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649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docx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工艺

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连接方式与方法

刘王汉强

(中铁十六局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的两种主要连接方法

关键词:

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电热熔连接柔性连接

一、材料介绍

钢带增强PE螺旋波纹管是由聚乙烯在熔融状态下和经防腐处理过的钢带复合并缠绕成型的管道,中间经弯曲处理的钢带使管道具有较强的刚度。

外层经聚乙烯包裹后避免了钢带的腐蚀并使得管道内壁光滑。

在钢带和聚乙烯之间采用特殊材料作为过渡层,使得两种材料粘合牢固、可靠。

适用于埋深的排污工程。

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规格尺寸

公称内径(mm)

ID300

ID400

ID500

ID600

ID700

ID800

ID900

ID1000

ID1100

ID1200

ID1300

ID1400

ID1500

ID1600

ID1700

ID1800

ID1900

ID2000

ID2100

ID2200

ID2300

ID2400

环刚度(KN/㎡)

SN8≥8KN/㎡SN10≥10KN/㎡SN12.5≥12.5KN/㎡SN16≥16KN/㎡

备注

一般准长度为10米

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的物理学性能

序号

项目

要求

实验方法

1

环刚度

SN8

≥8

CJ/T225-2011

SN10

≥10

SN12.5

≥12.5

SN16

≥16

2

冲击性能(TIR)/%

≤10

CJ/T225-2011

3

剥离强度(23℃±2℃)/(N/cm)

≥100

CJ/T225-2011

4

环柔度

无破裂,两壁无脱开

CJ/T225-2011

5

烘箱实验

无分层,无开裂

CJ/T225-2011

6

管材层压壁的拉伸强度/N

300≤DN/ID≤500

≥600

CJ/T225-2011

600≤DN/ID≤800

≥840

900≤DN/ID≤1200

≥1020

1300≤DN/ID≤2000

≥1460

2200≤DN/ID≤2600

≥1600

7

蠕变比率

≤2

CJ/T225-2011

二、钢带管承插式橡胶圈连接安装施工规范

1、安装步骤

(1)把两钢带管沿同一轴线放于施工地面(图1),两管的端口下方地面需留出深300mm的工资坑。

(2)把相对应的胶圈套在插口的胶圈凹槽处(图2)。

(3)将管材承插口处的泥土、杂质等擦洗干净。

(4)在管材承插口和胶圈处抹一层涧滑油(连接管专用油)或洗洁精(图3)。

(5)将两根管材承插在一起,保证两根管材在同一轴线上。

ID400以下建议用拉紧器连接,ID500以上建议用挖掘机协助连接(图4。

(6)承插口安装完毕后,再用挤出焊枪在承插口缝隙处补一圈焊,安装完成(图5)。

2、注意事项

(1)管材承插口表面应光滑,无缺口、变形现象。

(2)管材承插口处应没有泥土,杂质。

(3)安装胶圈时,要保证胶圈完全陷入凹槽内。

(4)管材承插一定要到位,保证胶圈与承口紧密相连。

(5)一般情况下,焊枪完成后需在管材上用焊枪把承插口焊缝处补焊一圈。

ID600以下管外承插口焊缝处补焊,ID700以上在管内承插口焊缝处补焊。

3、焊接示意图

4、管道施工和敷设

(1)一般规定

1)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经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基上。

当管道在车行道下面时,管道覆土不宜小于0.7m。

2)施工时,管顶的最大允许覆土,应按设计规定对管材环刚度、沟槽及其两侧原状土的情况进行核对,当发现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要求改变设计或采取相应的保证管道承载能力的技术措施。

3)当聚乙烯排水管道穿越铁路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钢、铸铁等材料制作的保护套管,套管内径应大于聚乙烯管外径300mm。

对埋设在铁路下的管道,套管设计应按有关铁路等的规定执行。

(2)沟槽

1)沟槽槽底净宽度,可按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管径大小、埋设深度、施工工艺等确定。

当管径不大于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300mm;当管径大于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500mm。

2)沟槽形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质情况、施工设备及季节影响等因素制定。

3)槽底不得受水侵泡,若采用人工降水,应待地下水位稳定降至沟槽底以下时方可开挖

(3)管道基础

1)管道应采用土弧基础。

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0mm的中粗砂基础;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铺垫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基础层,也可分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32mm的碎石,厚度100-150mm,上层铺中粗砂,厚度不小于50mm。

对软土地基,当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能力后,再铺设中粗砂垫层基础。

2)在管道设计土弧基础支承角范围内的腋角部位,必须采用中粗砂或砂砾土回填密实。

回填范围不得小于支承角2&加30°。

3)对由于管道荷载、地层土质变化等因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应在管道敷设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5、回填

(1)一般规定

1)管道敷设后应立即进行沟槽回填。

在密闭性检验前,除接头部位可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0.5m;密闭性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

2)沟槽回填应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进行,并确保管道和构筑物不产生位移。

必要时宜采取临时限位措施,防止上浮。

3)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4)管顶0.5m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同时均匀进行,并夯实、碾压。

5)回填时沟槽内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和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杂硬物体。

6)当沟槽采用钢板桩支护时,在回填达到规定高度后,方可拔除钢板桩。

钢板桩拔除后应及时回填桩孔,并应采取措施填实。

当采用砂灌填时,可冲水密实;必要时也可采用边拔桩边注浆的措施。

7)沟槽回填时应严格控制管道的竖向变形。

当管径较大、管顶覆土较高时,可在管内设置临时支撑或采取预变行等措施。

回填时,可利用管道胸腔部分回填压实过程中出现的管道竖向反向变形来抵消一部分垂直荷载引起管道竖向变形,但必须将其控制在设计规定的管道竖向变形范围内。

(2)回填材料及回填要求

1)从管底基础层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

2)管底基础层必须铺设在符合承载能力要求的地基土层上。

3)在管道的土弧基础中心角2α+30°范围内的管底腋角,部位必须用中粗砂填充密实并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细颗粒材料填充。

