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75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总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气态

液体(易挥发)

固体(升华)

剧烈反应

黄→橙色

黄→褐色

橙→橙红

紫→红

⑵元素非金属性减弱,单质氧化性减弱,卤离子还原性增强;

⑶与H2化合,与H2O反应由易到难;

⑷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水溶液酸性增强;

⑸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减弱;

⑹前面元素的单质能把后面元素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2、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

  H2+F2═2HF,在冷暗处就发生爆炸;

H2+Cl22HCl,见光爆炸;

  ,加热缓慢化合;

H2+I22HI,更缓慢地化合且可逆。

卤化氢:

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酸雾。

⑴氟化氢(HF):

很稳定,高温极难分解,其水溶液是氢氟酸,弱酸,有剧毒,能腐蚀玻璃。

⑵氯化氢(HCl):

稳定,在1000℃以上少量分解,其水溶液为氢氯酸,俗称盐酸,强酸

⑶溴化氢(HBr):

较不稳定,加热时少量分解,其水溶液为氢溴酸,酸性比盐酸强,HBr还原性比HCl强,遇浓硫酸被氧化为单质溴(Br2)。

⑷碘化氢(HI):

很不稳定,受热分解,其水溶液为氢碘酸,酸性比氢溴酸强,HI是强还原剂,遇浓硫酸易被氧化为单质硫。

3、卤素及其化合物主要特性

⑴氟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①卤素单质Cl2、Br2、I2与H2化合都需要一定条件,惟独F2在黑暗处就可与H2化合爆炸。

②卤素单质Cl2、Br2、I2与水反应的通式为:

X2+H2O===HX+HXO(I2与水反应极弱)

但F2与H2O反应相当剧烈!

2F2+2H2O===4HF+O2

③氟无正价,其他都有正价

④HF有毒,其水溶液为弱酸,其他氢卤酸为强酸,HF能腐蚀玻璃;

⑤CaF2不溶于水,AgF易溶于水,氟可与某些稀有气体元素形成化合物。

⑵溴的特性:

溴在常温下为红棕色液体(惟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极易挥发产生红棕色有毒的溴蒸气,因而实验室通常将溴密闭保存在阴冷处,并在盛有液溴的试剂瓶内常加适量水。

盛装溴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腐蚀橡胶)。

⑶碘的特性:

是紫黑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易升华(常用于分离提纯碘),遇淀粉变蓝色(常用来检验碘的存在),碘的氧化性较其他卤素弱,与变价金属铁反应生成FeI2而不是FeI3。

4.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Cl2+2Na2NaCl3Cl2+2Fe2FeCl3Cl2+CuCuCl2

(2)与非金属反应:

Cl2+H22HCl

(3)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①、新制的氯水能氧化Fe2+、Br-:

Cl2+2Fe2+=2Fe3++2Cl—

②、新制的氯水加入镁粉,氯水褪色:

Cl2+Mg=MgCl2

③、新制的氯水加入硝酸银产生沉淀:

Cl-+Ag+=AgCl

④、新制的氯水与碳酸氢钠反应:

H++HCO3-=H2O+CO2

⑤、新制的氯水使石蕊先变红后褪色:

H+HClO

(4)与碱反应:

①工业制漂白粉或漂粉精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

CaCl2+Ca(ClO)2;

有效成分为:

Ca(ClO)2

 漂白粉的使用:

Ca(ClO)2+2HCl=CaCl2+2HClO

 Ca(ClO)2+H2O+CO2=CaCO3↓+2HClO(通过此反应可比较得出酸性强弱:

H2CO3>HClO)

②氯气的尾气处理Cl2+2NaOH=NaCl+NaClO+H2O漂白液的有效成分:

NaClO

(5)与某些盐溶液反应Cl2+2KI=I2+2KClCl2+2Fe2+=2Fe3++2Cl—

制备氯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制备(原料、原理、反应发生装置)、净化(除杂、干

燥)、收集(收集方法、验满)、尾气处理

                

