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146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docx

精品语文新高考名优资料突破七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

突破(七) 准确定调,多方挖掘,分析概括情感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评事使蜀

[唐]王建

劝酒不依巡,明朝万里人。

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

石冷啼猿影,松昏戏鹿尘。

少年为客好,况是益州春。

鉴赏 首联叙述了朋友将远行万里、两人离别前开怀畅饮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颔联中,诗人选取“云栈”“板桥”等意象,想象出友人旅途之艰险与孤寂。

颈联的意思是啼猿的身影映在冷峻的石壁上,戏鹿扬起的尘土弥漫在松林间,虚写出友人去蜀地的景象。

中间四句,诗人借助想象,运用虚笔,在空间的转换中,大大地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尾联中,诗人劝勉友人,希望他趁着年轻,趁着蜀地大好春光,在外多磨炼自己,表达了旷达乐观、昂扬积极的情感。

同为送别诗,本诗尾联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相同点:

两首诗的尾联均表达了旷达乐观、昂扬积极的情感,无伤感之意。

(2分)

(2)不同点:

①王建诗的尾联侧重劝勉友人,希望他趁着年轻,且正逢蜀地大好春光,可在外多磨炼自己;②王勃诗的尾联侧重劝慰友人,安慰自己,不要为离别泪湿衣襟,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

(4分)

失分样本反思:

现场答案1:

(1)相同点:

两首诗的尾联都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安慰之意。

(2)不同点:

①本诗尾联意为少年客居是好的,何况益州正值春日,表达了对友人出使蜀地的祝愿与乐观心态,抒发了对友人的宽慰、勉励之情,积极向上。

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则以送别之泪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伤感。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仅得3分。

相同点有“安慰”关键词,得1分。

不同点部分,第①点有“宽慰、勉励”“积极向上”关键词,得2分;第②点分析错误,不得分。

现场答案2:

(1)相同点:

两首诗均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依依不舍和美好祝愿、劝勉之情。

(2)不同点:

①本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以及美好祝愿,表达的情感积极向上,希望朋友可以意气风发、年轻有为。

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主要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宽慰之情,豁达乐观,还有对其路途遥远的担忧。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可得5分。

相同点有“劝勉”关键词,得1分。

不同点部分,第①点有“美好祝愿”“积极向上”“年轻有为”等关键词,得2分;第②点有“宽慰”“豁达乐观”等关键词,得2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风(其二)

[唐]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鉴赏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开篇从亲切细腻的感受切入,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坠,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东流”指东方的流水,“西日”指西方的太阳。

二者在空间上相互映衬,体现外在的空间属性;但“东流”“西日”又是时间性的,其时间性是来自事物自身的内在属性。

这种时空合一体现的混沌整一的宇宙观,最易导向人的情感体认。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是绝佳句。

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捣衣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对价值与意义的追寻是得不到答案的,但人的归来为明月的存在找到了目的。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等到白首回家的那天,在庭中体味世事人生。

但故园池台如今是否还在?

展现出对故园的忧虑。

白发之时要回家,但有家可回吗?

体现出杜甫悲剧意识的特征。

有人说,在诗歌的后四句中诗人抒发了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

②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

③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

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

(每点2分)

失分样本反思:

现场答案1:

①后四句,写有家不得归、即便能归很可能也是池台毁弃的衰景,诗人借此表现了内心的悲哀;②乐笔指的是终有一天能够回归家乡的希望之情;③二者相互渗透,悲喜交加。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最多得3分。

“悲”“乐”两方面都有涉及,并有简要的分析。

问题是,一方面具体分析还不到位,造成悲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须全面分析;另外,对“悲”“喜”二者孰轻孰重的判断错误,二者并非一样,而是有轻有重。

也就是说,根据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悲”的成分更重。

现场答案2:

①后四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不能归是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是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白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损毁为悲。

②但悲情中包含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风趣、灵动,嫉妒他人团圆安乐,悲中含乐;想象总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着院中的老树怡然自得,饱含希望之乐。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可得4分。

题目中既然强调“悲中有乐,乐而更悲”,答案应该再从总体上谈谈二者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并要强调“悲”的主体地位。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禁林春直①

[宋]李昉②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③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啭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

 ①直:

同“值”,值班。

②李昉:

宋太宗时两任宰相。

③直阁:

大臣值班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描写诗人作为太平宰相,在翰林院值班时所见春日熙熙、莺歌燕舞的融和景色。

由此一院宁静和平的物象,引出对于“八方无事”的盛世的赞颂。

以小见大,笔致清丽,歌咏承平光景而不落颂圣的俗套。

此诗侧重于写景,用以表现馆阁宁静,国家安定和平的盛世气象,所以前六句都是对景色的描绘。

首联写馆阁春日辉照,帘幌轻摇,静谧恬淡的气氛。

颔联推而广之,由馆内而院中而天下,均是一派春光明媚,天下太平繁荣的景象。

颈联转为工笔描绘,黄莺啼啭,燕子双飞,既写出安宁美好的景色,又扣紧“春”日。

尾联以抒发感受作结,自责自愧,既切合馆中大臣的身份,又将诗意归总于“禁林春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以前朝元老入宋做官的谨小慎微之态。

全诗起承转合,顺序井然,诗风清丽温婉,颇有馆阁气象。

虽不无粉饰之辞,但也可以反映宋初气象。

前人评价本诗颔联所写内容“气象广大”,对此你怎样理解?

