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4333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离心式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产品规格

3.1性能参数:

名称

代号

单位

数据

介质

焦炉煤气

进口介质密度

rj

Kg/m3

0.4

进口流量

Qj

M3/min

1500

进口压力

Pj

Mpa(绝)

0.093

进口温度

tj

25

出口压力

Pc

0.123

轴功率

N

Kw

1000

主轴转速

n

r/min

4200

3.2采用原动机主要参数:

型号

YBS560-2

功率

1120

电压

V

转速

2980

3.3变速器主要参数:

GSC300C-WX

传递功率

kw

速比

i

1.428

3.4传动方式:

电动机、变速器、鼓风机由膜片联轴器连接传动

三、维护与故障处理

1、日常维护

1.1每小时巡检一次,检查风机声音是否正常、轴承温度和温度是否超标、运行参数是否正常,查看润滑油油位、压力是否稳定,判断冷却系统是否畅通,并做好仪表检测记录(二次仪表的运行监测记录和现场仪表运行检测记录)

1.2每月检查一次润滑油质量,一旦发现润滑油变质应及时更换。

1.3监听鼓风机机组各单机的机内、轴承箱内声响是否异常。

1.4巡检轴端密封盒机壳中分面是否有漏气现象。

1.5检查空气滤清器工作是否正常,排放可能收集到的水分。

1.6现场巡检所有气管路、油管路、水管路工作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气、漏水、漏油现象。

1.7检修鼓风机前应冲入蒸汽洗涤并将机器内剩余气体去除干净。

1.8检修风机是只可松开风机水平中分面上的螺栓,不可卸下垂直中分面上的螺栓;

不可随意拆下轴承下座,使转子失去平衡,损坏密封性。

1.9检修风机时应注意叶轮铆钉是否松动,焊缝是否有裂纹。

1.10备用离心风机组长期不用时,应(每班)盘车120°

或180°

,以防主轴弯曲。

1.11建议对鼓风机每半年检修一次,每一年大修一次。

1.12开停机器按煤气鼓风机操作规程进行。

2、稀油站维护与保养

2.1保持油站环境的清洁,油箱、回油过滤器和磁过滤器应定期检查清洗。

2.2根据双筒网式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压差,进行清洗或更换滤芯。

2.3定期检查控制、指示仪表可靠性,定期检修鉴定,适当调整或更换。

2.4油站正常工作时,压力表可用压力表开关关闭,检查时打开。

2.5稀油站润滑油系统管理和其他连接部分不得有渗漏现象。

2.6定期检查油箱的油质,及时进行更换和补充润滑油并保持适当油位。

2.7稀油站泵排油量降低(油站出口压力下降)或有不正常噪音,可用转换开关工作泵变成备用泵,及时进行检查修理。

2.8稀油站启动一般先用手动,达到油站正常工作压力后,再将转换开关拨至相应位置,可以自动控制备用油泵开停。

3、变频器维护与保养

3.1每月清理柜门和防尘垫滤网灰尘,保障冷却风路的畅通。

3.2每月对变频器和控制柜进行清扫,并进行绝缘检测。

3.3检查并紧固所有电器螺栓

3.4每月检查冷却风机系统,并对其注油维护。

4、电脑主机、PLC维护与保养

4.1每月清理煤气鼓风机电脑主机及PLC柜内的灰尘。

4.2每月对PLC柜进行检查,并紧固接地线。

5、水阻柜维护与保养

5.1每周检查液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并及时补水。

5.2每月检查各电器元件是否受损或松动。

5.3每月检查传动机构油污异常杂音,并约半年加注黄油一次(3#锂基脂)

5.4每月检查纤维开关是否正常,并约半年调皮带松紧一次

6、常见故障与处理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产生原因

消除办法

1

轴承温度超过75℃

(1)轴承的进油口节流圈孔径小,进油量不足.

(2)轴承与轴径的间隙过小.

(3)润滑油内混有水分或油变质.

(4)轴承进油的油温过高.

(5)轴承合金材料牌号不对或浇铸有缺陷.

(6)轴承油囊太小.

(1)适当加大节流圈孔径.

(2)适当加大轴承间隙.

(3)检修冷油器,排除漏水故障或更换新油.

(4)调节冷油器的冷却水量.

(5)按图纸规定轴承合金材料牌号重新浇铸.

(6)适当加深加大.

2

轴承振动过大

(1)机组找正精度被破坏.

(2)转子的动平衡精度被破坏.