√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

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

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经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

(1)HClO是一种弱酸,H2CO3>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

(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

ClO-+H2OHClO+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4)HClO见光易分解:

2HClO2HCl+O2↑

(三)氧族元素

1、氧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次外层O为2个,S为8个,Se、Te均为18个电子。

氧通常显-2价,硫、硒、碲常见的化合物为:

-2价、+4价、+6价,都能与多数金属反应。

氧化物有两种RO2和RO3,其对应水化物H2RO3、H2RO4均为含氧酸,具有酸的通性。

它们的氢化物除H2O外,其余的H2S、H2Se、H2Te均为气体,有恶臭、有毒,溶于水形成无氧酸,都具有还原性。

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而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单质的状态由气态到固态,熔沸点也依次升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氧化性依次减弱。

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检验SO42-时会受到许多离子的干扰。

⑴Ag+干扰:

用BaCl2溶液或盐酸酸化时防止Ag+干扰,因为Ag++Cl-===AgCl↓。

⑵CO32-、SO32-、PO43-干扰:

因为BaCO3、BaSO3、Ba3(PO4)2也是白色沉淀。

与BaSO4白色沉淀所不同的是,这些沉淀溶于强酸中。

因此检验SO42—时,必须用酸酸化。

如:

BaCO3+2H+===H2O+CO2↑+Ba2+    但不能用硝酸酸化,同理所用钡盐也不能是Ba(NO3)2溶液,因为在酸性条件下SO32-、HSO3—、SO2等会被溶液中的NO3—氧化为SO42-,从而可使检验得出错误的结论。

为此,检验SO42-离子的正确操作为:

被检液取清液有无白色沉淀(有无SO42-)

由此可见,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产生氧化性的原因是不同的,因此其氧化能力也有强与弱的差别,被还原产物也不相同。

3.硫、硫氧化物、硫酸、硫化氢

(一)硫:

俗称硫磺。

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

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

H2+SH2S

②还原性:

与氧气发生反应

③自身氧化还原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

(二)二氧化硫:

具有相对不稳定的漂白性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SO2 

+H2OH2SO3(亚硫酸)

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若二氧化硫不过量:

SO2 

+2NaOH==Na2SO3+H2O

若二氧化硫过量:

+NaOH==NaHSO3[SO2 

+2NaOH==Na2SO3+H2O;

Na2SO3+H2O+SO2==2NaHSO3]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

(2)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SO2+2H2S===3S↓+2H2O

(3)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与卤素单质反应:

SO2+Br2+2H2O=H2SO4+2HBr

(SO2+X2+2H2O=H2SO4+2HX)

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

2KMnO4+2H2O+5SO2===K2SO4+2MnSO4+2H2SO4

SO2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5)用途:

制H2SO4;

作漂白剂;

杀菌,消毒

(6)SO2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制备装置:

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

◎净化干燥装置:

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O3溶液

◎检验: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尾气处理:

用NaOH溶液和倒扣漏斗装置防倒吸

(7)SO2的污染:

酸雨:

空气中SOX和NOX随雨水下降成为酸雨,pH<

5.6

(三)三氧化硫

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溶沸点都很低。

2、化学性质:

具有酸的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四)硫化氢: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剧毒。

实验室制法:

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FeS+H2SO4==FeSO4+H2S↑

FeS+2HCl==FeCl2+H2S↑FeS+2H+==Fe2++H2S↑

检验:

用湿润的Pb(CH3COO)2试纸Pb(CH3COO)2+H2S==PbS↓+2CH3COOH试纸变黑

化学性质

(1)可燃性2H2S+3O22H2O+2SO22H2S+O22H2O+S

(2)还原性:

H2S+X2==2HX+S↓(X=Cl、Br、I)

(3)不稳定性:

H2SH2↑+S

(4)H2S气体的水溶液----氢硫酸

※(五)硫酸

稀硫酸是二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这里不多做讲解,下面介绍浓硫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纯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容易挥发,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是98%,密度为1.85g/cm3,沸点是338℃。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吸水性:

浓硫酸具有吸收水的性能,常用来干燥中性气体和酸性气体。

脱水性:

浓硫酸可将许多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的组成比(2:

1)脱去。

如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固体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强氧化性:

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加热时氧化性更强。

它的氧化作用是由H2SO4分子中+6价的硫元素产生的,其还原产物是SO2而不是H2

△7

a跟金属反应:

加热时,大多数金属可被浓硫酸氧化,如2H2SO4(浓)+Cu===CuSO4+SO2↑+2H2O

b跟非金属反应2H2SO4(浓)+C===CO2↑+SO2↑+2H2O

当Fe、Al等较活泼金属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四)氮族元素

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⑴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有很大毒性,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2===2NO2

⑵二氧化氮:

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H2O===2HNO3+NO2NO2N2O4(无色)

◎实验室制法: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其他化学性质

NO2的氧化性:

4NO2+2KI==2NO+2KNO3+I2NO2+SO2+H2O==H2SO4+NO

与碱反应:

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

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注意:

关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的计算方法。

①NO2或NO2与N2(或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

3NO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②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NO2+2H2O+O2===4HNO3可知,当体积比为

        =4:

1,恰好完全反应       

V(NO2):

V(O2)>4:

1,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4:

1,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

③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

2NO+O2===2NO2,3NO2+H2O===2HNO3+NO,总反应式为:

4NO+2H2O+3O2===4HNO3当体积比为

   =4:

3,恰好完全反应       

V(NO):

3,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

3,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

④NO、NO2、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①求出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③方法进行计算。

2、硝酸的化学性质

①HNO3具有酸的通性。

①HNO3具有强氧化性,表现在能与多数金属、非金属、某些还原性化合物起反应。

要注意,由于硝酸氧化性很强,任何金属与硝酸反应都不能放出氢气,在与不活泼金属如Cu、Ag等反应时,浓硝酸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O,(但不能认为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②在溶液中NO3—几乎与所有离子能大量共存,但注意,当溶液的酸性较强可形成硝酸溶液,具有还原性的某些离子则不能与其大量共存,如NO3—、H+、Fe2+中任意两者能大量共存,但三者则不能大量共存。

即硝酸根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表现氧化性,而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强氧化性。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不能用NaOH代替Ca(OH)2,因为NaOH吸湿后容易结块,产生的气体不易逸出,并且NaOH对玻璃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装置:

制NH3的气体发生装置与制O2、CH4的相同。

干燥氨气不能选用浓H2SO4、P2O5,也不能选用无水CaCl2,应选用碱石灰。

收集NH3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容器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以保证收集的NH3比较纯净)。

检验(验满):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瓶口(白烟)。

尾气吸收:

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

**实验室还常根据浓氨水的强挥发性,向浓氨水中加入NaOH或CaO得到氨气。

NaOH或CaO的作用是吸水和吸水后使溶液温度显著升高,二者都能减少氨气的溶解。

4.氮的固定

放电

a:

定义: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b.分类:

①自然固氮:

高能固氮:

N2+O2====2NO生物固氮: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

②人工固氮:

2N2+3H22NH3(条件:

高温高压、催化剂)

5.氨:

◎氨的分子式NH3,结构式,电子式,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氨的水溶液叫氨水。

氨易液化。

◎醮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醮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产生白烟,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还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A氨跟水的反应:

氨溶于水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H3+H2O=NH3•H2O 

=NH4++OH-,氨水的成份有

NH3、H2O、NH3·

H2O、NH4+、OH-,由于NH3·

H2O发生微弱电离,使氨水显碱性。

加热

B氨跟酸的反应:

NH3+HCl=NH4Cl2NH3+H2SO4=(NH4)2SO4NH3+HNO3=NH4NO3

催化剂

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4NH3+O2=======4NO+6H2O

5.铵盐:

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铵盐

(1)NH4+的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2)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3)铵盐受热都易分解,①NH4ClNH3↑+HCl↑。

②NH4HCO3NH3↑+H2O+CO2↑。

(4)铵盐与碱反应,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和NH4Cl+NaOH=NH3•H2O+NaCl。

②NH4Cl固体与熟石灰共热Ca(OH)2(s)+2NH4Cl(s)=====2NH3↑+2H2O+CaCl2(实验室制氨气)。

6.硝酸

(1)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为1.5027g/cm3

沸点为83℃。

常用的浓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大约为69%。

硝酸能与谁以任意比互溶。

(2)硝酸的化学性质:

或者光照

①不稳定性:

4HNO3=========2H2O+4NO2↑+O2↑(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②强酸性:

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③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a.硝酸能氧化除Au、Pt、Ti以外的大多数金属且不产生H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现象:

反应剧烈,产生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溶液的颜色变为蓝色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比较缓慢,产生气泡,放出无色气体,无色气体在试卷上部变成红棕色,溶液颜色变蓝色。

b.常温下,Fe、Al在浓硝酸中钝化

钝化的原因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根据这个性质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硝酸。

如果加热则氧化膜被破坏,内部Fe、Al与硝酸会剧烈反应。

(五)碳族元素

1.碳:

碳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但在高温条件下活动性增强,主要表现为还原性

(1)与单质反应:

2C+O22COC+O2CO2

(2)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C+CO22COC+H2O(g)CO+H2

2C+SiO2Si+2COC+2CuO2Cu+CO2↑

(3)与氧化性酸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C+4HNO3(浓)CO2↑+4NO2↑+2H2O

2.碳的氧化物

(1)CO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有剧毒的气体。

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2CO+O22CO23CO+Fe2O32Fe+3CO2CO+H2OCO2+H2

(2)CO2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能溶于水(1∶1)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①氧化性:

CO2+C2CO

②酸性氧化物的通性CO2+H2OH2CO3CO2+CaOCaCO3

※CO2+Ca(OH)2=CaCO3↓+H2OCO2+H2O+CaCO3=Ca(HCO3)22CO2+Ca(OH)2=Ca(HCO3)2

3.碳酸正盐与酸式盐性质比较

①在水中溶解性:

正盐除K+、Na+、NH4+等易溶于水外,其余都难溶于水;

而只要存在的酸式盐都易溶于水。

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酸式盐的溶解度比正盐大,如CaCO3难溶于水,Ca(HCO3)2易溶于水,但也有例外,如碱金属的碳酸氢盐比正盐溶解度小。

②热稳定性:

正盐中除K+、Na+等受热难分解外,其余受热易分解;

酸式盐在水溶液或固态时加热都易分解一般规律:

可溶性碳酸正盐>不溶性碳酸正盐>酸式碳酸盐。

Na2CO3>CaCO3>NaHCO3

如Ca(HCO3)2CaCO3↓+CO2↑+H2O

一般来说,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

正盐>酸式盐>多元盐(盐的阳离子相同,成盐的酸相同)。

③可溶性正盐、酸式盐都能发生水解,但相同阳离子的相同浓度时溶液中CO32-的水解程度比HCO3-大

④都能与酸作用,但相同条件放出CO2的速率酸式盐比正盐快。

正盐与酸式盐的相互转化

  

4.硅

(1)与单质反应Si+2Cl2SiCl4(无色液体)Si+O2SiO2

  

(2)硅的制取:

SiO2+2CSi+2CO↑(得到粗硅)

  精制:

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

5.二氧化硅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

(2)氧化性SiO2+2CSi+2CO↑

(3)和HF反应:

SiO2+4HF=SiF4↑+2H2O

6.硅酸和硅酸盐

(1)硅酸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酸性比碳酸还弱。

Na2SiO3+2HCl=H2SiO3(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