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2889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 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50

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一本书有58页,每页按676个字计算,这本书有多少个字?

解析:

39208个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共58页,每一页676个字,用乘法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58×676=39208(个)

答:

这本书有39208个字。

【点睛】

完成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用乘法。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相邻两边的长度和是18米.这个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解析:

36米

【解析】

【详解】

18×2=36(米)

答:

这个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

3.小明的上山速度是每分钟80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分钟120米,如果他从山顶返回到山下用了1个小时,那么他从山下到达山顶用了几分钟?

解析:

90分

【解析】

【详解】

1小时=60分钟120×60=7200(千米)

7200÷80=90(分)

4.提出问题并解答。

一盒钢笔有12支,买一盒这样的钢笔需要360元,张老师准备买15盒这样的钢笔,他一共带了6000元。

以下四组选取了已知条件中的全部信息或部分信息。

第一组:

12支,360元,15盒,6000元

第二组:

360元,15盒,6000元

第三组:

12支,360元,15盒

第四组:

12支,15盒

(1)如果要解决“张老师买回15盒钢笔后还剩多少元?

”这个问题,应该选择()组信息。

这时信息够用且没有多余。

请将解答过程写下来。

(2)如果选择第四组信息,可以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写出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解析:

(1)第二组;解题过程见详解。

(2)张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支钢笔?

;180支;

【分析】

(1)计算张老师买回15盒钢笔还剩多少钱,需要知道张老师带的总钱数,需要数量和单价,数量是15盒,单价是360元,据此选择。

(2)第四组数据12表示每盒是数量,15表示15盒,据此提问15盒一共多少支钢笔比较合适。

【详解】

(1)选择:

第二组;

360×15=5400(元);

6000-5400=600(元)

答:

张老师买回15盒钢笔后还剩600元。

(2)张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支钢笔?

12×15=180(支)

答:

张老师一共买略180支钢笔。

【点睛】

本题考查信息选择和数值计算的应用,掌握分析数据的能力和总价=数量×单价,是解题的关键。

5.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某小学安排24名教师到北京参加培训,查询车票信息如下图,请你帮忙算一算,买票(不包括回程)至少需要多少元?

(温馨提示:

图中的张数指的是各类票剩余张数)

解析:

315×21+504×(24-21)=8127(元)

【解析】

【详解】

6.甲、乙两地高速铁路总里程为1318千米.一列高速列车以32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3小时后,列车距乙地还有多远?

解析:

358千米

【解析】

【详解】

1318-320×3=358(千米)

7.关爱老人活动,李叔叔给敬老院送20箱苹果,每箱8千克,每千克18元。

李叔叔买这些苹果花了多少元?

解析:

2880元

【分析】

用每箱苹果的重量乘苹果箱数,求出苹果总重量。

再乘每千克苹果价钱,求出买苹果花费的钱数。

【详解】

20×8×18

=160×18

=2880(元)

答:

李叔叔买这些苹果花了288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先求出苹果总重量,也可以先求出每箱苹果的价钱。

8.丽丽家的厨房铺地砖,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

铺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100块。

方案二:

铺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地砖。

(1)丽丽家厨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合多少平方米?

(2)若采用第二种方案,则需要多少块长方形地砖?

(3)哪种方案比较便宜?

解析:

(1)900平方分米;9平方米

(2)150块

(3)方案二

【分析】

(1)先根据方案一计算出厨房的面积,用3乘3计算出一块正方形地砖的面积,然后用一块正方形地砖的面积乘100即可,然后将单位化成平方米,用计算出的面积除以100即可。

(2)先用3乘2计算出一块长方形地砖的面积,然后用厨房的面积除以一块长方形地砖的面积即可。

(3)用一块正方形地砖的价钱乘正方形地砖的块数计算出方案一需要的钱;再用一块长方形地砖的价钱乘长方形地砖的块数计算出方案二需要的钱,然后进行比较。

【详解】

(1)3×3=9(平方分米)

9×100=900(平方分米)

900平方分米=9平方米

答:

丽丽家厨房的面积是900平方分米,合9平方米。

(2)3×2=6(平方分米)

900÷6=150(块)

答:

若采用第二种方案,则需要150块长方形地砖。

(3)23×100=2300(块)

15×150=2250(元)

2250<2300,方案二便宜

答:

方案二比较便宜。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面积的实际运用,先根据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和需要的块数计算出厨房的面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李小林要从下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是什么图形?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

长方形20

【详解】

10.一辆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从

地开往

地,6小时到达。

返回时因下雨,用了8小时。

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解析:

60千米/时

【分析】

先用去时速度乘去时的时间,得到A地到B地的路程,然后利用路程除以返回时的时间得到返回时的速度。

【详解】

80×6÷8

=480÷8

=60(千米/时)

答:

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关键掌握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11.四年级2位教师带40位同学参观爱国主义主题展览,哪种方案购门票合算?

