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订正的意义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442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订正的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订正的意义文档格式.doc

《作业订正的意义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订正的意义文档格式.doc(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业订正的意义文档格式.doc

a:

26:

{i:

0;s:

17109: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打好“三个基础”: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新课标更改、变动的地方,是以学生为本的,如第一部分 @#@ @#@ @#@ @#@前言中提到:

@#@ @#@@#@ @#@ @#@ @#@ @#@ @#@ @#@ @#@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 @#@(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 @#@这一点的改变更具有人文性,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考虑到学生的终身发展。

@#@ @#@@#@ @#@

(一)以学生学习兴趣为本@#@ @#@ @#@ @#@ @#@ @#@ @#@ @#@ @#@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

@#@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 @#@

(二)以学生个体经验为本@#@ @#@ @#@ @#@ @#@ @#@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这一点关注了学生的自身生活经验、体验。

@#@@#@ @#@(三)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 @#@ @#@ @#@ @#@ @#@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 @#@ @#@ @#@ @#@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需要。

@#@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我们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包括老师)的不同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应该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暂时选择不合作,先思考,再讨论,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

@#@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

@#@自悟探究中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有创新的火花。

@#@@#@ @#@ @#@ @#@ @#@ @#@我们的教学要以新课标为依据,突出以学生为重,坚持“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改变以往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做秀,不虚浮,改变那些束缚学生思想的东西,让学生的思想更包容,更自由,更具有鉴别能力,在坚持变的同时,我们更要牢记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就会进一步指导学生怎样能从文本中体会如何做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传承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通过新课改,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要——去除,不变的是语文的根,语文的本,只有以语文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根本去教学生,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提高,才能达到以学生为本,达到教书育人。

@#@@#@通过对课标的学习,我获得了很多知识,现在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感悟。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轻松学习。

@#@《新课标》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 @#@我认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如何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轻松愉快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改变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使他们的心灵世界也通明透亮。

@#@@#@三、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

@#@在对课本的阅读体验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写,让他们主动探索趣味无穷的语言奥秘,自主寻找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在自主学习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和内在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问题有独到见解,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实现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点滴心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晴@#@各位老师:

@#@@#@ @#@ @#@ @#@ @#@ @#@下午好。

@#@@#@开学初每位老师都有一项新的任务,那就是学习新课标。

@#@今天我接过学生大讲堂的接力棒,运用15分钟的时间拉开教师讲堂的帷幕。

@#@由于是语文老师,自然三句话离不开本行。

@#@语文学科在教育前沿中,向来是备受争议的,所以仅是个人的点滴心得,如有不到之处,恳请直言不讳。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

@#@●本次课改最大特点是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作为核心。

@#@这对于教师,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它突破了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理念,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把整个教育过程作为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跨越。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新课标中的热点词语:

@#@●平等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的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对于这一热点话题,有专家说:

@#@@#@●“如果你承认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相互作用和交流信息,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个人向某些人灌输信息,那你就一定主张师生平等对话”@#@●“真正的对话应以各自独立为前提,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

@#@对话的结果是整合,是求同存异,而不一定是‘统一思想’。

@#@”@#@●“双方都应该是开放的,都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随时准备改变自己,每个人既想影响对方,也想接受对方的影响,如此心灵才有真正的碰撞”。

@#@@#@在平等对话中,教师学会倾听,学生学会选择、质疑、保留和批评,因而得到了发展。

@#@既然是平等,学生就可以发表不同见解。

@#@没有平等的教学氛围,学生就不能脱口而出;@#@没有教师的耐心倾听,学生就不能将话说完,就不能在“喝彩中陶醉”。

@#@至于其语言内容的思想误区,随着学生们的讨论与交流定会帮助其形成感悟,最终由教师的归纳性总结加以澄清。

@#@@#@●对话是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

@#@新课标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和学生平等对话,然而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或怕打乱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节奏,不敢放手让学生多元解读,不能接受学生的“误读”,而“委婉”地限制学生的主体性,压缩学生的话语权。

@#@或在潜意识中对话语的表达有着很强的先念,学生往往受其诱导,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师生对话的平等性。

@#@@#@●回首多年前我上过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当时这节课被评为实验杯一等奖,●现在对照新课标细细掂量,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细细揣摩新课标中提纲挈领的简单的文字,的确可以品出不同的滋味。

@#@@#@在听课时各位老师可能感受最深的是当时老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情澎湃。

@#@可是这节课在上了第五次之后,我的这种激情慢慢消退以后,我发现学生的情绪更是随之减退,上课的效果远不如第一次上课。

@#@这时我意识到学生的情感是被老师渲染的,是在老师的诱导下被动生成的,不是学生自己读了文本感悟出来的,那么反思这节课,一节激情昂扬的课堂结束以后,学生过不了多少时间,这种情感消退以后,他还会留下些什么。

@#@其实在这节课当中,由于老师不自觉得扮演了主角、扮演了导演,成为了绝对的权威,失去了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学生的思想跟随着老师的指引前行,缺乏了个性的思考,缺乏了自我认识的展现,所以学生经历了一场情感的体验之后,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留下的语文知识并不多。

@#@所以我想,这也是之所以现在语文教学再三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驾齐驱、通过工具性来展现人文性的重要性,而这种体现也应该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的。

@#@@#@如果教师以管理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是知识的绝对富翁,对学生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的话,是“一入门墙,终身弟子”的师生关系,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只能是高高在上的“指教者”与亦步亦趋的“被指教者”。

@#@@#@然而,新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已无法垄断知识,学生更不可能再如以往那样对老师盲目迷信。

@#@要想实现平等对话,学校现在大力倡导的三育文化的思想应该在每个人的心中占有一定的空间。

@#@@#@ @#@ @#@ @#@●对话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把教参对课文的分析和教师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其结果是造成了学生对课文内涵把握的千篇一律,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然而,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储备,肯定会对课文产生不同的理解。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的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包括两个要素:

@#@第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平等的;@#@第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

@#@@#@文本是客观事物,人能够和它对话吗?

@#@一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我们来阅读这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来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也就是和作者的一种间接对话。

@#@当我们读懂了文章,也就是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取得了情感共鸣。

@#@对此我的理解就是:

@#@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对老师和学生对文本中的思想内涵进行个性化解读。

@#@@#@●对话是一种创造的、生成的教学。

@#@那么,这种教学需要一个阶段,一个过程。

@#@激而不急,使对话在创新中精彩。

@#@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有充分的耐心、信心来倾听、等待,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对话的时间,进行客观性评价,不要使学生的各种精彩被扼杀在摇篮里。

@#@而应因人而异,针对学生个性,或赏或激或质疑,使每个学生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在来看张铭轩老师获得自治区特等奖的《为人民服务》一课,这篇是议论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上有相当的难度。

@#@在何主任的指导下专家组和张老师经历了多次磨课之后,听完现场课的老师们都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整节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议论文的课型能推陈出新,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很多外地的老师打电话给何主任要相关资料,想更清楚的了解这种课型的模式。

@#@年轻充满朝气的铭轩老师勇敢地挑战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在备这节课时老师的主导思想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老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平等对话、主动学习,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不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味地读或一味地说或者写等单一的学习活动,而是多种活动有序的丰富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这就形成了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因为老师的主导思想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并努力搭建这样的平台,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解放了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敢说、愿意说,老师不怕学生跑到千里之外,理解学生学习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亲历就是财富。

@#@这节课上老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每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展现教师个人的风采,而是为了培养具有独立判断力、独立思维能力,会合作学习的人,这一切体现的不仅是平等对话的形式,更是对平等对话内涵的一种挖掘。

@#@@#@●除此之外,这节课做了语文该干的事,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要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听明白,说清楚,写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

@#@●看似简单的作业纸,它始终在这节课中贯穿,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着,在我看来,这节课实则体现了是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扎实有效地学习语文而服务的。

@#@@#@语文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它将伴随学生所有的学习生涯。

@#@如果我们想和学生平等对话,实现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富有魅力,老师还要在师生平等对话上下狠功夫。

@#@有了师生的平等对话,有了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同时牢记以语文的工具性做为基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性将水到渠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希望一节语文课就是一次师生之间自由、愉悦、美好的平等对话的心灵之旅,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将为此而努力。

@#@ @#@ @#@ @#@@#@";i:

1;s:

20586:

"附2:

@#@@#@登记号@#@课题批准号@#@洋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类别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学科分类小学语文@#@课题负责人薛建军@#@负责人所在单位洋县四郎镇中心小学@#@填表日期2013年9月25日@#@洋县教研室课题指导研究领导小组@#@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洋县教研室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本人认可所填写的《洋县教研室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同意洋县教研室课题指导研究领导小组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洋县教研室课题指导研究领导小组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

@#@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

@#@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

@#@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

@#@@#@5.维护学术尊严。

@#@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维护教育科研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照管理规范。

@#@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

@#@@#@7.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

@#@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

@#@@#@8.正确表达科研成果。

@#@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县教研室课题指导研究领导小组的有关课题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申请者(签章):

@#@__________@#@年月日@#@填表说明@#@一、申报内容均需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

@#@@#@二、封面右上方“登记号”及右上角“课题批准号”申请人不填。

@#@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其他栏目申请人须如实填写。

@#@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三、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供隐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四、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五、表中“学科分类”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

@#@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1.教育基本理论2.教育心理3.教育信息技术4.德育5.教育管理6.教育发展战略7.职业技术教育8.体育卫生美育。

@#@@#@表中“研究类型”为:

@#@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综合研究4.其他研究。

@#@@#@六、请准确、清晰地填写表中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县教研室课题指导研究领导小组联系咨询。

@#@@#@@#@邮政编码:

@#@723300@#@联系电话:

@#@(0916)8317377@#@联系人:

@#@刘阳@#@邓虹@#@电子信箱:

@#@yxjys@@#@一、数据表@#@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关键词@#@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类别@#@基础教育研究@#@学科@#@分类@#@小学语文@#@研究类型@#@基础研究@#@负责人姓名@#@薛建军@#@专业职务@#@小高@#@研究专长@#@语文@#@行政职务@#@副校长@#@最后学历/最后学位@#@本科@#@是否担任导师@#@否@#@工作单位@#@ 洋县四郎镇中心小学@#@通讯地址@#@ 洋县四郎镇中心小学@#@电子信箱@#@ xuejianjun170885@@#@邮政编码@#@723300@#@联系电话@#@办公:

@#@0916—8296003手机:

@#@13571653208@#@身份证号@#@612323197804295210@#@主@#@要@#@参@#@加@#@者@#@姓名@#@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作单位@#@宋利@#@小一@#@语文@#@本科@#@洋县四郎镇中心小学@#@赵瑞文@#@小一@#@语文@#@大专@#@洋县四郎镇中心小学@#@邓婷@#@小一@#@语文@#@本科@#@洋县四郎镇中心小学@#@预期最终成果@#@论文发表、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汇编课题研究材料@#@预计完成时间@#@2013年9月——2014年8月@#@—1—@#@二、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落实课堂合作学习之我见》@#@宋利@#@论文@#@《新课程》@#@2013.03@#@《请到我家来》@#@宋利@#@课件@#@市级二等奖@#@2011.06@#@《小学生习作之我见》@#@薛建军@#@论文@#@《快乐作文》@#@2011.08@#@《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薛建军@#@论文@#@《课外阅读》@#@2010.08@#@@#@三、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十一五”规划以来承担的重要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准单位@#@完成情况@#@听课、评课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基础教育@#@2012.10@#@洋县四郎镇中心小学@#@已结题@#@—2—@#@四、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1、本课题现状评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校中最普遍、最常态、最基本的细胞,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没有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就没有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也不可能有新课程目标的真正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好高效,是广大教师在新课改时期特别关注的话题。

@#@所谓课堂教学中的高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

@#@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虽说“教无定法”,但有效的教学模式却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由原来教师只研究书本知识走向研究课堂“教与学”的过程。

@#@面对我校地处丘陵地带,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绝大多数教师不能彻底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导致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不够,在有效教学模式上还存在一些差距。

@#@因此,我们提出了“低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总方针,准备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小学语文教学耗时低效的焦点问题。

@#@因而,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很有必要。

@#@@#@2、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

@#@研究本课题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

@#@

(一)探索出适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3、课题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通过有效教学模式的摸索,构建高效课堂。

@#@可以改变我校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现状,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1、课题研究的目标:

@#@(预计用一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完善课堂评价体系。

@#@@#@ @#@ @#@ @#@

(2)、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 @#@ @#@(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 @#@ @#@ @#@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课题研究的内容:

@#@@#@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实力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

@#@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

@#@立足学情和教材,研究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

@#@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总之,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课题研究假设@#@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把老师和学生从耗时低效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

(1)、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 @#@ @#@ @#@ @#@

(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

@#@@#@ @#@ @#@ @#@ @#@(3)、通过“备、教、批、辅、考”等常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 @#@ @#@ @#@ @#@(4)、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 @#@ @#@ @#@ @#@(5)、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 @#@ @#@ @#@ @#@(6)、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

@#@@#@ @#@ @#@ @#@ @#@(7)、实行“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练”。

@#@@#@4、课题研究创新之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是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同时也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思路@#@ @#@ @#@ @#@ @#@以课题组为单位,由各负责人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教改的前沿理论,在平时教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

@#@充分发挥和利用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举行研讨活动,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进一步补充、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实效性。

@#@开展课题组内研究,组织听课小组听课、评课;@#@围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讨会,做好对教师的高效课堂模式学习与运用的考评工作;@#@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升理论知识,形成课堂教学模式案例。

@#@@#@2、课题研究方法@#@理论专著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访谈等。

@#@@#@3、技术路线@#@

(1)课堂结构体现高效率、高效果。

@#@@#@

(2)教师转变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教师掌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破“灌输——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 @#@4、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申报课题,组织学习阶段:

@#@(2013.9到2013.10)申报课题,等待批准;@#@@#@

(2)、前期准备,调查学习阶段:

@#@(2013.10)召开课题研究启动会,确定实施方案;@#@@#@(3)、全面深入实施阶段:

@#@(2013.10到2014.6)开展课题研究展示活动,检查课题进展情况;@#@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总结收集优秀课堂案例,撰写论文,在课题组内推广研究成果。

@#@@#@(4)、总结深化阶段(2014.7到2014.8)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组结题大会,成果出版与展示。

@#@@#@—4—@#@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1、组织机构人员学术背景及研究经验:

@#@@#@  副校长薛建军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实践能力,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担任负责人。

@#@课题组其他教师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又年富力强,能吃苦,肯钻研,长期从教于教学一线,有足够精力和时间参与课题研究,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组内人员在学术研究领域有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或获奖,宋利老师撰写《落实课堂合作学习之我见》一文公开发表于省级刊物《新课程》,赵瑞文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能够大胆创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邓婷老师在教学中方法独特、灵活多样,教学成绩优异,深受家长、学生、老师们好评。

@#@另外我们还搜集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因此前期的调研、分析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  2、保障条件:

@#@@#@  学校一直以来对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很大,对教学活动,特别是教科研工作投入的精力、人力都很大,本次研究工作学校依然很重视,校长亲自带队,力争课题研究工作顺利结题。

@#@@#@  本次课题研究活动整个过程将用一年时间,除了平时的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之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工作。

@#@@#@  学校有6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学校有43名教师,教学功底深厚,敬业爱岗,在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能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师生间关系融洽,教学秩序井然。

@#@学校现有多种的规范管理制度,教学方面有专门的教学常规要求,其中包括听、评课要求及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开展的要求,有力的保证了这次研究工作的开展。

@#@学校有图书室两个、电教室、音乐室、电脑室各一个,电教设备模式每个班都有,相关教学用书、教具、学具丰富,这些基础设施为本次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5—@#@六、预期研究成果@#@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10项)@#@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2013.9—2013.10@#@课题研究方案@#@赵瑞文@#@2@#@2013.10—2014.6@#@开展活动展示@#@邓婷@#@3@#@2013.10—2014.5@#@研究论文@#@宋利、邓婷、赵瑞文@#@4@#@2014.6@#@研究报告@#@邓婷@#@5@#@2014.5—2014.6@#@资料汇编@#@宋利@#@6@#@2014.7—2014.8@#@结题报告@#@宋利@#@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6—@#@七、推荐人意见@#@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第一推荐人姓名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或本人印章)@#@第二推荐人姓名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或本人印章)@#@—7—@#@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本单位完全了解县教研室课题指导研究领导小组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

@#@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公章: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九、县教研室课题指导研究研领导小组意见@#@@#@公章: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8—@#@十、学科专家组评审意见@#@@#@专家组组长签章@#@年月日@#@—9—@#@";i:

2;s:

3548: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阶段小结@#@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能力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目的是要让我们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我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经过组织大家一段时间的研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寻找有效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践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后,我们首先进行了学生倾听现状的调查,从学生、老师、家长三方进行摸底。

@#@从现状调查中我发现学生、老师、家长都对学习要有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了认识,但是对怎样提高倾听的有效性做的不够到位,具体集中在:

@#@

(1)有的不喜欢倾听。

@#@

(2)一部分学生不会倾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可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倾听能力也是存在差异的。

@#@@#@因此我认为:

@#@教师要想办法关注学生的倾听效果,平时注意要从几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会听”;@#@2、督促学生“善听”;@#@3、促进学生--“乐听”。

@#@@#@基于以上的一些思考,于是展开了我的实践。

@#@在调查分析、深入思考之后,我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提高倾听能力。

@#@@#@1、营造倾听氛围@#@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我每天我都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学,让所学内容或所采用的形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里会乐于倾听他人。

@#@@#@2、加强专项训练@#@在教学中,我注重专项训练结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给学生如何倾听老师的提问,如何倾听同学的回答,如何倾听小组合作的具体要求,通过听说结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3、注重恰当评价@#@我将每位同学的倾听表现记录下来,注重恰当评价,开展“倾听小明星”、“倾听明星组”评比活动。

@#@一学期下来,纵观学生的倾听情况,变化非常的大:

@#@@#@

(1)课堂上,学生能基本做到倾听同学回答问题,并认真去思考。

@#@@#@

(2)克服了学生上课不认真倾听的不良习惯。

@#@@#@(3)激发了学生倾听的兴趣,变被动倾听为主动倾听。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以上的成就,但还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

@#@@#@1、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通过研究可以看出还是有部分学生没能很好地进行倾听,因此,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还应继续改进。

@#@@#@2、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每天不间断进行有意识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

@#@但仍然有部分学生缺乏恒心,在教学过程中仍要注意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策略,不断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持之以恒的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我在本阶段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我将继续努力进行此项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i:

3;s:

13242:

"运用朗读评价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中江县回龙镇中心小学校业务学习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可见,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训练。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情感呢?

@#@我认为除了一个方法的指导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用好朗读评价语言。

@#@所谓朗读评价语言,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朗读表现给予的即时评价。

@#@多年来,每逢听课,我都留意上课教师是如何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的。

@#@经过观察和实践,我发现,老师能否巧妙地运用朗读评价语,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下面是笔者在多年教实践中运用评价语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几点做法。

@#@@#@一、巧用启发性评价语,点燃学生的思维@#@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

@#@“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善于运用自己巧妙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来点拨学生,拓展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我指导学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一句,一个学生读的时候,语速轻快,没读出父亲挖废墟的艰辛。

@#@我对他说:

@#@“你的字音读得很准确,句子也很流利,你知道到这位父亲挖废墟挖了多长时间?

@#@”学生说:

@#@“36小时。

@#@”我启发说:

@#@“36小时不吃不喝,不停地挖。

@#@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请你一边想像一边再读读。

@#@”该学生再读句子时,语速放慢,语气加重,基本上读出感情了。

@#@可没有读出“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父亲越来越疲惫的感受。

@#@我这样评价学生:

@#@“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这位父亲挖废墟确实很累了。

@#@可那仅仅是父亲挖了“8小时”的累,“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呢?

