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2693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6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淄博市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14Word文档格式.docx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D.用超声波清洗剂清洗物体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

6.根据所学知识和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常温常压下)

熔点/℃

(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1.0×

103

100

酒精

0.8×

-117

78

水银

13.6×

-39

357

A.水银的密度为 

103kg/m3,物理意义是一立方米的水银质量为 

103kg/m3

B.黑龙江漠河今冬气温最低降到了-56℃,测量那里的冬季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

C.酒精的沸点比水低,用酒精煮食物更容易煮熟

D.一个瓶子恰好能装下 

1kg 

水,用这个瓶子一定能装下 

7.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下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B.

D.

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广场上的光束

亭桥在水中的倒影

铅笔好像折断了

墙上的手影

9.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令国人骄傲。

针对这一壮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国多次对月球进行探测,是因为月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光源

B.嫦娥四号可以通过次声波从月球向地面传递信息

C.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过程中,以月球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D.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探测器是运动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1.

如图所示是古代人们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日晷。

它是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以日晷的盘面为参照物,它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12.泽园同学学完声现象后,在音乐老师于老师的帮助下,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她们是通过在7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

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她发现也能吹出动听的曲子。

如果吹的话,水瓶琴是靠______振动产生的声音,产生这美妙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我们的耳朵。

她要吹出|6543|2---|这样节奏来,她吹瓶的顺序应该是______。

13.

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

球形鱼缸起到了______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4.

如图所示,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它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______cm。

15.

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

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利昂进行工作的。

如图所示,在冰箱外部的冷凝器里,压缩机通过______的方法使环戊烷液化。

放在冷冻室里的鲜肉冻了,这是______现象。

(填物态变化名称)

16.一氢气球的体积为2.0m3,将氢气球扎紧,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气球体积减小一半,则内部氢气质量______,此时气球内部气体密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18.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气凝胶,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如图甲所示,把花朵隔着一层气凝胶放在3000℃的火焰上,几分钟后依然芬芳如故,保护它的神奇材料就是气凝胶。

气凝胶--它身轻如烟,是世界上最轻的体材料之一,有一种“全碳气凝胶”密度仅为0.16mg/cm3,比氦气还要轻。

如图乙所示为8cm3的“全碳气凝胶”压在花蕊上,花蕊几乎没有变形的情景。

气凝胶还是很好的吸音材料,它可以在100Hz~6300Hz频段内高效吸音,大多数人能够听到频率为20Hz~20000Hz的声音,因此它是很好的降噪材料。

气凝胶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倍左右的液体,但气凝胶能吸收其自身质量250倍左右的液体,最高的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因此气凝胶的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

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

A.质量小B.体积小C.密度小

(2)下列关于对气凝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多于一个)

A.气凝胶是一种质量很小的固体材料

B.气凝胶对超声波、次声波都有很强的吸音降噪效果

C.利用气凝胶的隔热性能可以制成建筑物的保温层

D.利用气凝胶可以治理被石油污染的沙滩和海水

(3)10g气凝胶最高可以吸附______g海上泄漏原油。

20.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佳城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示数为10时15分,达到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长时间?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佳城需要多长时间?

21.9月12日,胡老师送孩子去南京上大学,她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

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壶盖完全浸没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ρ=1.0×

103kg/m3)则

(1)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2)请你帮胡老师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她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0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4)若把制作该壶的这些材料烧制成总体积为450cm3的水杯,如图所示,则水杯最多能盛多少Kg的水?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22.

如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它将经过怎样的路径射出?

画出光路图来。

23.

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4.在图所示的长方框中画上合适的透镜。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0分)

25.如图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圆圆同学用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

(1)为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她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

两个实验中在安装、调整石棉网和温度计时,应先固定______(石棉网/温度计)的位置。

在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

(写一条即可)

(2)若在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圆圆在做试验前,发现准备的冰块太大,于是她把冰块都碾碎,圆圆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

实验中圆圆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答出一条即可):

______。

(3)在实验时,圆圆记录了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象,如图丙,由图象可知冰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

(4)而探究水的沸腾时,加热时间又过长,为减少到达沸腾时的时间,她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5)下表是圆圆“探究水的沸腾”记录的数据表格,由表格可以看出有一个温度记录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温度是______,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______。

时间/min

10

11

12

13

14

15

16

温度/℃

96

97

98

95

2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用到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及刻度尺、签字笔。

实验前,先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b,使透明薄玻璃板的前表面与ab重合。

(1)调整支架使透明薄玻璃板与白纸所在平面______;

(2)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是为了确定______的位置;

(3)在玻璃板前面的白纸上用签字笔点上三个不同时共线的点,并分别记为A、B和C,在玻璃板后面分别找到以上三个点的像的位置并分别记为A′、B′和C′.分别连接AA′、BB′和CC′后可以探究:

①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是否______?

