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504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泥塑教案同名7226.docx

泥塑教案同名7226

潍坊博海学校泥塑自主选修活动教案

课题名称

泥塑

学习目标

1、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2、发展幼儿想象、推理及判断能力;

3、体验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的观察方法在速写中的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用线去表现对象的形、体、空间的方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好的泥。

 

 

 

达标过程

二次备课

(1)出示模型,引出课题

1、公示模型,展开思维想象  师:

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师:

现在找一个最棒的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

师:

这到底是什么呢?

  2、对幼儿的猜测推理验证  3、出示模型  师:

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这个模型是怎么做成的吗?

 

(2)展示其它模具,展开想象推理 

1、掀开布条,露出模具;  师:

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看好看的这样的内包装盒,你们想看看吗?

  2、小朋友们充分观察老师提供的内包装盒  师:

你觉得这个盒子原来是装什么的,你怎么知道的?

  3、鼓励幼儿用包装盒的模型。

  师:

你们想不想用这些包装盒的模型?

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出示泥巴),让你们来做一些好玩的模型吧。

首先让我们在泥上印出自己的小手印。

 

(3)引导小朋友用泥来做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动手用手中的内包装盒制作模型。

 

(4)展示幼儿作品  幼儿的个性差异较大,有的幼儿胆小、内向,不敢表现、展示自己,对这些幼儿我为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鼓励他们,让孩子们的作品摆在桌上。

  (五)自然结束

 

 

 

课题名称

泥塑

学习目标

通过泥塑一课,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制作方法,并能制作完成一些简单的泥塑作品。

教学重点

泥塑的塑造和泥塑骨架的制作。

教学难点

 泥塑的塑造和泥塑骨架的制作。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泥巴、范作二件

 

 

 

达标过程

二次备课

1、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导入出示范作,引起学生的兴趣。

  板书课题 

3、新授泥是雕塑作品最常用的材料之一,除了作为完成作品的材料,雕塑家在制作石膏雕塑、金属雕塑等其它作品之前,也往往先以泥塑的方法制作小稿,再扩大翻新。

  1、讲解泥的特点:

  让学生阅读后回答,体积小的可直接塑造成形体,体积大的作品必须在作品内加一个起支撑连接作用的骨架,雕塑上也称为“芯架”。

  2、大型泥塑的骨架材料:

  一般采用木材或钢筋来制做骨架,绑上草把抹上泥浆然后以泥料分层塑形。

  3、小型泥塑的骨架可采用的两种做法:

  A、形体较为简单的小型泥塑用什么材料制作?

  生答:

可用牛皮纸卷成卷再敷以泥料。

  教师小结并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泥块的凝聚力。

  B、形体复杂的采用什么材料制作?

(指生回答)  生:

用粗细不同的铁丝捆扎骨架。

  小结:

形体复杂的用粗细不同的铁丝绑扎骨架,根据结构特点扎出一个大形,然后往上挂泥,为使泥塑成形后能稳定,可将铁丝骨架固定到木板底托上。

  4、讲解泥塑的制作方法:

  A、要把握被表现对象的基本形体结构,并确定体积、大小比例。

  B、挂泥塑形时,对表现的物体细部要有深一步的了解,然后通过泥料的堆积和剔除逐步完善细部。

 

4、学生制作雕塑骨架,教师巡视辅导。

 

 五、小结。

 

 

 

课题名称

泥塑

学习目标

进一步了解雕塑技法,学习对形体概括表现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造型的准确与生动。

教学难点

造型的准确与生动。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泥巴、示范作品,雕塑材料一份

 

 

 

达标过程

二次备课

1、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2、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泥塑知识。

  提问:

泥的特点?

  生答:

可塑性强,韧性不大,湿时易瘫塌,干后收缩又易干裂。

展示上节课的作业进行讲评。

 

3、新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泥塑制作小型人物,这节课我们用粗细不同的铁丝绑扎骨架,来制作形体;较为复杂的雕塑作品。

  教师示范制作人物泥塑,出示人物泥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人物动态。

用铁丝按照设计好的动态造型。

 四、学生作业  每人创作一件人物小型泥塑,并尝试运用一些线状辅助材料来丰富雕塑表现手法。

 

 

 

课题名称

泥塑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应知:

初步了解泥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泥塑艺术的特点。

(2)应会:

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小组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注重美术课型特点,运用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演示式教学,在课程学习的延伸中关注生活,走向社会大课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

  2)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学生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泥塑艺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泥塑作品造型及其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泥塑的创作形式、制作技艺和表现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泥巴、范作二件