4)沟槽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小于0.2m。

在管顶以上0.5m范围内不宜用夯实机具夯实。

回填土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CECS223:

2007规程的规定执行。

注:

本施工规范仅供参考,具体的设计、安装、运输、贮存、施工技术,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或规程的要求。

三、钢带管电热熔带连接安装施工规范

1、安装步骤

1)将两根管沿同一轴线平放于施工地面,并把两根管材两端对平,两根管材钢带切口部位下方地面需留出深300mm的工作坑,并把管材两端的封口胶去除。

2)彻底清除连接端的水、泥沙等杂物,对齐管材后,用钢丝刷对管道连接端表面进行砂毛处理。

3)用电热熔带将管道连接部位紧紧包住,电热熔带的两头与钢带切口处有不少于100mm的错位。

4)用钢扣带包住电热熔带并用拉力器拉紧,使电热熔带与管壁紧紧靠在一起,且两头接线端外露。

5)将焊机的输出线夹与电热熔带的接线头相接,打开焊机工作开关,然后根据管径设定相应的参数进行焊接,焊接参数参照表1执行。

焊接结束后,关闭电源冷却至规定时间后移走刚扣带。

6)用焊枪把两根管材切口缝隙内外均补一层焊,补完焊后安装完成。

(ID600以下在管外电热熔带两端焊缝处补焊,ID700以上在管内两根管材间缝隙处补焊)

2、注意事项

1)钢带管的管口必须切割平整,不允许钢带外露或管口变形现象。

2)使用焊枪时,先把热风调4-7档,焊机预热至焊丝能正常挤出(约10min-12min),再按实际环境温度,主机调D-F,主机速度超大,热风随之越大。

停止使用焊枪前先把热风调至0档。

3)管材焊接处应没有泥土,杂质,并且不允许有水,避免通用焊接引起短路或操作人员触电现象。

4)冷却过程中严禁移动管材或强制冷却。

5)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使用。

3、焊接参数

表1焊接参数

管材规格/(DN/ID)

焊接电流/A

焊接时间/min

冷却时间/min

300

6

15

20

400

7

15

20

500

8

15

20

600

9

15

20

700

10

15

25

800

12

15

25

900

13

15

25

1000

13

15

25

1100

14

15

30

1200

14

15

30

1300

14

16

30

1400

15

16

30

1500

16

16

35

1600

17

16

35

1700

18

16

35

1800

19

16

35

2000

20

20

40

2200

23

20

40

2400

25

20

40

4、管道施工和敷设

(1)一般规定

1)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经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基上。

当管道在车行道下面时,管道覆土不宜小于0.7m。

2)施工时,管顶的最大允许覆土,应按设计规定对管材环刚度、沟槽及其两侧原状土的情况进行核对,当发现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要求改变设计或采取相应的保证管道承载能力的技术措施。

3)当聚乙烯排水管道穿越铁路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钢、铸铁等材料制作的保护套管,套管内径应大于聚乙烯管外径300mm。

对埋设在铁路下的管道,套管设计应按有关铁路等的规定执行。

(2)沟槽

1)沟槽槽底净宽度,可按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管径大小、埋设深度、施工工艺等确定。

当管径不大于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300mm;当管径大于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500mm。

2)沟槽形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质情况、施工设备及季节影响等因素制定。

3)槽底不得受水侵泡,若采用人工降水,应待地下水位稳定降至沟槽底以下时方可开挖

(3)管道基础

1)管道应采用土弧基础。

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0mm的中粗砂基础;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铺垫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基础层,也可分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32mm的碎石,厚度100-150mm,上层铺中粗砂,厚度不小于50mm。

对软土地基,当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能力后,再铺设中粗砂垫层基础。

2)在管道设计土弧基础支承角范围内的腋角部位,必须采用中粗砂或砂砾土回填密实。

回填范围不得小于支承角2&加30°。

3)对由于管道荷载、地层土质变化等因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应在管道敷设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5、回填

(1)一般规定

1)管道敷设后应立即进行沟槽回填。

在密闭性检验前,除接头部位可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0.5m;密闭性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

2)沟槽回填应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进行,并确保管道和构筑物不产生位移。

必要时宜采取临时限位措施,防止上浮。

3)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4)管顶0.5m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同时均匀进行,并夯实、碾压。

5)回填时沟槽内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和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杂硬物体。

6)当沟槽采用钢板桩支护时,在回填达到规定高度后,方可拔除钢板桩。

钢板桩拔除后应及时回填桩孔,并应采取措施填实。

当采用砂灌填时,可冲水密实;必要时也可采用边拔桩边注浆的措施。

7)沟槽回填时应严格控制管道的竖向变形。

当管径较大、管顶覆土较高时,可在管内设置临时支撑或采取预变行等措施。

回填时,可利用管道胸腔部分回填压实过程中出现的管道竖向反向变形来抵消一部分垂直荷载引起管道竖向变形,但必须将其控制在设计规定的管道竖向变形范围内。

(2)回填材料及回填要求

1)从管底基础层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

2)管底基础层必须铺设在符合承载能力要求的地基土层上。

3)在管道的土弧基础中心角2α+30°范围内的管底腋角,部位必须用中粗砂填充密实并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细颗粒材料填充。

4)沟槽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小于0.2m。

在管顶以上0.5m范围内不宜用夯实机具夯实。

回填土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CECS223:

2007规程的规定执行。

注:

本施工规范仅供参考,具体的设计、安装、运输、贮存、施工技术,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或规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市政排水管道》

《CJ/T225-201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