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3775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

淮安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鼎盛时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淮安人文荟萃,名人辈出。

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近代著名京剧艺术大师王瑶卿、周信芳、著名雕塑家滑田友、著名导演谢铁骊、著名作家陈白尘、陈登科等,都是淮安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

淮安也是革命老区,苏皖边区政府、新四军军部曾在此设立,刘少奇、陈毅、粟裕、谭震林、彭雪枫、李一氓、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

1898年3月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生在淮安,在淮安生活了十二个春秋,为故乡淮安增添了绚丽的篇章。

原县级淮安市(今称淮安市楚州区)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景观物质资源

淮安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众多。

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达60多处。

有烟波浩淼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和正在申遗的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有“明代第一陵”之称的明祖陵,有全国唯一待发掘的古代藏兵洞,有全国仅存的明清漕运总督署遗址,有被誉为“江苏九寨沟”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盱眙第一山,有农业观光好去处金湖万亩荷花荡。

此外还有文通塔、镇淮楼、韩信故里、水下泗州城、明祖陵、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特别是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遗物陈列馆等历代名人的故居遗迹分布境内。

淮安是物产富饶的淮河明珠。

西有"

日出斗金"

的洪泽湖,东有盛产鱼虾鳖蟹的高邮湖、白马湖。

全境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水域广,盛产水产、蔬菜、林果、各类禽畜及优质粮油等农副土特产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生猪、水产、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岩盐、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已经探明的岩盐储量1283亿吨,居世界首位。

城市现状

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

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近4万家,其中包括淮阴卷烟厂等几十户大型企业集团和江苏清印集团等上百户重点企业,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台资集聚,台湾富士康集团淮安科技城、明基达方电子、台玻、康师傅、旺旺、膳魔师等“大个头”台资企业纷纷来淮投资,正在逐渐形成继深圳、东莞、昆山之后的国内第四大台资高地。

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特钢、电子信息和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同时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烟草等有一定基础,丰富了整个工业体系。

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

淮安是迅速崛起的交通枢纽城市。

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京沪、宁宿徐、淮盐、宿淮、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已经开工建设的宿淮铁路连接安徽皖北的能源基地,该铁路作为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出海战略通道,对江苏乃至长三角的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已建好的新长铁路,苏通长江大桥、将淮安与盐城、泰州、南通、上海等沿海城市紧密连接起来,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一员,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

正在建设的连盐淮铁路是一条区域间城际铁路,将加强淮安、盐城、连云港这三个长三角北部城市之间的区域联系,使淮安融入到沿海大开发中,为淮安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强的活力,建设中的宁淮城际铁路、淮扬镇铁路、徐(淮)沪铁路,将使淮安接轨省内的南京、扬州、镇江、徐州等城市,同时又多了一条铁路直达上海,加快了长三角同城化的进程;

同时境内水运河道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境南北,辅以盐河航道、淮河入海水道、入江水道等航道,使淮安的水运网络通江达海,实现了淮安由传统的“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的转变。

2010年9月26日通航的淮安涟水机场为苏北航空客货运输枢纽;

目前,淮安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宁波,厦门,广州,西安等地的航班。

全市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公路、铁路、航空并举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凸显了淮安在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

2001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原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原淮安市撤市建区为楚州区,属辖现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下辖26个乡镇,面积1560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其中城区人口约30万。

2010年GDP143.7亿元,财政收入11.1亿元。

综上所述,淮安市的城市性质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楚州区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

楚州新城位于楚州古城的北部和东部,处于苏北灌溉总渠与里运河(京航大运河淮安段)交汇处,为新城建设成为绿水生态特色宜居城市提供了条件;

楚州古城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资源,是楚州新城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

楚州新城的建设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老城区历史风貌的延续,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新城的建设不是孤立的,一定要正确处理新区与旧区,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安排城市各项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逐步将旧区内过分拥挤的人口向新城疏散,使旧区成为生态环境良好,交通顺畅,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的现代化城区。

景观资源

全区名胜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地市级5处,县级39处。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故居地处繁华闹市区驸马巷内,举世景仰的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城北桃花垠风景区,楚州是江苏省著名的旅游城市。

人文历史

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吴承恩、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总理诞生在楚州。

楚州北距亚欧大陆东桥头堡连云港市130公里,西南距江苏省会南京市180公里。

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亚市的同三高速公路,淮江公路等国家重点交通干线均穿境而过。

到上海、北京、南京行车分别仅需3.5小时、8小时和2小时,辅之以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水上运输,楚州素来扼东西南北、水陆交通之要冲,自古乃兵家重地、商贸重埠,其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综上所述:

结合总体规划中空间布局,楚州区处于中部城市服务功能轴的南端,里运河文化景观带与苏北灌溉总渠田园风光带交汇处,同时也是淮安市多组团发展中的一个组团-楚州组团。

项目启动背景

策应淮安城市“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发展战略,楚州区委区政府按照“全面保护古城、大力拓展新区”原则,加快古城东、北片区——楚州新城建设。

为充分发挥市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城市会展中心、市民公园等城市公共设施的对周边地区建设和土地经营价值的引领、提升、带动作用,区委区政府拟通过本次新城启动区城市设计科学谋划新城中心区规划布局、打造高品位楚州新城。

3规划范围与面积

本次规划范围东至经十五路(杜康桥路以北范围东至铁云路),西至楚州大道,南至纬7路,北至承恩大道(铁云路以东范围北至杜康桥路),总用地面积约12.48平方公里。

其中核心区范围为纬六路以北、梁红玉路以东、铁云路以西部分,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核心区市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城市会展中心总用地约380亩,市民服务大楼建筑面积不少于4万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城市会展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5万平方米,市民公园总用地约60亩。

4区域现状及有关规划

规划范围位于楚州古城与楚州经济开发区之间,区内现有翔宇大道,周边有华西路、承恩大道、铁云路、楚州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用地范围有楚州汽车站,北侧有新长铁路楚州火车站场,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规划区域内相撞路网不成体系,路网密度低,支路凌乱。

规划区域内河网纵横交错,缺少明显的干渠,应予以梳理。

规划范围内现有省级重点中学1座,占地约324亩,在建的宙辉国际花园,总用地约100亩,含四星级酒店1座,在建的房地产项目有盛世豪庭、淮上人家、东方康桥、新淮中花苑、温馨家园小区,即将启动建设的轻工商贸港,用地面积219亩,御景城小区用地面积约180亩。

5规划原则

城市设计介于规划与建筑之间。

它是以概念规划为引导,进行城市大范围的组织和设计,进行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组合。

城市设计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如交通、邻里、步行街。

大多数情况下,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的一部分,而城市规划所关注的是整个城市甚至更大的体系。

城市设计的对象将对美学的考量、人的行为、交通与形态设计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本次设计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确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努力塑造布局科学合理、自然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行政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生活居住区,创造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2、妥善处理好规划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的协调与衔接关系,构建合理、科学、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3、规划应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并应对本次规划及其周边建设实施时序和管理等提出科学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4、树立生态理念,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网络,创建层次分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反映时代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

6规划目标

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周边环境等因素,将该区域规划成为功能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市民服务、行政商务办公、会议展示、文化娱乐综合功能一体、环境优美的新城中心区。

7SWOT分析

优势

长三角经济圈辐射,公路网发达,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劣势

“马太效应”消极影响,土地资源紧张,缺乏资源吸引力。

机遇

省政府对苏北地区的政策扶持,长三角加工制造产业向外围转移,承接转移。

挑战

需要提升区域形象,创造良好的生活,投资环境。

二规划构思

1城市总体构思

根据《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发展战略,翔宇大道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轴线及景观轴,我们希望通过对其在楚州新城内的城市空间的关注使楚州新城有机的融入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并对其进一步加以完善。

活力之城

以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绿地网络、水系网络之间的相互叠加构成城市基本网络,以城市网络的概括定义城市独特的肌理和秩序,以城市肌理的建构明确城市细胞——街坊的组成方式,并通过可持续开发、对城区内建筑高度和容积率的控制以及各种公共空间的组织,使楚州新城成为一座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活力之城。

城市画卷

以楚州新城的市民服务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为契机,以翔宇大道作为新城发展主轴,与城市整体相融合,以铁云路作为楚州新城发展的副轴,全力打造楚州区在城市公共服务轴线上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形象。

宜居城市

通过邻里中心和区域中心的设置,使城市居民拥有更加便捷舒适的社区生活环境。

2规划理念

借鉴新加坡邻里单元城市规划理念

邻里单位

邻里单位理论认为:

邻里单位就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的计划”,因此这个计划不仅要包括住房,包括它们的环境,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要包括一所小学、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

他同时认为,在当时快速汽车交通的时代,环境中的最重要问题是街道的安全,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道路系统来减少行人和汽车的交织和冲突,并且将汽车交通完全地安排在居住区之外。

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

  

(1)规模:

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的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度所决定。

  

(2)边界:

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

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4)机构用地:

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5)地方商业:

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6)内部道路系统:

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第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新加坡——生态社区

明确提出尺度概念

明确分级设施布局理念

提出单元构成模式

3用地布局规划

地块划分原则

1、规划的用地性质尽量单纯(允许小面积相容性质用地的存在,但不允许不相容性质用地存在)。

2、地块以街巷或其它道路及河道为界。

3、地块性质不同,所取大小不同,居住、绿化、文教等用地地块面积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大。

4、现状机关团体及各企事业单位,规划予以保留的,单独划块。

楚州新城是集居住、行政办公、商贸、文体、工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相对独立完整的综合性新区。

规划区域采用“一个中心,两条轴线,多个组团节点”的布局结构。

结合经营城市的理念,以减5%绿地,减5%道路用地为目标,形成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规划。

一个中心,即以市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城市会展中心为核心的启动区域为中心;

两条轴线,即以翔宇大道与铁云路为新城两大轴线;

多个组团节点,即以1.5公里服务半径的三个次级服务中心。

新城核心区三公里的服务半径覆盖了规划区的全部用地,结合以1.5公里服务半径的次级服务中心,使得规划区域公共服务设置配置层次鲜明,结合邻里中心500M服务半径可将规划区域分成10个邻里中心,与外围的各级公共服务中心相结合,形成了清晰明确的邻里模式布局。

4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规划区域内网格状的绿化格局结合新城市民广场公园绿化与邻里单元中心公园,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主要景观轴:

新区内规划翔宇大道、怀恩路-淮江公路为城市主要景观轴线。

其中翔宇大道两侧结合河道规划宽度不小于30米的绿化景观带,沿街建筑应进行统一的设计。

淮江公路为联系新区和古城的主要景观轴线,规划淮江公路两侧建筑景观设计、空间尺度应和古城风貌相协调,既要体现淮安历史人文内涵,同时又要突出时代特色。

规划怀恩路两侧应留10米绿化带,沿街建筑、绿化景观应统一设计。

次要景观轴:

经五路、长安路。

规划经五路作为一条联系古城、新区的通道,应体现从古到新的自然过渡。

长安路作为城市主要出入口通道,应体现新区崭新的风貌。

规划在新区景观轴线交汇点,形成五个主要景观节点。

行政办公空间节点――经五路和翔宇大道交叉口;

城市商贸空间节点――怀恩路与翔宇大道交叉口;

体育中心空间节点――长安路与淮江公路交叉口;

火车站前节点――火车站广场和承恩大道交叉口;

新古城交替节点――关天培路和淮江公路交叉口。

这五大节点,将是城市新区形象的重要标志。

沿新泗河(怀恩路以北段)北岸控制20米宽的滨河绿化带,南岸至翔宇大道北侧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控制为滨河绿地;

沿老泗河(经八路-经十路)北岸至长安路南侧红线范围内用地控制为滨河绿地,南岸控制10米宽滨河绿化带;

沿老一支渠北岸控制10米宽滨河绿化带,南岸至承恩大道北侧红线范围内用地控制为滨河绿地;

其余河道两侧各规划10米绿带。

沿怀恩路两侧控制10米的绿化景观带。

沿翔宇大道北侧结合河道规划30米绿化景观带。

沿经一路、承恩大道、经十四路、铁云路两侧规划10米防护绿带。

沿经十路(长安路以北段)两侧规划20米防护绿带。

沿长安路北侧控制50米防护绿带。

5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区域路网基本沿用总体规划中的路网体系,规划道路系统格局为方格网状。

规则的九宫格形态,主路间距约1公里,次干道间距500米左右增加部分支路以加强商业区域路网密度。

规划主干道路网为“七横七纵”格局。

七横:

承恩大道、新城路、翔宇大道、长安路、纬七路、关天培路、南巽路。

七纵:

经一路、城西路、经五路、怀恩路-淮江公路、经十路、铁云路、经十四路。

规划道路分三级:

主干道:

红线宽34~80米

次干道:

红线宽26~30米

支路:

红线宽20米

在楚州火车站南规划广场一处,性质为交通集散型。

6开发强度规划

总体开发强度原则为:

沿翔宇大道和铁云路的商业商务服务用地为高强度开发区;

居住地块以及社区服务行政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生产科研等地块为中等强度开发,中小学以市政设施用地为低强度开发区

7高度控制规划

高度控制原则:

翔宇大道以及铁云路两侧商业用地控高80米以展现城市形象,行政用地控高50米,其他公共服务用地控高35米,临近商业地块的居住用地部分控高50米,其他居住用地/社区服务/中小学校控高24米,幼儿园以及市政用地控高12米.

