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2269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4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4页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4页
亲,该文档总共1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含12套模拟卷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文档格式.docx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他运用的是体验式的思维方式。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孟子在“推人及物”的思想基础上,发展提出了“推己及人”的社会推恩思维。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契合了他“乐山乐水”的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C.文章第二段引用孔子和荀子的话,论证了先秦生态理论中存在着对自然敬畏的思想。

D.首段提出观点,中间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生态伦理思想"

尾段论证“生态伦理实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備家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为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

B.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D.孟子赞成“时禁”并杜绝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遥远的灯光

阿成

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世界便属于你一个人了。

窗前的我,仿佛又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是啊,这是三十年前的岁月了。

我开着卡车,独自一人行驶在荒野上。

尤是寒冷的冬夜里,那老银色的雪光会一直廷仲到迷蒙的远方,四野似乎是一个偌大的银铸世界,只有我开的这辆小若奴虫的卡车在行驶。

三十年前,那些沉驻在荒野上的乡村,仅由十几幢简陋的茅草房拼成,村口处照例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杆子,上面吊着一盏亮刺刺的灯。

早年时村子里是没有电的,乡下人只能点油灯或蜡烛照明。

为了节省一蹊油、一截蜡,会早早地熄掉它。

是啊,只有村口处那高高竖立的灯,是黑夜里唯一的光亮。

开着老式的卡车行驶在荒野上,当看到那远处的灯光,在孤寂与清冷中,便有了一点橘色的希望。

这烁闪着的亮团引导着你朝它开去----是啊,这黑沉沉、泛着银色雪亮的大野之上,只有这么一盏灯在远方活活地闪烁着——它出现的那一刻,便成了夜行人不弃的伴侣了。

这孤寂的灯光会让你想起许多陈年往事,它一帧一帧地照亮了你早年的某些画面。

这些画面里有你的父母、兄弟,也有你的同学,这些影动着的人们经过岁月的沉淀、灯光的抚绕,竞变得那样的温馨和纯净,让你那原来凉凉的心,在墨色的夜中感到了一束春阳般的暖。

是啊,在这样的回放中,的确很少出现让你齿冷的往事,它们似乎害怕这孤寂的夜、远处的灯,即便是偶一地浮现出来,也会被过滤得那样亲切起来。

远处的灯光终于近了。

常做冬夜的行客,知道前方的那一盏孤灯,或者是用冰做成的灯军,里面点着一支微微搖曳的蜡烛,远远的,如一钵文火闪耀着耀着----那儿呀,或许是一爿小蒎店吧。

我曾多次住过这样的店。

店的夜呵,从不寂寞,车老板们进进出出,须不断地去院子里喂马,解手,或者几个人盘坐在火炕上,边吧嗒着呛人的早烟,边唠嗑儿。

前面那盏灯下,或许是一个公路检查站。

检查站里有一领长长的火炕,在墙角处有几个齐胸高的大瓦缸,里面分别腌着酸菜、威茉,存着杂粮。

行路人只要交上一两块钱,就可以美美地吃上顿热乎乎的高梁米饭了。

卡车终于从那一域灯光下开了出来,渐次地将那灯光远远地、远远地甩在后西,直到化作天上的一颗星。

你继续在老银色的荒野上行驶了,听着发动机发出的嗡嗡声。

是呵,风雪中便是葵雄也是孤单的哟。

在迷蒙舞落的雪中,你会看到远远地有移动的灯光,那同样是一台夜行的老式卡车,正从你对面驶来。

似乎是司机们都担心政坏这夜的沉静,双方只是用闪烁灯光的方式彼此打一个招呼。

迎面的卡车从你身旁驶过去了,前途又变得浑沌起来,似乎这雷夜里,只有你这一台卞车在孤

单地行驶着。

进入山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兴安岭的盘山道,一山一山地缠绕着,卡车驶上这盘山道时,常会看到在山顶上一辆卡车的灯光,它就在你高高的上方,似乎正朝着天上的方向行驶。