 

 

 

达标过程

二次备课

开始欣赏和制作穿插进行教学

1、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泥塑的玩具,请学生了解诸多民间工艺即将失传的事实。

2、讲授新课

(一)课件展示:

1、学生泥塑作品欣赏:

2、出示范作,讲解泥塑的制作方法:

压、揉、搓、拧、剪

3、老师示范:

(1)设计草图

(2)扎制骨架:

教师拿出两件作品,(一种有骨架,一种没有骨架),用木棒敲打,请说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泥塑的特点——缺点:

韧性差,比较脆弱。

(多媒体课件)因此,稍微复杂的形象要扎制骨架,否则外力稍强就容易断裂。

(3)挂泥塑大型

(4)细部刻画  

(5)刷底粉上色

(6)整理阴干完成 

 4、展示大师的作品,请同学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自己的作品的,演示一些学生不懂的制作方法 

 5、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反思学习、激励评价:

随堂和综合评价相结合,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题名称

泥塑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橡皮泥卷的技能。

  2、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捏的花卷就越大。

  3、说说我的“花卷”最漂亮,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泥塑作品造型及其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泥塑的创作形式、制作技艺和表现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1、花卷一个。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

 

 

 

达标过程

二次备课

 1、观察花卷的图片,讨论花卷的外形特征——是一层层卷起来的。

  出示花卷,提问: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它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总结:

这是花卷,它是一层层卷起来的。

  2、教师出示橡皮泥,示范做花卷的方法。

  3、教师交代要求,学生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先分泥,再捏饼干。

提醒学生将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

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帮助。

  4、展览作品,并请学生说一说“我的花卷最漂亮”。

教师:

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花卷做的最漂亮。

 

 

 

课题名称

泥塑

学习目标

1、在团、搓、压等泥工活动的技能基础上,借用辅助工具(剪刀、黑豆、毛线等)塑造小花猫形象,并给花猫装饰不同的花纹。

2、能看图谱有目的地进行塑造活动,有初步的独立塑造的能力。

3、乐于在泥工活动中探索使用辅助工具和材料,体验捏泥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泥塑作品造型及其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泥塑的创作形式、制作技艺和表现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具:

小花猫的制作示意图;粮仓一个,老鼠2只

2、学具:

橡皮泥、剪刀、红绿豆、牙签、毛线若干

 

 

 

达标过程

二次备课

1、教师出示桌面教具,引出活动的主题。

——在一个农场里有一个粮仓,最近老鼠闹得可厉害了,吃掉了许多的粮食。

所以今天的泥工活动就要请小朋友来捏小花猫,治治这些老鼠。

——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只要你顺着一个一个的圆圈和圆圈里的箭头,边看边思考,就能找到捏小花猫的绝招。

2、教师出示示意图,小朋友观察图片,提出自己的疑义,教师请小朋友来解决同伴的疑义,帮助学生理解制作步骤中重点的几步。

教师:

请小朋友用几分钟的时间来看这张示意图,如果有什么看不懂的,不明白的,等会儿可以提出来。

教师:

——现在,你有什么不懂的,哪一步不明白,请提出来。

——这个疑问有谁能够帮助他,告诉他什么意思?

——还有的图示你们都懂了吗?

我来考考你们,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应该做什么?

(教师将图片的重难点部分提出来,了解孩子的观察结果,给予适当的指导。

——完整地简单讲解图示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谱中符号的意义。

3、分析小花猫的身体特征,学生谈谈自己看见的小花猫花纹是什么样的,帮助学生了解花猫的多种多样的花纹。

教师出示图片:

——你们瞧,这些小花猫的花纹有什么不同?

——你见过什么花纹的小花猫呢?

(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的花猫的花纹颜色。

4、交代捏泥的要求,学生进行看图操作。

(1)教师:

——在袋子里有几块大的橡皮泥和几块小的橡皮泥,大的橡皮泥是用来做头和身体的;小的橡皮泥用来做装饰花纹;

——还有一些材料,我们看看是什么?

这些材料有什么,怎么用,图示上也有;

——最后一个要求,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搓、压、剪以后,橡皮泥的表面应该是很光滑的。

装饰的花纹要是很细致的。

(2)学生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看图进行。

(3)请小朋友把做好的花猫放到粮仓的周围,鼓励先做好的小朋友给粮仓四周的边上捏一些小花进行装饰。

5、欣赏大家的作品,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制作不同姿态的小花猫。

教师:

有了这么多神气、威猛的小花猫,粮仓里的粮食就有保障了。

小花猫除了会跳起来抓老鼠,还会慢慢地散步、睡觉、伸懒腰、玩球、翻跟斗,这些不同姿态的小花猫你能做出来吗?