8分期建设规划

以行政文化娱乐中心区为及翔宇大道周遍地块的开发建设为序,楚州火车站及铁云路的两侧用地,东部的生产科研区开发紧随其后,城市建设依次向外延展开。

三城市设计导则

1中心区标志性建筑

新区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建筑,一般位于重要的景观节点,景观轴线的关键位置。

体现崭新时代特征,塑造人性化空间环境,依据功能要求确立各中心风格特色。

行政中心――庄重大方,以区委、区政府为主体,结合其它办公建筑形成颇具现代气息的办公建筑景观区。

规划中心区标志性建筑主要有区政府、体育馆、商贸中心大厦、园林式接待中心、图书大厦、电信大楼等。

2中心区开敞空间建设

城市中心区的建筑及环境空间形态设计包括四方面内容:

1、建筑轮廓线控制:

尤其以规划确定的景观轴线为空间意向轴,根据功能分区,划分出多层、高层建筑片区,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在注意建筑天际线起伏变化的同时,还应注重相邻建筑错落有致。

2、空间序列控制:

规划通过对景观轴线、景观节点、标志性建筑有效的控制,形成空间的转承点和序列高潮,并经过对中心区总体把握,控制街道空间的起、承、转、合,强化空间节奏感。

3、开放空间设置:

规划通过布置城市公园、城市广场、街头绿地,建筑后退红线,沿河地带形成各种类型的小广场、小游园、步行街道,结合纵横水系,共同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开放空间系统。

形成淮安“绿”、“水”的景观特色。

4、空间界面控制:

在沿街建筑群组合中,通过高低错落进退开合的建筑空间布局,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界定,形成“连续、曲折、虚实、开敞”等丰富多变的空间边界,在统一中求变化,满足人们视觉审美的要求;

另一方面,规划还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速度及界面所在场所的性质,形成韵律界面、连续界面等。

3景观风貌

根据新区不同区域的用地功能、环境、布局结构将新区划分成三大特色分区。

1、中心区风貌

商贸中心――时尚、轻松的个性,通过成片街坊式布局,形成集聚、繁华、连续、丰富的商业活动空间。

体育中心――体现明快、健康的个性。

文化中心――体现人文气息和内涵特色。

2、工业风貌

工业园区空间结构和建筑风格要合理鲜明、独具特色,体现现代化企业应有的良好形象和文化特色。

3、居住社区风貌

居住社区应创造社区的个性和识别性,体现亲切宜人的风貌特色。

4建筑小品与市政设施

建筑小品及市政设施

中心区建筑小品及市政设施主要有下列几方面内容:

小品雕塑:

应成为该道路的特色、亮点,尺度不宜太大,一般设于沿街人行道及公众休闲场所,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空间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法与风格,以营造出丰富的环境氛围。

休息凳椅:

设于沿街人行道及休闲场所,规划在主要商业街、休闲场所,结合绿化统一设置、总体要求简节、大方。

公厕:

位置既便于寻找,又要相对隐蔽,体量不宜过大。

电话亭:

设于沿街人行道及公共场所。

要求造型新颖,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5建筑色彩

规划中心区内和古城交接地带主色调为白色、砖灰,而以棕、红褐、黛黑为辅色,而中心区核心部位色彩以暖灰、米白为主,辅色采用热烈明快或稳重坚实的暖色、中性色、银灰色,营造中心区欣欣向荣,清新明快的现代城市形象。

6广告规划控制

1、商业区鼓励设商业广告;

公园、机关、文化机构及城市广场内严禁设置长期性户外广告,可结合公共设施、环境小品设置公益广告。

2、户外广告设置不得破坏建筑物的整体性,妨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以协调为原则。

3、户外广告的造型和画面必须与整体环境保持协调,以视觉和谐为原则。

4、鼓励措施。

政府引导,以广告形式从事公益事业,可以减免税收费用。

如建造街头小公园,阅报栏,人行道铺装等。

类别代号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大类

中类

小类

(公顷)

(%)

1

R

居住用地

428.44

34.96%

R2

二类居住用地

388.18

 

R21

cc

基层社区中心用地

7.68

Rcj

普通教育设施用地

32.58

2

C

公共设施用地

259.92

21.21%

C1

15.83

C2

商业金融业用地

126.55

C21

商业用地

68.36

C23

商务办公用地

32.14

C26

市场用地

26.05

C3

文化娱乐用地

29.26

C4

体育用地

16.98

C5

医疗卫生

6.5

C6

教育/生产科研

6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