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0658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9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elected】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共6套Word格式.docx

①紫红色的面孔 ②浓正的长眉

③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 ④丹凤的亮眼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5、在句中,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

请参照示例,根据要求,改变句子。

(不减词语,可适当改动标点)(4分)

【示例】原句:

这本书是他送我的。

改为突出“他”的句子:

是他,送给我这本书的。

原句:

我从那些平凡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

(1)改为突出“力量”的句子:

(2)改为突出“平凡人”的句子: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人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

(1)明卿:

作者的好友。

(2)楚:

楚地 (3)逐客:

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6.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环境 、 的特点。

(2分)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 梁君○1出猎,见白雁群。

梁君下车,彀弓○2欲射之。

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

梁君怒,欲射行者。

其御○3公孙袭下车抚矢曰:

“君止!

”梁君忿然作色怒曰:

“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

”公孙袭曰:

“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4之,曰:

‘必以人祠○5,乃雨。

’景公下堂顿首曰:

‘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

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6!

”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

“幸哉今日也!

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

○1梁君:

即魏国国君。

○2彀gò

u弓:

拉开弓。

○3御:

车夫。

○4卜:

占卜,古时迷信活动。

○5祠:

祭祀。

○6无异于虎狼:

跟虎狼没两样。

8、划分朗读节奏(1分)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3分)

(1)白雁群骇



(2)言未卒

(3)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11、公孙袭讲故事的目的是想讽劝梁君怎样去做(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12、简要点评一下文中梁君这一人物形象。

(2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

①十八年前,我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对画画独具的天赋,我意识深处有一种当画家的梦。

那时候,我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我偷偷拾起老师用过的粉笔头,在黑板上一展风采。

②有一天,一个戴着眼镜、鹰钩鼻子、笑嘻嘻的人头像出现在黑板上。

同学们进来了,看着这幅漫画哄堂大笑。

因为大家知道,我画的是班主任老师,一位头发白了一多半的老人。

大家笑过后,我开始害怕了。

正想上去擦掉,老师却已大步走了进来。

老师朝黑板上看了一眼,轻咳一声,眯起双眼,表情严肃而凝重:

“是谁画的?

请站出来!

③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

谁都有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同学们紧绷心弦,始终没人应声,我当然吓得不行。

老师却微笑起来,慢慢地拿起了黑板擦。

随着黑板擦在黑板上慢慢地移动,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不见了,顶边的淡淡的细线也擦去了,留下来的,

只是黑板中心的那个人头像。

④“好,现在我再问一遍,这是谁画的?

”班主任老师再次将目光转向同学们。

同学们将所有的目光又都聚向了我,半晌,我才站了起来,嗫嚅地说:

“是我。

”然后重重地低下头。

然而老师没有责骂我,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然后走向讲

台,大声问道:

“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头像像谁呀?

⑤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像老师。

于是,老师把目光转向了我:

“你画的是我吗?

”“是的。

”我的声音细若蚊蝇。

“那你说说,你画的是我什么时候的神态?

”老师笑了,“不要怕,尽管说。

⑥这时,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师一张和颜悦色的脸。

一时间,我忘了在黑板上画老师的过错,大声说道:

“我是画的老师高兴时的神态!

⑦这时候,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我也笑了。

我看了看老师,再扫了一眼画像,发现鼻子上是有一些偏差。

我羞愧地红了脸。

老师却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

“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

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

”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掬形态更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⑧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这时,老师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手势,又说:

“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

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一些漫画家的著作上。

画在黑板上,往往容易产生不礼貌之嫌,而且也影响环境美。

所以说,我得擦掉它!

”然后,我看见老师拿起黑板擦,往那个人头像擦去。

随着那人头像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的眼睛,也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

⑨十八年后,我终于成了一名全国有名的青年画家。

画作先出现在画本上,然后是墙报上,直至漫画家的著作上。

逢人我便提起,是老师那个擦不掉的鼓励,让我实现了今生的梦。

13.通读选文,请拟一个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标题。

(不超过10字)(2分)

14.结合文意解释选文第③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暴风雨:

15.选文第④段写道:

“(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

请说说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16.阅读选文第⑧段,结合全文,说说“我”眼睛为什么会“湿润”。

17.研读下面两个文段,请对两个文段的人物描写做简要的分析评价。

(4分)

文段一:

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

”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掬形态更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文段二: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礼服,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节选自都德《最后一课》)

(二)伟大的力量

⑴伟大究竟是怎样成就的,决定伟大的力量究竟在哪里?