当你笃驶的卡车驶上山顶,前面那辆卡车的灯光却倏然地滑落到山腰那儿了。

就是这样,两辆卡车上上下下地盘旋着,有意或无意地追逐起来……

出了山,卡车便进入无涯的平原了。

正当你这个夜行者感到疲倦时,前面又有一束灯光闪烁起来,于是,你再次地振作了起来。

流水似的岁月湍急而过,当你开着私家车又行驶在冬日的大野上时,眼前的景象与三十年前已截然不同。

夜下的高速公路被路灯照得如昼如织,铺成了一条辽远灿亮的灯带。

远处的村庄不再是一盏孤灯下的老式乡村,它已被灯光璀璨、堆砌如冠的城镇所取代。

行驶当中,不断地有车子从你的迎面驶过来,完全没有打招呼的必要了。

昔年的盘山路消失了,变成了一条被风呼啸着的隧道。

夜,不再宁静了,灯光也不再是回忆之桥,你只是开着车木然地看着前方,行驶着……

哦,下雪了。

你披上衣服起来,站在窗前。

已是凌晨3点,透过布满霜花的窗,久久地凝望着空空荡荡、灯火簇拥着的高速公路。

是啊,在这飘雪的夜里,你在等待什么呢?

是在等待从远处驶来的卡车的灯光吗?

(选自《2018年中国散文精选》,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作者追忆自己三十年前夜晚荒野开车的情景,“偌大的银铸世界”“小若蚁虫的卡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出下文对灯光充满感情的描写。

B.作者最盼望的还是旅店的灯光和公路检查站的灯光,虽然作者讨厌这些地方的嘈杂,但这些地方能够留宿和饱餐,免于雪夜冻饿之苦。

C.文中使用的“是啊,……,”的句式,其中包含着肯定、感慨的意思,前后反复这样写,强化读者的认同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结尾写站在窗前,结构上照应开头,感情上通过对等待对象的追问,回扣上文对灯光的追忆,表达了对当年卡车灯光的一往情深。

5.小说以“灯光”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6.在文中“灯光”有怎样的含意?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其商业价值。

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在互联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就是财富”这句格言,又有了新的解读,因为在知识付费平台上,实现了知识直接“变现”(把非现金的资产和有价证券等换成现金),成了另一种含义的“知识就是财富”。

另一方面,引入价格或经济回报因素后,是否会进一步提高人类知识分享与消费的效率,也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摘编自XX百科、秦洁《知识付费兴起原因探析及前景展望》)

材料二:

随着知识付费概念的走红,短时间内各种知识付费平台一拥而上,致使行业良莠不齐。

纵观当下市场上的产品形态,无论是综艺式的说话课程、快速解惑的付费问答,抑或是读书精华,内容均呈现大众化、浅层化、覆盖面广的特点,根本无法满足用户深度学习、获得知识沉淀的需求。

在此状况下,知识付费行业要良性运行,更需要从内容上下功夫,根本不是莶约几个大Ⅴ就能解决问题的。

人们之所以愿意为知识“买单”,就是因为知识的可贵,而可贵的知识不是靠名人效应积攒的,而是需要“肚子里有货”。

唯有拓宽知识生产者的渠道,让更多的知识人参与到知识付费领域中,才能够解决知识付费“内容”不足的问题。

(摘编自腾讯《“知识付费”缺少的不是理念,而是内容》)

材料三:

图一:

2018-2018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规模及预测

图二:

友最愿意买单的领域

能提高工作能力和收入的经验

兴趣爱好

职业选择

时间管理

方法技能

63.3%

42.19%

32.90%

28.05%

23.91%

(数据果壳和易云课堂公布的《2018年知识青年付费报告》)

材料四: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技术驱动的风口不同,知识付费的崛起,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演进,不如说是社会需求的爆发所致。

具体而言,知识付费既借力于知识付费平台的演进、付费方式的便利,也得益于中国中产阶层及准中产阶层学历教育需求的爆发。

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付费只是一种应对当下中产焦虑的“止痛剂”,也不仅仅是IP变现的另外一种方式。

知识付费通过交易手段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认知盈余,是通过市场规律和便利的互联传播达到信息的优化配置。

未来的知识付费行业实际上是现有的信息服务业互联化的一部分,是人类信息生产、获取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由一对多转为多对多的一个阶段。

最终,知识付费不仅会作为一种独立的行业,还会直接改造和融合现有的教育业、出版业、广告业、咨询服务业,成为万亿以上规模的巨大产业。

但相比未来的前景,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

从整休产业上看,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完全、用户群休需要扩大等问题都制约了知识付费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对知识付费行业进行整休的梳理和检视。

