第一个阶段。

其任务是对项目投资方向提出设想。

即在一定的地区和部门内,以自然资源和市场调查预测为基础,选择、寻求最佳的投资机会。

机会研究比较粗略,主要依靠笼统的估计而不是详细的分析。

机会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地区、部门情况,产业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资源条件,劳动力状况,社会地理条件,市场情况等。

如果机会研究证明投资项目可行,则需进行深一步研究。

第2、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最终决策的依据,批准的详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工厂设计的依据,对设计阶段的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前期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可行性研究必须做到深入、细致、准确,保证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

投资估算的精确程度要达到±

10%。

如果研究的结果证明项目无利可图,就应该放弃这个项目。

如果仅为了获得拨款或贷款,对不可行的项目做出可行的结论,可能引起错误的决策,导致项目的失败。

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要求

我国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深度介于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之间。

项目可行性研究以项目建议书及其审批文件为依据,一般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技术上是否可行。

2)经济效益是否显著。

3)财务上是否赢利。

4)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及资源。

5)需要多长时间建设。

6)需要多少投资。

7)能否筹集到资金。

以某港口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例,主要内容一般要求包括以下:

1)总论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周边经济发展现状及评价

对项目辐射的经济、交通、货物中转、集散等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

3)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调查收集资料,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交通发展趋势及物流量进行预测。

4)物流中心条件评价

物流中心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地址条件、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5)方案的设计

包括物流中心的总体功能设计、作业功能规划、平面布局方案、主要设施设备选型等。

6)物流中心信息系统设计

确定信息系统方案及软硬件投资规模。

7)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间对生态环境、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措施。

8)投资估算和成本估算

各单项工程及外部协作配套工程的资金估算和建设资金的总计,生产成本估算,生产流动资金的估算,资金来源、筹措方式、数额和利率估计以及货款的偿还方式等。

9)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

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要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不仅要计算项目本身的微观效果,而且要衡量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效果。

10)结论

可行性分析是市场、技术、财务等方面对一个项目是否可行而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以决定是否投资;

探讨投资能否满足社会需要,并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效益。

可行性分析的最后阶段,还应通过一组完整的指标衡量所确定方案的经济效果,不仅

要看工程自身的经济效果,还应考核其社会的经济效果。

同时,要分析项目投产运行后技术的先进性与运行程度、经济上的合理程度、管理上的科学程度、质量上的可靠程度和产品的竞销能力等一系列问题。

(三)评价指标综合法

1、成本—有效度分析法

不同的指标需用不同的准则衡量,例如利润和成本可用货币衡量,建设周期和资金回收期可用时间衡量,货运量可用货物重量衡量;

而美观、舒适、满意度等较为抽象的指标则只能用评分法的得分多少或其他间接尺度衡量。

如果要从总体上评价某一被选方案的优劣度,就必须将上述各种度量单位表示的指标值规范为统一的数量测度,不能简单地用效益反映,可以采用有效度的概念和成本有效度分析评价法。

成本—有效度分析将方案的效果从经济观点扩大到了社会观点。

物流系统一般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不能仅从经济方面来评价,还应该采用很多社会性指标评价,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就业和生活质量的贡献、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客户满意度等等,这些指标体现的是物流系统方案的价值。

可用某种效用函数将它们转换为用(0,1)区间的实数描述,这样就能使不同的指标值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

成本—有效度分析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1)明确系统要实现的效用目标。

进行系统的成本—有效度分析时,首先要明确系统要求实现的效用目标。

例如,交通信号指挥系统的效用目标是运行可靠;

军事物流系统的效用目标是在规定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人员和武器装备运送到指定地点等等。

如果被评价的系统有多种效用目标时,可选择其基本效用目标作为成本—有效度分析对象。

(2)确定反映系统有效度的评价指标。

明确了系统的效用目标后,就要选择一定的能够度量系统效用大小或有效度高低的评价指标,不同的效用需选择不同的有效度指标计量。

如,交通信号指挥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可采用可靠度指标,即用“不发生错误信号的概率”度量;