@#@那可是不一样的累啊!

@#@”在老师的启发下,这位学生恍然大悟,再读时情感到位了,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语调逐渐放慢,语气逐渐加重。

@#@我说:

@#@“看,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位父亲(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接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迹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再让学生齐读整段时,他们就读得入情入境了。

@#@实践证明,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评价语,学生自然就能把语言读到位,读出情感。

@#@@#@正如孙双金老师所说:

@#@“教学评价语言仅有准确性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启发性。

@#@因为有时学生只答对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几个方面需要老师启发;@#@有时学生的思维偏离正确轨道,需要老师启发学生克服障碍,奔向目标。

@#@”同样,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就需要运用启发性评价语,点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文本,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读出感情。

@#@@#@二、妙用幽默性评价语,激发学生的热情@#@“幽默”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

@#@德国的海因.罗麦说: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更能为人接受。

@#@”我认为,语文课堂离不开幽默,因为幽默的评价语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体现教师的机智。

@#@教师幽默的朗读评价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如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在指导《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连长,我去炸掉它”这一句的朗读。

@#@(一个学生第一次没读出董存瑞的坚定)@#@师:

@#@如果我是连长,我不让你去,你知道为什么吗?

@#@再读。

@#@(这位同学又读了一遍)@#@师:

@#@好点了,我可以考虑考虑。

@#@但还不能决定让你去。

@#@(这位同学想了想,又读了一遍,这一回感情到位了。

@#@)@#@师(称赞):

@#@好,语气坚定,信心十足,同意你去。

@#@(这位同学满意地坐下了。

@#@)@#@靳家彦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时,运用富有趣味的评价,引发学生的学习反思,学生在反思中提高了自己的朗读能力。

@#@@#@评价学生的朗读,我也喜欢用上几句风趣幽默的语言,以下是我模仿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第一场雪》的朗读评价语,指导学生朗读《草原》的片段。

@#@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指定的学生朗读描写草原美景一段,并笑着对学生说:

@#@“看看谁的朗读能把大家带入美丽的草原中?

@#@”一学生朗读完毕,没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时,我诙谐地问道:

@#@“这位同学把我们带进草原去了没有?

@#@”学生们说“没有”。

@#@我笑了笑说:

@#@“他只把我们带到草原边上,是不是?

@#@”学生们会心地笑了。

@#@我接着继续鼓励学生:

@#@“谁能再试一试?

@#@把我们带到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的草原里去。

@#@”当另一个学生诵读不如前者时,我又风趣地开了个玩笑:

@#@“哦,他不但没把我们带进去,反而又将我们领出来了。

@#@”学生们又开怀大笑,同时也得到了启发。

@#@当我再问“谁能把我们带进草原去”时,很多学生跃跃欲试。

@#@霎时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有滋味,仿佛陶醉在美丽的草原中。

@#@@#@实践使我发现,这种富有幽默的评价不但有利于调节紧张、沉闷的课堂氛围,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而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朗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活用激励性评价语,树立学生的信心@#@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

@#@“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富有艺术的激励评价语如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一把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一颗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田里。

@#@课堂上,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时,如能用肯定性、激励性的语言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便能从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情感朗读当中。

@#@比如我指导学生读《秋天的雨》中的两个句子(课件出示):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我在一名学生读完第一句后带着欣赏的目光说:

@#@“呀,你的读让人觉得凉快极了,黄黄的叶子肯定要感谢你读出了它带来凉快。

@#@”这位学生听了,小脸红红的,兴奋不已地对我说:

@#@“老师,我还想读读第二句。

@#@”于是,这位学生又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还情不自禁地做起“飘哇飘哇”的动作,可投入了。

@#@读完后,同学们都不由得鼓起掌来。

@#@我高兴地说:

@#@“谢谢你给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飘了那么久,累了吧?

@#@快坐下休息吧。

@#@”这位学生兴奋地坐下来。

@#@在教师评价语的激励下,其他同学读朗读的信心增强了,积极参与课文朗读,《秋天的雨》让孩子们读得有滋有味有情趣。

@#@@#@我很欣赏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语言,如“读得真不错!

@#@”“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

@#@”“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

@#@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

@#@”“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

@#@”“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

@#@”“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

@#@”“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这些评价语看似随手拈来,但非常富有表现力和鼓动性。

@#@如此真诚、亲切、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

@#@怎么会不大受鼓舞呢?

@#@每个学生都读得兴趣盎然,情感投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这才是情感的交流,这是心灵的相通,这是学生走进了文本的一种流露。

@#@@#@我们提倡朗读评价突出激励性,可也要注意不能无根据地胡夸,要以事实为依据,评价要中肯,如果学生每次读完都是“读得不错”、“鼓掌祝贺”,就把激励廉价化、庸俗化。

@#@另外,正面鼓励并不排斥指出错误。

@#@我们在突出学生优点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力求改正。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朗读评价语的激励作用。

@#@@#@四、善从多角度评价,张扬学生的个性@#@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活动。

@#@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更应注重让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这个“读”当然也应该包括“朗读”行为。

@#@朗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将看到的书面语言感悟、体验、内化,继而转换成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过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的人从中领略到盎然的春色,读起来是欢快明朗的;@#@有的人则从中感悟到人生沉浮,沧海桑田,“坎坷知多少”,读起来是苍凉悲壮的。

@#@因此,教师应当多角度、有创意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下面是我在教学《匆匆》一课,运用个性评价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片断。

@#@@#@教学时,我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说说从这段话中体会作者怎样的心情,然后再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生1:

@#@我体会到作者为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感到惋惜的心情。

@#@(学生带着惋惜的心情轻而慢地读)。

@#@@#@师:

@#@“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好多事物都能重来,唯独时间一去不复返,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惋惜的心情了。

@#@@#@生2:

@#@我认为作者当时心情很茫然,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在流逝的光阴里做了些什么,在以后的日子里又该做些什么。

@#@(在朗读中这位学生仰面望着教室的天花板,学着课文插图中作者一脸茫然的神态。

@#@)@#@师:

@#@妙极了!

@#@我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站在我们面前,你读进朱自清先生的心中去了。

@#@@#@说3:

@#@作者当时的心情很后悔,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时间白白地溜走了。

@#@(朗读时这位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节奏,加强了语气。

@#@)@#@师:

@#@你怎么体会得那么深刻啊!

@#@你也曾为自己没好好珍惜时间而后悔吧!

@#@@#@……@#@同一段课文,学生有的读出朱自清的惋惜,有的读出朱自清的茫然,有的读出朱自清的后悔……这就是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把文本演绎得丰富多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活动场,这是齐读所不能负载的。

@#@因此,朗读评价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不能搞标准化,不能把感情朗读变性为“感情+朗读”,即统一要求学生带着什么感情或用什么语气去读课文。

@#@更不能搞“家长制”,把教师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那样做只能是把学生变成“人形鹦鹉”,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都是毫无裨益的。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

@#@“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朗读评价语言的重要性。

@#@朗读评价语是一门非常丰富的语言艺术,除以上几种外,还有包容性评价、迟延性评价等等。

@#@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朗读表现,善用、巧用、活用评价语言,艺术地、创造性地去评价学生的朗读活动,这样才能发挥朗读评价语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i:

4;s:

17661: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研究》@#@课题设计方案@#@一、课题的研究背景紧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关于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

@#@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提问教学的雏形。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纽带。

@#@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最佳纽带。

@#@从心理学认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心的问题设计来体现,纵观各种教学改革方案,课堂提问是一种公认的较好的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

@#@这具备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知识水平,获得教学效果反馈,弥补学生知识缺陷,开拓学生思维领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等许多功能,因此深得教师的重视。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难以启发智慧,教育教学的目的就难以实现。

@#@@#@

(2)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实施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教师应当给学生以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3)本课题在国内外该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教学问题逐渐聚焦于真实的课堂,课堂有效提问受到很大的关注。

@#@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课堂提问艺术展开了大量丰富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系统。

@#@@#@(4)当前课堂提问的现状@#@ @#@ @#@ @#@ @#@提问的类型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封闭式:

@#@答案是固定的,是有限制的,是在提问时给对方一个框架,让对方只能在框架里进行回答的;@#@二是开放式:

@#@答案是多样的,没有限制,没有框架的约束,可以让对方自由发挥的。

@#@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最多的往往是第一种类型:

@#@如要求学生对是非作出判断,其典型提问方式是“对不对?

@#@”“是不是?

@#@”。

@#@这类问题,往往容易让学生陷入思维惰性,难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或者要求学生通过记忆,背诵作叙述性回答,其典型提问方式是“是什么?

@#@”。

@#@这类问题能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但同样不易激发创造性思维。

@#@另外,在课堂上学生往往没有提问的机会,学习显得很被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提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目的。

@#@@#@西充县义兴中学属于一所农村高完中学校,师资力量较城区学校来说相对薄弱,学生素质普遍偏低,教学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在提高课堂提问技巧,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上处于滞后状态。

@#@因此我们学校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提高课堂效率。

@#@@#@二、理论依据@#@

(一)概念的界定@#@1、什么是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过: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就是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或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探索完成的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面临问题”。

@#@因此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

@#@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

@#@他们的思维活跃了,探究问题的热情才会爆发出来。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一切探究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2、什么是课堂教学提问?

@#@@#@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C·@#@卡尔汉认为: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提问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思维辨析或动手活动最后得出答案,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1、适度性原则:

@#@在问题设计上,要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适合学生能力的问题,区别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问题难度与坡度要合理,使问题适合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

@#@问题难度要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循序渐进。

@#@@#@2、启发性原则:

@#@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问题,封闭型问题应限制在一定的比例中。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可知性原则:

@#@问题要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通过努力探索后得到正确答案。

@#@太易,不具挑战性,学生没有兴趣;@#@太难,启而不发,挫伤学生学习自信心。

@#@@#@4、尊重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提问时,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故意让学生感到尴尬。

@#@有些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损害,就会产生对立情绪。

@#@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注意倾听,避免中途打断学生的回答。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予以正确的解答或者引导,当堂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利用课后的时间与学生一起探求正确的答案。

@#@@#@(三)课堂教学提问的分类方法@#@中外有关学者对课堂提问艺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由此得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理论。

@#@但总结一下,我们发现,课堂提问的分类基本上有以下一些观点。

@#@@#@  最简单的是将问题分为:

@#@ @#@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也有研究者称其为“敛聚性”的问题和“发散性”的问题。

@#@这点在前面已经初步介绍过。

@#@@#@  第二种较为有名的分类法是根据吉尔福特三元智能结构提出的,他将提问分为:

@#@ @#@认知、记忆、扩散性思考,聚敛性思考、评价5 @#@类。

@#@之后,桑达士据此将问题分为:

@#@ @#@记忆性、转换性、解释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性、评价性7 @#@类。

@#@葛、亚二氏也据此将问题分为:

@#@ @#@认知—记忆性、聚敛性、扩散性、评价性4 @#@类。

@#@@#@第三种影响很大的分类法是根据问题认知层次来划分:

@#@ @#@最有名的是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六层次分法:

@#@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还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二维分类法,将记忆性、理解性提问归为低层次提问,将应用性、分析性、综合性、评价性提问归为高层次提问。

@#@@#@  至于其他的分类则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叙述。

@#@@#@对课堂提问类型的调查发现教师提问偏向低层次。

@#@国外早年斯蒂文思研究时发现,教师提的问题绝大多数只需要学生直接回忆课文出现的信息,后来其他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提的问题中,大约60%是要求学生记忆文章信息,20%要求学生进行思维,20%属于推进教学过程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 @#@ @#@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

@#@在学习中提出问题,不但能使学习者灵活地实际地掌握既有的知识,而且能使其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并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

@#@“创新必思,思出于疑,疑源于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而生动地适时提问设疑,不仅能捕捉到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起着重要作用。

@#@它有利于学生感悟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研究价值@#@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中,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那些优化了的课堂提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员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那么,应如何进行设计,才能使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呢?

@#@因此,我们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1、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2、提问的艺术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3、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

@#@@#@4、教师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5、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研究。

@#@@#@

(二)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研究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

@#@@#@六、研究的措施及做法@#@

(一)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1、文献法。

@#@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法。

@#@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行动研究法。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初、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实验。

@#@@#@4、经验总结法。

@#@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

(二)研究思路@#@

(1)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前教师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其产生原因,澄清教师的教学观念,来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

@#@@#@

(2)将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学科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操作模式,总结课堂提问的类型及途径,构建一套学科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3)将从课堂提问的类型、课堂提问的特点、课堂提问的过程、课堂提问的要求等方面总结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由学校校长谢湘泉负总责,并担任课题研究顾问。

@#@周尚海副校长挂帅,教务处牵头,学校的骨干教师担任研究成员,总务部门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三年(2011年2月——2014年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011年2月——2011年8月 @#@ @#@)@#@拟定课题设计方案,组织开题报告,组织课题申报、上交课题设计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 @#@ @#@2011年9月——2013年9月)@#@ @#@ @#@ @#@启动课题研究,课题组长制定阶段达成目标,修正研究思路,定期总结交流,阶段成果展示,撰写中期评估报告@#@ @#@ @#@ @#@第三阶段:

@#@小结阶段( @#@ @#@2013年10月——2014年2月 @#@ @#@ @#@ @#@ @#@)@#@课题组继续研究,策划论文集,撰写结题报告;@#@邀请领导专家鉴定成果,课题组长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收集整理论文等。

@#@@#@

(二)人员分工@#@1、上级研究指导:

@#@@#@ @#@ @#@ @#@ @#@ @#@ @#@ @#@ @#@曹存勋 @#@ @#@ @#@西充县教科局教研室理论室主任@#@2、研究领导小组:

@#@@#@组 @#@ @#@长:

@#@谢湘泉 @#@ @#@西充县义兴中学校长 @#@ @#@ @#@ @#@ @#@ @#@ @#@ @#@中学高级教师@#@副组长:

@#@周尚海 @#@ @#@西充县义兴中学副校长 @#@ @#@ @#@ @#@ @#@ @#@中学高级教师@#@ @#@ @#@ @#@ @#@ @#@ @#@ @#@ @#@ @#@ @#@ @#@ @#@ @#@全镒宗 @#@ @#@西充县义兴中学工会主席 @#@ @#@ @#@ @#@中学高级教师@#@成 @#@ @#@员:

@#@李如良 @#@ @#@西充县义兴中学教务主任 @#@ @#@ @#@ @#@中学高级教师@#@周明勇 @#@ @#@西充县义兴中学教务副主任 @#@ @#@中学一级教师@#@阳洪荣 @#@ @#@西充县义兴中学办公室主任 @#@ @#@中学一级教师@#@阳文君 @#@ @#@西充县义兴中学政教主任 @#@ @#@ @#@ @#@中学一级教师@#@张进虎 @#@ @#@西充县义兴中学保卫科长 @#@ @#@ @#@ @#@中学高级教师@#@贾东彪 @#@ @#@西充县义兴中学总务主任 @#@ @#@ @#@ @#@中学一级教师@#@李乔辉 @#@ @#@西充县义兴中学政教副主任 @#@ @#@中学二级教师@#@高明禄 @#@ @#@西充县义兴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 @#@@#@中学高级教师@#@高鹏飞 @#@ @#@西充县义兴中学数学教研组长 @#@@#@ @#@中学一级教师@#@苏庆华 @#@ @#@西充县义兴中学英语教研组长 @#@@#@ @#@中学二级教师@#@任学渊 @#@ @#@西充县义兴中学理综教研组长 @#@@#@ @#@中学一级教师@#@马骥先 @#@ @#@西充县义兴中学文综教研组长 @#@@#@ @#@中学高级教师@#@蒲光猛 @#@ @#@西充县义兴中学体艺教研组长 @#@@#@ @#@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

@#@@#@周明勇 @#@ @#@西充县义兴中学教务副主任 @#@ @#@ @#@中学一级教师@#@全跃军 @#@ @#@西充县义兴中学学生会指导老师@#@中学二级教师@#@冯玉明 @#@ @#@西充县义兴中学语文教师 @#@ @#@ @#@ @#@ @#@中学一级教师@#@庞春慧 @#@ @#@西充县义兴中学团委副书记 @#@ @#@ @#@中学二级教师@#@庞田丽 @#@ @#@西充县义兴中学语文教师 @#@ @#@ @#@ @#@ @#@中学二级教师@#@李乔辉 @#@ @#@西充县义兴中学政教副主任 @#@ @#@ @#@中学二级教师@#@八、课题保证@#@本课题由教务处周明勇主任担任课题组长,能组织教师搞好课题研究,能按时完成课题研究各阶段的研究任务。

@#@课题组成员其他教师都主持或参与过市级课题研究,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撰写的研究报告、论文、案例多次在市、县级评比中获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还将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

@#@课题组教师热忱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能与学生平等对话,并能在新课改中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

@#@学校将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必须的资金、设备、资料,保证研究时间的充足和研究内容的落实,确保按期结题。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一)课题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

@#@@#@

(二)教学典型案例。

@#@@#@(三)公开课、教案、课件等。

@#@@#@(四)师生的习作和心得。

@#@@#@(五)课题教学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以及需要探讨的问题。

@#@@#@ @#@ @#@ @#@ @#@(六)其他。

@#@@#@ @#@@#@";i:

5;s:

3745: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张丽娟@#@1、创设情境,使学生爱读。

@#@@#@  

(1)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

@#@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

@#@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速度和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如我在教学《争吵》一课时,我让同学们朗读,结果读出来平白无力。

@#@我趁机提出与同学竞赛,范读第五自然段,并顺势指出安利柯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一下子,学生心中有了底,再让他们读的时候,有的学生读得摇头晃脑,我知道他们已经把自己当作安利柯了,这样的话,还担心学生体会不了主人公矛盾的心理吗?

@#@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的范读、带读、引读,都具有非常直观的指导作用。

@#@@#@  

(2)及时表扬,使学生爱上朗读。

@#@小学生最爱戴高帽子,一句表扬的话能让他们乐上半天,兴致勃勃。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十分重要。

@#@当学生读完后,我常常及时表扬,激励他们进步。

@#@但表扬时我十分讲究技巧,读得好时,我会很夸张地说“读得太好了!

@#@”“你太厉害了!

@#@”“真好听,老师还想听。

@#@”“你怎么能读得这么好呢?