解析:

方案一更合算

【分析】

已知四年级2位教师带40位同学参观爱国主义主题展览,就是2个成人40个学生,把方案一和方案二需要多少钱分别计算出来在进行比较。

【详解】

方案一为:

60×2+35×40

=120+1400

=1520(元);

方案二为:

40×42=1680(元)>1520(元)。

答:

方案一购门票更合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算出两个方案的总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丁丁家的厨房要铺地砖,有两种地砖。

(1)用第一种地砖正好需要180块,你知道厨房的面积是多少吗?

(2)如果用第二种地砖铺这个厨房,需要多少块?

用哪种地砖比较省钱?

解析:

(1)720平方分米

(2)120块;第二种

【分析】

(1)先计算出第一种地砖每一块的面积,第一种地砖为正方形地砖,因此直接按照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即可,然后用需要地砖的块数乘每一块地砖的面积就是厨房的面积。

(2)先计算出第二种地砖每一块的面积,第二种地砖为长方形地砖,因此直接按照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即可,然后用厨房的面积除以第二种地砖每一块的面积,就得到需要第二种地砖的数量,最后用每一种地砖的数量乘每一种地砖一块的价钱就是铺这种地砖需要用的钱,然后将这两种地砖需要用的钱进行比较,哪一种地砖的钱少,就用哪一种省钱。

【详解】

(1)2×2=4(平方分米)

4×180=720(平方分米)

答:

厨房的面积是720平方分米。

(2)2×3=6(平方分米)

720÷6=120(块)

第一种地砖:

25×180=4500(元)

第二种地砖:

30×120=3600(元)

3600<4500,第二种地砖省钱。

答:

如果用第二种地砖铺这个厨房,需要120块,用第二种地砖比较省钱。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实际运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一辆压路机,每分钟行驶100米,压路机的前轮宽度是20分米。

这辆压路机压路40分钟,可以压平路面多少平方米?

解析:

8000平方米

【分析】

先将20分米化成米,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就除以进率10;

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先求出每分钟压路的面积,然后用每分钟压路的面积乘行驶时间即可。

【详解】

20分米=2米

100×2=200(平方米)

200×40=8000(平方米)

答:

可以压平路面8000平方米。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实际运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学校跑道每圈长200米。

同学们每天绕跑道跑3圈,一个月(按22天计算)跑多少米?

解析:

13200米

【分析】

跑道每圈长200米,同学们每天绕跑道跑3圈,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同学们每天跑200×3米,又因为一个月(按22天计算),则同学们22天跑200×3×22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200×3×22

=600×22

=13200(米)

答:

一个月(按22天计算)跑13200米。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15.四年级师生去看儿童剧,去了108名学生和2位老师。

学生票每人12元,成人票每人18元,他们买票共需要多少钱?

解析:

1332元

【分析】

学生数乘学生票价得学生票需要的钱,老师数乘成人票价得老师需要的票钱,然后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12×108+18×2

=1296+36

=1332(元)

答:

他们买票共需要1332元钱。

【点睛】

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下是平行四边形。

(1)画一画:

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2)量一量:

()度,

()度。

(3)想一想:

请再量一量

,你能发现什么?

把你的发现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见详解

(2)60;120;

(3)∠1=∠3,∠2=∠4;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角的角度相等。

【分析】

(1)从平行四边形的底边的对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底边作垂直线段,即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将量角器的中心与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对应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使用量角器量出∠3与∠4的度数;即可解答。

【详解】

(1)

(画法不唯一)

(2)∠1=60°,∠2=120°;

(3)∠1=∠3=60°,∠2=∠4=120°,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与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关键掌握作高用虚线表示并标垂直符号。

17.用符号表示上底AD和下底BC的位置关系;再在梯形中画出一条高,将这个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解析:

见详解

【分析】

观察题图可知,四边形ABCD是一个梯形,则线段AD和BC平行。

要将这个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则过A点向BC作垂线,这条垂线即为所求。

【详解】

AD// BC

【点睛】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18.李叔叔靠墙用篱笆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

(如图)

解析:

10米

【分析】

靠墙围篱笆时,靠墙的那边不围篱笆,只有三边围篱笆,篱笆的总长=平行四边形三条边的总长,据此代入解答即可。

【详解】

4+3+3

=7+3

=10(米)

答:

需要准备10米长的篱笆。

【点睛】

靠墙围篱笆问题靠墙的那边不围篱笆。

1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是14厘米,它的邻边比它短2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

52厘米

【详解】

14﹣2=12(厘米)

(14+12)×2

=26×2

=52(厘米)

答: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52厘米。

20.某列车

从北京南发车,

到达上海虹桥,该列车平均每小时行驶235千米,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有多少千米?