⑵决定伟大的是两个最基本的力量。

一个是时间,即伟大的时间函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事的价值就显现了。

例如,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为,连喝5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

如果我这个动作保持5000个小时,我就成了雕塑。

⑶实际上一件事是不是伟大要靠时间去证明。

当你做一件你希望它伟大的事情时,首先要考虑你准备花多少时间。

如果是1年,绝对不可能伟大,20年就可能有机会了。

在大足石窟,一个人坐着小板凳,敲了70多年,于是他也就成了塑像。

而敲20年的都不见了。

⑷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在互相转化。

当所有的聪明人都急于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他们的决策就成为一个愚蠢的决策。

反过来,一个愚蠢的人做了一个谁都不相信的愚蠢的决定,然后,每天都倒腾一点,虽然很慢,但到第18年时他的竞争对手都不见了,到第20年他就成功了。

时间使愚蠢的人变成聪明人,而聪明人想偷懒节省时间,却使自己做了愚蠢的事。

所以,伟大的人一开始做的决定常常被认为是愚蠢的,但他往往用十足的耐心,靠时间去颠覆世俗观念,成就伟大。

⑸另一个决定伟大的力量就是跟谁一起做。

你花了很长时间,但不是和伟大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就会沦为平凡,你就会和英雄无关。

⑹我在纽约做世贸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极深的印象:

所谓创造历史,就是在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地点和一群伟大的人做一件平凡的事。

具体行为都很凡庸,如讨价还价等等,只是时间、场合、人物是伟大的,结果这些平凡的事改变了历史。

相反,普通人是在平凡的时间、平凡的地点和平凡的人做着看似伟大的事情,其结果没有改变任何社会现状,也不会改变任何人。

所以,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要选择伟大的时机、伟大的伙伴。

⑺你选择了好的伙伴,然后以足够的时间做一件常人还看不到结果的所谓不正确的事,你就有机会成为非常伟大的人。

所以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不仅仅要敢于坚持原则,而且要敢于坚持“错误”的原则。

错误到头了,真理就出现了。

讲的就是敢于坚持一个别人看不到结果的事,靠时间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同时团结一些伟大的人来共同完成。

(作者:

冯仑选自《读者》2008年第7期《怎样成就伟大》一文,有改动)18.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9.第⑹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它有什么作用?

20.请分析第⑺段画线句中“错误”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21.“聪明人”和“愚蠢人”常常相互转化。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请选取一例,加以简要评析。

四、写作

22、题目:

请你以“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略2、B3、B4、B 5

(1)改为突出“力量”的句子:

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我从那些平凡人的身上看到了。

或:

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从那些平凡人的身上,我看到了。

从那些平凡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

(一)15.萧瑟、凄凉、迷蒙16.对友人的同情和依依不舍之情。

(二)11、8、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

(1)骇:

害怕;

惊怕;

惊慌

(2)卒:

停止;

完毕;

结束 (3)故:

原因;

缘故12、

(1)我祈求下雨的原因,是为了我的百姓。

(2)别人打猎都得到禽兽等猎物,我打猎得到良言回来了。

13、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三、

(一)19.(2分)示例:

擦不掉的鼓励(能体现文章主旨,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20.(2分)暴风雨:

喻指老师严厉的斥责、批评。

(意对即可)

21.(2分)老师这样做的用意:

(1)消除“我”的恐惧;

(2)原谅“我”的不礼貌;

(3)肯定“我”的诚实。

(答出两点,意对即可)

22.(3分)“我”眼睛“湿润”是因为:

(1) “我“冒犯了老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责骂”我“,而是正确引导、热情鼓励”我“去实现当画家的梦想,“我”很感动。

(2)“我“认识到自己的做法对老师很不礼貌,感到非常内疚。

感动和内疚两种情感交织,让“我”的眼睛湿润了。

(能扣住上述两点回答,意对即可)

23.(4分)示例:

文段一“手抚下巴”,“拿起粉笔”“加了一道笑纹”这写动作描写,突出了老师的沉着冷静,表现了老师的豁达幽默。

该段中对老师语言的描写,表明老师不仅能够客观地评价“我”的漫画,而且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文的技巧。

文段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刻画了一位理解、宽容、爱护学生的老师形象。

文段二“穿上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运用了肖像(外貌)描写,突出了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的不同寻常,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沉的爱。

两个文段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能围绕“人物描写方法”作简要分析评价,语言流畅即可)

(二)9决定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是长时间的坚持和寻找好的合作伙伴。

(或决定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一是时间,二是跟谁一起做。

)10对比论证。

强调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在成就伟大中的作用。

11以足够的时间做一件常人还看不到结果的所谓不正确的事。

(或敢于坚持一个别人看不到结果的事,靠时间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同时团结一些伟大的人来共同完成。

)大意相近即可。

只解释“错误”的本义,不给分。

12示例:

如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行走于田间地头,培育出“超级水稻”,大大提

高了粮食产量,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分)最初,在常人看来,他的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就是这种看似“愚蠢”的坚持,最终成就了“聪明”,成就了伟大。

(2分)(答历史典故如“卧薪尝胆”,外国名人事迹如布鲁诺坚持“日心说”,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等均可。

四、略。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与答案2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2分)

A.热忱(ché

ng) 淳朴(chú

n) 童稚(zhì

) 锲而不舍(qì

B.和煦(xù

) 豁亮(huò

) 粗犷(kuà

ng) 惟妙惟肖(xià

o)

C.拮据(jū) 发酵(jià

o) 提防(dī) 参差不齐(cī)

D.汲取(jí

) 憎恶(è

) 匿名(nì

) 称心如意(c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2分)