@#@”;@#@读得一般时先指出优点,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确实读得不怎么样,我就找出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朗读也可以很好,给他信心和勇气。

@#@因为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

@#@@#@  2、指导读法,使学生会读。

@#@@#@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

@#@我的做法是首先教会学生学会停顿,能流利朗读课文,可分为四个层次进行:

@#@@#@  

(1)读好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我根据标点符号的不同,从节拍上加以指导,同时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教会学生学会断句。

@#@@#@  

(2)从重音、语气、语调上进行指导。

@#@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到根据主人翁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运用抑扬顿挫的技巧,解决好语调的高低、轻重、快慢的问题。

@#@我边指导、边示范,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3)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做记号,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情感朗读。

@#@我要求学生做到、口到、手到、心到、眼到,指导学生用不同符号画出重点词句、疑难问题等。

@#@遇到难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等形式来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主人翁的情感,感悟其思想的的内涵。

@#@@#@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都是诗。

@#@作者的情感表达常常隐藏于文字深处。

@#@因此,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情流淌,就必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深,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与文本对话、交流。

@#@古人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让我们在交给学生“鱼”的同时,别忘了指导学生潜修“渔艺”。

@#@@#@";i:

6;s:

5857:

"怎样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应具备文明礼貌这一美德。

@#@我国是“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孔子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也就是说,只是品格质朴,而不注意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光注意礼节仪表,却缺乏质朴的品格,就显得虚浮。

@#@只有礼节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结合,才算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树立文明礼貌新风,这不仅需要社会、学校作出努力,家庭的文明礼貌教育十分重要。

@#@@#@

(1)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从小应进行以下方面的教育:

@#@教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美德,以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要求。

@#@“四美”的一般要求是:

@#@a、心灵美就是要注意思想品德的培养,从尊敬父母做起,从爱周围的人到爱人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从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起到爱劳动;@#@从认真刻苦学习做起到爱科学;@#@从说实话做起,做到正直、诚实;@#@从爱护自己的用具、家里财产做起到不损人利己,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b、语言美,教育孩子使用礼貌语言,见面问好,分别说再见;@#@无意对别人有损害要道歉,即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语言,做到和气、文静、谦逊、不讲粗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c、行为美,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做到勤劳、友爱、守纪,不损害集体利益,不破坏家庭财产、别人的财产、公共财产,不破坏社会秩序。

@#@d、环境美,教育孩子搞好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做到卫生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破坏树木花草。

@#@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地要求和训练,使孩子逐渐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

@#@@#@

(2)文明礼貌教育应注意的几点:

@#@a、必须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不同年龄阶段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循序渐进地进行。

@#@b、从小事抓起,从眼前折起,既要向孩子讲清文明礼貌的意义、基本常识,又要进行训练,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使孩子事事处处体会到具体的要求和做法,从而在孩子意识中扎根。

@#@c、根据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社会、学校礼貌教育,家庭密切配合,让孩子校内与校外,家内与户外都讲文明懂礼貌。

@#@@#@如何让学生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文明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礼仪洋溢在美丽的校园里呢?

@#@首先要加强文明礼貌的宣传,校风好了,同学们不随意打架,不骂人,不说粗话了;@#@学生见到老师都能叫“老师好”,不随意进办公室或进办公室前先报告,打扰人能说“对不起”;@#@下课后,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教室的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国旗下同学们能做到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还服从老师管理和受到老师的帮助主动诚恳地说谢谢。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包容、忍让,俗话说: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尚的、受欢迎的人,请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举止:

@#@@#@1、校园内坚持说普通话,处处使用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

@#@特别是对着老师时要说:

@#@“老师,好”。

@#@有领导来要说:

@#@“领导好”并要用标准的礼节来表达对领导的热烈欢迎。

@#@@#@2、尊敬老师,孝敬长辈,体贴父母,不顶撞,不发脾气,虚心接受教导;@#@能主动学会关心家人,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让学生想想,老师每天要备课,上课,改作业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每天不停地劳作赚钱是为了生活更宽裕。

@#@教育学生帮老师拿作业本,帮父母做做家务等力所能及的事。

@#@@#@3、同学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说谎,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没有敲诈勒索等行为。

@#@但是,在以前这种现象偶尔也有发生。

@#@只要我们能做到真诚相待,那我们就拥有了一个欢乐和谐的校园。

@#@大家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心平气和地去解决,真的解决不了时应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

@#@千万别大打出手,这样只会是两败俱伤。

@#@@#@4、自觉维护学校集会和公共场合秩序,爱护庄稼、花草、树木和有益的动物,爱护校内外公共设施。

@#@爱护校园花草木,使校园更美。

@#@@#@5、穿着朴素整洁、文雅大方、无奇装异服。

@#@@#@6、不随地叶痰、乱倒垃圾、乱泼脏水、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大、小便。

@#@不随便吃零食,不带零食进校门。

@#@@#@7、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录相,唱不健康的歌曲,特别是不去网吧上网。

@#@@#@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顺手捡起的是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让我们一起来:

@#@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i:

7;s:

7758:

"@#@固堤街道张家埠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寒亭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及固堤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德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总体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任务@#@

(一)探索和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深入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情会商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制度,推进现代德育工作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

(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

@#@将德育课程内容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学科育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三)关注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微德育”。

@#@从细处、小处、实处、适处等入手,开展渗透式、生活化的育人方式,利用“微时间”,为学生搭建“微平台”、创设“微机会”、加强“微体验”,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自身发展、身心健康和个性需求。

@#@@#@(四)探索校内、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创新。

@#@强化和改进活动育人课程建设,促进德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特色化。

@#@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资源。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之中,挖掘传统节日资源,开发传统节日课程,形成传统节日活动资源包,使传统节日成为重要育人载体。

@#@@#@(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开放的德育工作体系,优化育人环境。

@#@以学生为德育主体,激发家庭德育力量,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德育工作,探索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多方位互动合作,共同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合力育人的德育运行机制,使家校共建工作有机协调发展,同时提高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七)抓好立德树人工作队伍的培养工作。

@#@积极发挥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开展学科渗透德育课题研究,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案的检查和指导,经常性组织学科渗透德育公开课、研讨课和示范课活动。

@#@@#@(八)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激励机制。

@#@完善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工作体系,促进学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四、具体措施@#@要结合课程开设,将德育与实践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

@#@积极探索建立多方位的德育教育、检查、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

(一)发挥好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思品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要根据课标要求,开全开足课程,利用思品课,结合当前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系列教育。

@#@@#@

(二)健全常规检查制度。

@#@@#@1、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让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常态化,保质保量的完成制度活动;@#@@#@2、建立并完善小学生常规检查评比情况,并通过宣传栏进行通报。

@#@建立常规检查制度,将常规落到实处,做好小学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三)强化班主任工作职责,突出班级团队作用。

@#@班主任是做好德育常规工作的骨干和关键。

@#@班主任要明确职责,其它成员积极参与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四)发挥学生团队组织作用。

@#@加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引导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学生(团、队员)监督岗,坚持学生值日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五)坚持评比激励制度。

@#@坚持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及每周流动红旗等评比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育人氛围。

@#@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队员及学生的评比活动,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及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开展主题教育及实践活动。

@#@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及民族传统节日等有效载体,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细化活动措施,将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七)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各极营造“崇德向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7年3月)@#@1.制定详细的德育教育一体化实施方案。

@#@@#@

(二)启动阶段(2017年3月底)@#@贯彻落实各项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工作。

@#@@#@(三)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2月)@#@1.开展系列活动。

@#@开展读书系列活动、节日和假日活动等丰富途径与内容。

@#@@#@2.推介交流。

@#@通过专题调研、课题引领、工作简报、中期调度会、现场推介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定期交流学校情况和经验。

@#@@#@(四)总结评估阶段(2018年1月-2018年7月)@#@对学校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收集材料、提炼成果。

@#@@#@六、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2.落实学校主体地位。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阵地和机制建设,不断创新德育一体化实施的方式方法、推进路径,引导教师德育能力提升。

@#@@#@3.积极争取社会支持。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引导家长、社会、媒体等各方力量进一步增强对德育一体化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给予支持,为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4.建立协调推进制度。

@#@@#@5.完善评价机制。

@#@将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年度教育综合督导,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

@#@@#@附件1@#@固堤街道张家埠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胡绍顺@#@副组长:

@#@杨晓庆张秀梅纪爱芹@#@成员:

@#@朱文玲杨晓庆邵双高淑华张春先纪爱芹@#@附件2:

@#@张家埠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活动配档表@#@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校园文化@#@经典诵读@#@德育实践活动@#@每月主题活动@#@3月@#@4月@#@5月@#@6月@#@7月@#@学雷锋@#@缅怀先烈@#@拥抱母亲@#@庆祝六一@#@我心向党@#@8月@#@9月@#@10月@#@11月@#@12月@#@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感恩行动@#@礼仪教育@#@日常活动@#@升旗制度@#@主题班队会@#@师生读书会@#@古诗背诵@#@阳光健身@#@固堤街道张家埠小学@#@2017.5.15@#@";i:

8;s:

9107:

"@#@者腊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为了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及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小组@#@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是学校防震抗震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决策机构。

@#@地震后,负责指挥全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

@#@@#@

(一)学校防震抗震领导小组@#@组 @#@长:

@#@王金理(校长)@#@副组长:

@#@沈杰(德育处主任)@#@成 @#@员:

@#@龙明欢(教导主任)、梁正忠(总务主任)@#@王永春马艳戴元苹王洪芬张蓉陶开兰卢金粉王雅卢文彩侬倩王光明@#@

(二)防震减灾办公室@#@主任:

@#@沈杰(德育处主任)@#@副主任:

@#@梁正忠(总务主任)@#@成员:

@#@各班班主任@#@(三)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

(1)负责抗震救灾组织、领导、部署、协调工作。

@#@@#@

(2)按照领导包片原则,分工负责,抓好全校教育体育系统地震报告,校舍抗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3)负责抗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4)亲临现场,指挥处置突发事件,做好善后工作。

@#@ @#@(5)负责抗震减灾舆论控制、信息公布工作。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各成员协助分管领导,抓好领导包片范围内的抗震减灾工作。

@#@@#@3、防震减灾工作办公室工作职责:

@#@@#@

(1)负责了解、收集和汇总系统内的震情、灾情,及时向上级抗震减灾领导小组报告。

@#@@#@

(2)负责同上级抗震减灾指挥部保持联系,接受抗震减灾工作指导,按照部署开展工作。

@#@@#@(3)传达学校抗震减灾领导小组有关指示、建议和意见,督导各级部落实应急处置预案。

@#@@#@(4)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5)做好救灾物资筹集、运送、发放工作。

@#@@#@(6)组织、协调救灾期间车辆调度工作。

@#@@#@(7)负责收集、整理信息工作。

@#@@#@二、震前主要工作(德育处、教导处负责)@#@1、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本着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结合地理课教学,适当增加防震减灾知识内容,进行比较系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外活动可因地制宜,丰富多彩,如开展防震逃生演练、防震减灾征文评比、防震知识竞答活动、防震知识讲座等;@#@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具备一定的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一旦遇到地震发生,才能做到镇定自若,听从指挥,安全有序地避震。

@#@@#@2、救援物资储备:

@#@做好物资储备,保障师生的基本生活,做好师生的转移和安置及外援物资的接收及分发工作。

@#@@#@3、制定疏散方案。

@#@@#@三、震中主要工作(总务负责)@#@1、发生地震,学校抗震减灾领导小组要立即到达现场,调查了解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第一时间如实向城区教育局报告震情。

@#@@#@2、立即组织抗震减灾工作组到达现场救灾。

@#@协同各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做好师生转移工作,妥善安置受灾师生。

@#@@#@4、若有人员伤亡,根据灾情分片设立救护站,就近收治伤员,学校配合医疗部门开展对伤员的监护工作。

@#@@#@5、注意防范余震,避免或减少损失。

@#@@#@6、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消除师生恐慌心理,避免出现各种地震综合症。

@#@@#@7、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灾区进行卫生防疫和水源管理,及时喷洒消毒药品,防止控制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及时注射破伤抗毒素等预防性生物制品或进行预防性服药。

@#@@#@8、抢救并保护重要财产、文物、档案资料和贵重物品,摸清易燃、易爆、有毒及化学物品的存放情况,是否有泄漏、流失及爆炸等危险,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

@#@@#@9、加强校区治安保卫工作,防止出现抢劫、偷盗抢险物资情况。

@#@@#@10、主震造成严重损坏时,学校领导和各路指挥人员应按上述岗位灵活机动、当机立断指挥疏散,安抚学生。

@#@如有以外险情出现,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排险、抢救,并立即报告总指挥,其他老师随时待命组织排险、抢救。

@#@@#@11、地震如发生在上班时间,各领导、各岗位人员在校情况下,应按上述方案迅速上岗,如领导、各岗位人员有因事不在校时,其他各人员应灵活机动、相互协调。

@#@如发生在午休或晚上,学校领导、附近老师在安全的情况下,应迅速回校。

@#@不论地震何时发生,孕妇、伤残人员应以自救为主,无需参加抢救。

@#@@#@12、各室师生疏散时,应在上课老师的指挥下有序下楼梯。

@#@@#@13、疏散过程中不要慌乱奔跑,要排队有序进行,行走不要过快或过慢,若与其他队伍相遇时,应在老师的指挥下协商有序疏散,禁止慌乱踩踏。

@#@各主要楼梯口、通道出口要有老师指挥学生,帮助学生疏散,保证学生安全有序离开险地,各班要指定人扶助有病痛、残疾的学生疏散,禁止跳楼逃生。

@#@@#@14、若遇晚上地震时,原则按本预案疏散,值班老师应灵活机动,根据当时情况考虑是否切断电源等,指挥有序疏散。

@#@@#@15、学生疏散到达集合点后,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派人报告总指挥部,总指挥部设在运动场。

@#@@#@16、一般情况下,原则上按本预案进行,特殊情况发生,现场指挥要灵活机动,采用其他有效的应急疏散措施,不受本预案限制。

@#@@#@四、避震减灾后勤@#@地震发生时,工人、门卫等后勤人员应立即就地避震自救,主震过后,在提防并躲避余震的前提下,做好抢险救灾保卫工作。

@#@@#@1、负责水电维修人员在主震强度不大,未造成房屋线路严重损坏时,白天可逐段检查线路,修复损坏,排除险情,晚上可优先恢复照明用电,并及时抢修主要供水管道、检查门窗,对损坏的拆除或修复,巡视校园内楼室、通道、物品并排险、加固。

@#@@#@2、门卫主震后加强校园巡视,防止坏人偷窃破坏。

@#@@#@3、领导小组设有临时电话15096515706及个人手机,保证与上级联系。

@#@对家长的查询电话给予安慰性答复。

@#@@#@5、若主震造成严重损坏,应马上建立以学校领导、党团员组成的突击排险抢救队。

@#@@#@五、震后主要工作@#@1、做好受灾师生的慰问安抚工作,出现伤亡,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做好理赔工作。

@#@@#@2、震后组织好震灾评估调查组,对震情进行评估,撰写震情报告。

@#@@#@3、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强余震或续发破坏性地震的监测预报,及时向上级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报告震情。

@#@@#@4、做好教育教学秩序恢复工作。

@#@@#@者腊小学紧急预案方案图@#@(2010年)@#@一、室内紧急疏散到操场。

@#@@#@学校应急小组领导@#@任课教师@#@学校应急小组组员@#@学校值日领导、教师@#@班主任及助理@#@组织指挥学生离开教室下楼梯到记念碑前集中@#@清理并检查教室@#@组织学生集中并做好思想工作@#@向有关部门汇报处理@#@二学校应急小组领导@#@任课教师@#@学校应急小组组员@#@学校值日领导、教师@#@班主任@#@组织指挥学生离开场地上楼梯到教室集中@#@清理并检查场地@#@巡视教室@#@做好思想工作@#@向有关部门汇报处理@#@、室外紧急回教室。

@#@@#@三、紧急情况学生上下楼梯顺序:

@#@@#@

(一)、二

(1)、二

(2)、班;@#@四

(1)、四

(2)、班;@#@六

(1)、班从教学楼靠厕所边楼梯上、下。

@#@三

(1)、三

(2)、五

(1)五

(2)、@#@下楼顺序为:

@#@二

(1)、二

(2)、班;@#@四

(1)、四

(2)、班;@#@六

(1)、@#@上楼顺序为六

(1)、四

(1)、四

(2)、三

(1)、三

(2)、二

(1)、二

(2)班。

@#@@#@

(二)、六

(2)、五

(2)、五

(1)、三

(1)、三

(2)、班从靠办公室楼梯上、下。

@#@@#@下楼顺序为:

@#@三

(1)、三

(2)、五

(1)、五

(2)、六

(2)班。

@#@@#@上楼顺序为:

@#@六

(2)、五

(1)、五

(2)、三

(1)、三

(2)班。

@#@@#@集会站位图形@#@记念碑前@#@三年级二年级一年级@#@①②①②①②@#@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②①②①②①@#@@#@5@#@";i:

9;s:

2754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讲课提纲@#@一、概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

@#@它与ISO9000、ISO14000等标准规定的管理体系一并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OHSMS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的活动也要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国际上许多大的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形象和控制职业伤害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开始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并逐步形成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MS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对职业健康安全的控制,对人的保护方面投入较多,这样就提高了生产成本,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这方面投入少,在价格竞争方面使发达国家处于不利的局面;@#@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是否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构成了新的贸易壁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但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却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几年来重大工伤事故时有发生,职业病人数也居高不下(如尘肺病、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等)。

@#@@#@所以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的生产安全水平,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为了促进贸易发展,我国参照OHSMS18001和OHSMS18002,制定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GB/T28002-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作为企业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标准。

@#@@#@这几年来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进展很快,其中山东名列全国第五位(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山东)。

@#@@#@二、术语解释@#@1.事故(3.1)@#@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解释:

@#@事故是造成不良结果的非预期情况:

@#@包括伤亡事故、职业病、财产损失。

@#@@#@2.事件(3.6)@#@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解释:

@#@主要是指活动、过程本身发生了不合格状况,其结果尚不确定。

@#@如果造成不良结果则形成事故;@#@如果侥幸未造成事故也应引起关注。

@#@(如违规作业、不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等事件、煤气泄漏测定已超标、在油库附近吸烟等,有可能发生事故)。

@#@@#@3.不符合(3.8)@#@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如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不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等)@#@4.安全(3.16)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解释:

@#@安全是一种相对性的概念。

@#@当风险的程度是合理的,在经济、身体、心理上是可以承受的,即可以认为处在安全状态;@#@@#@当风险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时,则形成不安全状态。

@#@@#@不可接受的风险指:

@#@

(1)超出了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汽车超速、超载行驶;@#@携带危险化学品乘车、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等)@#@

(2)超出了企业的方针、目标和企业规定的其他要求;@#@@#@(3)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程度(通常是隐含的)要求等;@#@@#@安全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可接受程度也会变化。

@#@(如有些有害物质以前科学不发达,没认识到是有害的,认为可以添加,人们以为是安全的;@#@现在知道了它的害处,再使用就是不安全的。

@#@如最近发现PC奶瓶中的双酚A、台湾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等)@#@5.风险(3.14)@#@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解释:

@#@对危险情况的描述和控制主要通过两个特性来实现:

@#@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发生的可能性:

@#@危险情况发生的难易程度,即发生的概率大小;@#@@#@严重性:

@#@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程度和大小。

@#@这两个特性中任意一个过高都会使风险变大(如:

@#@飞机失事发生概率小,但后果严重)(汽车司机,整天开车--发生事故的概率高,所以每天都要小心驾驶;@#@每天都在煤气发生区域工作,有煤气泄漏的可能性,如发生事故也很严重---所以要时刻注意安全防范;@#@)@#@如果其中一个特性不存在或为零,则这种风险不存在(如不在煤气发生区域工作,就不会受到吸入煤气的毒害;@#@不在炉前作业,就不会受到高温辐射的伤害;@#@不登高作业,就不会有摔下来的风险)。

@#@@#@6.(3.15)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解释:

@#@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两个阶段@#@(1.)是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大小或严重程度;@#@风险分析评估主要针对危险情况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

(2).是将风险与安全要求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能接受;@#@安全要求是判断风险能否接受的依据,安全要求主要有:

@#@法律法规要求、企业的方针目标、社会、大众的普遍要求等;@#@@#@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对本公司识别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根据评价分级的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控制,从而取得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确定危险源风险状况,有针对性的实施风险控制措施,为日常安全管理明确控制要求,包括安全职责的规定、培训要求、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要求、应急准备、安全监控要求等。

@#@@#@控制风险的思路:

@#@@#@

(1)首先是消除风险:

@#@如采用安全的设备、用无毒的原料等@#@

(2)降低风险:

@#@如噪音隔离、使用安全防护设施、除尘措施等;@#@@#@(3)使用个人防护用品;@#@@#@7.可容许风险(3.17)@#@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解释:

@#@可容许风险指经过企业的努力将原来的危害程度较大的风险变成可接受程度风险。

@#@(如:

@#@在高空作业,无安全装置;@#@现在加了安全装置;@#@电工作业,带绝缘工具或断电作业;@#@动物园老虎山原来无护栏,现在加了安全栏等,降低了风险---可接受);@#@@#@8.职业健康安全(3.10)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解释:

@#@进入工作场所的所有人员(包括相关方等)@#@工作场所--包括固定的生产现场及与企业的活动有关的临时、流动场所;@#@(如公司的生产现场、包括一些临时工作场所—施工、维修现场等;@#@流动卖场、节日时彩票的卖场等);@#@@#@9.危险源(3.4)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疾病(3.8)的根源、状态或活动,及其它们的组合。

@#@(BSOHSAS18001:

@#@2007)@#@解释:

@#@根源——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客观存在的物体)即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通常的第一类危险源有:

@#@压力容器(产生、供给能量的设备)、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设备或装置(如登高作业、高处的物体)、能量载体(如压缩气体、煤气等)、一旦失控会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如油库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危险化学品)@#@在冶金企业的有:

@#@@#@

(1)高温炉窑@#@

(2)煤气加热炉@#@(3)全氢罩式炉@#@(4)高温金属液体、液渣@#@(5)大型煤气柜@#@(6)各种大型有毒有害气体储罐、氢气罐@#@(7)有关危化品生产设备设施等。

@#@@#@为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使用压力容器、有安全防护设施等)。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和限制,不会发生事故,一旦这些措施失效,则发生事故,这些因素为第二类危险源。

@#@包括:

@#@@#@

(1)状态——一般指物的不安全状态。

@#@(如压力容器压力表、安全阀失灵等;@#@有害气体发生泄漏;@#@电气绝缘装置老化等、以上各种设施或装置处于不安全状态。

@#@)@#@

(2)活动——是指作业人员的行为---如违规作业;@#@例:

@#@开车床的女工不带工作帽,违规带电作业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人的不安全行为;@#@@#@(3)环境因素:

@#@外界的环境因素:

@#@如照明不良、通风不良、温度、湿度等方面的问题,因为环境因素会导致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如违规操作---;@#@两者的结合往往是造成重大事故,因为一般情况下,物是有人操作的;@#@)@#@第二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害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情况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第一类危害和第二类危害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害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第二类危害是第一类危害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险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按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来分,对工厂来讲一般有: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火药爆炸、化学爆炸、容器爆炸、坍塌、淹溺、其他伤害等;@#@@#@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标准分为@#@A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件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伤害)@#@(4)噪声伤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振动伤害(机械性振动、电磁型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等)@#@(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波、其他运动物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有毒性粉尘和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等)@#@(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位置不当、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等)@#@(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B、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和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C、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2)传染性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D、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里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等)@#@(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E、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操作、其他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失误@#@F、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以上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在识别危险源时考虑。

@#@@#@结合冶金企业的特点:

@#@@#@钢铁生产过程包括辅料(铁合金、电石)、制氧、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多种生产工艺流程,具有专业多、流程长、设备及操作复杂、连续作业等特殊性。

@#@@#@钢铁生产既有工艺所决定的高动能、高势能、高热能危险,又有化工生产具有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和高温高压等危险,存在众多的危险源点;@#@@#@如:

@#@

(1)高温辐射,钢水和熔渣喷溅等引起的灼烫和爆炸,氧枪回火燃烧爆炸,起重伤害,车辆伤害,机具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煤气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和伤害。

@#@@#@

(2)职业危害导致的职业病,如尘肺病、苯中毒、高温辐射、噪音伤害等;@#@@#@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或者说事故隐患是危险源的一个类别,事故隐患是指风险增大以至于超过组织可容许风险的危险源,也就是说,确定事故隐患的过程,是企业进行风险评价的过程;@#@@#@在日常安全检查过程中,查找事故隐患的过程是同时依据有关的法规、规程、标准等进行判断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如果是隐患,企业一般要下达指令要求整改,(即降低风险,让风险处于企业可容许的范围内)。

@#@同时也说明,危险源的风险状态是动态的,风险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伴随着现场的安全管理过程随时进行的。

@#@(所以对危险源的识别是要动态进行的---根据工艺的变化、设备的变化—动态进行。

@#@)@#@危险源@#@事故@#@安全措施@#@隐患@#@患@#@危险有害因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注:

@#@圆圈内的“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是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隐患”是指防护失当或失控,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大的危险源。

@#@“安全”是指在正常防护状态下,风险处于可承受范围内的危险源。

@#@@#@10.危险源辨识(3.5)辨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解释:

@#@危险源辨识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中找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的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原因的过程。

@#@@#@辨识危险源的目的:

@#@在识别危险源的基础上有效的控制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从而减少、杜绝事故的发生。

@#@@#@11。

@#@相关方(3.7)@#@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包括:

@#@员工、员工亲属、顾客、来访者、周围的居民、供方、政府有关部门等;@#@@#@三、标准解释@#@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 @#@ @#@范围@#@本标准提出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使一个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绩效。

@#@它并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作出设计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以下愿望的组织:

@#@@#@a)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消除或减少因组织的活动而使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b)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管理体系;@#@@#@c)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d)向外界证实这种符合性;@#@@#@e)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f)自我鉴定和声明符合本标准。

@#@@#@本标准中的所有要求意在纳入任何一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等因素。

@#@@#@本标准针对的是职业健康安全,而非产品和服务安全。

@#@@#@2 @#@ @#@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

@#@2000)@#@3 @#@ @#@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 @#@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2 @#@ @#@审核audit@#@见GB/T19000-2000中3.9.1的定义。

@#@@#@3.3 @#@ @#@持续改进conrinual@#@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注:

@#@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

@#@@#@3.4 @#@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5 @#@ @#@危险源辨识hazar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6 @#@ @#@事件incident@#@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注:

@#@其结果未产生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在英文中还可称为“near-miss”。

@#@英文中,术语“incident”包含“near-misses”。

@#@@#@3.7相关方interestedparties@#@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8不符合non-conformance@#@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3.9目标obiectives@#@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

@#@@#@3.10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OHS)@#@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条件和因素。

@#@@#@3.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lsystem(OHSMS)@#@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

@#@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3.12组织organization@#@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GB/T19000-2000中3.3.1的定义。

@#@)@#@注:

@#@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单独的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3.13绩效performance@#@基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

@#@@#@注1:

@#@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

@#@@#@注2:

@#@“绩效”也可称为“业绩”。

@#@@#@3.14风险risk@#@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15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在可容忍的全过程。

@#@@#@3.16安全safety@#@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3.17可容许风险tolerablersk@#@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4.1总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4章描述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如图1所示。

@#@@#@ @#@@#@ @#@@#@管理评审@#@ @#@检查和纠正措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 @#@实施和@#@运行@#@持续改进@#@ @#@@#@ @#@@#@ @#@@#@ @#@@#@ @#@@#@ @#@@#@ @#@@#@ @#@@#@ @#@@#@图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解释:

@#@建立文件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按要求进行运行。

@#@(一般包括手册、程序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等三层文件)@#@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如图2所示@#@ @#@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审核@#@管理评审@#@策划@#@绩效测量的反馈@#@ @#@@#@ @#@@#@ @#@@#@ @#@@#@ @#@@#@ @#@@#@ @#@@#@图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应有一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该方针应清楚阐明职业健康安全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

@#@@#@a)适合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b)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c)包括对组织至少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诺;@#@@#@d)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e)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f)可为相关方所获取;@#@@#@g)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

@#@@#@理解:

@#@要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内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例):

@#@@#@遵守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害,杜绝人为安全事故发生。

@#@实现持续改进。

@#@@#@安全方针要形成文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要传达到全体员工,人人明白。

@#@要告知相关方;@#@要定期评审其适宜性。

@#@@#@4.3策划@#@策划@#@审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政策@#@策划@#@绩效测量的反馈@#@策划如图3所示。

@#@@#@图3策划@#@解释: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策划。

@#@@#@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

@#@这些程序应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依据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可通过4.3.3和4.3.4中所规定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

@#@@#@理解:

@#@要有书面程序文件,明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要求。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一般如下:

@#@@#@进行危险源辨识(针对本单位各个部门的工作特点和工序的特点进行,找出主要的危险源。

@#@)----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方法@#@例:

@#@风险评价方法可以

(1)用D=LEC法(打分定量进行)@#@D---总分值;@#@L---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出现的概率);@#@E---出现在有风险场合的频次,(或危险可能出现的频次);@#@C---事故的后果的严重性;@#@@#@

(2)也可以用经验判断法;@#@--凭经验判断;@#@@#@做的好的话,这两种方法评价出来的基本一致。

@#@@#@看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表(见例表),@#@在识别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确定的原则:

@#@@#@1.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考虑物质特性(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用于判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年4月27日下发的《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识别其他行业的重大危险源。

@#@@#@3.企业根据可承受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

@#@(如没有符合以上情况的重大危险源,可以确定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或重点控制危险源);@#@@#@一定要结合本部门的生产过程(各工种、活动、涉及的设备来识别各部门的危险源),从中确定重大或重点控制的危险源。

@#@@#@可以先把各生产过程的流程先详细描述,按照流程一个一个工序的识别;@#@这样避免遗漏;@#@@#@如:

@#@炼铁生产中的危险源主要有:

@#@烟尘、噪声、高温辐射、铁水和熔渣喷溅与爆炸、高炉煤气中毒、高炉煤气燃烧爆炸、煤粉爆炸、机具及车辆伤害、高处作业危险等(要结合本部门的生产特点----结合工种、设备、活动来识别—如炉前工、上料工、水泵工、铸铁机工、烧结工、电工、除尘工、天车工--罐处理、渣处理、空压机、铁水车司机等每一个工种分别识别;@#@不要合并),只有识别准确全";i:

10;s:

25533:

"@#@学士学位论文@#@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教育对策@#@姓名@#@宋怡@#@院系@#@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小学教育@#@班名@#@专升本1001@#@学号@#@20102737378@#@指导教师@#@苏春景@#@二〇一三年五月日@#@@#@独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此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三年五月日@#@毕业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鲁东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

@#@@#@二〇一三年五月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宋怡@#@性别@#@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年级@#@2010级@#@学号@#@20102737378@#@题目@#@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教育对策@#@课题来源@#@教师推荐@#@课题类别@#@应用研究@#@选题意义(包括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智力超群人才的绝对数量相当可观。

@#@在我国2亿多14岁以下的儿童中,智力超群人才的总数将达到数百万人。

@#@在全球化人才竞争的时代,智力超群人才是国家的一笔宝贵资源。

@#@因此,如何对智力超群人才进行有效的教育,已成为了教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国外对智力超群人才的教育已经十分发达,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先进的教育方法。

@#@我国从1978年中科大少年班开始尝试智力超群人才的教育探索,至今已经过去了35年的时间,在曲折反复的探索中,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超智人才培养体系,超智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研究主要内容和预期结果(说明具体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结果和形式,如在理论上解决哪些问题及其价值,或应用的可能性及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智力超群人才的定义和总结应有能力,介绍超智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介绍中国超智教育发展历史及中科大少年班的成就与不足,主要尝试总结导致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原因,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发展建议。

@#@@#@本文研究结束后应总结出导致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结合发现的现实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导教育主管部门改革教育体制机制,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采用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智力超群人才进行教育和心理辅导。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论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研究的进度与计划):

@#@@#@本文主要参考查子秀、施建农等前辈的研究成果,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超智教育发展比较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科大少年班初期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尝试寻找适合智力超群人才的教育方法。

@#@@#@本文预期主要采用观察法、文献法、访谈问卷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教育研究方法。

@#@@#@计划在4月前完成所有参考文献资料的搜集阅读,在5月中旬前完成论文的整体研究及得出最终结论。

@#@@#@指导教师意见(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学术性、可行性、进度与计划等内容进行评价,填写审核结果:

@#@同意开题、修改后再开题、不同意开题):

@#@@#@签名:

@#@@#@2012年12月15日@#@院(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意见:

@#@@#@同意开题@#@(签章)@#@年月日@#@毕业论文结题报告@#@姓名@#@宋怡@#@性别@#@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年级@#@2010级@#@学号@#@20102737378@#@题目@#@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教育对策@#@课题来源@#@教师推荐@#@课题类别@#@应用研究@#@本课题完成情况介绍(包括研究过程、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情况等。

@#@)@#@本文通过研究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通过采用观察法、文献法、访谈问卷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教育研究方法,总结出导致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内因和外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制度、学校、家庭、心理4个方面的优化建议。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基本完成了预期的所有目标,对我国今后智力超群人才的教育发展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

@#@@#@2013年5月28日@#@院(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意见:

@#@@#@同意结题@#@(公章)@#@年月日@#@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学号:

@#@20102737378@#@姓名@#@宋怡@#@总成绩:

@#@@#@题目@#@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教育对策@#@评@#@阅@#@人@#@评@#@语@#@评定成绩:

@#@签名:

@#@2013年5月30日@#@答@#@辩@#@小@#@组@#@评@#@语@#@答辩成绩:

@#@组长签名:

@#@2013年月日@#@注:

@#@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50%)+评阅人评定成绩(20%)+答辩成绩(30%),将总成绩由百分制转换为五级制,填入本表相应位置。

@#@@#@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1@#@一、智力超群人才的定义及应有能力………………………………2@#@

(一)智力超群人才的定义…………………………………………2@#@

(二)智力超群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2@#@二、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历史发展及研究机构……………………4@#@

(一)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历史发展………………………………4@#@

(二)国外主要超群人才教育研究机构及发展模式………………5@#@三、中国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发展历史背景、影响、基本体制及机构@#@…………………………………………………………………………6@#@四、中科大少年班取得的成就及少数智力超群人才所表现出的问题行为@#@…………………………………………………………………………8@#@

(一)中科大少年班取得的成就……………………………………8@#@

(二)少数智力超群人才所表现出的问题行为……………………9@#@五、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分析………………………10@#@

(一)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外因分析……………………………11@#@

(二)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内因分析……………………………14@#@六、针对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所应采用的教育对策……………20@#@

(一)制度方面………………………………………………………20@#@

(二)学校方面………………………………………………………23@#@(三)家庭方面………………………………………………………24@#@(四)心理方面………………………………………………………25@#@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教育对策@#@宋怡@#@(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专升本1班20102737378)@#@中文摘要:

@#@宁铂、谢彦波、干政等智力超群人才曾因成为我国中科大第一批少年大学生而名声大噪,但是,这些万众瞩目的人才们却没有在以后的人生中取得预期的成就,反而产生了种种问题行为。

@#@在分析该现象的基础上,剖析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原因、教育对策@#@Exceptionaltalentintelligencebehaviorperformance,causesandeducationcountermeasures@#@SongYi@#@(SchoolOfEducationScience,LudongUniversity.Major:

@#@PedagogyClassOne,Undergradurate2010SN:

@#@20102737378)@#@Abstract:

@#@NingBo,XieYanbo,GanZhengsuchgiftedchildrenarefamousforbecomingthefirstbatch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youngcollegestudents,however,thesehigh-profilepeoplehadnotreachedsuccessinlaterlife,butgeneratedvariousproblembehaviors.Onthebasisoftheanalysisofthisphenomenon,analyzesthereasonforthisresult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educationmeasures.@#@Keywords:

@#@Giftedchildren、Problembehavior、Thereason、Educationcountermeasures@#@一、智力超群人才的定义及应有能力@#@根据智力正态分布理论,人群中存在着大约3%(韦氏量表智商130以上的儿童理论上占儿童总数的1~3%)的特殊个体,他们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同龄人。

@#@对于尚处于儿童时期的这些特殊个体,则称之为智力超群人才,通常又被称为“天才儿童”,“神童”等等。

@#@“智力超群人才”今天普遍地用来描述那些具有高潜能、有杰出表现的儿童。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智力超群人才的绝对数量相当可观。

@#@在我国2亿多14岁以下的儿童中,智力超群人才的总数将达到数百万人。

@#@在全球化人才竞争的时代,智力超群人才是国家的一笔宝贵资源。

@#@因此,如何对智力超群人才进行有效的教育,已成为了教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

(一)智力超群人才的定义。

@#@@#@首先必须解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可以称为智力超群人才的问题,这里就必须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美国教育定义办公室(TheUnitedStatesOfficeofEducation)提出“智力超群人才具备非常突出的能力,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

@#@为了实现他们个人的和社会的理想往往需要一些超常规的程序和方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家长和市民联合(theNSWParentsandCitizensAssociation)在2000年会上是这样对智力超群人才(GiftedChildren)定义的,即“智力超群人才至少在某一方面天生具备一些超越同龄人的能力,这些超常生最终都会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有突出成就。

@#@超常的智力往往表现在各种社会经济组织活动中以及具有多种个性和背景的学生身上。

@#@”@#@在这些定义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潜能,而不是其最终成就。

@#@因此,关注学生的潜能和天生能力的发展,自然会引出下一个问题,即这些能力通过什么方式来衡量。

@#@@#@

(二)智力超群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国际上对智力超群人才目前主要采用两套鉴别标准:

@#@@#@1.在鉴别智力超群人才时,许多地方均采用了美国教育定义办公室的标准,可以归纳成以下6个方面:

@#@@#@

(1)全面的综合智能。

@#@外行和伪教育家经常喜欢用这个术语来描述高智力测试分数。

@#@家长和教师往往认为全面的综合智能就是指广泛而丰富的知识面,在词汇量、记忆、抽象知识和抽象推理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

@#@@#@

(2)特殊的学术能力。

@#@具有特殊学术能力的学生可在某一方面的智能测试中取得很突出的成绩,如数学、语言、艺术等。

@#@如果学生在一个标准的水平测试中可以取得超过第97个百分点的成绩,并将再参加一个学术倾向智能测试(SAT),那么这个具有特殊的学术能力的学生会在这个测试中取得很高的分数。

@#@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是一种看似可以将独立的、不相关的因素综合起来的,而实际上能产生新的观念。

@#@@#@(3)新的社会价值的能力。

@#@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通常有丰富的经历,喜欢用个人的标准来评价一切,善于冒险,偏爱复杂程度高的事物,具有积极的自我映象等。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辨别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试,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来发现等等。

@#@@#@(4)领导能力。

@#@即领导个人或团体使之达成共识行动一致的能力。

@#@个体可以利用这种能力在困难的形势下进行技巧性的谈判。

@#@许多教师认为,领导能力存在于学生的热情、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中。

@#@因此,自信、有责任感、合作、支配协调能力,以及很容易适应新形势的能力都被认为是领导能力的表现。

@#@通过“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向行为(FIROB)”这种评价手段可以发现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

@#@@#@(5)艺术表现能力。

@#@艺术表现能力意味着在视觉、音乐、舞蹈以及相关领域方面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精神运动能力。

@#@这种能力包含了一些肌肉运动知觉方面的能力,比如实践的、空间的、机械的和生理技能等。

@#@现在很少将这个方面作为智力超常的标准之一。

@#@@#@2.加登纳(Gardner,1993)的多元智力理论。

@#@@#@1983年,加登纳较有说服力地指出了人类具有的7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存在:

@#@言语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身体一动作智能、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

@#@@#@他所提出的每种智能都满足以下标准:

@#@各种智能的脑区相对独立;@#@白痴、专家、奇才和特别个体的存在;@#@进化的历史和进化的可能性;@#@得到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结果的支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每个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一套专业的行为;@#@对每种符号体系编码的敏感性。

@#@@#@以上两种智能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对智力超常能力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它们共同构成了判断学生是否属智力超群人才的标准,这个标准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并被应用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从而增加了GiftedEducation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但必须强调的是,智力超群人才之间取得成就的方式永远是不同的,他们的才能很可能在多个领域内展现,但也可能仅在一个领域内有所作为,这是其一。

