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857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省级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情境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

历史问题情境是由新的、未知知识,学生主体认知需要与学生主体认知可能性等要素构成。

它的创设,建立在思维过程性、创新性、问题性和主体性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其策略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创设形式多样、因人而易的问题情境。

因此,这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历史问题情境创设能真正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在实处。

4、完成问题的可能性:

具备完成课题研究的经验和基础。

(1)前期研究成果:

课题类:

市级课题《新课程形势下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起源、发展及培养问题的研究》(已结题)。

论文类:

①方来,《高一学生入学前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发表于《历史教学》(2008年第4期),《新课程背景下一节好课的标准》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

②石爱华,近期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如下:

《创设情境: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教学反思》,《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从十月革命一课看近十年高中历史教材的改编》,《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6期;

《“太史公”名义再考》,《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问题教学法在“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中的运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2)完成本课题的条件:

①本课题的人员结构:

从职称学历结构看,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人,硕士研究生4人;

从研究方向看,都是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和教育理论研究;

从知识背景看,都是历史教育专业且长期从事历史学科基础教育教学,对历史学科基础教育教学现状有深刻了解。

课题组人员结构合理,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强。

②本课题的资料准备:

本课题研究资料的准备依其来源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是理论资料,即有关新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的著作;

二是调研资料,课题组深入安庆市中学进行有关历史学科情境教学方法的教育理念的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实证研究。

③课题组的活动保障:

安庆二中教研组活动常态化进行,作为安庆二中优秀教研组历史

组在这方面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历史组组织学生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得到了学校教研室的大力协助,也被学校团委政教处高度重视。

以历史组老师为主导、以高一年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一年一度的“历史情境剧”的编导演活动,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特别关注。

④本课题的经费保障: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安庆二中的大力资助。

5、解决问题的着眼点:

本课题主要以安庆二中校本实验研究为着眼点,从实证研究、理论总结两方面来分析和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创设历史情境,实证研究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历史情境教学法的影响及历史情境教学法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探究新课程视野下中学历史情境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特点、本质和一般规律。

二、课题的界定

校本课程,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

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

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历史情境,是指联系学习者经验和历史知识目标的桥梁,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构新知。

历史情境的创设应具备以下特征:

目的性。

创设任何历史情境,都是为教学主题服务的,不能为情境而情境;

真实性。

历史是一门关于求真的学问,允许有合理的推理和想象,但不允许虚构;

思维性。

创设历史情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服务,富含思维含量,才能服务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趣味性。

历史情境的创设最好有一定的趣味性,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眼前一亮,乐于置身其中,接受挑战,开展探究;

开放性。

教师设计问题应给学生留有深层次探究的余地、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广阔空间,问题的选择也应具有多维内涵,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及创造性。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目标在于,重新审视历史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中创设情景背离历史学科固有特点的倾向,凸现历史情境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探索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谋求教学创新。

1、构建新型基于情境教学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2、形成系统的历史情境教学方法;

3、掌握系统的情境教学技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历史学科历史感的水平;

4、初步建设有效性的人文课堂。

四、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关于学习的方法,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解读专家学者关于中学历史情境教学方法的基本观点,审视和规限“历史情境教学”的基本概念,揭示“历史情境教学”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及价值取向;

(2)安庆市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中学历史教学既要适应并推广新课程理念,体现教育的创新,又要体现历史学科自身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教学法:

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正确创设历史情境;

②情境教学方法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自身素养---从教学主导因素看;

③情境教学方法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教学主体因素看;

④情境教学方法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人文课堂---从教学效果因素看。

六、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运用调研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研究不同中学的历史教学方法有效性情况,探索历史情境教学的功效。

七、研究步骤及主要过程

1、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009年9月~12月,准备阶段,调查走访,参与安庆市中学校际间的历史教学活动,并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

(1)制订方案、学习有关的理论与专著。

(2)问卷调查、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及兴趣的维持发展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联,对同一批学生做了关于学习兴趣的两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情境教学对学习兴趣的影响非常大。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积极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就应当创设情境,以便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容易产生矛盾,从而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创设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具有深刻意义。

因此,对安庆市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做了调研。

附录1:

有关进入高中前历史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总共调查样本255份)

对以下提问,你只需在认可的答案后面打上对钩。

有的问题可以多选。

1.进高中前你对历史有兴趣吗?

A有(125人)49%B没有(17人)7%C一般(113人)44%

2.进高中前你对历史的兴趣源于

A历史课的吸引(84人)33%B课外读物的引导(135人)53%

C影视作品的激发(125人)49%D父母的职业和情趣的影响(13人)5%

E同伴的感染(26人)10%F其它因素作用(55人)23%

3.进高中前你的历史知识主要来自

A历史教科书(202人)79%B课外读物(145人)57%

C影视作品(119人)46%D老师的讲授(159人)62%

E网络游戏(24人)9%F其它途径(38人)15%

4.历史对你曾经有过哪些帮助?

