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0785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25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格式.docx

8.2、安全保证体系 110

8.3.安全技术措施 113

九、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16

9.1、文明施工目标:

116

9.3、对施工噪声的控制:

117

9.4、文明施工措施:

9.5、文明施工措施:

118

9.6、综合治理 119

十、劳动力安排计划和劳动力管理 120

10.1、劳动力安排措施:

120

10.2、劳动力的动态管理:

10.3、劳动力动态管理的原则:

121

10.4、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122

十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123

附:

一、施工平面布置图 127

二、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127

3、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1.1、工程建设地点及现场条件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湖北宜城市****经济发展区****路,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均已完成,具备开工条件。

1.2、工程内容

工程内容包括:

土建设备基础施工,钢结构制作安装、设备本体制作安装、内衬砌筑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燃烧系统。

图中标注的辅助设备购置安装及售后服务等。

▽±

0.000以下部分不在本次工程投标范围内。

1.3、建筑及结构

建筑及结构主要实物工程量: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筋

t

115.9

2

混水砖墙

M3

67.20

3

现浇钢筋砼

68.96

4

钢柱

131.637

5

钢平台

125.845

6

钢梯、钢栏杆

10.864

氧化铝焙烧建筑物平面轴线尺寸16400×

17500mm,建筑面积雪934m2,①至②线(收尘器平台)为二层钢筋砼平台(顶部▽6.680);

③至④线(氧化铝焙烧炉部分)为七层钢结构,框架檐口标高▽32.526m,层高为3.500至6.150m之间,▽21.026平台④至⑤线间B列外侧与氢氧化铝进料皮带相接,各层平台中的预留孔洞较多。

基础:

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径Ø

1.0m,C20砼护壁,桩长H<

5m时护壁不配筋,H>

5m时应按设计配筋,桩基置于稳定基岩上,桩嵌岩深度≥500mm,护壁

厚度为100∽175mm;

承台底标高▽-2.2mm,顶标高▽-1.00mm,桩顶嵌入承台长

度为100mm,基础圈梁截面尺寸250×

450mm,基础圈梁顶标高也承台顶标高一致,承台及基础圈梁均为C25砼。

主体结构:

①至②线为现浇钢筋砼柱,梁板,C25砼。

③至④线钢框架,框架柱采用焊接工字形柱,腹板厚16mm,翼板厚20mm;

框架梁主要采用I25a至I36a工字钢梁,局部为H型钢。

次梁主要为槽钢(个别为工字钢梁及H型钢),平台板为6mm厚花纹钢板。

砌墙体工程:

0.00以下采用MU10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0.00以上采用MU10砖,M7.5混合砂浆砌筑。

外墙装饰:

▽1.200以下为深灰色外墙涂料,▽1.200以上为银灰色中档外墙涂料;

▽21.020局部墙面为外用压型彩板0.6mm厚。

内墙装饰:

仪表及配电室为混合砂浆内墙面(墙裙为水泥砂浆),厕所为水泥砂浆内墙面(墙裙为白色瓷砖);

顶棚仪表室为铝合金石膏板吊顶,厕所为水泥砂浆顶棚,其余为混合砂浆顶棚。

楼地面:

厕所采用防滑地砖地面,其余采用砼地面;

仪表室及配电室采用水磨石楼面,电除尘及室外楼面采用水泥砂浆楼面,其余为钢平台。

屋面防水:

○B∽○C线▽24.006m屋面采用刚性防水屋面

门窗工程:

铝合金窗。

1.4、设备本体制作安装工程概况

焙烧炉是焙烧工段的核心,它由炉体和再循环旋风组。

焙烧炉的气体流速是很大的,在此速度下,炉内形成平均固相浓度低的高度膨胀层,氢氧化铝在一个激烈膨胀的层内完成焙烧过程。

气体携出的物料由再循环旋风器捕集,经料封管回到炉内;

构成了循环,一部分焙烧好后的氧化铝从出料口排出。

炉内所需空气分两部分进入:

一次空气由炉底分布板进入,二次空气在分

布板上一定高度的地方送入,这样从分布板到二次风入口就形成一个固体浓度相区。

分布板到炉顶出口处固相的浓度比例大约为100:

1。

重油经蒸汽雾化喷入这个高浓度区与预热过的空气混合进行燃烧,在焙烧炉内物料上下翻腾,物料之间接触及少,物料与气流充分接触,大大地强化了传热过程。

本工程焙烧炉本体采取现场分段制作,以加快施工进度。

1.5、辅助设备安装工程概况

设备名称

规格性能

单重

(t)