@#@其二,即使是智力超群人才也可能会存在学习困难和学习障碍,比如一个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和才能,但在数学方面的情况可能会非常糟糕。

@#@@#@二、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历史发展及研究机构@#@

(一)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历史发展@#@GiftedEducation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归结于人类研究智力的进程,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智力水平的差异,正因为这种差异存在,才有了GiftedEducation存在的理由。

@#@具有良好天资的学生身上所体现的一些独特的能力,不应该抑制,相反应该提倡,这就需要对这类学习群体进行一种特殊的支持教育,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确保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能充分发展,形成独具的个性。

@#@GiftedEducation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1869年,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Galton)被公认是关于智力的论者之父,他开创了GiftedEducation的历史先河。

@#@@#@1904年,法国心理学家阿尔佛雷德·@#@比奈(AlfredBitnet)设计出一些较为可行的方法来预测低年级学生将来是否能取得成功,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智力测试,并提出用IQ即智商来衡量学生的智力水平。

@#@@#@1916年,天才教育运动之父,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1ewisTenman)在比奈智力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美国的具体情况做了进一步的修正,提出了作为全美智力测验先驱的斯坦福/比奈测试智力量表(Stanford/BitnetIQTest)。

@#@在1921到1923年间,特曼及其后来者用斯坦福一比耐智力量表对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儿童进行了测量,从中挑选出智商在135~170之间的1528名儿童,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追踪研究。

@#@这项研究因其在天才教育领域中的空前规模而在1976年获得了由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科学贡献奖。

@#@@#@1926年,天才教育运动之母,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LiteHollingsworth博士对天才教育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纽约市区天才教育和天才学生的大力支持,这种支持一直持续到1939年她去世。

@#@霍林沃斯对天才教育运动的贡献还体现在她的两本著作上《天才儿童:

@#@他们的天赋与培养》(1936)和《斯坦福一比耐智商180以上的儿童:

@#@起点与发展》(1942),被用作GiftedEducation最早的教科书。

@#@@#@1972年,美国国会提出了《天才教育报告》,即著名的马兰德(Marland)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的学校忽略了天才学生。

@#@于是,美国在联邦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天才儿童教育局,各州也有相应的专职人员和机构从事天才教育工作,并拨专款用于这项开支。

@#@由此,美国联邦政府几乎对各个州政府的天才教育计划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80年代初,泰伦鲍姆(A.T.Tannenbaum,1983)提出天才的心理社会的定义(Psychosocialdefinition),认为天才是下列五个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杰出成绩。

@#@分别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非智力因素(如毅力、奉献心等)、环境因素(如提供激励和支持的家庭、学校和杜区环境等)、机遇因素(如不可预知的机会等)。

@#@@#@2003年5月,天才教育研究者科兰杰洛(NicholasColonel)、艾索琳(Susan Assouline)和格罗斯(MiracaGross)在爱荷华大学发起了一个专门研讨加速式学习模式的高级会议,最后形成了2004年出版发行的《国家被骗:

@#@美国学校如何阻碍了高天资学生的发展》这份报告。

@#@它第一次大胆地把一些有关天才教育的发现公布于众。

@#@@#@

(二)国外主要超群人才教育研究机构及发展模式@#@在高潜力儿童的研究与培养中,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俄罗斯等国走在了前面,他们都有专门的机构.以及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与规章。

@#@@#@在美国,197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智力超群人才教育法》,这也从政策法规上明确了超常教育的体系和地位,为智力超群人才的教育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美国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智力超群人才教育。

@#@根据1993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报告《国家的杰出者:

@#@美国天才发展问题》(Nationalexcellence:

@#@AcasefordevelopingAmerica’stalent),目前美国有26个州通过立法促使学校为智力超群人才提供特殊服务,200万以上的智力超群人才获得了这类服务。

@#@@#@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成立“天才儿童教育局”,有100多所大学对天才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除了政府部门之外,支持天才教育计划的组织还有:

@#@美国国家天才研究中心(NRC/GT)、美国国家天才儿童联合会外(NAGC)、美国特殊儿童理事会才能与天才分会(TAG)、美国国家天才研究联谊会等,并有众多学者从事天才儿童的鉴别和教育工作。

@#@@#@澳大利亚教育界都很重视GiftedEducation。

@#@例如,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西澳、塔斯马尼亚州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都在研究GiftedEducation,众多高校纷纷建立了Gifted Education研究中心,成立专门的机构,配置专门的研究人员。

@#@1997年9月19日,新南威尔士大学成立了超常生教育研究、资源和信息中心(Gifted Education Research,ResourceandInformationCenter,简称GERRIC),这一机构的成立是GiftedEducation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南半球的第一个GiftedEducation研究中心,由GERRIC发起的一系列关于GiftedEducation的研究在整个澳大利亚都产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影响。

@#@@#@就以色列来说,儿童7岁以后会经常定期测定智商,学校根据不同的智商和孩子的特点来进行定向的培养。

@#@1999年,MosheZeidner和EstherJaneSchleyer对分别处于“加速式教育”和“丰富式教育”条件下的1700多名以色列智力超群人才进行了研究,发现后者表现出更积极的自我概念、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程度的测验焦虑。

@#@@#@印度有500多所“天才儿童学校”,专门面向9到16岁的印度农村的智力超群人才,一切生活和学习费用都由中央政府负担。

@#@@#@韩国1999年则通过了关于超常教育的法案,有法律保障后,很多学校开始挑选智力超群人才,对国家人才战略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法国目前也已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全法现有几百个为高潜力儿童及其家长服务的机构。

@#@法国专家认为:

@#@高潜力儿童教育是国家正规教育的补充,理想状态是让所有智力超群人才都能享受这样的教育。

@#@@#@三、中国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发展历史背景、影响、基本体制及机构@#@我国从197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下简称中科大)设立少年班,开始了对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探索。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每年都会招收15岁以下的“小”大学生。

@#@少年班、强化班是这些学校一贯的办学特色。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中国的GiftedEducation。

@#@虽然GiftedEducation源自西方,但源自华夏古老文明的“因材施教”就与它有相通之处,这也足以说明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源远流长。

@#@@#@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主张并实行“因材施教”的大教育家,朱熹这样总结孔子的教育经验,“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

@#@”@#@1974年5月,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写了一份关于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书,通过周恩来总理上报毛泽东主席。

@#@李先生在建议书中写道,在中国要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理科人才也可以像文艺、体育那样从小培养”。

@#@随后毛泽东主席单独会见了李先生。

@#@李先生的建议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赞同。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李政道教授的这一建议不可能立即得到实施。

@#@@#@1976年,“文革”这场浩劫终于结束,百废待兴,举国思进。

@#@特别是经济、社会、科技等各条战线,对人才的渴求十分迫切。

@#@@#@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写信给当时的方毅副总理,推荐13岁的智力超常少年宁铂。

@#@11月3日,方毅对此信作出批示:

@#@“请科技大学去了解一下,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国家副主席王震在报道宁铂的材料上写道:

@#@“我坚信有智力非凡的出众人才。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观点在会议上重新提出。

@#@闭幕式上,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

@#@这一时期后来即被称为“科学的春天”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出了创办少年班的设想。

@#@这一设想很快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批准。

@#@中国科大果断决定:

@#@选派10多位经验丰富、精明强干的教师,前往上海、江苏、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辽宁、吉林等地,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对被推荐者进行考核、观察、分析,最后,21名智力超常少年被中国科大破格录取。

@#@@#@1978年3月8日,中国教育史上的创新之举—少年班少年班正式创办,并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

@#@77级春季招生的21位少年大学生经半年预科学习,和67位78级秋季招生的少年大学生合并编成一个班,";i:

11;s:

14684:

"附件3@#@1.“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任务分配表@#@承培院校(机构)@#@小计@#@小学@#@初中@#@语文@#@英语@#@品社@#@信息技术@#@科学@#@语文@#@数学@#@英语@#@思品@#@信息技术@#@物理@#@地理@#@化学@#@历史@#@生物@#@河北师范大学@#@700@#@100@#@100@#@100@#@100@#@100@#@100@#@100@#@河北科技大学@#@200@#@200@#@石家庄学院@#@200@#@100@#@100@#@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200@#@200@#@唐山师范学院@#@200@#@100@#@100@#@河北联合大学@#@100@#@100@#@河北科技师范学院@#@100@#@100@#@合计@#@1700@#@200@#@100@#@100@#@100@#@100@#@100@#@100@#@200@#@100@#@100@#@100@#@100@#@100@#@100@#@100@#@2.“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培训项目任务分配表@#@承培院校(机构)@#@小计@#@小学@#@初中@#@寄宿制班主任@#@音乐@#@体育@#@书法@#@音乐@#@体育@#@综合实践@#@书法@#@河北师范大学@#@1000@#@100@#@100@#@100@#@200@#@200@#@200@#@100@#@保定学院@#@100@#@100@#@合计@#@1100@#@100@#@100@#@100@#@200@#@200@#@200@#@100@#@100@#@3.“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等培训项目任务分配表@#@承培院校(机构)@#@小计@#@置换脱产研修@#@特岗教师培训@#@特教培训@#@骨干校长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中小学教师省外高端研修@#@农村中小学培训者培训@#@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英语@#@小学英语@#@初中语文@#@小学语文@#@初中数学@#@小学@#@初中@#@河北师范大学@#@2400@#@1900@#@200@#@300@#@河北民族师范学院@#@300@#@300@#@邯郸学院@#@700@#@700@#@衡水学院@#@200@#@200@#@沧州师范学院@#@800@#@400@#@400@#@北京大学@#@200@#@100@#@100@#@华东师范大学@#@200@#@200@#@黑龙江省教育学院@#@200@#@100@#@50@#@50@#@北京外国语大学@#@300@#@50@#@50@#@100@#@100@#@清华大学@#@100@#@100@#@苏州大学@#@100@#@50@#@50@#@北京师范大学@#@300@#@50@#@50@#@100@#@100@#@北京继教网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0@#@200@#@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00@#@合计@#@6200@#@3500@#@400@#@200@#@100@#@100@#@700@#@50@#@50@#@50@#@50@#@50@#@50@#@50@#@50@#@100@#@100@#@200@#@200@#@200@#@-32-@#@附件4@#@“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送培到县项目@#@名额分配表@#@承培院校(机构)@#@学科@#@送培县@#@参训名额@#@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小学语文@#@邢台市内丘县@#@200@#@保定市唐县@#@100@#@小学数学@#@邢台市南和县@#@100@#@邯郸市馆陶县@#@100@#@辛集市@#@100@#@小学英语@#@保定市涞水县@#@100@#@邢台市威县@#@100@#@衡水市深州市@#@100@#@沧州师范学院@#@小学数学@#@沧州市青县@#@100@#@邢台市临西县@#@100@#@小学英语@#@秦皇岛市卢龙县@#@100@#@保定市雄县@#@100@#@初中历史@#@沧州市黄骅市@#@100@#@邯郸市大名县@#@100@#@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小学数学@#@张家口市怀来县@#@100@#@承德市隆化县@#@100@#@保定市曲阳县@#@100@#@小学语文@#@廊坊市安次区@#@100@#@承德市围场县@#@100@#@秦皇岛市昌黎县@#@100@#@小学英语@#@承德市滦平县@#@100@#@张家口市蔚县@#@100@#@唐山师范学院@#@初中化学@#@唐山市遵化市@#@100@#@秦皇岛市海港区@#@100@#@合计@#@2500@#@-33-@#@附件5@#@1.“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名额分配表@#@单位@#@小计@#@小学@#@初中@#@语文@#@英语@#@品社@#@信息技术@#@科学@#@语文@#@数学@#@英语@#@思品@#@信息技术@#@物理@#@地理@#@化学@#@历史@#@生物@#@石家庄@#@202@#@24@#@12@#@12@#@12@#@12@#@12@#@12@#@22@#@12@#@12@#@12@#@12@#@12@#@12@#@12@#@承德市@#@85@#@10@#@5@#@5@#@5@#@5@#@5@#@5@#@10@#@5@#@5@#@5@#@5@#@5@#@5@#@5@#@张家口@#@102@#@12@#@6@#@6@#@6@#@6@#@6@#@6@#@12@#@6@#@6@#@6@#@6@#@6@#@6@#@6@#@秦皇岛@#@85@#@10@#@5@#@5@#@5@#@5@#@5@#@5@#@10@#@5@#@5@#@5@#@5@#@5@#@5@#@5@#@唐山市@#@170@#@20@#@10@#@10@#@10@#@10@#@10@#@10@#@20@#@10@#@10@#@10@#@10@#@10@#@10@#@10@#@廊坊市@#@136@#@16@#@8@#@8@#@8@#@8@#@8@#@8@#@16@#@8@#@8@#@8@#@8@#@8@#@8@#@8@#@保定市@#@204@#@24@#@12@#@12@#@12@#@12@#@12@#@12@#@24@#@12@#@12@#@12@#@12@#@12@#@12@#@12@#@沧州市@#@153@#@18@#@9@#@9@#@9@#@9@#@9@#@9@#@18@#@9@#@9@#@9@#@9@#@9@#@9@#@9@#@衡水市@#@119@#@14@#@7@#@7@#@7@#@7@#@7@#@7@#@14@#@7@#@7@#@7@#@7@#@7@#@7@#@7@#@邢台市@#@153@#@18@#@9@#@9@#@9@#@9@#@9@#@9@#@18@#@9@#@9@#@9@#@9@#@9@#@9@#@9@#@邯郸市@#@187@#@22@#@11@#@11@#@11@#@11@#@11@#@11@#@22@#@11@#@11@#@11@#@11@#@11@#@11@#@11@#@辛集市@#@34@#@4@#@2@#@2@#@2@#@2@#@2@#@2@#@4@#@2@#@2@#@2@#@2@#@2@#@2@#@2@#@定州市@#@34@#@4@#@2@#@2@#@2@#@2@#@2@#@2@#@4@#@2@#@2@#@2@#@2@#@2@#@2@#@2@#@省直@#@36@#@4@#@2@#@2@#@2@#@2@#@2@#@2@#@6@#@2@#@2@#@2@#@2@#@2@#@2@#@2@#@合计@#@1700@#@200@#@100@#@100@#@100@#@100@#@100@#@100@#@200@#@100@#@100@#@100@#@100@#@100@#@100@#@100@#@2.“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培训项目名额分配表@#@单位@#@小计@#@小学@#@初中@#@寄宿制班主任@#@音乐@#@体育@#@书法@#@音乐@#@体育@#@综合实践@#@书法@#@石家庄@#@143@#@13@#@13@#@13@#@26@#@26@#@26@#@13@#@13@#@承德市@#@55@#@5@#@5@#@5@#@10@#@10@#@10@#@5@#@5@#@张家口@#@66@#@6@#@6@#@6@#@12@#@12@#@12@#@6@#@6@#@秦皇岛@#@55@#@5@#@5@#@5@#@10@#@10@#@10@#@5@#@5@#@唐山市@#@110@#@10@#@10@#@10@#@20@#@20@#@20@#@10@#@10@#@廊坊市@#@88@#@8@#@8@#@8@#@16@#@16@#@16@#@8@#@8@#@保定市@#@143@#@13@#@13@#@13@#@26@#@26@#@26@#@13@#@13@#@沧州市@#@99@#@9@#@9@#@9@#@18@#@18@#@18@#@9@#@9@#@衡水市@#@77@#@7@#@7@#@7@#@14@#@14@#@14@#@7@#@7@#@邢台市@#@99@#@9@#@9@#@9@#@18@#@18@#@18@#@9@#@9@#@邯郸市@#@121@#@11@#@11@#@11@#@22@#@22@#@22@#@11@#@11@#@辛集市@#@22@#@2@#@2@#@2@#@4@#@4@#@4@#@2@#@2@#@定州市@#@22@#@2@#@2@#@2@#@4@#@4@#@4@#@2@#@2@#@合计@#@1100@#@100@#@100@#@100@#@200@#@200@#@200@#@100@#@100@#@3.“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特岗教师培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骨干校长培训、省外高端研修和培训者培训项目名额分配表@#@单位@#@小计@#@特岗教师培训@#@特教培训@#@骨干校长培训@#@中小学教师省外高端研修@#@农村中小学培训者培训@#@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英语@#@小学英语@#@初中语文@#@小学语文@#@初中数学@#@小学@#@初中@#@石家庄@#@239@#@50@#@24@#@10@#@11@#@6@#@6@#@6@#@6@#@6@#@6@#@6@#@6@#@12@#@12@#@24@#@24@#@24@#@承德市@#@164@#@80@#@10@#@5@#@5@#@3@#@3@#@3@#@3@#@3@#@3@#@3@#@3@#@5@#@5@#@10@#@10@#@10@#@张家口@#@176@#@80@#@12@#@6@#@6@#@3@#@3@#@3@#@3@#@3@#@3@#@3@#@3@#@6@#@6@#@12@#@12@#@12@#@秦皇岛@#@84@#@10@#@5@#@5@#@3@#@3@#@3@#@3@#@3@#@3@#@3@#@3@#@5@#@5@#@10@#@10@#@10@#@唐山市@#@161@#@23@#@9@#@9@#@5@#@5@#@5@#@5@#@5@#@5@#@5@#@5@#@10@#@10@#@20@#@20@#@20@#@廊坊市@#@128@#@16@#@8@#@8@#@4@#@4@#@4@#@4@#@4@#@4@#@4@#@4@#@8@#@8@#@16@#@16@#@16@#@保定市@#@273@#@80@#@28@#@11@#@10@#@6@#@6@#@6@#@6@#@6@#@6@#@6@#@6@#@12@#@12@#@24@#@24@#@24@#@沧州市@#@200@#@60@#@18@#@9@#@9@#@4@#@4@#@4@#@4@#@4@#@4@#@4@#@4@#@9@#@9@#@18@#@18@#@18@#@衡水市@#@118@#@10@#@14@#@7@#@7@#@3@#@3@#@3@#@3@#@3@#@3@#@3@#@3@#@7@#@7@#@14@#@14@#@14@#@邢台市@#@160@#@20@#@18@#@9@#@9@#@4@#@4@#@4@#@4@#@4@#@4@#@4@#@4@#@9@#@9@#@18@#@18@#@18@#@邯郸市@#@195@#@20@#@25@#@11@#@11@#@5@#@5@#@5@#@5@#@5@#@5@#@5@#@5@#@11@#@11@#@22@#@22@#@22@#@辛集市@#@29@#@1@#@2@#@2@#@1@#@1@#@1@#@1@#@1@#@1@#@1@#@1@#@2@#@2@#@4@#@4@#@4@#@定州市@#@29@#@1@#@2@#@2@#@1@#@1@#@1@#@1@#@1@#@1@#@1@#@1@#@2@#@2@#@4@#@4@#@4@#@省直@#@44@#@6@#@6@#@2@#@2@#@2@#@2@#@2@#@2@#@2@#@2@#@2@#@2@#@4@#@4@#@4@#@合计@#@2000@#@400@#@200@#@100@#@100@#@50@#@50@#@50@#@50@#@50@#@50@#@50@#@50@#@100@#@100@#@200@#@200@#@200@#@-38-@#@单位@#@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小学)@#@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初中)@#@小计@#@语文@#@数学@#@英语@#@品社@#@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化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石家庄市@#@400@#@400@#@300@#@200@#@300@#@300@#@300@#@200@#@200@#@200@#@200@#@200@#@200@#@3400@#@承德市@#@300@#@300@#@200@#@100@#@200@#@200@#@200@#@100@#@100@#@100@#@100@#@100@#@100@#@2100@#@张家口市@#@300@#@300@#@200@#@100@#@200@#@200@#@200@#@100@#@100@#@100@#@100@#@100@#@100@#@2100@#@秦皇岛市@#@200@#@200@#@200@#@100@#@200@#@200@#@200@#@100@#@100@#@100@#@100@#@100@#@100@#@1900@#@唐山市@#@400@#@400@#@300@#@200@#@300@#@300@#@300@#@150@#@200@#@200@#@150@#@200@#@200@#@3300@#@廊坊市@#@300@#@300@#@200@#@100@#@200@#@200@#@200@#@200@#@100@#@100@#@100@#@100@#@100@#@2200@#@保定市@#@500@#@500@#@300@#@200@#@450@#@450@#@450@#@250@#@200@#@200@#@200@#@200@#@150@#@4050@#@沧州市@#@300@#@300@#@300@#@100@#@200@#@200@#@200@#@100@#@200@#@200@#@100@#@100@#@100@#@2400@#@衡水市@#@300@#@300@#@100@#@100@#@200@#@200@#@200@#@100@#@100@#@100@#@100@#@100@#@100@#@2000@#@邢台市@#@400@#@400@#@200@#@100@#@200@#@200@#@200@#@200@#@200@#@200@#@150@#@100@#@100@#@2650@#@邯郸市@#@500@#@500@#@400@#@200@#@500@#@500@#@500@#@200@#@200@#@200@#@200@#@200@#@200@#@4300@#@辛集市@#@20@#@20@#@20@#@10@#@40@#@40@#@40@#@30@#@30@#@30@#@20@#@30@#@20@#@350@#@定州市@#@40@#@40@#@30@#@20@#@80@#@80@#@80@#@30@#@40@#@40@#@20@#@30@#@20@#@550@#@合计@#@3960@#@3960@#@2750@#@1530@#@3070@#@3070@#@3070@#@1760@#@1770@#@1770@#@1540@#@1560@#@1490@#@31300@#@4.“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参训名额分配表@#@5.“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分配表@#@项目基地县@#@参训人数@#@承培机构@#@唐山市@#@玉田县@#@2000@#@北京继教网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滦南县@#@2000@#@廊坊市@#@大城县@#@2000@#@承德市@#@隆化县@#@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丰宁满族自治县@#@2000@#@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3000@#@保定市@#@雄县@#@3000@#@中央电化教育馆培训中心@#@邯郸市@#@邯郸县@#@2000@#@馆陶县@#@2000@#@合计@#@20000@#@@#@6.“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分配表@#@单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小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承培机构@#@小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化学@#@石家庄@#@1000@#@1000@#@700@#@1000@#@1000@#@800@#@600@#@600@#@600@#@7300@#@北京继教网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承德市@#@500@#@500@#@400@#@500@#@500@#@300@#@100@#@100@#@100@#@3000@#@张家口@#@500@#@500@#@400@#@500@#@500@#@500@#@200@#@200@#@200@#@3500@#@秦皇岛@#@500@#@500@#@400@#@500@#@500@#@300@#@100@#@100@#@100@#@3000@#@唐山市@#@700@#@700@#@600@#@700@#@700@#@700@#@400@#@500@#@500@#@5500@#@廊坊市@#@600@#@600@#@500@#@600@#@600@#@600@#@300@#@300@#@300@#@4400@#@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保定市@#@1000@#@1000@#@800@#@1000@#@1000@#@800@#@600@#@600@#@600@#@7400@#@沧州市@#@700@#@700@#@500@#@700@#@700@#@600@#@400@#@400@#@400@#@5100@#@衡水市@#@600@#@600@#@400@#@600@#@600@#@400@#@200@#@300@#@300@#@4000@#@邢台市@#@700@#@700@#@500@#@700@#@700@#@600@#@400@#@400@#@400@#@5100@#@中央电化教育馆培训中心@#@邯郸市@#@1000@#@1000@#@800@#@1000@#@1000@#@1000@#@700@#@700@#@700@#@7900@#@辛集市@#@200@#@200@#@100@#@200@#@150@#@100@#@50@#@50@#@50@#@1100@#@北京继教网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定州市@#@200@#@200@#@100@#@200@#@150@#@100@#@50@#@50@#@50@#@1100@#@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合计@#@8200@#@8200@#@6200@#@8200@#@8100@#@6800@#@4100@#@4300@#@4300@#@58400@#@7.“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分配表@#@项目@#@石家庄@#@承德市@#@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辛集市@#@定州市@#@合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92@#@44@#@68@#@28@#@56@#@40@#@100@#@64@#@44@#@77@#@77@#@5@#@5@#@700@#@-40-@#@附件6相关表格@#@1.“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师推荐表@#@市参训项目学段学科@#@姓名@#@性别@#@电话@#@照@#@片@#@职称@#@身份证号@#@邮政编码@#@学历@#@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邮箱@#@被推荐人主要教学简历和教学科研业绩@#@任职学校(公章)@#@年月日@#@县(市、区)教育局(公章)@#@年月日@#@市教育局(公章)@#@年月日@#@省教育厅(公章)@#@年月日@#@注:

@#@参训项目指文件中所列培训项目@#@-41-@#@2.“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师信息表@#@市       参训项目          学段    学科@#@县(区)@#@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专业@#@所教学科@#@工作单位及通讯地址@#@电话@#@邮政编码@#@身份证号@#@-42-@#@3.“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师结业登记表@#@培训项目学段学科@#@姓名@#@性别@#@电话@#@照@#@片@#@职称@#@身份证号@#@邮编@#@学历@#@毕业学校及@#@所学专业@#@通讯@#@地址@#@个@#@人@#@总@#@结@#@院@#@系@#@鉴@#@定@#@(公章)@#@年月日@#@考绩表@#@课程名称@#@成绩@#@课程名称@#@成绩@#@考试@#@考察@#@补考@#@考试@#@考察@#@补考@#@论文题目@#@指导教师@#@成绩@#@培训院校@#@意见@#@(公章)@#@年月日@#@省主管部@#@门意见@#@(公章)@#@年月日@#@注:

@#@学科:

@#@指所教学科@#@-44-@#@4.“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教师结业信息表@#@院校:

@#@";i:

12;s:

3207:

"2014年中小学教师听课评课表@#@授课人@#@学校@#@班级@#@时间@#@学科@#@课题@#@项目@#@评分标准细则@#@分值@#@得@#@分@#@教学目标@#@(10分)@#@1. @#@ @#@ @#@ @#@ @#@ @#@目标明确。

@#@@#@4@#@2. @#@ @#@ @#@ @#@ @#@ @#@符合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3@#@3. @#@ @#@ @#@ @#@ @#@ @#@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

@#@@#@3@#@教学内容@#@(20分)@#@1. @#@ @#@ @#@ @#@ @#@ @#@教学内容准确,教学容量适度。

@#@@#@4@#@2. @#@ @#@ @#@ @#@ @#@ @#@层次清楚,安排合理,注意新旧知识联系。

@#@@#@4@#@3. @#@ @#@ @#@ @#@ @#@ @#@教材处理得当,做到学与练的统一。

@#@@#@6@#@4. @#@ @#@ @#@ @#@ @#@ @#@善于挖掘教材,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于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之中。

@#@@#@6@#@教学过程@#@(30分)@#@1. @#@ @#@ @#@ @#@ @#@ @#@新课导入自然合理,善于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

@#@@#@4@#@2. @#@ @#@ @#@ @#@ @#@ @#@教学过程完整,环节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练恰当。

@#@@#@6@#@3. @#@ @#@ @#@ @#@ @#@ @#@教法得当、灵活,注重探究式教学。

@#@@#@4@#@4. @#@ @#@ @#@ @#@ @#@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差异。

@#@@#@6@#@5. @#@ @#@ @#@ @#@ @#@ @#@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6. @#@ @#@ @#@ @#@ @#@ @#@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使用合理。

@#@@#@4@#@学生活动@#@(15分)@#@1. @#@ @#@ @#@ @#@ @#@ @#@学习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投入,讨论热烈。

@#@@#@4@#@2. @#@ @#@ @#@ @#@ @#@ @#@训练面广,人人动脑动手,整体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秩序良好。

@#@@#@6@#@3.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个性等全面发展。

@#@@#@5@#@教学技能@#@(15分)@#@1. @#@ @#@ @#@ @#@ @#@ @#@知识面宽,教态亲切,有驾驭课堂的应变调控能力。

@#@@#@6@#@2. @#@ @#@ @#@ @#@ @#@ @#@语言准确,简练,生动,逻辑严密且通俗易懂,体现学科特色。

@#@@#@5@#@3.板书设计合理,工整美观,演示操作规范、熟练,有效到位。

@#@@#@4@#@教学效果@#@(10分)@#@1. @#@ @#@ @#@ @#@ @#@ @#@教学具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学生思维集中,学习积极性高。

@#@@#@5@#@2. @#@ @#@ @#@ @#@ @#@ @#@学生对教师讲授的重点内容印象深刻,能理解或掌握大部分课堂教学内容。

@#@@#@5@#@总得分@#@综@#@合@#@评@#@价@#@意@#@见@#@优点:

@#@@#@不足:

@#@@#@建议:

@#@@#@";i:

13;s:

31155:

"@#@毕业论文@#@(2012届)@#@题目@#@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助学点:

@#@@#@@#@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

@#@@#@@#@考籍号@#@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最终评定成绩:

@#@@#@@#@二〇一二年三月@#@摘要@#@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体制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和家长的观念存在偏差,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阻碍实施素质教育。

@#@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以及媒体,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课业合理化.为了改变当前教学教学中学生过重的问题,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减负”必须抓出成效。

@#@导致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校为了升学率的提高,教师的素质不高,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当然这不是全部的,但这些问题不是一时一刻就能解决的。

@#@我们只有认清原因,对症下药,运用一些有效对策:

@#@如学校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严格做到“三精”,精心备课、精当教学、精简作业,当家长的则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一起有效的解决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关键词:

@#@课业负担,原因,对策@#@@#@ABSTRACT@#@Bytheinfluenceoftraditionalideas,thesocialsystemexiststoacertainlackofteachersandparentstotheconceptofbias,anexcessiveburdenonstudents'@#@academic,aseriousimpedimenttotheimplementationofqualityeducation.Fromthegovernment,downtoordinarypeopleandthemedia,andreducestudents'@#@tooheavyaburdenofthevoiceisgettinghigherandhigher.Thenewcurriculumreformprocess,weshouldcorrectlyunderstandthestudent'@#@s"@#@academicburdenonstudents'@#@academicrationalize."@#@Burden"@#@mustachievetangibleresultsinordertochangecurrentteachingTeachingoverweightproblem,toenableyoungpeopletogrowuphealthy.Leadtoprimaryandsecondaryacademicburdenheavyaremanyreasons,suchasschoolenrollmentrateimproved,thequalityofteachersisnothigh,highparentalexpectations.Ofcourse,thisisnotall,buttheseproblemsisnotaquarterpastonewillbeabletosolve.Weonlyhaveaclearunderstandingofthereasons,therightmedicine,theuseofsomeeffectivecountermeasurescorrect:

@#@suchasschoolsteachingideas,updateteachingconcepts.Theteacherstrictlybe"@#@fine"@#@,andcarefulpreparation,preciseandappropriateteaching,streamliningoperations,andwhenparentsshouldrespectandunderstandchildren,Effectivesolutionwiththeprimaryandsecondaryheavyacademicburden.@#@Keywords:

@#@academicburden,causes,countermeasures@#@目录@#@导论·@#@·@#@·@#@·@#@·@#@·@#@·@#@·@#@·@#@·@#@·@#@·@#@·@#@·@#@·@#@·@#@·@#@·@#@·@#@·@#@·@#@·@#@·@#@·@#@·@#@·@#@·@#@·@#@·@#@·@#@·@#@·@#@·@#@·@#@·@#@·@#@·@#@·@#@·@#@·@#@·@#@·@#@·@#@·@#@·@#@·@#@·@#@·@#@·@#@·@#@·@#@·@#@·@#@·@#@·@#@·@#@·@#@·@#@·@#@·@#@·@#@·@#@·@#@·@#@·@#@9@#@第1章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10@#@1.1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10@#@1.2妨碍中小学生的智力发展·@#@·@#@·@#@·@#@·@#@·@#@·@#@·@#@·@#@·@#@·@#@·@#@·@#@·@#@·@#@·@#@·@#@·@#@·@#@·@#@·@#@·@#@·@#@·@#@·@#@·@#@·@#@·@#@·@#@·@#@10@#@1.3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10@#@1.4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11@#@第2章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13@#@2.1考试制度本身的缺陷·@#@·@#@·@#@·@#@·@#@·@#@·@#@·@#@·@#@·@#@·@#@·@#@·@#@·@#@·@#@·@#@·@#@·@#@·@#@·@#@·@#@·@#@·@#@·@#@·@#@·@#@·@#@·@#@·@#@·@#@·@#@·@#@13@#@2.2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不科学·@#@·@#@·@#@·@#@·@#@·@#@·@#@·@#@·@#@·@#@·@#@·@#@·@#@·@#@·@#@·@#@·@#@·@#@·@#@·@#@·@#@·@#@·@#@·@#@13@#@2.3教师素质不高·@#@·@#@·@#@·@#@·@#@·@#@·@#@·@#@·@#@·@#@·@#@·@#@·@#@·@#@·@#@·@#@·@#@·@#@·@#@·@#@·@#@·@#@·@#@·@#@·@#@·@#@·@#@·@#@·@#@·@#@·@#@·@#@·@#@·@#@·@#@·@#@·@#@·@#@14@#@2.4家长期望过高·@#@·@#@·@#@·@#@·@#@·@#@·@#@·@#@·@#@·@#@·@#@·@#@·@#@·@#@·@#@·@#@·@#@·@#@·@#@·@#@·@#@·@#@·@#@·@#@·@#@·@#@·@#@·@#@·@#@·@#@·@#@·@#@·@#@·@#@·@#@·@#@·@#@·@#@14@#@第3章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解决对策@#@3.1教师方面·@#@·@#@·@#@·@#@·@#@·@#@·@#@·@#@·@#@·@#@·@#@·@#@·@#@·@#@·@#@·@#@·@#@·@#@·@#@·@#@·@#@·@#@·@#@·@#@·@#@·@#@·@#@·@#@·@#@·@#@·@#@·@#@·@#@·@#@·@#@·@#@·@#@·@#@·@#@·@#@·@#@·@#@·@#@·@#@16@#@3.1.1精心备课是减负的前提·@#@·@#@·@#@·@#@·@#@·@#@·@#@·@#@·@#@·@#@·@#@·@#@·@#@·@#@·@#@·@#@·@#@·@#@·@#@·@#@·@#@·@#@·@#@·@#@·@#@·@#@·@#@·@#@·@#@16@#@3.1.2精当教学是减负的关键·@#@·@#@·@#@·@#@·@#@·@#@·@#@·@#@·@#@·@#@·@#@·@#@·@#@·@#@·@#@·@#@·@#@·@#@·@#@·@#@·@#@·@#@·@#@·@#@·@#@·@#@·@#@·@#@·@#@16@#@3.1.3精简作业时减负的保证·@#@·@#@·@#@·@#@·@#@·@#@·@#@·@#@·@#@·@#@·@#@·@#@·@#@·@#@·@#@·@#@·@#@·@#@·@#@·@#@·@#@·@#@·@#@·@#@·@#@·@#@·@#@·@#@·@#@17@#@3.2学校方面·@#@·@#@·@#@·@#@·@#@·@#@·@#@·@#@·@#@·@#@·@#@·@#@·@#@·@#@·@#@·@#@·@#@·@#@·@#@·@#@·@#@·@#@·@#@·@#@·@#@·@#@·@#@·@#@·@#@·@#@·@#@·@#@·@#@·@#@·@#@·@#@·@#@·@#@·@#@·@#@·@#@·@#@·@#@·@#@·@#@17@#@3.2.1联系实际,组织学习·@#@·@#@·@#@·@#@·@#@·@#@·@#@·@#@·@#@·@#@·@#@·@#@·@#@·@#@·@#@·@#@·@#@·@#@·@#@·@#@·@#@·@#@·@#@·@#@·@#@·@#@·@#@·@#@·@#@·@#@·@#@17@#@3.2.2认知学生培养目标,转变教学思想·@#@·@#@·@#@·@#@·@#@·@#@·@#@·@#@·@#@·@#@·@#@·@#@·@#@·@#@·@#@·@#@·@#@·@#@·@#@17@#@3.2.3改变教师工作评价方法·@#@·@#@·@#@·@#@·@#@·@#@·@#@·@#@·@#@·@#@·@#@·@#@·@#@·@#@·@#@·@#@·@#@·@#@·@#@·@#@·@#@·@#@·@#@·@#@·@#@·@#@·@#@·@#@·@#@18@#@3.3家长方面·@#@·@#@·@#@·@#@·@#@·@#@·@#@·@#@·@#@·@#@·@#@·@#@·@#@·@#@·@#@·@#@·@#@·@#@·@#@·@#@·@#@·@#@·@#@·@#@·@#@·@#@·@#@·@#@·@#@·@#@·@#@·@#@·@#@·@#@·@#@·@#@·@#@·@#@·@#@·@#@·@#@·@#@·@#@·@#@·@#@18@#@3.3.1情感上的尊重与理解 ·@#@·@#@·@#@·@#@·@#@·@#@·@#@·@#@·@#@·@#@·@#@·@#@·@#@·@#@·@#@·@#@·@#@·@#@·@#@·@#@·@#@·@#@·@#@·@#@·@#@·@#@·@#@·@#@·@#@·@#@·@#@18@#@3.3.2品德上的培养与塑造·@#@·@#@·@#@·@#@·@#@·@#@·@#@·@#@·@#@·@#@·@#@·@#@·@#@·@#@·@#@·@#@·@#@·@#@·@#@·@#@·@#@·@#@·@#@·@#@·@#@·@#@·@#@·@#@·@#@·@#@·@#@·@#@·@#@18@#@结语·@#@·@#@·@#@·@#@·@#@·@#@·@#@·@#@·@#@·@#@·@#@·@#@·@#@·@#@·@#@·@#@·@#@·@#@·@#@·@#@·@#@·@#@·@#@·@#@·@#@·@#@·@#@·@#@·@#@·@#@·@#@·@#@·@#@·@#@·@#@·@#@·@#@·@#@·@#@·@#@·@#@·@#@·@#@·@#@·@#@·@#@·@#@·@#@·@#@·@#@20@#@参考文献·@#@·@#@·@#@·@#@·@#@·@#@·@#@·@#@·@#@·@#@·@#@·@#@·@#@·@#@·@#@·@#@·@#@·@#@·@#@·@#@·@#@·@#@·@#@·@#@·@#@·@#@·@#@·@#@·@#@·@#@·@#@·@#@·@#@·@#@·@#@·@#@·@#@·@#@·@#@·@#@·@#@·@#@·@#@·@#@·@#@·@#@21@#@致谢·@#@·@#@·@#@·@#@·@#@·@#@·@#@·@#@·@#@·@#@·@#@·@#@·@#@·@#@·@#@·@#@·@#@·@#@·@#@·@#@·@#@·@#@·@#@·@#@·@#@·@#@·@#@·@#@·@#@·@#@·@#@·@#@·@#@·@#@·@#@·@#@·@#@·@#@·@#@·@#@·@#@·@#@·@#@·@#@·@#@·@#@·@#@·@#@·@#@·@#@22@#@导论@#@作为一名中小学生,不存在什么升学压力,但是他们的课业负担是事实,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严重损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其原因复杂,经过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其原因涉及考试制度,学校管理,传统文化,家长观念等因素。

@#@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采用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参考一些期刊和网络知识,对中小学课业负担进行一次简要研究。

@#@首先从课业负担造成的危害开始讨论,然后再是造成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原因,当然我所讲的原因是一部分,并不是全面的。