A为人处事借鉴过历史上的人和事(118人)46%

B辅助过语文等其它学科的学习(91人)36%

C丰富了精神生活(144人)56%

D提供了与人交流的谈资(131人)51%

E为进高中挣了不错的分数(99人)39%

F其它作用(45人)18%

5.你曾经最喜欢的历史是

A中国历史(133人)52%B世界历史(140人)55%

C经济生活史(44人)17%D政治斗争史(84人)33%

E文化发展史(74人)29%F其它历史(63人)25%

6.进高中前的历史课最使你郁闷的是

A对历史知识记不住(156人)61%B老师讲课不生动(64人)25%

C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27人)11%D经常考试(52人)20%

E历史课本不好看(60人)24%F其它原因(65人)25%

附录2:

高二历史学习问卷调查(113份实收112份)

1.高中阶段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较以往相比,你是( )

A增强了(55人)49%  B下降了(16人)14%  C没有什么感觉(42人)37%

2.高中选择文科,你考虑到()

A喜欢历史学科(55人)49%B历史学科好学(44人)39%C喜欢历史老师(15人)13%

3.历史学科对你学习语文、政治等学科( )

A有帮助(88人)78%  B帮助不大(17人)15%C不会与其它学科联系(5人)4%

4.除复习资料之外,你还看历史课外书籍或历史政论片吗( )

A经常看(19人)17%  B偶尔看(78人)69%

C没有时间看(18人)16%  D没有必要或兴趣看(7人)5%

5.高中历史学习,你收效最大的途径是()

A上课听老师讲(74人)66%B自己复习思考(34人)30%

C做课外复习资料(26人)23%D看书上网 (18人)16%

6.现在历史课上,最能够集中你注意力的是()

A老师讲述奇闻轶事(72人)63%B老师表达新颖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52人)46%

C老师有深度的提问(33人)28%D同学们的精彩或个性化的发言(10人)8%

7.高中历史活动课中,你喜欢的方式是()

A课堂讨论或辩论(43人)38%B课本剧排演(40人)35%

C自主探究并当众汇报成果(17人)15%D其它方式 (33人)28%

8.在历史学习方面,你的长处是()

A记忆力较好(31人)27%B历史课外知识丰富(18人)16%

C理解力较强(40人)35%D有自学能力(45人)41%

9.家长在你现在学习历史方面,关注得较多的是()

A历史考试成绩(90人)80%B询问你对历史课的感受(6人)4%

C你的历史见解(18人)16%D培养你对历史学习的兴趣(10人)8%

10.高中以来,学习历史给你提升明显的地方是()

A知识储备(68人)60%B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67人)59%

C表达能力和愿望(6人)4%D人格心理(13人)12%

11.高中历史学习,你不满意的地方是()

A历史课本不好用(45人)40%B历史课堂缺乏吸引力(26人)23%

C历史课外作业布置不当(11人)9%D自主学习历史的机会太少(32人)27%

E历史课时安排不当(20人)18%F同学之间交流太少(40人)35%

G历史考试成绩太烂(33人)28%H其它方面(19人)17%

12.你对高中历史学习有何愿望与要求?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附录3安庆市中学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老师:

您好!

非常感谢您参与这次问卷调查。

本调查问卷为匿名形式,旨在了解一线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调查结果仅仅作为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的资料,不涉及对学校和个人的具体评价,请您不要有任何顾虑。

请您根据自己和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在“□”打“√”,在“”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真诚地感谢您的支持!

(一)基本情况

年龄:

□20—30□31—40□41—50□51—60□61以上

性别:

□男□女

学历:

(第一学历:

现有学历:

所学专业:

□历史教育□非历史教育

职称:

□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其他

(二)问卷正文

1、您在备课时花费时间最多的是在:

□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寻找课外相关资料□策划学生活动

□制作教学课件□书写教学设计

2、备课时,您最经常考虑和反思的问题是:

□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必须完成

□课堂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设计□落实新理念于教学中

3、您认为现在急需改变自己的:

□知识结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模式□以上都要

4、您认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是: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加单元检测的次数

□在教学中注重细节的研究□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5、您在备课时,有否考虑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部考虑了□部分考虑了

□个别考虑了□没有考虑

6、上课时,学生对您的课不感兴趣了,你会怎样?

□继续讲自己的□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随便上完课了事□让学生自习

7、您认为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到: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思路方法为主,知识体系为辅

□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思路与方法为辅□学科的知识体系

8、课堂上,您最擅长的教学方法是: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讲为主

□以活动为主□以辅导学生自学为主

9、您在课堂教学中常用情境教学法中的哪些方法?