(摘编自冯尚钺《我们研究了28家平台,为你揭开知识付费的现状与未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揭示了知识付费的本质、优势,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付费潜在缺点的隐忧。

B.材料二表明,当前知识付费行业普遍存在内容肤浅、缺乏个性、广而不精等缺点。

C.材料三图二表明,最能决定友付费的意愿是内容的实用价值,其次是兴趣爱好。

D.材料四表明,“知识付费”的崛起,不是技术的演进,而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识就是财」富”这句经典格言在当今成为现实,得益于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日益转变。

B.2018年-2018年,我国内容付费用户的规模及增长率均成上升趋势,但预测2018年这二者均成下降趋势。

C.未来的知识付费行业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对多相勾连的模式,是一个崭新的独立行业,规模可达万亿以上。

D.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不宜寄予过高期望。

9.怎样才能使“知识付于费”行业良性发展?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裕,字资德,丰城人。

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

天顺中,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

石彪滥报首功,诏裕核实。

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

亨亦旋败。

由是有强直声。

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

以才擢山东按察使。

重囚二百余人,或经十余年未判,裕旬月间决遣殆尽。

大岘山贼塞七十余,裕捕戮其魁,纵胁从,除其逋欠,乱遂平。

成化初,迁陕西左布政使,入为顺天府尹。

政声大著。

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

浚白塔、孟渎二河以便漕。

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旧编木捍冲激,劳费无已。

裕与郎中杨恭等谋,易以石,遂为永利。

淮、凤方饥,而太仆征预备马二万匹,裕论罢之。

在淮六岁,每岁入计事,陈利病,多施行。

父忧归,服除,留佐院事。

十九年代戴缙为右都御史。

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汪直败,偕副都御史屠滽请雪诸忤直得罪者,帝不悦,夺俸。

又坐累,调南京都察院。

考绩赴都,留为工部尚书。

初,吏部尚书尹旻罢,耿裕代之。

以持正不为万安①所喜。

而李孜省方贵幸用事,欲引乡人,乃协谋去耿裕,以裕代之。

裕本廉介负时望,以孜省故,名颇损。

其铨叙亦平。

故事,考察目有四:

曰老疾,曰罢软,曰贪酷,曰不谨。

裕言:

“人材质不同。

偏执类酷,迟钝类软。

乞立‘才力不及’一途,以寓爱惜人才之意。

”帝善之,遂著为令。

孝宗立,言官交章劾裕进由孜省。

裕不平,为《辨诬录》,连疏乞休去。

正德中卒,年八十八。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

【注】①万安,明朝宪宗时朝廷首辅(相当于宰相)。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B.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C.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D.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父,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

从父长于父者为从们,即堂们;

年幼于父者为从叔,即堂叔。

B.服除,即服阙。

“服”特指丧眼、孝服。

守期满谓之服除。

古代上大大守丧期满才可出仕为官。

C.考察,占代对官吏政绩的考核,山礼部上持,定对馆员的任职情况进行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奖惩。

D.乞休,白请辞去官职,指官员因病或因从年老而请求去职,与致仕、引年、乞骸骨等词意思相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裕秉性耿直,不畏强权。

在奉诏查处石享谎报战功一事时,他据实上报,不徇情枉法,因而获得好名声。

B.李裕颇有才干,屡获升迁。

他|因才干被提升为山东按察使,后又提升为右都御史、工部尚书等职务。

C.李裕关心民生,同情百姓。

汨安、风阳一带闹饥荒时,太仆寺却要征用二万匹马,遭到李裕的抵制。

D.李裕晚节有亏,名望受损。

他本来廉洁耿直有很好的名望,因为李孜省的缘故,名望受到一些影响。

13.把文中划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岘山贼寨七十余,裕捕戮其魁,纵胁从,除其逋欠,乱遂平。

(5分)

(2)而李孜省方贵幸用事,欲引乡人,乃协谋某去耿裕,以裕代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

【注释】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

②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

③膦阁:

即麒麟阁。

在未央宫中。

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

霍嫖姚,即霍去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写骏马如疾风奔驰,写骏马实际上是突出驾驭骏马的健儿们威武雄壮。