军事物流系统的运载能力可用日运载吨位指标度量等。

(3)采用成本固定法或效用固定法筛选系统方案。

成本固定法是指被评价系统可利用的资金支出是有限的,以一定的资金或成本为条件,根据有效度高低评选方案。

效用固定法是指对评价系统必须达到的最低有效度水平作出规定后,以一定的有效度水平为条件,根据成本的高低评选系统方案。

另外,提出具有预定效用的备选方案,并把各方案的成本与效用相应的计量指标表示出来。

案例1:

某城市为改善交通秩序,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拟建新的交通自动信号控制系统,系统以可靠度作为有效度指标。

可靠度以在预定期限和条件下系统不发生失误的概率表示。

已知该系统的投资与运行费用共限额为24万元,效用水平要求不低于97%,被选方案有4个,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试用成本—有效度分析法进行系统方案选择。

系统方案指标比较表

方案

方案Ⅳ

投资与运行成本年值/万元

24

20

系统可靠度

0.99

0.98

0.97

解:

首先根据表5-3中的已知数据做出表示系统方案的成本—有效度关系图,如图5-4所示。

然后,根据图5-4进行系统方案的成本—有效度综合比较。

由于4个方案的成本都不超过24万元的限额,且有效度都能达到最低水平,故这4个方案均为可行的方案,就需要综合评价,才能优选。

比较方案Ⅰ和方案Ⅱ,两方案成本相同,但方案Ⅰ的效用大于方案Ⅱ(即0.99>

0.98),故保留方案Ⅰ,舍去方案Ⅱ。

比较方案Ⅲ与方案Ⅳ,两方案成本相同,但方案Ⅲ的效用大于方案Ⅳ(即0.98>

0.97),故保留方案Ⅲ,舍去方案Ⅳ。

比较方案Ⅰ与方案Ⅲ,两方案的成本与效用均不同,故可通过成本—效用比率进行比较。

方案Ⅰ:

效用/成本=0.99/24=0.041

方案Ⅲ:

效用/成本=0.98/20=0.049

通过上述比较,说明方案Ⅲ是成本不超过限额条件、单位成本效用最大的方案,故应该选择方案Ⅲ。

2、层次分析法

此处介绍的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sadi)于1982年提出,综合了人们主观判断,是一种简明、实用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与评价方法。

目前,该方法在国内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广泛应用于能源问题分析、科技成果评比、地区经济发展方案比较,尤其是投入/产出分析、资源分配、方案选择及评比等方面。

它既是一种系统分析的好方法,也是一种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决策方法。

(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四)物流系统评价的方法

物流系统评价的方法有:

评价法(成本效益法);

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价值分析法及专家评价法。

1.评价法(成本效益法):

如果物流系统的成本和效益均是某一个或多个性能参数的函数,则利用该法评价各方案的优劣时应确定成本和效益函数,然后再计算效益成本比函数。

2.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在比较同一物流系统的两个技术方案是,经常A投资比B大,但A的日常运营费用却比B小,此时就应对A、B两方案的投资与运输费用全面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结论,这种比较的主要指标是追加投资回收期,表明A方案比B方案多增加的投资能在多长时间内通过A比B少付出而收回。

静态追加投资回收期和动态追加投资回收期的公式是:

3.价值分析法分为:

加权评分法和交叉影响评分法。

4.物流系统专家评价法分为:

加和评分法、乘积评分法、加乘评分法。

案例2:

某配送中心的设计中要对某类物流装备进行决策,现初步选定3种设备配套方案,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先考虑的方案进行排序。

对设备方案的判断主要可以从设备的功能、成本、维护性3方面进行评价。

当然,如何评价功能、维护性等还会用更细一级的指标来衡量。

这里分析的简便,省略了更详细的指标。

这样,可建立对设备方案进行比较的层次分析结构图,如图。

图中的最高层是目标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层次分析要达到的总目标。

中间层:

包括评判层和指标层(此处省略了指标层),表示采取某一方案来实现预定总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

即选择每一种设备方案,都要以价格、功能、维护性3种指标来评价,无论是价格、功能、维护性都与3种设备方案有关。

最低层:

是方案层,表示要选用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策略等,这里有3个备选方案。

在排序计算中,每一层的要素相对上一层次某一要素的单排序问题,又可简化为一系列成队因素的判断比较。

从最上层要素开始,依次以上层要素依据,对下一层要素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3)判断矩阵。

如上所述,判断矩阵A中元素aij表示要素i与要素j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