(可以多选)

□问题情境□故事情境

□语言情境□音乐情境

□表演情境□多媒体情境

10、您认为历史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有无帮助?

□很有帮助□一般□没有帮助

11、您认为历史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阶段性成果:

订好课题方案;

收集的资料汇编、现状研究分析

2、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校本实验研究,深入课堂,展开情境教学的课堂教学实验;

对已经进行过多次的学生历史情境剧的创作表演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优化方案;

在引导创新实践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点的讨论研究,并撰写出研究成果以便师生共享。

在此过程中,课题组的杨春、何凌、陆瑜、江忠英、江莉、张莉、刘立周、徐海宏、范亚东等老师,都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教案设计和课堂实践研究、构建清晰有效的历史情境教学的课堂教学的研究。

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个案课堂教学的案例实践。

从教学主导因素看,探究情境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关系。

石爱华老师执教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后,方来老师撰写了《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一节好课的标准——以石爱华老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为例》,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

江忠英老师撰写的《导向导疑导法——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一得》,发表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上,后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

何凌老师执教《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后,张莉老师撰写了《因为亲近所以感悟——从何凌老师<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设计说开去》,此文暂时发表在《安庆二中教研》上。

此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如下成果:

石爱华老师撰写了《用经典开发教用情境激活学生——对<

商鞅变法>

一课的教学创新》获得了安徽省学科论文评比一等奖;

撰写的《问题教学法在“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中的运用》和《创设情境走近古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一课的教学反思》,都发表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上。

从教学主体因素看,探究情境教学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关系。

为此,杨春老师撰写了《把握新课标打造新课堂——对高中历史<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课的教学反思》此文发表在《中小学教材教学》);

何凌老师撰写了《梦绕共和魂情牵新课程——人教课标版<

辛亥革命>

一课的体验与反思》,石爱华老师撰写了《历史课堂动态“生成”举隅》和《用对联点缀高中历史课》,都发表在《安庆二中教研》上。

从教学效果因素看,探究情境教学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关系。

石爱华老师执教《与孔子同行》单元复习课后,张莉老师不仅进行了现场实录而且写出了评析,此文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

杨春老师执教了《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后,方来老师撰写了《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应坚守的基本原则——以杨春老师的<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为例》,发表在《安庆二中教研上》。

(2)在每届高一学生中开展历史情境剧编、导、演比赛。

历史情境剧表演是我校历史组的传统节目和教育特色。

历史情境剧表演源于历史课本剧表演,是安庆二中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精品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也是我校历史组的传统节目和教育特色。

它由课堂实践到舞台表演赛再上升为课题研究的变化,通过这个变化,我们看到了课本与校本相结合、师生共同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相促进的新的课程实施模式,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促进了教与学双方的转变,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有益尝试,为历史情境教学在课堂上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践经验。

我们还帮助学生们把他们的历史情境剧剧本编辑成集,让孩子们的成长被记录下来。

它们是:

《让历史在银屏上丰满起来》——2011年历史情境剧剧本集;

《让历史在舞台上精彩起来》——2010年历史情境剧剧本集;

《让历史在情境中鲜活起来》——2009年历史情境剧剧本集。

2011年的历史情境剧表演,我们还尝试指导学生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拍摄,再用电子光盘刻录下来。

(3)阶段性成果:

阶段性论文、教案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历史情境剧剧本集、历史情境剧视频光盘。

3、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2年1月~4月。

(1)整理资料、研究成果汇总、结题报告、经验推广。

(2)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集、历史情境剧剧本集、历史情境剧视频光盘(见《课题成果选编》)。

八、研究的主要成果

理论成果(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论文集等等)。

情境教学的种类,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注意的问题,情境教学的作用效果,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我们将继续探究,争取写在一部学术著作公开出版。

实践成果(包括优秀教案或活动设计汇编、个案汇编、实验课、示范观摩课课件、获奖情况、学生作品集、情况汇总等)

九、研究突破与创新

1、理论研究与课堂实践相结合

2、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

3、历史课本与历史情境剧相结合

十、研究中的反思

我们的课题研究的虽然是情境教学的校本研究,但涉及的方面颇多,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水平、专业素养、调控能力、教学智慧、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同时,它还要涉及到富于个性、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的学生,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

这在课题的实践阶段中越发明显地显示出来。

随着课题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

我们只能从几个教学环节入手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更多的是凭经验,而不是靠科学的测定来调控。

虽然该课题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但只要我们课题组成员齐心合力,大胆实践,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一定能开发出符合新课程教育要求且适合我校师生实际的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