@#@既然课业负担造成的危害和原因都知道了,根据我自身的分析和前人的经验,最后撰写了一些针对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

@#@@#@作为一个即将上任的农村小学教师,也是21世纪的新型教师。

@#@在新课程改革的规定下,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多样性发展,课业负担这么词得从中小学教学中消失。

@#@不让学生感到心理压力,给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创新空间。

@#@@#@18@#@第1章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危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综合症”它所造成的危害很大,不但影响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不但使中小学生近视眼增多,体能下降,肥胖等,而且严重地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繁重的作业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和智力发展,还会形成不好的学习环境。

@#@@#@1.1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中小学生近视人数大量增加,近视度数加深。

@#@中小学生正是身体生长发育期,这个时期用眼过度是非常容易患近视。

@#@课业负担过重,中小学生整天埋在书堆、题海之中。

@#@眼睛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导致许多学生得近视,而且有些是中高度近视。

@#@这不仅会给他们一生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而且使他们将来工作的选择面大大缩小,他们无法从事对对视力要求较高的职业。

@#@其次是导致肥胖学生增多。

@#@现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学生吸收的能量较多,由于课业负担过重,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过多的能量得不到释放,使体重超标的肥胖儿增多。

@#@肥胖不仅造成行动不便,而且大大增加了将来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险。

@#@再次是导致中小学生体质弱。

@#@由于课业负担过重,体育锻炼时间太少,神经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中小学生体质弱,易患感冒,有些经常失眠。

@#@影响学习效率。

@#@@#@1.2妨碍中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小学生正是智力发展时期。

@#@足够的睡眠时间,是智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课业负担过重造成睡眠不足,进而影响他们的智力发展。

@#@课业负担过重,神经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他们没有时间去培养兴趣爱好,也没有时间去进行他们兴趣的活动,从而阻碍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某些天赋没有得到发现和表现的机会。

@#@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需要有一定的闲暇时间,有了空闲的时间,才能够对事物,对宇宙和人生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产生有创造性的思想或办法。

@#@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创造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

@#@课业负担过重使中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发展自已的创造性能力。

@#@@#@1.3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课业负担过重,中小学生承受了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压力,这种压力极容易造成畸形性格和心理障碍,有时会产生自伤和攻击行为。

@#@近年来中小学自杀、犯罪现象增多,更有一些残杀亲身父母的恶性案件。

@#@这是和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是学业负担过重,使中小学生没有时间参加劳动和关心别人,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劳动是净化心灵的最好方法,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徒径。

@#@一些中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参加劳动锻炼少,产生了好逸恶劳,追求高级享受思想。

@#@再次是由于激烈的考试竞争,产生了以同学为敌,仇视他人的情绪。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千方百计防范别人超过自已。

@#@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则千方百计干扰别人学习,以达到让别人也考不好的目的。

@#@@#@1.4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学业负担过重,考试竞争过分剧烈,破坏了学习讨论的风气。

@#@讨论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灵感,减少疲劳。

@#@因此,讨论风气和氛围是重要的学习环境。

@#@然而由于学业负担过重,考试竞争过分激烈,同学间相互防患甚许多学生愿意与同学讨论,生怕自已的一点东西被别人学走,学习讨论开展不起来。

@#@其次是过重的学业负担破坏了互帮互教的风气。

@#@由于学业负担过重,考试竞争过分激烈,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在学习上帮助其他同学。

@#@@#@第2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国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办法了不少文件,致使在这问题上有所缓解。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许多地方,还是严重存在课业负担这一现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1考试制度本身缺陷@#@这可以从两层意义上来分析。

@#@第一层意思是指考试形式、内容不科学,试题太偏、太难、考死记硬背的东西过多。

@#@在中小学考试中,任何题目都只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语言本身的局限,使得答案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为了有一个唯一的答案,便人为地进行了限制,并造出一个“标准答案”,天下的考生都一起背诵,拼记忆力,谁记的最多,最全谁得的分数最高。

@#@这就是死读书、读死书的由来。

@#@考得分数再高,也不能证明其能力最强,创造力超群。

@#@@#@其次,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也因其严重的片面性,冲击了教育方针中关于“全面发展”的指导原则。

@#@由于学校以升学选拔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推崇的是“分数至上”,导致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实际上被区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方面的教学大大强化和扭曲,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非考试内容的教学则大大弱化,甚至被取消。

@#@在这种考试评价制度下,不仅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消弱,而且智育也存在严重片面性,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全面素质水平的提高。

@#@@#@2.2对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不科学@#@现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看他所教的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

@#@学生考得好,升学率高,优生率高,就认为老师有水平,教得好,教师就可以多得奖金,优先晋升职称。

@#@反之,如果所教的班级学生在考试中表现不佳,就认为是老师没水平,不会教,就要少拿奖金,在职称晋升时就会处于不得利地位。

@#@这种考核评价制度,不承认学生接受知识能力上的差别,不承认学生努力程度的差别,不管学生由于何种原因考得好都归功于教师会教,不管学生由于何种原因考不好都归罪于教师不会教。

@#@在这种考核制度下,教师必然要把逼学生读书、逼学生做练习作为获取名利的主要方法,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压学习任务。

@#@有些教师要求学生重复地做题,以减少在考试中的差错率,获取更高的分数。

@#@一旦学生感到厌烦,不愿意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师就会动用各种惩罚手段去惩罚他们。

@#@学生写错一个字要求罚抄几百遍、几千遍。

@#@学生做错一道题要被罚做几十、几百遍。

@#@在这种不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之下,教师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压迫学生做练习,增加学生负担的竞争。

@#@他们千方百计地迫使学生在其所教学课上多投入时间和精力,即使所做的练习对提高考试成绩意义不是很大,那也可以使学生减少在其它学科上的时间投入,不至于其它学科考得太好,也就可以避免落在其他教师之后。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一些教师用拖课、抢占自习课,大量布置作业的办法来迫使学生在其所教学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对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不科学,是导致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2.3教师素质不高@#@在教育事业中,教师首当其冲是最被检验的人,若教师其身不正,素质不高,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有多严重。

@#@教师素质不高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经济利益在做怪。

@#@首先是广大基层中小学教师工资不高,待遇很差,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多少总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比如,现在一般的加班补课,一节课的报酬都在几十元,最差的农村中小学也有十元左右。

@#@这样,一天两节课,一学期下来也有几百上千元的收入。

@#@所以就组织学生放假和下课时间补课,以谋取更大的利益空间。

@#@还有些老师工作现任心不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炒股、做生意,如果学生考的太差,自然会受到批评,甚至受到某种制裁。

@#@反之,给学生增加压力,让学生多做多练,让学生考好一点,也就有理由反驳各种指责,避免受到制裁。

@#@@#@第二个方面是教师的懒惰。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那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离不开“双边”——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最好的状态当然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一起努力,比如教师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勤勉敬业,提高教学艺术;@#@学生刻苦用功,勤学好问。

@#@次一点是双方只有一方努力。

@#@最差的是双边都不用功。

@#@而现实中,从教师这边,努力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本人投入多,显效慢,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无闻。

@#@没有几个教师愿意采用这个办法。

@#@于是一窝蜂涌向另一边——学生。

@#@拼命加班加点上课,拼命布置作业,拼命压榨学生,这种做法简单易行,教师本人投入少见效快,即使最终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教师还可以没功劳而有苦劳,还可以推说学生太笨,“你看,我下了那么大的功夫,他们也还是学不好。

@#@”别人也会同情理解,甚至夸赞这位老师用功。

@#@所以说,这类老师是懒惰的,因为他们避重就轻,表面一副老黄牛样子,其实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头笨黄牛而已。

@#@@#@2.4家长期望过高@#@大多数中国人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

@#@而这个时代的父母有许多人由于文革等愿意,未能实现上大学的梦想,想通过子女来实现自已未曾实现的梦想。

@#@希望孩子能过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

@#@而且现在大多数家庭孩子少,家长和子女交谈的时间也比较多,孩子有较多的机会来表现他们的聪明,因此,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很聪明。

@#@这样许多做家长的不仅断定孩子将来肯定会大有出息,而且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拨尖。

@#@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达不到家长的主观要求,家长一般会认为子女不够努力,或者认为是老师不会教。

@#@当家长到学校了解他们的孩子成绩为什么上不去时,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会告诉他们,孩子的努力程度不够。

@#@老师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不让做父母太伤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动员家长与他一起对学生施加压力。

@#@于是家长就进一步断定孩子成绩不好是由于努力程度不够,断定别人的孩子更努力,采取各种手段迫使孩子加大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规定孩子考试要达到的分数、名次,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请老师补习,制定奖惩措施等。

@#@这不仅增加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第3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对策思考@#@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部门和教职人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国家的主席都强烈提出了,所以下面本人进行了一些对策思考。

@#@@#@3.1教师方面@#@“减负”是手段,不是目的,“减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自身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要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就必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须做到“三精”。

@#@ @#@@#@3.1.1精心备课是减负的前提@#@备课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实现策划:

@#@是使课堂教学具有高质量的保证,也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

@#@精心备课使要做到:

@#@①既要钻研大纲,通读教材。

@#@对所教教材的教学目标。

@#@基本内容要熟练,又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致使、技能的质量。

@#@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

@#@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预见学生在接受新致使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要设计出循循诱导,因材施教的教案。

@#@②备课必须既要备教法,又备学法。

@#@教学生是靠教师,那么学生学不学的尽不仅要看学生的天资和勤奋,若教师能能多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技能,那么学生则更容易吸收教师所教的内容。

@#@@#@3.1.2精当教学是减负的关键@#@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要想40分钟要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精当,这就要求:

@#@①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

@#@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恰当的起点点拨,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要始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②必须把调动、启发学生呢个思维的行为一条主线贯穿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

@#@③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要求。

@#@选择不用的内容和方法。

@#@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当堂所学知识。

@#@力求既满足优生的求知,又照顾后进生的进度,绝不搞课内损失课外补。

@#@还必须给学生留有相应的活动时间。

@#@@#@3.1.3精简作业是减负的保证@#@布置作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作业要考虑针对性。

@#@要不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什么样的作业。

@#@这都是教师所要考虑的,决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老一套,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②作业要考虑多样性。

@#@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

@#@③作业要考虑全面性。

@#@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

@#@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

@#@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又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

@#@这样,既可以保证优生“吃饱”,又可以保证后进生“吃得了”。

@#@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3.2学校方面@#@学校是学生学习地方,而且也是学生一天待的时间最久的地方,所以,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指标都可能会成为学生课业负担的因素。

@#@至此,学校必须的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3.2.1联系实际,组织学习@#@为了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学校应组织教师反复学习上级教学部门的有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和要求。

@#@深入学教育专家的学生减负理论。

@#@在学习讨论中,学校可以采用“一查摆,二分析,三明确,四解决”的办法。

@#@着重引导教师理论联系实际。

@#@调差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实际情况,以及过重的课业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的表现,分析其原因,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质量。

@#@杜绝教师“识分数论英雄”的错误认识。

@#@@#@3.2.2认知学生培养目标,转变教学思想@#@教育的目标是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学生的课程必须遵循: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

@#@学校的教师应对人才观质量有新认识。

@#@在学校,能说话的还是学校领导。

@#@因此学校领导必须下定决心,采取有力措施,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引导教师努力探讨改变单纯的知识型教学模式,向新课程中的素质型教学模式改变。

@#@努力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观点。

@#@而把重点去提高课堂质量,优化教学方法的正确方向上。

@#@@#@3.2.3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价方法@#@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必须进行深入修改。

@#@首先是改变过去重教学的成绩评价,改变以教学成绩高低你更加教师的弊端。

@#@在评价教师教学成果时,即看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又看是否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德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还把转化后进生列为评价内容,要求老师应关心差生。

@#@二是把过去教师工作的领导单一评价改为个人小结自我评价、教研组互评、学校审评的三方面结合,扩大评价的透明度,激励教师参与管理,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3家长方面@#@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才,但是也得给孩子一点自由空间,不能整天埋在作业和题海中。

@#@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积";i:

14;s:

9353:

"中心小学创建和谐校园规划@#@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

@#@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促进事业发展。

@#@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将会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注入活力,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扭住发展这个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我校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活动,学校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基本完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基本形成,校园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校园环境优美,秩序井然,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和卫生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通过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实现班子和谐、干群和谐、师生和谐、群团和谐、家校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目标@#@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灵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关心人、尊重人的基础上建立广大师生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全面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1、办学以教师为本。

@#@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兼具学识与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

@#@进一步完善分配政策,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完善服务支持体系,努力构建出人才、出成果的良好工作环境。

@#@要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

@#@要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为广大教师排忧解难,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努力营造一个广大教师会干事业、帮助教师干好事业、支持教师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

@#@@#@2、育人以学生为本。

@#@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要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深化“课程引领”、“环境影响”、“过程习得”三大策略,落实“十八个一”工作载体;@#@要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为目的,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潜质,完善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全员教育、全员管理、全员服务、全员育人的氛围中更好地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充分发展个性特长,诚实做人、善待他人、关爱社会与自然,培育良好的人格。

@#@@#@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科学规划校园建设,着力美化校园,充分发挥环境在育人中的潜移默化作用,构建生态校园、人文校园。

@#@@#@1、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组织开展和谐办公室、和谐教研组、和谐班级、和谐窗口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着力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团支部、少先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校网站、校报、红领巾电视台、黑板报等文化阵地的积极作用,有效引导舆论。

@#@@#@2、弘扬“严谨、务实、求真、创新”的校园精神,并将其渗透和融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及社会服务中,形成敬业、博学、善教、身正的优良教风,形成守纪、善学、多能、向上的良好学风。

@#@要精心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推出一批以“共创和谐”为主题的理论文章、宣传报道、艺术作品,引导广大师生用和谐的思维推动形成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实现均衡化教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 @#@ @#@ @#@ @#@ @#@@#@1、认真贯彻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齐上足各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严格遵守《小学教学常规》,加大落实教学管理“四项制度”,深化教学质量监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 @#@ @#@ @#@ @#@ @#@@#@3、深化课程改革工作,以课题研究为龙头,落实好各级课题研究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促进校园安全稳定@#@1.加强安全与健康教育。

@#@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要认真化解学校内部矛盾和纠纷,维护学校稳定。

@#@@#@2.完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卫生等各项规章制度,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以制度促规范、促管理。

@#@要建立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畅通的安全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制度,形成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

@#@@#@3.强化安全卫生设施建设。

@#@校园、校舍用房和其他设施、设备的性能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基础设施要完备、标识要清楚醒目。

@#@要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组织整改。

@#@要投入资金,在学校重点部位安装报警,建成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为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切实为学校和师生提供安全卫生保障。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切实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教师行为“十不准”和规范家庭辅导行为的规定,将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完善师德测评制度,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提高教师道德和专业素养。

@#@教师之间诚实守信,互相帮助,平等互爱,融洽相处,完善团结互助的协作机制。

@#@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业绩观和人才观。

@#@@#@三、方法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关键在领导。

@#@学校将成立创建和谐校园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协调全校的创建工作。

@#@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和谐校园建设领导体制,明确领导责任和任务分工,把建设和谐校园放在突出位置,摆上重要日程。

@#@@#@领导小组组成员。

@#@@#@组长:

@#@@#@2、健全工作机制。

@#@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事,以制度规范行为,逐步建立健全和谐校园建设的工作机制。

@#@要经常开展全面督查或专项检查,建立健全长效的督查机制,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要认真总结和谐校园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研究,破解和谐校园建设的难题,不断创新和谐校园建设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和谐校园建设的新举措、新办法。

@#@@#@3、发挥主体作用。

@#@和谐校园建设,师生是主体。

@#@要着力营造和谐校园建设的浓郁氛围,充分发挥校内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宣传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全校上下共同的思想基础,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逐步形成和谐校园建设的强大合力。

@#@要利用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把建设和谐校园转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认识和积极行动,成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事业的强大力量。

@#@@#@4、提供有效保障。

@#@要确保和谐校园建设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2009年9月@#@";i:

15;s:

12715:

"@#@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中学@#@2016.9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加强和改进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式、新情况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将我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并落到实处;@#@在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的总原则下,我校制定了以下德育工作方案,在新学年实施。

@#@@#@二、德育目标@#@通过三年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进行集体主义教育@#@3、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遵纪守法的教育@#@4、进行劳动教育@#@5、进行道德教育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初中一年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是“迈好中学第一步,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初中一年级着重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他们热爱新老师、新同学,热爱新的班集体、新学校,着力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

@#@通过教育活动,加深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他们为祖国、为四化学习的积极性。

@#@新生入学初,着重抓好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

@#@@#@初二年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是“迈好青春第一步,使德智体全面发展”。

@#@初二年级把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作为主要内容。

@#@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能区别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荣与辱,能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

@#@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

@#@@#@初三年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是“迈好人生第一步,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初三年级要把理想前途教育作为重点,通过教育,使学生初步懂得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

@#@注意培养他们的志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热情。

@#@教育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材。

@#@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四、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

(一)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

(二)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明确各岗位职责。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

@#@@#@2、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具体组织、指导德育工作方案的实施。

@#@其任务是:

@#@调查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确定和协调思想政治课、年级组、团组织、学生会等各方面的任务分工,组织和协调各教研组、各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争取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等。

@#@@#@3、学校党支部支持校长工作,发挥促证、监督作用,并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教职工做好德育工作。

@#@@#@4、年级组要定期组织年级教师分析研究本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沟通信息,协调各方面关系,组织本年级教师贯彻学校德育工作方案。

@#@@#@5、班主任是班级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并负责对学生的品德评定。

@#@@#@6、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7、各科教师、全体教职工都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8、共青团组织、学生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团结广大学生走健康成长的道路。

@#@@#@9、教育工会要在本职范围内做好教师的工作,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三)要建立健全具有活力的科学管理制度,形成有目标、学期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学期末有总结及评估的管理体系。

@#@@#@五、德育工作实施的途径和措施@#@

(一)德育工作实施的主要途径@#@1、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应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避免空洞说教、简单灌输。

@#@@#@2、其他各科教学@#@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德育工作看作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风和意志品格。

@#@@#@3、班主任工作@#@班级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

@#@班主任工作是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途径。

@#@班主任要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要加强班级管理。

@#@组织和建设班级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还要协调好本班各科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

@#@@#@4、共青团、学生会@#@团组织、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

@#@团组织、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吸引到自己的周围,配合学校落实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5、劳动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服务和必要的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在劳动中切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6、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民和身心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校和班级应有计划地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和各科竞赛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制教育。

@#@每逢重大节日和纪念日,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专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通过课外活动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7、家庭教育@#@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家庭教育是贯彻德育要求的重要渠道,学校通过家访、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家长委员会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帮助家长增强对德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争取家长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

(二)德育工作措施@#@1、进一步优化校内外育人环境。

@#@@#@学校的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有着替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要充分发挥良好的校风、校纪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利用黑板报、广播、图书室等多种形式和专用场所,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我校班班有学习园地,每两周由学生出一期。

@#@@#@2、开好校会、班会,组织好每周一升旗、周五周小结。

@#@@#@开学初开好开学典礼,学校领导在会上提出学期德育工作要求,学期中召开期中工作小结会,总结前半学期德育工作情况,提出下半学期德育工作要求,学期末在散学典礼上总结一学期德育工作情况,表彰先进。

@#@各班要开好每周的班会活动,使学生在班会活动中思想道德受到教育。

@#@每周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学校提出本周工作要求。

@#@星期五放学班主任做好班级周小结工作,对本班一周工作进行小结,表扬好的,指出本周存在的问题,提出下周德育工作要求,提出改进措施。

@#@@#@3、加大值日工作力度,行政、处室、教师三线值日,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活动实行“精细化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行规养成的自觉性。

