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0940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场疫情防控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并配合做好发热旅客的交接工作。

对搭载有可疑旅客的航班宜远机位停靠,并设置专门的旅客通道。

三、安检、医务、地面清洁、值机人员个人防护

根据机场防控风险分级,不同类别人员采取不同防护标准,参考附表1。

个人防护时应注意:

1.佩戴口罩需紧贴面部,完全罩住口鼻。

佩戴期间和摘口

罩时,手不能触摸口罩外面,避免手污染。

口罩被分泌物浸湿或其他污染时,必须立即更换,更换前后均需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2.所有一次性防护用品使用后均放置于黄色医疗废物收集

袋中,清理前用含氯消毒剂(500mg/L-1000mg/L)喷洒或浇洒至完全浸湿,扎紧塑料袋口后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3.使用含醇类消毒湿巾或非醇类免洗手消,做好手部清洁

消毒,当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打喷嚏或咳嗽时,尽量低头或转头避开周围人员,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在接触或处理垃圾后,应先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再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4.对于可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干燥处理,如果护目镜带有防雾膜,应避免使用消毒剂擦拭,建议先清水冲洗后,在室内无人条件下,使用紫外灯消毒,保持近距离直接暴露照射30min以上。

5.针对安检验证检查和人身检查岗位人员,当日执勤后应

统一组织对工装进行高温蒸汽法消毒(20-40min),或者紫外线照射1-2个小时左右。

当应急处置时可用75%酒精擦拭或喷洒衣物表面消毒。

四、机场通风

加强对航站楼等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和自然通风管理。

根据航站楼结构、布局和当地气候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空气流通。

气温适合的,可开门开窗。

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的,可视情全新风运行,并开启排风系统,保持空气清洁。

五、摆渡车卫生要求

摆渡车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选择可参见《公共交通工具操作技术指南》。

机场摆渡车运行时如有条件允许应开窗低速行驶,保持自然通风。

通过增加班次,尽量保证乘客间1米以上距离,避免人员聚集。

每日停运后进行预防性消毒,采用擦拭消毒法对吊环、扶手、座椅等旅客高频接触物表进行重点消毒,轮胎不用消毒。

搭载过可疑旅客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

六、安检区域卫生要求

(一)低风险防控等级

加强安检现场工作区域的空调系统和自然风管理,保持空气清洁,为民航安检通道配备相关设备加强通风工作。

每日运营结束后,对安检现场工作、垃圾桶等区域及设施进行湿式清扫,并进行全方位消毒,保持干净卫生。

对重点区域(如:

验证柜台、行李整理区域、行李筐、手持金属探测器)和民航安检设施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为安检通道配备手消液。

(二)高风险防控等级

在低风险的基础上,建议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七、垃圾处理

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和口罩使用后的回收工作,及时收集并清运。

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垃圾回收后的垃圾桶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

如发现有可能具有传染性污染废弃物时,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时联系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八、机场公共区域消毒

机场公共区域消毒应按照《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指南》、《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及《消毒剂使用

指南》进行消毒。

低风险防控等级建议根据需要进行预防性清洁消毒;

高风险防控等级建议每日进行预防性清洁消毒,旅客聚集重点区域建议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一)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

机场公共区域应进行预防性清洁消毒。

1.空气消毒:

条件允许时可自然通风;

同时加强空调通风,排风扇应每月清洗、消毒一次。

采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等喷雾消毒作业,作用30min以上,或可考虑重点区域采用2%过氧化氢,10ml/m³

的量超低容量喷雾

法,作用60min。

消毒完成后应注意通风换气。

2.物体表面消毒:

重点对人群聚集区域、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自助/人工值机柜台、证件查验柜台、电梯间按钮、扶手等),可考虑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等喷雾配合擦拭作业。

(二)终末消毒

机场如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可疑旅客,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终末消毒程序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

(GB19193-2015)附录A执行。

现场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推荐选择下列方法之一:

1.汽化(气化)过氧化氢消毒装置消毒法,可对空气和环

境物表进行一体化消毒,具体操作按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

2.采用含0.5%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或500mg/L二氧化氯,10~20ml/m³