从全诗看,诗人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颔联写景,渲染小院的繁花似锦,叙事直言朝廷无事可忙;(1分)实际却写出了四海同春、天下太平的盛世气象。

(2分)

(2)全诗前六句借景表达出对天下太平的舒畅喜悦的心情;(1分)结尾二句则转而表达身为宰相却无所用心的自谦与自省。

(2分)(意思对即可)

失分样本反思:

现场答案1:

(1)庭院里有花,好像春天永远在这里,国家近来无事,很少有诏书需要处理。

表现了春天鲜花开放的盛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

(2)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祥和、山河无恙的适然,也表达了才能无法施展的苦闷。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仅得2分。

第一问只是简单翻译了一下颔联,并没有回答对“气象广大”的理解,得1分。

第二问答出了“对国家祥和、山河无恙的适然”,得1分;“表达了才能无法施展的苦闷”理解错误,缺乏知人论世的意识,注释已提示李昉在宋太宗时两任宰相。

现场答案2:

(1)①颔联中写道:

直阁内的花开表明春日永远存在,天下八方平安无事,诏书也日渐稀少。

②从描写春日景象转而与天下太平之事相联系,视野开阔,体现家国情怀,气象广大。

(2)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任劳任怨的爱国之情,借春景又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同时又觉自身能力不足,担任宰相又恐阻断了他人的求仕之途,情感矛盾。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可得5分。

第一问可得3分。

第二问“忧国忧民、任劳任怨”“对春天的喜爱”理解错误,但答出了“又觉自身能力不足”“又恐阻断了他人的求仕之途”这一关键点,得2分。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李贺

其 一

箨落①长竿②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 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③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①箨(tuò)落:

笋壳落掉。

②长竿:

新竹。

③茂陵:

地名。

《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

“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鉴赏 (其一)这是一首借物咏志诗。

诗人把新笋描绘得非常美丽。

笋壳一片片剥落下来,竹笋抽节向上生长,它晶莹透碧,像是刚刚经过刻刀雕琢出来的碧玉一般。

这里的笋的形象,是经过诗人理想化、诗化了的形象。

它晶洁如玉,生机勃勃,茁壮挺拔;它要挣脱笋壳的束缚,要向上生长。

由于这株笋有着如此美好的资质,所以“母笋是龙材”的赞美就不使人感到突然,而是水到渠成了。

如果说前两句主要是写笋的外在美的话,那么后两句就是承接着上面写笋的生长愿望,进一步刻画笋的内在美。

“更容”一词含义很深刻,这是假设之词,假如容许的意思。

这两句的意思是,假如容许它尽情生长,一夜之间拔节挺长千尺,它自然会脱却尘泥而直插青云之上。

这里表达了新笋冲上九霄的豪情壮志,它不甘心于埋没园泥之中的现状。

这是新笋的内在美。

另外,“更容”一词的反面含义是,现在是“不容”,不能容许新笋一夜抽千尺,所以它就不可能拔地而起,直上青云。

这就包含着深沉的幽怨。

抱怨自然是由于它不能尽情地生长。

这一层含意则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新笋丰富的“内心世界”。

(其四)这首诗以司马相如归卧茂陵自喻,慨叹自己家居昌谷时的清贫生活。

诗的开头两句“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意为老竹虽老,仍挺拔坚韧,梢可拂云,而自己年纪并不算老,却只能像家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一样,甘守清贫。

“古竹”是相对新笋言之。

“茂陵归卧”,司马相如曾为孝文园令,因病免官,家居茂陵,而诗人自己也失意居家,贫困潦倒。

“叹清贫”,并不见于史书记载,却是诗人自己处境的生动写照。

李贺虽为唐王室的后裔,但一生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甚至因为父名的缘故,连进士考试也不能参加,与李商隐一样“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辞官居家后更是过着清贫的生活,以致两年后在贫病中死去,一个“叹”字,感慨万分。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这两句写的是另外两种场景下的竹枝形象。

