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0658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对策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从综合性学习的背景、内涵、特性等深入体会.策略二:

还要解决操作问题。

深入开发学习资源,师生共同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师生分享学习成果。

以此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操作问题认识问题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问题。

1.认识不到位。

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语文学习只是拼音、识字、阅读、作文,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补充,是附属,可学可不学,淡化和削弱了综合性学习应该作为“必修”的地位。

受功利思想影响,认为上级、学校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无从考查,担心荒了自己的“园”而肥了别人的“田”,因此不够重视。

2.资源不丰富。

过于依赖语文课本,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学习开展的唯一,缺乏课程开发意识,不去或不愿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区和学校的实际来开发学习资源,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3.指导不得法。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放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或一弘死水毫无生气,或嬉戏玩耍悠闲逍遥;

教师或包办代替津津乐道,或放任自流不加引导。

对综合性学习的策略不得而知。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对策。

策略一:

探索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形式。

  1.社会生活性学习。

如学生分班组织的上街头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语言,应用语言。

每人写一份宣传方案,设计宣传传单。

发传单时,讲礼貌用语等。

  2.电脑虚拟性学习。

如利用互联网、局域网让学生自己制作语文学习网页,编辑作文集、诗歌集,制作演示文稿并交流演示等。

  3.实践模拟性学习。

如成立班报班刊编辑小组,采访小组,摄影小组,定期出版属于自己班级的刊物,并定期召开读后分享会等。

  4.角色演绎性学习。

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晏子使楚》时,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再创造,编写剧本,排演课文剧,评选最佳创意、最佳编剧、最佳演员等。

  5.专题研究性学习。

如结合本土文化,根据小榄镇有“菊城”之美誉,进行菊花文化艺术的专题研究,就菊花书画、菊花品种、菊花食品等进行调查。

  6.拓展发散性学习。

如开展了有关家乡的调查以后,进行如“环保方案”“景区介绍”“广告设计”等实践活动。

 策略二:

师生共同开发学习资源。

  1.善于发现,优化学习资源。

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

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良好的母语学习环境,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与社区建立稳定的关系,利用社区资源,为学生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健康环境和广阔空间;

拓展课文内容,选择书本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收集资料,去调查实践,优化课内外的结合;

加强学科整合,合理嫁接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帮助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

  2.把握目标,注意年段特点。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由于没有现成的教程和具体的教学要求,往往出现教学目标含糊、要求不一等现象,有时降低要求,有时偏离语文实践课的特点,而上成了游戏课、常识课、科学课等。

因而我们在确定主题时,要根据儿童不同年段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新“课标”对各年级教学要求,注重“三维”目标的统一,有目标地进行教学。

如开发地区资源中围绕小榄“菊城”而进行的《走近“菊花”》这一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低年级可以安排画菊花、说菊花,目标定位在积累描写菊花的字句,积极感受菊花的美丽等;

在高年级则应该有描写菊花、了解菊花的品种、菊花食品、菊花诗文,出版“菊花”专题小报,深入小榄菊花艺术协会调查采访等等,目标定位在积累描写菊花的诗文,想象一个镇区、一个季节以“菊花”命题的文化、陶冶高雅情操等等。

  3.注意趣味,贴近儿童生活。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可以是课内的内容,也可以是课外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时令等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既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所选择问题的价值,进行引导、点拨。

特别要精选贴近儿童生活的学习资源。

只有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的主题,学生的兴趣、爱好被调动起来,才能倾注全部热情,兴致勃勃进行学习。

如:

我让五年级的学生开展《姓名研究》,因为这关乎每个学生名字的由来、含义、等,学生特别感兴趣

  4.体现差异,自主选择内容。

学生是有差异性的。

活动的内容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方式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

在同一主题下,要保证内容的可供选择性。

《走进小榄镇》可当小导游介绍小榄镇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光,可当诗人、歌唱家、画家赞美小榄,可当设计师展望小榄的未来。

考察旧址、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

  策略三:

师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1.注重兴趣,多激发鼓励。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摇篮。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接受的心理倾向。

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观察敏锐,思维活跃,记忆力强,想象丰富。

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

作为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注重综合性学习内容,形式的安排,激发学习积极性,诱发愉悦心态。

如某老师在六年级组织了活动《赏叶会》,活动前,他说:

“秋风送爽,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像蝴蝶般飞舞,多么漂亮,去拣几片漂亮的叶子作为书签吧!

”几天后,他又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把收集的叶子相互介绍,并按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在展示课上,学生拼图、欣赏、谈感受,既学到了很多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2.注重参与,多实践体验。

学生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一般不是指向知识和能力的达成度,而是主要指向“过程”。

要关注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

人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阐释、运用,从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如老师在《小榄镇污水处理调查》活动中,让学生查找本镇污水处理的资料,现场访问了污水处理的工程师和工人,发布信息,撰写报告。

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和多方面的能力。

  3.注重指导,点拨学习方法。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贵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去提高学习质量的潜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渗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渐掌握适合自己思想特点的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

使其举一反三,学会迁移;

举三反一,悟出学习语文的规律。

在“确定课题、制定方案、收集资料、展示成果、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组织引导,教给方法,与学生共同成长。

  4.注重合作,多向沟通互补。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必备意识,合作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综合性学习的“合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宽容,进行信息交流,精神沟通、情感交融和智力互补。

因此,“语文课标”特别强调合作,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可让几个同学共同完成某一项综合性学习,如,一起办板报、手抄报,一起开展社会调查,一起组织诗歌写作及朗诵会,等等。

如:

一位教师《明日之星形象设计》,在展示课上,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在一个小组里,有的写解说词,有的化妆,有的设计表演动作,有的进行漫画形象设计,大家发挥所长,把一个个歌星、球星、科学家、诗人等设计得像模像样。

  策略四:

师生总结分享学习成果。

  1.注重整合,通过多形式展示成果。

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多种形式来表现。

还要加强语文学科与数学、科学、艺术等的整合,让学生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有小制作、活动报告、展览、办报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以不同的形式反映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感受。

让大家把学习成果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互相分享,互相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2.注重激励,评价多角度。

进行评价时,不偏重于学习的结果,而是重视学习的过程。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着眼于优点,积极地发现、确认、表扬其优点,使其专长、优点以充分的发展。

按“三维”目标,全面评价,培养学生自觉的、自主的学习态度。

综合性学习突出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和创造的个性。

注重学科特点,根据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进行评析、激励。

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正确认识自己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

               

此文获得《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二等获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