总重

气态悬浮焙烧

φ2540×

12155

58

干法卧式电收

尘器

烟气量6200Nmh

80

氢氧化铝给料

φ2000×

7000

棒条闸门

400×

1200

0.5

空量给料器

DEL0645

0.85

氢氧化铝喂料

螺旋

φ400×

4000

3.8

7

文丘里干燥塔

φ147

8

一级预热旋风

φ1540×

3805

与焙烧炉配套使用的辅助设备约六十余套,各辅助设备名称数量、重量见设备实物量表:

9

二级预热旋风

φ2050×

4632

13

10

热旋风分离器

φ2520×

5911

25

11

一级冷却旋风

φ2170×

4817

14

12

二级冷却旋风

φ1810×

4146

三级冷却旋风

φ1530×

3516

四级冷却旋风

φ1020×

2525

15

沸腾床冷却机

5300×

1920×

1900

16

回转鼓风机

RE-150流量

27。

2mmin

17

单层翻板卸灰

300×

300

0.215

0.43

18

气动输送泵

HBNL-18型

1.06

19

压缩空气储罐

容积4m3 压力

0。

9MPa

1.3

20

储水罐

2000

21

多级离心泵

Q=3。

75mh

P=37。

5bar

0.226

22

电动葫芦

W=2tH=35m

0.407

23

煤粉燃烧器

流量220Nm3h

24

鼓风机

9-19No4。

0.054

RE-150

1.8

26

RE-140

27

螺旋输送机

LS160

0.6

28

新型卸料阀

GLF-C(方型)

0.121

0.363

29

离心引风机

YTG9-8D

0.776

30

9-19No4

0.043

1.6、管道安装工程概况

工艺管道专业施工执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标准。

本工程的工业管道分为给水管、压缩空气管、蒸汽管、煤气管和设备之间的连通管(卷制钢管)。

其中煤气管的内壁洁净度要求较高,选材和焊接方式的选择是关键;

卷制钢管的管径尺寸较大,制作安装是重点。

本工程的工业管道施工的总体构想:

输送介质为水、气、汽的管道采用先施工主干管,与设备安装平行,待设备安装就位好后,再施工支管;

卷制钢管施工多采用铆工棚预制,后运至现场安装的方式;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可能地采用平行法施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1.7、内衬砌筑工程概况

本工程系悬浮式焙炉,共由八个炉本体及料管、烟管组成,其内衬根据炉体部位不同,材料及结构层次也不一样,具体情况为:

1、C01、C02、C03、C04本体:

①炉顶共分两个结构层,内层为δ=44mmHCS-23硅钙板,外层δ=200mm厚N1耐火粘土砖,砖由顶部工字钢锚固。

②炉壁内侧为100mm厚硅酸钙板,外为114mm厚耐火浇注料,炉顶砖缝中填3mm厚纤维毡。

2、P02本体顶部内层=53mm厚硅酸钙板,外层200mm厚N1耐火粘土砖,工

字钢锚固。

内壁上部为38mm厚硅钙板外层114mm厚N1耐火粘土砖。

3、P03本体顶部内层7mm厚硅酸钙板,外层200mm厚耐火浇注料层,锚砖锚固。

内壁均为硅酸钙板加浇注料层,上部为砖锚固,下部为不锈钢锚勾锚固。

4、P04本体顶部75mm厚硅酸钙板加200mm厚耐火浇注料层,不锈钢锚钩锚固。

上壁部75mm厚硅酸钙板加50mm厚轻质高铝砖加150mm厚耐火浇注料。

均为锚钩锚固。

5、料管段均为硅酸钙板,加浇注料层,各部位厚度有区别,局部锚钩加锚砖锚固,大部分为不锈钢锚钩锚固。

1.8、电气及仪表工程概况

1.8.1仪表工程概况及主要实物工作量

本工程为气态悬浮焙烧炉配套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不含燃烧站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选用美国Rockwell公司Control Logix控制系统。

系统通讯网络采用冗余方式。

设两台操作站,用于工艺流程监测和设备控制。

工程的施工验收按国标GBJ93-8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主要实物工作量表:

本主要实物工作量表中的数量为估计量,施工时按设计施工图实量为准

设备\材料名称

型号规格

工作内容

热电偶

安装、调校

热电阻

压力变送器

差压变送器

电容式料位开关

FTC-231

音叉式料位开关

FTM-30

分析仪

氧量表

套管

安装

单芯线

1120

敷设、校接线

控制电缆

上位机

安装、组态

仪表盘

操作台

1.8.2本标段的电气主要实物量

主要实物工作量表中的数量为估计量,施工时按设计施工图实量为准

变压器

安装、调试

隔离开关

铝母线

制作、安装

铜母线

桥架

电动机

48

电加热器

电缆

若干

敷设

低压柜

钢管

现场控制箱

70

1.9、工程特点

本工程筑炉部分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进出口通道狭窄,对施工中的材

料运送,模板支设均需进行合理组织、安排。

1.9.2本工程建筑物布置紧凑,工艺复杂,工期紧,应料心组织、合理安排各专业的施工程序与进度,必须以钢结构框架及非标设备本体制作安装为主导,工艺设备及管道安装采取穿插施工,电气与认错表随时跟进,筑炉内衬砌筑工程按工艺分段施工的方法进行。