一是在风吹雨啸之中。

“雨啸”,非雨声,而是风吹竹声,仿佛雨在“啸”。

这是大片竹林才有的现象,老竹叶坚硬而挺,相互碰撞,声音清脆。

竹叶也可制成叶笛,吹奏起来声音嘹亮悦耳。

千亩之竹,其景象气魄自与“家泉石眼两三茎”之竹不同,风吹过后,声浪如排山倒海。

而风和景明之日,一只小鸟栖息枝头,其景却可映入酒樽之中,这又是何等的静谧安闲。

这情景于竹本身而言,却道出其一个特点——坚韧,不管怎么弯曲也不易折断。

竹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寄托着诗人的情志。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竹子,请分别分析“新竹”与“古竹”这两个意象,并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启示。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新竹”拔节千尺、脱却尘泥,寄托了诗人的凌云之志。

②“古竹”梢可拂云、挺拔坚韧,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③启示我们即使遭遇坎坷,也不能泯灭凌云之志。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失分样本反思:

现场答案1:

①新竹超越泥地,高可千尺。

②古竹虽老,仍旧高大。

③启示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可得3分。

分别答出了意象的外在特点,但未答出它们的“意”,即内在情感,忽略了题干提示。

“启示”只答出了一点。

现场答案2:

①新竹指诗人初入政坛的壮志。

②古竹是指诗人虽老但仍可做出贡献,想要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启示:

要甘于清贫,保持乐观。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仅得1分,仅第②点得1分。

可以看出该考生只就第二首诗谈启示,并没有把两首诗联系起来。

第①、②点虽然写出了诗人情志,令人惋惜的是,脱离诗歌内容与情感,任意拔高,任意比附。

分析意象,应由“象”到“意”,这是基本思路,分析“意”不应脱离“象”来谈。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更是高三复习的重心所在。

经过一轮复习,考生应该较好地掌握了把握思想感情的路径及答题要求,但随着高考考查形式的越来越灵活,对答题要求也越来越高,分析概括思想感情不准确、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

因此,二轮复习就要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找准突破口,加强针对性训练,从而更好地领悟古诗的情感美。

一、准确定“调”,破除定势,突破判断情感不准确问题

(一)准确定“调”

所谓准确定“调”,就是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准确抓住所给语言材料的感情基调——是愁是喜,是爱是憎等。

“调”定准了,后面的许多任务都好完成了。

1.找出情由

欲知作者感情,先要关注产生感情的原因。

找准原因,情感基本上就可以定调了。

大体而言,作者感情产生的原因不外乎外在环境与作者自身两种。

外在环境主要有时令变化、社会治乱等,作者自身因素主要指身体、人生遭遇(或贬谪,或离合)和理想抱负等。

这些原因,一般都可以从诗句中找到,有时注释中也会有所暗示。

例如2020年全国卷Ⅰ《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一诗,单从标题“抱疾”“杜门”这两点就可以推测出有“宽慰”“鼓励”之情。

又如2020年江苏卷《送沈康知常州》一诗,标题中也有两个产生情感的情由:

“送(别)”“知(做官)”。

读每首诗,如果能从标题、诗句中弄清楚作者写诗的具体缘由及目的,基本上就可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了。

2.紧扣内容

(1)显隐情语定基调

从标题、诗句中找到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或显或隐的情感词语,是最主要、最准确、最有效的办法。

显性词语就是直接点明情感的词语,如句中的“悲”“喜”等。

一般情况下,作者用什么“情语”,就表达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可不一定真的表达“喜悦”之情,有可能是反语。

因此不可将“情语”直接拿来用,还要结合诗歌语境作准确的理解。

当然,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隐性词语主要有三类:

一是描摹人、景、物特征的词语;二是用了典故的词语;三是表示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

对于这些情语,需要仔细揣摩,如若轻易放过去了,就会影响对情感的判断。

(2)景物色彩定基调

①时令色彩。

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的,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给人以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②冷暖色彩。

景物是情感的载体。

我们可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

明丽绚烂的景色一般表现一种愉悦的心态,而色彩暗淡的景物往往表达伤感之意。

当然也有特例,作者以悲景写乐情或以乐景写悲情,这种情况要结合诗作具体内容另当别论。

(3)人物举止定基调

诗中人物的行为举止是其内心情绪的反映,而作者有意选取人物的行为举止或事情入诗,肯定与表情达意密切相关。

找出人物举止一类词语加以揣摩,就能把握住情感基调了。

例如2020年天津卷《纪村事》一诗,写村民“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一个“迎”字,一个“送”字,写出了村民为迎接新社到来的忙碌、祥和情景。

(4)用典褒贬定基调

古诗少不了用典。

用典,作者自然要表明自己或褒或贬、或伤或讽的态度,于是从中可以窥探作者的感情基调。

如2016年全国卷Ⅰ《金陵望汉江》一诗,引用了任公子“沧浪罢钓竿”的典故,作者对当时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而任公子“善钓”才能无处施展,又隐含了自己的无限失落,这样,“高兴夹杂着失落”的感情基调就把握住了。