(3)轴承盖或轴承压盖与轴承间过盈太小.

(4)轴承进油温度过低.

(5)负荷急剧变化或进入喘振工况区工作.

(6)轴承间隙过大.

(7)地脚螺栓松动.

(8)机壳内有积水或其它杂物.

(9)主轴弯曲.

(1)重新找正

(2)重新找正动平衡

(3)刮研轴承盖水平中分面或研磨调整垫片.保证其规定过盈量.

(4)调节冷油器冷却水量或启开电加热器.

(5)迅速调整节流门的开度或打开排气阀或旁通闸阀.

(6)减小轴承间隙.

(7)把紧地脚螺栓.

(8)清除.

(9)校正主轴

3

供油管油量及油压急剧下降

(1)油泵电机发生故障

(2)油泵齿轮严重磨损,间隙过大.

(3)油泵齿轮端面与泵盖磨损,间隙过大.

(4)滤油器的滤油网堵塞.

(5)油箱中的润滑油油位过低吸不上油.

(6)油泵进油管法兰未把紧,空气进入泵体.

(7)油管破裂或者联接法兰泄漏.

(1)检修或更换电机.

(2)修正齿轮,调整间隙.

(3)检修、调整间隙.

(4)清洗过滤网.

(5)加添润滑油.

(6)把紧螺栓.

(7)检修管路

4

机组出口流量降低

(1)密封间隙过大.

(2)进气管路上的气体过滤器堵塞.

(1)按证明书的规定调整或更换密封.

(2)清洗气体过滤器.

电动机(或电机)、变速器及辅助设备

详见其说明书

四、检修周期与内容

1、根据状态检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小修:

3~6个月中修:

6~12个月大修:

12~24个月

2、离心式鼓风机的检修内容

2.1小修:

a.检查地脚螺丝,检查和清洗油过滤器;

标准(检查过滤压差大于0.1Mpa时立即切换清洗)

b.消除油、水、气系统的管线,阀门、法兰的泄漏缺陷;

c.消除运行中发生的故障缺陷。

2.2中修:

a.包括小修项目。

b.检查、测量、修理或更换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清扫轴承

c.检查、测量各轴颈的完好情况,必要时对轴颈表面进行修

d.重新整定轴颈测振仪表,移动转子,测量轴向窜动间隙,检查止推轴承定位的正确性。

e.检查止推盘表面粗糙度及测量端面跳动。

f.检查联轴器齿面磨损、润滑油供给以及轴向串动和螺栓、螺母的联接情况,进行无损探伤,复查机组中心改变情况,必要时予以调整。

g.检查、调整各测振探头,轴位移探头及所有报警信号、联锁、安全阀及其他仪表装置。

h.检查拧紧各部位紧固件、地脚螺栓、法兰螺栓及管接头等。

2.3大修

a、包括全部中修项目。

b、拆卸气缸,清洗检查转子密封、叶轮、隔板、缸体等零件腐蚀、磨损、冲刷、结垢等情况。

c.检查、测定转子各部位的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轴颈粗糙度和形位误差情况。

d.宏观检查叶轮;

转子进行无损探伤。

根据运行和检验情况决定转子是作动平衡还是更换备件转子。

e.检查、更换迷宫密封、浮环密封或机械密封或干气密封;

重新调整间隙,转子总窜量、叶轮和扩压器对中数据等。

f.检查清洗缸体封头螺栓及中分面螺栓,并作无损探伤。

g.气缸、隔板无损探伤。

气缸支座螺栓检查及导向销检查。

h.检查压缩机进口过滤网和出口止逆阀。

i.检查管道、管件、阀门等的冲刷情况,进行修理或更换。

j.机组对中。

五、检修与质量标准

1、拆卸前的准备

1.1掌握风机的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1.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1.3切断电源水,关闭风机出入口挡板,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2、拆卸与检查

2.1拆卸联轴器护罩,检查对中。

(机组靠背轮轴向偏差0.01~0.03mm、径向偏差0.03~0.05mm)

2.2拆卸联轴器及附属管线。

2.3拆卸轴承箱压盖,检查转子窜量。

2.4拆卸机壳,测量气封间隙。

A2:

0.20-0.30、A3:

0.20-0.30、A4:

0.30-0.40、A5:

0.30-0.40、A6:

0.55-0.80、A7:

0.25-0.35、A8:

0.55-0.80、A9:

0.35-0.45、A10:

0.35-0.45、A11:

0.25-0.35、A12:

0.25-0.35、A13:

0.20-0.30、A14:

0.20-0.30、A15:

0.20-0.30.