1.9.2本工程钢结构框架及非标设备安装的工程量大,安装标高32.526m,安装作业拟采用TQ100060型塔吊及QY50及QY25型汽车吊配合施工。

二、施工组织及施工部署

2.1、施工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司对“氧化铝焙烧炉制作安装工程”的统一领导,特成立“氧化铝焙烧炉制作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由公司直管,选派曾主持过类似工程施工的国家一级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由多次主持过类似工程技术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并任命二名项目副经理,其中一名主管土建施工生产,一名主管安装施工生产,组成领导班子,全面实行项目法施工。

施工组

织机构图如下:

2.2、施工部署

2.2.1施工管理目标

本工程实行责、权、利高度统一的项目法管理,确保贯标质量管理体系在工程全过程中持续有效的运行。

具体目标如下:

工程质量:

确保优良工程,创省(部)优质工程。

施工工期:

120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业主批准的开工令为准。

安全生产:

杜绝重大伤亡、设备及火灾事故发生,千人负伤率在0.5‰之内。

文明施工:

达到湖北省建筑工程综合考评样板工程标准。

2.2.2施工准备

本工程建筑物布置紧凑,工艺复杂,工期紧,应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各专

业的施工程序与进度,必须以钢结构框架及非标设备本体制作安装为主导,工

艺设备及管道安装采取穿插施工,电气与仪表随时跟进,筑炉内衬砌筑工程按工艺分段施工的方法进行。

本工程钢结构框架及非标设备安装的工程量大,安装标高▽32.526m,安装作业拟采用QT100060塔吊及QY-50和QY25型汽车吊配合施工。

2.2.2.1施工人员组织

管理人员:

在公司范围内选调专业理论水平高,多年从事在生产一线,具有丰富实际管理经验、身强体壮、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本项目管理人员。

专业操作人员:

从公司内部选调思想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组织纪律强的专业班组,主要从事特殊工程作业。

非特殊工程作业人员:

成建制的多年与公司有合同关系且信誉较好的劳务

承包队,主要从事钢筋制作、绑扎、模板制作安装、砼浇筑、砌体等工序施工。

2.2.2.2生活后勤安排:

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员工住宿、食堂、澡堂等生活临时设施,考虑到场外租用场地,为项目部提供施工人员的基本生活条件,满足文明施工需要。

2.2.2.3消防、环卫设施、道路、围墙、场地硬化。

严格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宜城冠翔佳铝有限公司的各项制度和本单位的具体要求。

2.2.3施工技术准备

2.2.3.1组织检查验收控制轴线的水准点,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线,水准点以及沉降观测点。

2.2.3.2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求调整现场道路及材料堆放,机具布置,供水、

供电系统、污水排放系统。

2.2.3.3熟悉设计施工图、图纸会审交底,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图预算、汇总材料、劳动力、机具用量。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作业计划。

2.2.4施工规划

2.2.4.1施工顺序

先土建后安装;

先结构后围护、装饰;

室内、外装饰由上而下的总原则进行施工。

2.2.4.2施工阶段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整个工程分四个阶段进行施工

第一阶段为土建基础施工,包括施工前期的技术资料准备,施工方案的编

制,人、材、物的调配平衡,施工现场简易大临的搭设,做好施工测量控制网,包括主厂房钢柱、钢吊车梁及钢屋架、钢天窗、钢支撑等钢构件的制作。

第二阶段为土建主厂房结构安装施工阶段。

这一阶段是实现合同工期的关键,各作业队应互相紧密配合,项目部应加强协调,统筹安排。

第三阶段为土建设备基础、屋面及墙面彩板制作安装和安装各专业围护、

装饰及屋面防水工程施工阶段,土建各作业队应积极为安装各专业创造工作面。

第四阶段为自检整改、调试以及工程收尾、交工验收阶段,应组织各作业队认真做好收尾交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2.2.4.3材料设备供应

工程材料设备——由项目部配合业主、监理共同采购。

施工周转材料——公司供应。

施工设备——由公司提供。

2.2.4.4施工协调

建立包括业主、设计院、监理、质监站等单位参加的例会制度,负责解决设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2.2.5施工生产安排