②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______?

(4)写出探究像和物大小关系的方法:

27.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泽园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

(2)泽园同学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

然后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这时出现了如图丁所示的情况,小亮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使天平横梁再次______,读出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5)小靳同学感觉泽园同学这样测量太麻烦,于是她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作m1;

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记作m2;

c、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记作V。

根据小靳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帮她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数学表达式______;

你认为她这样设计实验是否科学?

______(填“科学”或“不科学”),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B

解析:

解:

A、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2m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

3.6km/h≈4km/h左右。

故B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冬天洗脸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55℃.故C不符合实际;

D、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0.06kg左右。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答案:

C

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

B、光年是长度单位,故B错误;

C、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

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即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也能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正确;

D、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故D错误。

C。

(1)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2)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称为光年。

(3)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物体通过的路程,即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也可以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4)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此题涉及到误差及其减小方法、速度与物体运动、光年的定义的理解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3.答案:

D

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所以并非是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因为在教室里空间较小,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壁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这样耳朵分不出回声与回声,而对着远处的高山喊,距离远,时间差长,能区分回声与原声,所以区分回声必须有足够的距离,而产生回声没有距离限制,故B错误;

C、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故C错误;

D、由图可知,两个物体的振动振幅相同,振动的频率也相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相同,故D正确。

D。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2)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叫回声,产生回声没有距离的限制;

(3)声音在 

340m/s;

(4)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

本题考查了回声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4.答案: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雪融化是固态的雪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B符合题意;

C、寒冷的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热水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2)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

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5.答案:

A、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目的是监测噪声的强弱,不是用来阻断噪声的传播,说法错误;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说法正确;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不是用音调来判断说话者,说法错误;

D、用超声波清洗剂清洗物体是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说法错误;

(1)防止噪声污染,可以控制噪音的产生,也可以切断传播途径阻碍噪音的传播;

(2)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物体的振幅越大,观测点与声源的距离越小,声音越响亮;

(3)通过音色可以“闻其声知其人”。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本题考查了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防止噪声的方法、闻声识人的原因,是一道基础题;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6.答案:

A、水银的密度为 

103kg/m3,1m3水银的质量是13.6×

103kg,故A错误;

B、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56℃的气温,因为在零下39℃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所以不能使用,故B错误;

C、酒精的沸点比水低,用酒精煮食物更不容易煮熟,故C错误;

D、瓶子的容积一定,最多能装1kg的水,由密度公式ρ=

知道,和同样质量的其它液体比较,密度大的液体体积比水的体积小,能装下;

密度小的液体体积比水的体积大,装不下;

水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一定能装下1kg水银。

故D正确。

(1)根据密度的意义解答;

(2)根据熔点,凝固点进行判断;

(3)水的沸点高于酒精的沸点;

(4)瓶子的容积一定,最多能装1kg水,要能装下其它液体,必须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本题考查密度的定义,熔点、沸点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

7.答案:

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

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故D符合题意。

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

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此题通过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蒸发特点和现象,要注意分析;

大部分学生知道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没有考虑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的回升,从而错选了B,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做题。

8.答案:

A、广场上的光束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

B、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正确;

D、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铅笔在水中折断等。

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哪个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9.答案:

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且是一个实像,故错误;

B、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所以一般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分析上图可知,这是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故错误;

C、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折射后各色光分散开,发生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C选项说法正确;

D、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选项说法错误。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且是一个实像;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一般用凹透镜来矫正;

(3)光的色散表明,白光是有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4)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0.答案:

A、月球不是光源,反射的太阳光,故A错误;

B、太空是真空,嫦娥四号不可以通过次声波从月球向地面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四号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

D、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探测器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D错误。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是运动的;

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11.答案:

沿直线传播 

运动

“日晷”就是利用观察其日晷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由于是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形成的,故“日晷”是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来计量时间的;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

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于日晷的盘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

沿直线传播;

运动。

(1)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而“日晷”就是利用观察其日晷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

(2)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看我们所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相比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即可。

该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现实应用及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

12.答案:

音调 

空气 

FEDCB

由于瓶子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振动快慢就不同,水少的振动快,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

吹水瓶琴空气由于振动会产生声音,水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的;

水瓶琴中的空气越少,吹时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故她吹瓶的顺序应该是 

FEDCB。

音调;

空气;

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空气越少音调越高。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音调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

13.答案:

凸透镜或放大镜 

虚像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小丑鱼被鱼缸放大了,所以球形鱼缸就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或凸透镜。

我们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或放大镜,虚像。

(1)放大镜实质上就是凸透镜,通过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4.答案:

会聚 

大于20

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