B.“渭桥”代指长安,“鸣”突出了快马加鞭,渲染了军务紧迫和士气旺盛。

C.“弯弓”“插羽”指开弓射箭,两个动作就描绘出从出发到克敌制胜的场面。

D.在作战的过程中,汉军的阵型被冲散了,军营成空,反映出战争的惨烈。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结合诗歌分析。

(三)名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卜刘句子中的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用“,”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飞限求,借消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2)弃疾《水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知国量、安于异法统汁的江喃之情。

(3)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瀑布飞泻、发出巨大声响的诗句是:

,。

(4)杜牧《阿房宫赋》中,用“,”两句描写了秦人把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视为铁锅、石块等肆意挥霍的奢侈生活。

三、语言文字达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内,众多威风八面的战斗机中间停放着一架银色的轻型旅客机,,但却是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

为了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957年,当时的校领导和老师达成决议----这看起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要让毕业生设计一架真实而完整的飞机。

”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可借,使得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件事上困难重重。

参加设计的师生,为了确定一个更合理的设计方案,找资料、算性能、绘曲线,先后提出了11种设计方案。

整机方案定下后,部件设计和零件设计随后全面铺开。

因设计人员少,且缺资料、无经验,又要在短期内交出全部设计图纸,任务繁重且艰巨。

为按时完成任务,飞机设计和工艺专业的师生,几乎每天都一起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甚至彻夜不眠。

1958年9月24日清晨,“北京一号”在北京首都机场以300公里的时速、超低空10米高度掠过主席台,全场。

首飞后不久,“北京一号”又陆续进行了更长航线的飞行实验。

结果证明,飞机性能良好,具有很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可循,使得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件事上困难重重。

B.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件事上困难重重。

C.因为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使得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件事上困难重重。

D.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可循,在这件事上使得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困难重重。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标志着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胜利地通过了考验

B.这成了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胜利地通过考验的标志

C.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胜利地通过了考验,这是其标志

D.这个标志,预示着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会胜利通过考验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其貌不扬宵衣旰食齐头并进欢声雷动

B.相貌平平宵衣旰食齐心协力扬眉吐气

C.其貌不扬通宵达旦齐心协力欢声雷动

D.相貌平平通宵达旦齐头并进扬眉吐气

20.下列各句中,每句都有表达不得体的词出,请找出并修改。

①您老不在府上不要紧,只要您的舍亲在就行,我们就想一瞻您的府第的风貌。

②这家公司现在的规模不大,但我看重它的文化氛围和发展前景,愿意屈就。

③毕业座谈会上,学生对老师说:

“我们都很赏识您的教学,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

④面对身负重伤的他,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罪犯,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⑤每次学生来看她,她都拉着学生逢人夸耀:

“这是我的高足,可有出息了。

21.下面是某服装公司“个性化服装定制”的流程图,请写一段话介绍这个流程图。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古语有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又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新,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有新的思想理念,要开拓新的领域境界,于人于国均是如此。

“新”字是十九大报告的字眼,“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的主题词,十九大报告向世人宣示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它是遍布在祖国的大地上的!

“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标志!

国家日新月异,真正的新时代,不一样的新气象!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启示或感悟?

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是由简单的“推己及人”换位思维拓展为“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2.B(并不是各自完备)

3.C(A.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包括多方面。

B.“都认为……加以合理利用”错。

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此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这只是荀子的观点。

D.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

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适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

所以,选项中的“连续消费”有可能是适度的,也有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用“杜绝”来表述)

4.B(“最盼望的还是旅店的灯光和公路检查站的灯光”错,文中对灯光没有比较;

“作者讨厌这些地方的嘈杂”错)

5.①串联贯通文章内容,使内容更集中、紧凑。

(2分)

②突出“灯光”这一意象,增强形象感,同时由实到虚,使表达的感情含蓄隽永。

③ 

集中描写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使追怀的感情更强烈(使主旨更突出)。

6.

(1)指“我”过去经历中具体的灯光(1分),也指灯光给人的希望、温暖和力量(2分)。

(2)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灯光及其带给人的温馨记忆的赞美和怀念(1分),也表达了对因社会发展灯光引不起人们的回忆和相互问候的怅然(2分)。

7.D(原文是“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演进,不如说是社会需求的爆发所致”,“知识付费既借力于……,也得益于……”)

8.A(B.图中的增长率是从2018年开始统计的;

另外,2018年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是一个崭新的独立行业”错。

D.“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不宜寄予过高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