老师把这些任务留给你们到区域里去完成吧。

 

 

 

课题名称

泥塑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应知:

初步了解泥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泥塑艺术的特点。

(2)应会:

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小组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注重美术课型特点,运用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演示式教学,在课程学习的延伸中关注生活,走向社会大课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

  2)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学生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泥塑艺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泥塑作品造型及其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泥塑的创作形式、制作技艺和表现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泥巴、范作二件

 

 

 

达标过程

二次备课

1.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么?

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引出吹糖人。

2.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征,探讨归纳出:

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察动态特征结果,进一步赏析、观察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征:

整体如一充满气的圆球;重点观察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

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继续出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学习艺术家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方法。

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从人物比例、不同身体姿态、表情、衣服、五官去观察。

3.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基本方法。

出示制作过程图例,让学生观察制作方法。

教师可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看清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身体四肢用泥片卷成衣服外套包裹而成,并注意让学生观察头部和身体的衔接方法。

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

也可大胆启发学生用自己实践的方法进行捏塑。

4.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方法。

教师出示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表演体验、实践尝试、小组合作等方法探究学习。

(1)想一想,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

学生探究一:

稳定的动态本身就很容易用泥塑表现。

让学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稳定。

如身体倾斜时,手脚的张开或支撑地面时会较稳定。

(2)注意泥塑时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学生探究二:

实践演示泥巴上下用量的多少与稳定有关。

如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站稳。

学生探究三:

演示不稳定泥塑人物,让学生探究怎样放稳。

也可用添加辅助物支撑的方法,使人物动态稳定。

5.欣赏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启发学生进行主题创作。

(1)多媒体欣赏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图片,让学生感受儿童各种有趣的或天真活泼或夸张的动态,体味儿童泥塑的稚拙美,激发创作。

(2)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动作瞬间,进行创作构思,可选几位构思好的同学演示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动作。

(3)教师对泥塑创作方法作进一步深入指导:

创作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要求。

6.学生给自己的泥塑作品定好主题,稳定的表现动态,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作品表面不必光滑,宜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可独立完成一件作品,也可几人合作完成一组人物群像。

7.写上作品主题标签,展示作品,集体观摩,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自评

 

 

 

课题名称

泥塑

学习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学习运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表现庞大的动物。

3.通过泥塑恐龙,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各种树的不同美感,培养学生用捏塑的手法表现大树。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用泥塑的形式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恐龙的图片资料、彩泥或陶泥、恐龙玩具模型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泥塑刀(可自制)、彩泥或陶泥。

 

 

 

达标过程

二次备课

1.引导学生欣赏各类恐龙图片,说说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恐龙的外形特征与现存动物,如大象、鳄鱼、鸟类等动物相比,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什么类型的恐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

3.师生一起探究:

怎样用泥塑表现恐龙?

4.引导学生观察:

恐龙外形的基本特征。

5.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25页泥塑步骤图,教师现场示范。

6.欣赏同龄人的泥塑恐龙,进一步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

7.作业建议:

用泥塑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恐龙。

8.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9.展示评价:

以“恐龙乐园”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10.拓展延伸:

欣赏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恐龙(绘画、拼贴、剪影等)

 

 

 

课题名称

泥塑

学习目标

1、用彩泥塑造自己熟悉和喜爱的小动物,提高立体造型能力。

(了解)

2、在塑造小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抓住一个基本形象为突破口,塑造出多种动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塑造出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的形象,抒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抓住该动物的形象特征,塑造出多种多样的可爱的小动物的造型。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恐龙的图片资料、彩泥或陶泥、恐龙玩具模型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泥塑刀(可自制)、彩泥或陶泥。

 

 

 

达标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出示瓷塑小动物,让学生来欣赏小动物,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介绍瓷器

师: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国瓷器主要是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艺术陶瓷迅速发展。

如洛阳、淄博、景德镇、宜兴等地已成为艺术陶瓷的制作中心。

让学生观察瓷塑小动物和平常生活中真实的动物有何不同?

讲授如何制作泥塑小动物。

1、确定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小动物的形象

2、制作出小动物的每一部分的结构

3、把各部分连接在一起

4、对外形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雕刻

5、对动态进行塑捏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可几大组进行比赛

四、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泥塑小动物

图片     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