A.不记其数 相濡以沫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

B.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

C.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中流抵柱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项是( )(2分)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项紧迫的任务,也是—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挥而就。

只有

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2分)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5.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

(15字以内)(2分)

2007年5月2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05年一项针对38万多名学生的监测显示,7至18岁的城乡男生平均身高比2000年检测结果分别高出.7厘米、1分米。

但是,学生的多项体能指标却呈下降趋势。

如肺活量,2005年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85毫升、303毫升;

乡村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37毫升、259毫升。

2005年和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也绝大多数下降,如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3.9厘米。

答:

6.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2分)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 。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

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8.综合性学习。

(8分)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

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

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活动一:

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

根据所在地命名A,根据形状命名B,根据习俗命名C,以抒情方式命名D。

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选填合适的桥名。

(只填序号)(2分)

选项:

①放生桥 ②销魂桥 ⑧赵州桥 ④钥匙桥

我会选:

A. B. C. D.

【活动二:

赏桥】下图是众所周知的赵周桥。

请你观赏此桥,展开合理想象,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描绘图中美景。

【活动三:

说桥】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

(2)请结合你的积累,说说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活动四:

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示例:

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1)

(2)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阅读《没有开花的紫罗兰》,回答问题。

(15分)

没有开花的紫罗兰

⑴开始,我不知道我家的附近还有一个那样大的苗圃,里面有着那样名目繁多的花草树木。

当然,我更不知道刚上小学的儿子小铁放学之后常常光顾那里,一直疯玩到吃晚饭的时候。

有时看他回到家一脸热汗腾腾的或一身泥猴似的样子,我不知道都是那个苗圃惹的祸。

⑵从那时起,小铁开始总往家里拿一些花花草草的,种在花盆里,摆得阳台上到处都是。

反正是小孩玩,我没有管他,任他自己摆弄、自得其乐,好像那些花花草草是他统帅的千军万马。

⑶有一天,他搬回来一棵紫色的植物,长长的叶子,细细的茎,还带着胡须一样的根。

⑷他进门就喊我帮助他赶紧找个盆,自己从书包里掏出早在外面挖好的一包土来,把这家伙栽在了盆里。

看他满脸是土,我催他先去洗脸,他不动窝,问我:

“爸,您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一脸认真的样子。

⑸我便也仔细地看了看这个紫色的家伙,然后摇摇头说:

“不知道。

⑹他兴奋地说:

“您不认识,我认识,我告诉您吧,它叫紫罗兰。

⑺“紫罗兰?

⑻我犯起了疑惑。

紫罗兰,我在公园里见过,不是这样子的呀!

紫罗兰的茎比这粗多了,再说,叶子也不对。

但我不敢轻易地说这不是紫罗兰,因为我知道他最喜欢植物,光买的有关植物的书就不少。

⑼小铁看出了我脸上的疑惑,就对我说:

“爸,您不信?

⑽我赶紧说:

“不是不信,是和我以前见过的紫罗兰不大一样。

⑾“您以为紫罗兰就一种样子?

就不能多几样?

⑿看看他眼中的坚持,我说:

“就叫它紫罗兰吧!

”【A】于是全家都跟着叫它紫罗兰。

其实除了小铁,我们都知道它不是紫罗兰。

⒀它是那天小铁在苗圃里意外发现的,把它挖了出来,就爱不释手,因为它与众不同。

这么漂亮的植物得有个名字,他便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最后决定管它叫作紫罗兰,那兴奋地劲头就像科学家给一个新发现的星星命名一样。

只不过还想从我这儿得到证实罢了。

⒁紫罗兰成了他的新伙伴。

他关心的是它开没开花。

在他的想像种,既然叫作紫罗兰,它就是要开花的。

他特意查了《少年百科辞典》,里面关于紫罗兰的词条告诉他紫罗兰是开紫色、紫红色或血青色的单瓣或双瓣的花朵,怎么也得开出甭管是什么样子的花朵来,哪怕是如米兰一样那种白色细小的花,也得开出来。

⒂于是,盼望它开花,成了小铁心里的一件大事。

每天早晨起床,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的宝贝紫罗兰开没开花。

⒃可是,过了好长时间,它也没有一点开花的意思。

我故意对小铁说:

“我看这家伙是开不了花了。

”他立刻反驳我:

“为什么?

您没看见它的叶子都长大了吗?

”“可是它是一点花骨朵儿都没有冒出来呀!

”“您别着急呀,好饭不怕晚,它肯定能开花!

⒄他像是在给我给自己也给紫罗兰打气。

⒅我便与他一起等待,盼望着哪一天它能够突然奇迹般地绽放出新奇的花朵来。

【B】

⒆但是,它始终没有开花。

⒇一直到这棵它认为是紫罗兰的植物枯萎,最后彻底死掉,也没有开花。

(21)花开在哪里?

(有删改)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10.请说说第⒀段中小铁“兴奋”的原因。

11.文中有许多描写小铁迫切等待花开的句子,请找出其中两处。

12.文中有几处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请选择【A】或【B】中的一处加以品析。

13.“紫罗兰”最终没有开花,但作者以“花开在哪里”结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起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11分)

海底飞船

(1)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

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