3.前后关联

对于局部型情感题,整体意识、关联意识尤为重要。

有时就句读句,是不会真正地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因此就需要我们前后关联,这样才能将其所表达的真正情感找出来。

为此,一要分析诗歌中各句各联的情感逻辑联系,读通诗歌的内容层次、起承转合等,综合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二是综合利用标题、典故、注释、背景等因素来理解,尤其要把标题与诗句关联起来,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意识。

(二)破除定势

在判断情感时,要注意破除以下思维定势,以保证判断方向的准确性。

(1)题材定势:

看到送别就认为伤感。

(2)作者定势:

看到李白就认为他傲视权贵,不能看到他政治上的理想;看到辛弃疾就认为要抒发报国之志或怀才不遇,不能看到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3)技巧定势:

看到乐景就以为是乐情。

(4)背景定势:

看到注释中提到“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时”等背景文字,就认定抒发怀才不遇、哀怨凄伤的情感。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注]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时所作。

李儋,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时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诗文好友。

李儋在长安和作者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作者写了这首诗寄赠答谢。

鉴赏 本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

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

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示出时光飞逝,更流露出对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

“世事茫茫”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

当时长安尚为朱泚所盘踞,皇帝逃难到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

在这种形势下,作者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

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

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

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

在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的处境下,作者十分需要友人的慰勉。

尾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颈联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自己晚年多病的慨叹。

②渴望回归田园,身居异乡,思乡渴望归乡的惆怅。

③为官无能的自责与惭愧。

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有愧,流露出未能尽责的惭愧。

④对百姓疾苦的深刻同情和对朝廷前途的忧虑。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汉水东流①

[宋]辛弃疾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

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②。

尊中酒,堪为别。

况故人新拥,汉坛③旌节。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④休重说。

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⑤。

 ①本词是辛弃疾南归后任江陵知府,送友人前往汉中前线任军职时所作。

②弹铗:

战国时冯谖自信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剑把而歌,要鱼,要车,要养家。

后遂用“弹铗”谓怀才而受冷遇,心中不平。

③汉高祖在汉中筑坛拜韩信为大将。

④枚乘《七发》:

“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⑤楚楼:

见宋玉《风赋》中楚王语“快哉此风”。

庾台月:

东晋庾亮为荆州刺史时偕部属登斯楼赏月。

鉴赏 这首词写于淳熙四年(1177),辛弃疾时年三十八岁,在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任上。

上片写战争过去了,人们的敌情意识就淡薄了,“髭胡膏血”都被汉水洗净了,这是一句反义用语,道出了作者心里的不平。

接着用“人尽说”回忆王郎的“旧时英烈”。

下片的过片与上片的开头遥相照应,既然没有战争了,刀剑就应该入库了。

“腰间剑”四句的本意仍然是作者心中不平的发展。

因为辛弃疾渡江南来,梦寐以求的是率兵北伐,与金人决战,或是做一些与抗金事业有直接关系的事情。

而南宋王朝却不重用他,虽然在地方上做到了一路的军政长官,却与他本人的根本意愿相反,这种忧郁与不平,经常在词里流露出来。

从词中的描写来看,这位王郎是拥有“汉坛旌节”的一路长官,作者以很大的热情,鼓励他“马革裹尸当自誓”,以驰骋战场、为国捐躯为荣;同时,告诫他的朋友“蛾眉伐性”的苟安生活是可耻的。

全词激昂沉郁,愤懑与不平隐含在曲折之中。

有评论者称“此词充满贺友人军职升迁之喜,全无哀婉伤感之意”,你是否认同这种看法?

试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认同。

①这首词的确有贺友人军职升迁之喜,多处表达对友人年轻有为的赞美和继承先人遗业再建新功的鼓励之意,但并非全无哀婉伤感之意。

②上片前三句反义用语,写战争过去,人们便淡忘了曾经的血腥(或“敌情意识就淡薄了”),道出了作者心里的不平(悲哀、叹惋等)。

③下片中作者以战国冯谖自喻,由友人写到自己,表达勇无所施、报国无门的愤懑。

④末尾三句虽是叮嘱,也暗含期望友人帮助自己去前线杀敌之意,愤懑与不平隐含其中。

二、多方挖掘,突破判断情感不全面问题

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的要点在于:

准确、全面,先准确,再全面。

所谓全面,就是说情感题的要点往往不止一点,要答足、答全所有要点。

当然,要做到较困难,不过,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多方挖掘,从不同层次、角度充分挖掘情感要点,还是能够做到的。

1.细分所给材料的内部层次,做到不偏漏

情感把握题要求概括分析的材料有:

一两个词语、一两个句子、一联或两联、上片或下片,乃至全篇。

不同的层级,包含的情感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