2.5清扫检查转子各级叶轮、轴颈部位磨损情况。

2.6清扫检查机壳。

2.7拆卸检查轴承及清洗轴承箱。

3、叶轮

叶轮应进行着色检查有无裂纹痕迹、变形等缺陷。

4、转子组件

4.1、转子的起吊规则

a.起吊转子必须使用专门的吊具和索具。

吊、索具至少须经200%的吊装荷载试验合格。

b.起吊转子时的绑扎位置,应选在起吊和就位时能保持转子水平,且不损伤转子的精加工表面和配合表面,绑扎位置不得位于轴颈。

c.起吊或就位转子时不许在止推轴承中装入任何止推瓦块。

d.起吊转子时应使转子在气缸中位于串量的中间位置,起吊或就位转子应缓慢平稳,避免撞伤转子。

e.转子支架必须牢固可靠,当在轴颈位置支承时,以硬木上加软金属垫为宜,且不得盘动转子,否则应在其他部位支承。

支承转子不得位于检修平台的垂直下方。

4.2、转子检查

a.检查转子轴承轴颈、浮环密封轴颈和轴端联轴器工作表面等部位有无磨损、沟痕、拉毛、压痕等类损伤,这些部位的表面粗糙度应达Ra0.4。

若表面拉毛轻微时,可采用金相砂纸拉研予以消除,其他损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选择适当方法予以处理。

轴上其他部位的表面粗糙度也应达到设计制造图的相应要求。

b.检查转子上内密封工作表面处磨损沟痕的深度,应小于0.1mm。

叶轮轮盘、轮盖的内外表面、轴衬套表面、平衡表面等原则上应无磨损、腐蚀、冲刷沟槽等缺陷,若系旧转子,所存在的轻微缺陷不应影响转子的性能和安全运行。

叶片进出口边应无冲刷、磨蚀和变形。

c.检查清除叶轮内外表面上的垢层,并注意观察是否为叶轮的腐蚀产物,对可能的腐蚀产物应进行分析,确定腐蚀的来源和性质。

天然气压缩机叶轮应着重检查有无硫化氢引起的,空气压缩机叶轮应着重检查有无大气腐蚀。

5、轴承

5.1检查转子轴颈与轴承接触情况。

在轴颈上涂一层极薄的红丹涂料按运转方向盘动转子数转,吊出转子,观察轴承表面的接触情况。

要求接触均匀,接触与非接触不允许有明显的分界线。

如不符合,应通过研磨轴承调整块和调整垫达到要求,一般不要对轴承合金表面进行刮研。

轴承与轴颈间的间隙已通过加工保证,未留刮研留量,万不得已,可对轴承表面作微量刮研。

5.2采用压铅丝法检查轴承间隙、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值,其过盈值、轴承的顶间隙、侧间隙和止推面间隙应符合产品合格证明书的有关规定。

轴衬压盖过盈:

支撑轴承A1:

0.03-0.05、止推轴承A2:

0.03-0.05、

轴衬间隙:

支撑轴承B1:

0.25-0.32、B2:

0.25-0.32、B1:

0.16-0.23、

止推轴承B4:

0.32-0.42、B5:

0.30-0.40、B6:

0.32-0.42、B7:

6、密封间隙

6.1间隙和密封间隙应测量垂直和水平方向共四个部位,水平方向用塞尺检查,垂直方向用压铅丝的方法来测量。

6.2检查定子上各梳齿形密封及轴承箱的各油封的径向间隙。

应符合产品合格证明书的有关规定。

六、试车与验收

1、试车前的准备

1.1检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数据正确。

1.2轴承箱清洗并检查合格,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脂);

润滑、冷却水系统正常。

1.3盘车灵活,不得有偏重,卡涩现象。

1.4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牢固。

1.5电机单机试运转,并确定旋转方向正确。

2、试车

2.1按操作规程启动电机,各部位无异常现象和摩擦声响,方可继续运转,风机在小负荷下运行时间不应小于20min,小负荷运转正常后,逐渐开大进气风门,直至规定的负荷为止。

2.2检查轴承温度、振动,出口风压、风量、电流等,连续运行4h,并做好记录。

2.3检查轴承温升,滚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5℃。

3、验收

3.1经过连续负荷运行4h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

3.2设备达到完好标准,交付工艺投入生产运行。

3.3检修记录齐全、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