解析:

1410千米

【分析】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列车行驶的时间,用列车行驶的时间乘行驶的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

14:

15-8:

15=6小时

235×6=1410(千米)

答:

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有1410千米。

【点睛】

先计算出列车行驶的时间,再作进一步解答。

21.丁丁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6页,18天看完,实际只用12天就看完了,实际每天看多少页?

解析:

24页

【分析】

用计划每天看书页数乘计划看书天数,求出这本故事书页数。

再除以实际看书天数,求出实际每天看书页数。

【详解】

16×18÷12

=288÷12

=24(页)

答:

实际每天看24页。

【点睛】

本题考查归总问题,先求总量,再求单一量。

22.你认为聪聪的想法对吗?

为什么?

解析:

聪聪的想法不对,因为420÷50=8……20。

【分析】

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是改变的。

【详解】

聪聪的想法不对。

420÷50=8……20

因为420÷50与42÷5的商虽然相同,但余数不同。

【点睛】

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几倍,余数就扩大几倍,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余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3.学校举行植树活动,王老师去买树苗。

每棵树苗16元。

买3棵送1棵,用224元最多买多少棵这样的树苗?

解析:

18棵

【分析】

先求出买三棵需要的钱数:

16×3=48元,然后再用224除以48求出有几个3+1棵,再结合余的钱数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

16×3=48(元)

224÷48=4(个)……32(元)

4×(3+1)

=4×4

=16(棵)

32÷16=2(棵)

16+2=18(棵)

答:

用224元最多买18棵这样的树苗。

【点睛】

本题关键理解买3棵送1棵的意义,由此算出224里面有几个3+1棵。

24.小华从家到学校,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4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行走,就可以提前3分钟到学校。

他出发时离上学时间还有多少分钟?

解析:

38分钟

【分析】

根据“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4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行走,就可以提前3分钟到学校”可知:

路程相差50×4+60×3=380米,速度相差60-50=10米;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准确时间为380÷10=38分钟。

【详解】

(50×4+60×3)÷(60-50)

=(200+180)÷10

=380÷10

=38(分钟)

答:

他出发时离上学时间还有38分钟。

【点睛】

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理清题目里的数量关系,正确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盈亏问题。

25.快车和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0千米。

如果慢车比快车早出发3小时,当快车追上慢车时,快车行了多远?

解析:

180千米

【分析】

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慢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

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0千米,则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驶60-30千米。

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快车追上慢车时行驶的时间。

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解答即可。

【详解】

30×3÷(60-30)

=30×3÷30

=90÷30

=3(小时)

60×3=180(千米)

答:

快车行了18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追击问题。

追及路程就是慢车3小时所行驶的路程,而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

快车追上慢车时所用的时间就是追及时间。

26.小天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了173.这样商比原来多了3,而余数正好相同,这道题的除数是几?

余数是几?

解析:

除数是12;余数是5

【分析】

因为商比原来多3,但余数恰好相同,所以除数是(173﹣137)÷3=12,进而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可求出余数是多少.

【详解】

(173﹣137)÷3,

=36÷3,

=12

137÷12=11…5;

答:

这道题的除数是12,余数是5.

27.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城相对同时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7千米,两车在距A,B两城中点66千米处相遇.A,B两城相距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析:

1740千米

【解析】

【详解】

66×2=132(千米)   132÷(78-67)=12(小时)

(78+67)×12=1740(千米)

答:

A,B两城相距路程是1740千米.

28.服装店搞店庆促销活动,李阿姨身上有600元钱,最多能买这种上衣多少件?

还剩多少元?

解析:

600元最多能买这种上衣13件,还剩14元。

【详解】

600÷88=6(个)……72(元)

72÷58=1(件)……14(元)

6×2+1=13(件)

答:

600元最多能买这种上衣13件,还剩14元。

29.要给参加国庆文艺会演的小演员们买表演服装。

900元最多能买多少件这样的衣服?

解析:

15件

【解析】

【详解】

900÷75=12(件) 12÷4=3(件)12+3=15(件)

30.宏远学校新购进3840册图书,要分给全校的七至九年级,每个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班分多少本?

解析:

160本

【分析】

先求出全校共有多少个班级,再用图书的总册数除以总的班级数即可求解。

【详解】

3840÷(3×8)

=3840÷24

=160(本)

答:

平均每班分160本。

【点睛】

求出全校共有多少个班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某服装店的上衣进行促销活动,有以下两种方案,李叔叔现有288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

还剩多少元?