的量采用气溶胶喷雾方式进行空气消毒。

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对表面及空间均匀喷雾,作用60min后开窗通风。

喷雾消毒后,按日常消毒方法对

物体表面进行擦(拖)拭消毒。

3.对于旅客重点区域采用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min以上。

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为10000mg/L,作用30min以上。

九、14天内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在境内机场转机旅客(体

温正常)处置程序

应为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航班设置专门停靠区域,尽可能远机位停靠。

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转机的旅客(体温正常)应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处置:

1.与当地海关协调,设立隔离候机区域,提供餐食等必要

的基本生活保障。

旅客离开后,隔离候机区进行预防性清洁消毒。

2.机场陪同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一次性橡胶

手套、护目镜或面屏。

3.机场通过简化登机手续、采用无接触式乘机、设置专门通道、全程专人陪同等措施,严防机场内的交叉传染,并及时将

旅客信息告知国内段的航空公司和目的地机场,做好处置准备。

十、机场一线人员心理防疫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防疫形势趋于平稳,机场一线人员已度过集体性应激反应期,对新冠病毒的担忧逐渐减弱。

但现阶段不同人群的心理差异性会逐渐显现,进入一个更复杂的心理换档期。

因此机场应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心理关怀和心理疏导。

充分肯定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努力和付出,及时表彰在一线为抗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避免歧视因疫情被隔离及确诊人员,建立强化员工心理安全感。

人性化看待在抗疫工作中出现过激情绪或抗拒行为的员工,应予以其足够的理解和安抚。

(一)构建员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1.组建心理关爱工作组。

通过建立信息支持、物质支持和

情感支持三类社会支持系统,缓解一线员工心理压力。

2.对一线工作人员实施心理健康状况评。

以确诊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含发热患者)和参与疫情处置、救援人员为重点人群,其他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人员为普通人群。

联合当地及行

业内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提供疫情心理压力自助测试及专业有

效的心理健康援助途径,供员工选择,并鼓励情绪明显异常的员工寻求心理援助。

3.科学管理一线工作人员的轮班、值班、隔离安排,及时

了解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生活困难,并协助解决,为其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二)一线人员心理自我调节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境反应

疫情的期间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是十分正常的,这些反应也是提醒我们需要更及时有效的保护自己。

即使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平时不常出现的情绪体验,也不必对此有过多的心理负担。

发生这些改变都是正常的,允许这些反应的出现,而不是否认和排斥,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积极的改变自然就会发生。

当通过自我调节却无法缓解负性情绪,内心充满恐惧和焦虑,并影响到自身的睡眠和饮食时,建议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2.恰当心态对待疫情信息

面对有关疫情的大量信息,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和无力感。

应避免接触带有各种强烈情绪色彩的信息,从正规渠道和官方网站获取信息,不轻信某些传言。

合理规划上网获取信息的时间,尤其避免在一天中脆弱的时候(例如就寝之前)暴露在繁多的信息中。

避免信息过载对心理造成的替代性创伤,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化恐慌为认真、科学、适度的个人防护。

3.友善互助的社会支持

温暖的社会链接可以安抚我们,与人交流是最有效舒缓情绪的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维持情感联系的方式,可以抵御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多与家人、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另一方面,也可以和有相似情况的同仁联系,互相倾听,建立新的连接,构建心理抗疫同盟。

4.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掌控感是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虽然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仍要积极地看待生活,尽可能维持原有的规律作息,按照原先的节奏生活,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

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注意良好的饮食,保证睡眠,不试图通过使用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

十一、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为指导民航一线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及手卫生,我办制作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的视频,可登陆网站,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专栏查询下载。

附表1



安检、医护、清洁、值机人员个人防护参考建议

医用外科 KN95/N95 医用防护

护目镜

一次性 一次性医用 一次性

人员类别

机场风险

值机人员

地面清洁人员

安检人员

机场医护人员

应急处置人员

口罩

/面屏

防护服

橡胶手套

鞋套

条形帽

高低高

一次性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