根据工程的特点,拟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个集中砼搅拌站(其中设一台500型强制式砼搅拌机)和一个和灰棚(其中设二台200L和灰机)。

钢筋、模板的水平、垂直运输采用一台TQ100060型塔吊进行,人力辅助。

厂房钢结构制作考虑在场内的铆焊车间制作,运至现场分别安装。

施工用水、电由业主提供位置引入,现场设置一配电室,施工用水采用一根φ80的水管作为施工供水主管,各用水点根据用水量计算管径,从主供水管接出,施工用电现场设置一台800KVA的变压器。

门窗均考虑外委加工,运至现场安装。

2.2.6本工程拟编制的各专业技术方案

本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各专业技术人员应重点编制如下施工方案:

2.6.1土建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2.6.2厂房钢施结构制作安装工方案;

2.6.3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2.6.4焙烧炉本体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2.6.5焙烧炉系统安装方案

2.6.6焙烧炉内衬施工方案

2.6.7辅助设备安装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2.6.8工艺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2.6.9电气施工方案;

2.6.10自动化仪表施工方案;

4、 三、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1、土建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3.1.1施工测量

3.1.1.1建筑物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业主(或监理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控制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用GTS-2110全站仪,布置20m×

20m方格控制网,控制桩采用63×

63×

5角钢一端焊δ=6mm钢板制作,桩长埋入地下不少于400mm,桩身周围用砼固定作为施工测量永久性控制桩,通过测角、量距、平差调整后构成一个Ⅱ级全面方格网。

根据所测设的方格控制网,按照总平面图各建筑物(构筑物)坐标位置用全站仪定出各建筑物(构筑物)坐标位置,通过量距、平差,调整符合要求后将成果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验收,符合要求后用全站仪定出各建筑物(构筑物)相应轴线位置及主要工艺设备安装中心线位置并标识在建筑物周围的龙门桩上。

土方开挖时在龙门桩上挂线,根据基础设计尺寸及基础施工工作、土方开挖放坡要求放出基础开挖线。

基础垫层施工完毕后,将各轴线位置用经纬仪投入到垫层上,作为基础施工依据,待基础施工完毕后及时将各轴线投放到基础(设备基础)上,作为上部结构施工依据,上部结构各框架施工时垂直度采用经纬仪跟班检查校正。

3.1.1.2高程控制:

在各平面网络控制桩顶焊接一半圆钢筋头,使之露出桩面10mm,作为高程施工测量控制桩,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控制点对各高程控制桩顶标高进行反复

往测,平差调整后记录好相关数据,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经监理工

程师复核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下通工序。

土方机械开挖时设专职测量人员跟班测量对高程进行控制,人工清底时在基坑四壁上均设临时高程点作为清底高程挖土依据,基础或池底板施工完后及时将高程反馈到基础或池底板上,以便控制其上部结构(柱、墙等)标高。

吊车梁轨道面板设备安装标高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检测控制。

3.1.1.3沉降观测:

为真实反映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实际情况,预防和减少由于地基沉降变形引起的建筑物损坏和影响钢结构安装的精度,根据本工程特点,组织定期沉降观测。

(1)、在施工区域建立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2)、根据设计对基础沉降的要求、地质情况和特点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在建筑物各轴线的柱子上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应便于观测。

(3)、沉降观测应在基本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工作,采用相同的路线和观测方法。

(4)、沉降观测一般第一次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以后定期观测,一般为30天左右。

(5)、在施工期间发生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沉降时,应协同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共同分析原因,确定解决措施和方案。

3.1.2人工挖孔桩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采用C20砼护壁,设计桩径Φ1000mm,柱长>

4.0m,桩基必须置于稳定基岩上,桩嵌岩深度≥500mm。

3.1.2.1测量定位放线:

根据施工平面控制桩网将各桩位中心线定出并用

经纬仪将桩中心线位置线头放到建筑物四周龙门桩上,做好标识及记录,并将

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放线进行桩孔开挖,第一节护壁完成后将桩的中线控制线用经纬仪投放到护壁上,作为桩孔开挖垂直度检测校正依据,每一节桩孔挖完后设横杆吊大线坠作中心线,用水平尺杆找圆周。

3.1.2.2桩孔开挖:

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锄、锹进行,如遇坚硬土层或岩石采用镐破碎;

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

扩底部分采用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修成设计扩底形状,弃土装入吊桶内,垂直运输采用手摇辘轳,吊至地面后用手推车集中堆放,用铲运车运出,土方由上往下每挖深1m左右,需装模浇筑砼护壁,护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砼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

3.1.2.3桩孔排水:

(1)、少量渗水可在桩孔内挖小集水坑,随挖土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