方案一:

39元/件方案二:

59元/两件

解析:

9件;13元

【分析】

根据总价÷数量=单价,求出两件一组的购买时,平均每件上衣的价钱。

再和方案一中每件上衣的价钱比较可知,两件一组的购买比较划算。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288元共可购买几组,也就是几个两件。

再看剩余的钱数够不够单独买一件,若够,用剩余的钱数减去购买一件的钱数,求出最终剩下的钱数。

用购买上衣的数量加上1,求出最多购买上衣的数量。

【详解】

59÷2=29(元)……1(元)

39>29

则两件一组的购买比较划算。

288÷59=4(组)……52(元)

52-39=13(元)

4×2+1

=8+1

=9(件)

答:

最多可以买9件,还剩13元。

【点睛】

本题考查经过问题,熟练掌握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解决本题时应注意剩余的52元还可以购买一件上衣,此时剩下的13元才是最终剩下的钱数。

32.一辆汽车从相距630千米的甲地开往乙地,如果4小时行了280千米。

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解析:

9小时

【分析】

先用280除以4计算出汽车行驶的速度,然后用630除以行驶的速度就是行驶的时间;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

280÷4=70(千米/小时)

630÷70=9(小时)

答:

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9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汽车行驶的速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3.现有一个96人的旅游团租车出游,一辆大车限乘36人,租金235元;一辆小车限乘24人,租金185元。

怎样租车最省钱?

需要多少钱?

解析:

租2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655元

【分析】

根据题意知道,大车每个座位费用为235÷36=6(元)……19(元),小车每个座位费用为185÷24=7(元)……17(元),大车座位费要便宜一些,要尽可能多采用大车,并且空座位最少时便宜。

【详解】

根据分析,列式为:

96÷36=2(辆)……24(人)

24÷24=1(辆)

235×2+1×185

=470+185

=655(元)

答:

租2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租金为655元。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设计租车方案时,尽可能多采用座位费用少的车辆,并且空座位也尽量的少。

34.一部动画片的胶片长840米,3分钟放映了105米。

照这样的速度,放映完这部动画片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解析:

40分钟

【分析】

用105除以5计算出一分钟放映的长度,然后用840除以一分钟放映的长度即可。

【详解】

105÷5=21(米)

840÷21=40(分钟)

答:

放映完这部动画片一共需要40分钟。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先计算出一分钟放映的长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5.文体用品店购进2800个乒乓球,每25个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准备30个盒子够用吗?

解析:

【分析】

用乒乓球的总个数除以25计算出可以装的袋数,然后用装的袋数除以4计算出可以装的盒数,最后与30比较即可。

【详解】

2800÷25=112(个)

112÷4=28(个)

28<30,够

答:

准备30个盒子够用。

【点睛】

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6.李叔叔骑车旅行,他从A地到B地用时2小时。

照这样计算,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解析:

3小时

【分析】

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出李叔叔骑车的速度,再运用路程÷速度,即可求出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详解】

61÷(40÷2)

=61÷20

≈60÷20

=3(小时)

答:

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3小时。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计算时用估算的方法解答。

37.欣欣旅行社推出A景区三日游活动。

解析:

买10张团体票和2张儿童票最划算;2560元

【分析】

本题根据旅游人数中成人与儿童的人数及两种不同的方案以及两种方案相组合的方法,分别计算分析即能得出怎样购票合算。

【详解】

方案一:

6个大人购买成人票,6个儿童购买儿童票,则需要:

400×6+180×6

=2400+1080

=3480(元)

方案二:

全部购买团体票,则需要:

(6+6)×220

=12×220

=2640(元)

方案三:

6个大人和4个儿童,共10人购买团体票,剩下2个儿童购买儿童票,则需要:

(6+4)×220+(6-4)×180

=10×220+2×180

=2200+360

=2560(元)

2560<2640<3480

答:

方案三,买10张团体票和2张儿童票最划算;需要2560元。

【点睛】

在购票的优化问题中,一般尽量让成人购买团体票,儿童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和成人交叉搭配团体票或单独购买儿童票。

38.有227名来自山东省的女教师到北京某小学考察,当晚要入住学校附近的一家酒店。

怎样订购花钱最少?

最少要花多少钱?

解析:

订69间三人间,10间两人间花钱最少;14294元

【分析】

先求出两种房间单人的价格,让各自的总价÷数量=单价,然后比较看哪种类型房间便宜,然后根据房间所剩的间数,求解便宜房间可以住几人,剩下的住另一种房间,据此解答。

【详解】

(元)

(元)62元

(人)

(人)

(间)

69×186+10×146

=12834+1460

=14294(元)

答:

订69间三人间,10间两人间花钱最少,最少要花14294元。

【点睛】

本题考查租房问题,掌握,总价÷数量=单价,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39.四年级两位老师带38名同学去参观航天展览,成人门票费48元,学生门票费是半价;如果10人以上(包含10人)可以购团票,每人25元。

怎样购票最划算?

解析:

10张团票和30张学生票

【分析】

总人数是38+2=40人,学生票是48÷2=24元。

方案一:

老师买成人票,同学买学生票,则需要花费2×48+38×24元。

方案二:

老师和同学全部买团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