@#@@#@4、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教师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必须具有坚定的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每一位教师都要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健全教师政治学习制度。

@#@学校利用每周一例会和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总结一周工作情况,对下周德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把教书育人列入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职责内容,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评聘教师职务、表彰奖励、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教书育人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

@#@@#@5、做好学生品德的评定和优秀学生的评比工作@#@对中学生品德进行评定是中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评定,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并检查教育工作的情况,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品德评定的基本方法操行评语和评定操行等级。

@#@@#@学生品德评定内容与标准以《中学德育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要求、内容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

@#@@#@6、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学校每学期开展“校园之星”的评比工作。

@#@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和纪律处分。

@#@@#@7、对学生个人和班级进行量化管理。

@#@把学生个人量化分作为学生操行评定、评优的重要依据。

@#@以班级量化分确定当月“流动示范班级”,把班级量化分作为评定文明班级重要依据之一。

@#@@#@8、进一步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9、学校德育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实行“德育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自学性行成,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注意防止简单粗暴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10、注意点面结合,抓好典型。

@#@既抓常规,又要注意重点突破,力求使德育工作科学化、序列化、主题化。

@#@@#@2016年9月@#@";i:

16;s:

29622:

"@#@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研究@#@摘要:

@#@本文在阐述情感教学的内涵和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注重知识目标,忽视情商培养、教学方式机械,低估情感教育作用、重视学生分数,综合评价标准流于形式,并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论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实现情感教学的对策,即创设教学情境,加深情感投入、巧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情感、开展实践活动,催生情感体验、组织课堂讨论,提升学生情感。

@#@本文研究以为:

@#@课堂教学既是认知的过程,又是情感培养的过程。

@#@情感教学是从“动之以情”着手,达到“晓之以理”,最终实现“导之以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借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和认知需要,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任务。

@#@@#@关键词: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课情感教学@#@目录@#@摘要 1@#@绪论 3@#@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概述 4@#@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内涵 4@#@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4@#@1.实施情感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内在要求 4@#@2.实施情感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 5@#@3.实施情感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5@#@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7@#@

(一)在教学目标上,过于注重知识目标,忽视情感的培养 7@#@

(二)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方式机械,低估情感教育的作用 7@#@(三)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学生分数,综合评价标准流于形式 8@#@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问题原因分析 9@#@

(一)功利主义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忽视情感目标的实现 9@#@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 9@#@(三)教学评价忽视学生均衡发展的实际要求 10@#@四、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对策 11@#@

(一)创设教学情境,加深情感投入 11@#@

(二)巧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情感 11@#@(三)开展实践活动,催生情感体验 12@#@(四)组织课堂讨论,提升学生情感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绪论@#@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改将课程目标也做出了重大调整,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列为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强调以情感为主要手段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将情感目标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学思想政治课不仅是一门“说理”的学科,更是一门“抒情”的学科。

@#@情感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

@#@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来激发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为此,思想政治学科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从而全面且正确地完成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

@#@因此,情感教学就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应运而生。

@#@@#@笔者所选择的论文题目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探析。

@#@之所以选这个论题,是因为情感教学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对当代教育改革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着鲜明的教育意义和实际意义。

@#@情感教学不仅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将情感教学融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增强该课堂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情感教学是中学思想政治课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信念,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而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

(1)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论著,浏览相关文章,以及查询相关网上信息来获得所需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提炼,以求找到与其相关资料,从而全面地、系统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课题,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启示与理论借鉴。

@#@

(2)采用观察法。

@#@通过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实习过程,对所在学校思想政治课堂通过多次听课、授课,收集有关中学政治课学习状况的第一手材料,并对之进行学习论层面的分析、评价,进而来探析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情感教学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概述@#@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内涵@#@所谓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和观点通过调动学生情感机制的相关环节,从情感与思想观念和知识学习的联系的密切性出发,发挥情感对知识学习和感念成长的帮助作用,通过情感的标准与是非标准和立场选择的关系的认识,端正个体生存发展和社会发展与民族生存发展联系的认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学是从“动之以情”着手,最终达到“晓之以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认知因素并借用一定教学手段,通过语言、态度、行为等载体,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和认知需要,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任务。

@#@@#@情感教学是中学思想政治课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从教学规律实践和学生学习规律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身心特征和规律,是对教育规律、学习规律和情感规律的有效认识、结合和应用。

@#@知识学习和传授与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同一过程,情感教学把知识传授与学生成长过程的情感体验结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或消极情感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不仅如此,情感状态还影响到学生思想观念的开放还是闭锁状态的调整,进而发生对现实认识外在世界的态度和结论。

@#@”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应该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

@#@@#@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复杂的情感心理现象,是人们长期以来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加深认识和尝试充分利用与调动的重要教学相关因素之一。

@#@“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与心理规律对教学实践的促进功能在于:

@#@一方面,贯彻教学规律的潜力可以通过情感规律等心理规律的应用加以发掘;@#@另一方面,学生从学习兴趣出发的全面性认识世界与自我的启蒙,可以通过情感教学的实施和规范得到促进和实现。

@#@”@#@对此的深刻反思,促使人们把教学改革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认知领域,而是拓宽到情感因素的领域里。

@#@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实施,需要进行理论论证、决策保证、制度规范、师资培训、效果检验等方面的探索。

@#@当然,在新课改过程中,首要的是统一现代教育改革者、参与者和关注者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的认识:

@#@@#@1.实施情感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内在要求@#@实施情感教学是由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其它社会科学知识的教学达到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课程,因此具有德育性质。

@#@思想政治学科是情感教学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的良好平台。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内化和外化在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真正达成,而正确使用情感教学可以发挥对学生的从内到外的一致性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教学计划中主要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知识教育的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德、智、体、美、劳各育种处于首要地位。

@#@素质教育是实质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

@#@而这些素质的实现离不开健康的情感,健康的情感的调动要发挥符合学生身心特征规律的情感教育的作用。

@#@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离不开情感因素,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

@#@@#@2.实施情感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因其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鲜明的强调教育的思想政治性,许多知识点难以理解。

@#@为此,在课堂教学上,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运用情感进行教学能不但能使学生感知学习乐趣,而且易于消化和理解。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通过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又符合教学规律要求的教学环节设计,才能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参与教学和接受知识发挥积极的主导。

@#@学生情感对学习状态和知识掌握程度发生直接影响,忽视这一方面就会降低学习成效。

@#@从发展的角度说,学生的情感触发机制、知识掌握程度和人才的培养、发展和定型有密切的关系和互动机制,也就是说,情感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走向和发展的层次与水平。

@#@尤其是情感教育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发展潜力,可以有效克服学生的厌倦感和疲劳感,实现身心积极状态的调整的同时,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打开学生思想的之门,教师通过自身教学能力打开智慧的之门,这样就可以实现师生的有效教学沟通和知识传递。

@#@@#@3.实施情感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学行动的指南。

@#@素质教育的实践也已从宏观走向微观,深入到课堂教学的诸多方面。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素质教育中更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全面发展的教育。

@#@它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知识、审美、身心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为学生的做人,求知、生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施情感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更应该成为情感教学实施的主要基地。

@#@一方面,情感教学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观需要。

@#@情感作为人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人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支持,它引领着人的前进方向。

@#@同样,学生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具备饱满的精神和强烈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情感教学又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学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感教学,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控制自己的情感,形成健康良好的品格,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情感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不是机器,情感教学的理解和实践也就不能僵化的看待学生的情感的调动,同时,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教师应该从全视角端正对情感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调动的看法。

@#@当今教师普遍承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实施情感教学对学生的认知起促进作用,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却很少真正加以运用。

@#@造成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

(一)在教学目标上,过于注重知识目标,忽视情感的培养@#@这种忽视情感目标的单一教学模式是伴随着传统教学方式的盛行而产生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师生关系的培养以及情感交流,造成中学生“情感空白”。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一堂课下来,把预先准备的东西机械的灌入这个“容器”中,这样的教学势必陷入僵局。

@#@培养出来的学生知情分离,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社会。

@#@罗杰斯曾说:

@#@“缺乏情感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它只会导致学生不负责任和麻木不仁。

@#@”@#@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感为主要手段,教师有意识的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培养学习兴趣,不但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还能够课堂优化教学效果,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情感教学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更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从而全面且正确地完成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

@#@@#@

(二)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方式机械,低估情感教育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

@#@这一过程中,教师多以书本为中心,教学方式死板、机械,“填鸭式”的传授知识。

@#@而学生只是被动式的接受知识,智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刻板麻木的学习方式,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情感的作用,许多教师认为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其实不然,新课标不仅要求教师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求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特别是加强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广博的知识更重要。

@#@教师的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通过寓教于乐,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高高兴兴地学,饶有兴致地学,无疑有利于发挥情感的增进作用。

@#@因此,思想政治教师不可低估情感教育的作用,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以情施教都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学生分数,综合评价标准流于形式@#@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所做的价值判断。

@#@只有通过评价,人们才能正确的认识教学是否有效。

@#@然而,目前的评价方式仍然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尽管各类综合性的教学评价呼声四起,但多数仍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

@#@“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有关,而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有着莫大的关系。

@#@”@#@如果教师对情感的把握恰到好处,能够很好的驾驭课堂与组织教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势必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对于实施情感教学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因此,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切实落实综合性的评价标准。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问题原因分析@#@实施情感教学法是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更应成为情感教学的主阵地。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实施情感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而且对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非智力因素都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实施情感教学的现状不尽人意。

@#@它不仅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还受到教育制度弊端的影响。

@#@本文针对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大致分为一下几点:

@#@@#@

(一)功利主义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忽视情感目标的实现@#@近些年,虽然应试教育已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取代,但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不少教师尚未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实施任然流于形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注重学生的认知层面,把知识和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较少的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而应试教育更是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片面的以升学考试为目的来教育学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的投入,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最终造成重智育,轻素质的后果。

@#@而教师更是以升学考试为出发点,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机械单一的“灌入式”教学,虽然满足了知识目标,却忽视了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思想政治课学科具有德育性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立场、科学的人生观、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特殊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打动学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方法。

@#@因此,情感目标的实现就成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目前,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偏重教条式的传授,课堂教学多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理论知识,教学过程机械化、单一化,缺乏灵活性,忽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更谈不上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可见,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缺乏学生自主探究、思维拓展和情感体验的规范式的教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缺乏对情感教学的感知性与操控性,进而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的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样不但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除此之外,大多数思想政治教师对自身情感因素的运用多是凭感觉和经验,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达到系统性和科学性,对情感教学的复杂性和教育策略的研究不足,这些原因均导致教师自身情感能力的缺失,这也是教学中注重传统教学而忽视情感教学的重要原因.@#@(三)教学评价忽视学生均衡发展的实际要求@#@目前的评价方式仍然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尽管各类综合性的教学评价呼声四起,但多数仍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

@#@教学评价多以单一的评价方式进行考核,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流于形式。

@#@我国的教育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为主,较少涉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感受。

@#@这不仅不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同时还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忽视学生的均衡发展。

@#@“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是不可单独传授的,脱离了知识与能力,也就脱离了承载的依托。

@#@”@#@他们只有与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达到思想政治的德育效果。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批评当今教育‘忘记了教育的方向’,‘丢掉了教育的另一半’。

@#@教学过程将情感拒之门外是传统教学的重大缺陷之一,积极的情感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然而,学校教育及评价目标过度单一的取向,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导致学生情感体验的贫乏,教学过程的情感缺失。

@#@@#@四、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对策@#@情感教学意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学生。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法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几项:

@#@@#@

(一)创设教学情境,加深情感投入@#@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要促使学生的积极思维的达成,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表明,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时,其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就会处于最佳状态。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

@#@这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有目的的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场景、氛围,促进和强化学生的参与。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投入,保持高度的热情,既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创设出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境,又可以利用情感、情绪、氛围来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悬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促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

@#@除此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让课堂“活”起来。

@#@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产生情感共鸣就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就能更好的发挥教师在情感教学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

(二)巧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离不开教学语言,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

@#@教学语言既是教师传授知识、开启智慧、塑造心灵的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

@#@”@#@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可以通过舒缓、浑厚、附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又可以运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对肢体语言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师语言的声音的吸引力同时设计和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够更好的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如果教师能把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幽默风趣的语言,又有得体的教学体态,一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催生学生的情感,使课堂“活”起来。

@#@教学语言既是教师思想智慧的表达形式,也是彰显人格魅力的重要载体,它既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恰当运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开展实践活动,催生情感体验@#@无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还是科学实验都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和带领学生参加,这既是教学计划的要求也是引导学认识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直接体验。

@#@可以从主动性、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等方面促进学生情感发展。

@#@中学的思想政治学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自身的优势。

@#@例如在讲到《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课时,可以通过走访身边的好人好事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从活动方案的设计、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到得出结论、撰写报告等一系列环节都由学生自主完成。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了解身边存在的动人事迹。

@#@通过亲身参与来催生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产生对民族精神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激发和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收益和建树,从而提高学生回到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在实践中对学生观念和情感的调整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情感来源,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取得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组织课堂讨论,提升学生情感@#@课堂讨论,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课堂讨论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认识。

@#@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和辩论,能够明辨是非,突破难点,做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情感体验,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

@#@因此,可以说课堂讨论的过程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讨论要精心挑选有思考价值同时又能调动学生情感的的问题进行讨论。

@#@价值需求和情感需求的交叉和重合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并结合教材知识点传授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师妥善的引导下,学生的课堂讨论过程中就会变得主动和富有生气。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被很好的调动,从而也就能够实现情感教学的目的。

@#@@#@结论@#@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成为教学的主导思想,逐渐摆脱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思想。

@#@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学生知识,还得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较为枯燥、乏味,理论性较强,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既是认知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与情感培养的过程。

@#@认知与情感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个过程。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渠道,也是情感体验与情感培养的场所。

@#@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讲“理”,对学生来说单调,缺乏吸引力。

@#@若是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则会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探究热情。

@#@因此,进行情感教学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时效性,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也有重要意义。

@#@因此,必须在中学思政政治课堂上实施情感教学。

@#@@#@总之,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在前辈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实例,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学提出了一点粗略的观点和建议,希望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1]魏敏.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初探[J].学理论,2013,33:

@#@388-389.@#@[2]潘桂芳.关于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学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

@#@107-108.@#@[3]唐洪刚,敖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学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59-60+72.@#@[4]刘素娟.政治认同: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01:

@#@78-80.@#@[5]谭吉华,唐顺利.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2,05:

@#@85-89.@#@[6]孙红杰.论情感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123-125.@#@[7]廖邦俊.试析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04:

@#@84+72.";i:

17;s:

10331:

"尚堂中学英语课外阅读实施方案@#@一.周密计划建立轮流借阅机制@#@英语课外读本作为学校的图书资料,由专人负责,并设立图书轮流记载本。

@#@一个月左右轮流一次,每班由两个学生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回收和保管整理工作。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图书轮流活动,学生人手一册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轮流。

@#@每生每月平均阅读1本书,每天阅读20---40分钟左右。

@#@@#@二.确保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学生每周都要有至少40分钟的阅读时间,每周一个中午按轮流计划进行教师指导阅读活动,同时布置学生自读,每周的英语社团活动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辅导。

@#@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笔记,归纳新词,摘录好词佳句,仿写经典语句等。

@#@@#@三.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应讲授阅读方法。

@#@

(1)阅读与朗读结合。

@#@

(2)阅读教学与听、说、读、写结合。

@#@(3)阅读与工具书使用的结合。

@#@@#@四.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并落实各年级阅读计划。

@#@所有学生也应该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制定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并在教师的指导督促下实施。

@#@@#@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阅读属泛读范畴,没有必要像学习教材一样精读。

@#@学生可以放松和随意。

@#@课外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读完一本简易读物之后,不要问自己记住了多少单词,而应问自己是否了解了大意。

@#@无需将句子细分成一个个单独的词组。

@#@不必过于注重细节。

@#@@#@1.读完一本简易读物之后,不要问自己记住了多少单词,而应问自己是否了解了大意。

@#@

(2)尽量不要查词典,学会根据上下文猜出生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阅读时应尽力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无需将句子细分成一个个单独的词组。

@#@(3)不必过于注重细节。

@#@(4)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不能读得太慢。

@#@(5)不要一味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认识到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注意因材施教。

@#@对程度高的学生,鼓励他们课外阅读多读几篇,以进一步加大输入量,带动其他学生。

@#@或要求阅读时摘录一些词语、好句,并写下故事大概或阅读感想(中英文都可);@#@对程度低的学生则鼓励他们不要泄气、不要放弃,课外阅读量的规定要适中,要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这样才会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坚持下去。

@#@@#@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培养高效阅读的能力。

@#@课内的阅读教学是圈养,而课外的自主阅读就是放养。

@#@但放养决不是放任自流。

@#@在有了好的课外读本后,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提倡平时多大声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英语语感。

@#@要求学生掌握常规的阅读策略:

@#@默读、略读、跳读、预测、猜测词义、细读、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等等方法。

@#@@#@4.制定一些定期反馈形式,及时向学生提供建议、帮助和鼓励。

@#@建议学生定期作阅读笔记。

@#@阅读笔记的层次可高可低:

@#@从具体的词汇或语言知识点到读后的感想都可以作为学生笔记的内容。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应尽量运用刚学到的句型和词汇,以使读和写互相促进。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记录应有必要的检查和恰当的评估,对学生个体提供阅读方法指导。

@#@还可以通过开展英语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检阅课外阅读成果,根据反馈意见向学生提供建议、帮助和鼓励。

@#@@#@5.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水准,从阅读技巧和策略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使之贯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外阅读之中。

@#@教师自己也应该加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来,在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业务水平。

@#@@#@四.社团活动@#@1.根据学校实际,确定开展社团活动的年级,以七八年级为主,研读图书,开发校本课程。

@#@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收获。

@#@各年级可根据年级情况选择几项。

@#@如:

@#@@#@

(1)利用每节课的值日报告时间,安排“StoryTime”、“DailyNews”、“FunTime”等栏目,让学生课前两三分钟介绍自己阅读的英语故事、新闻、笑话等;@#@@#@

(2)班级墙报栏设置“英语读书明星榜”,定期评出英语读书的明星。

@#@为增加课外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可渗透关于英美国家文化的故事,不定期放映适合初中生的的影片,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知识,减少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阅读误差。

@#@真正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3)定期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和手抄报比赛等。

@#@@#@2.根据图书或所学模块主题,搜集视频、音响等资源,以丰富活动内容。

@#@@#@总之,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相关阅读策略,努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技巧,真正让学生感到课外阅读是一种汲取,汲取信息,认识世界;@#@是一种感觉,感觉变化,获得体验;@#@是一种享受,享受语言,享受乐趣;@#@让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尽情体味人生,任由情思激荡。

@#@@#@七.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课余的阅读活动,开始阶段,内容方面可让学生从兴趣爱好着手,注意从贴近生活的学校生活,体育运动、旅游指南,天气预报等等题材开始,逐渐向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科普等发展;@#@体裁方面,可遵循从记叙文到应用文,到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顺序。

@#@@#@教师推荐书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标准:

@#@

(1)文字浅易,所用词汇在2000字以内。

@#@

(2)内容健康但趣味性强、知识性强。

@#@(3)读物应包含各种不同的题材,比如故事、笑话、对话、日记、短剧、小品文、诗歌、科普读物、游记、人物传记等,此外,也可推荐一些知识性较强的英文报纸,例如《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

@#@(4)为检测自身的阅读水平,可让中学生做一些阅读测试题以测试阅读效果,或由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质量高的阅读测试题。

@#@@#@附: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一、名著阅读@#@适合初一上学期@#@适合初一下学期@#@把钱拿出来(书虫—入门级)@#@阿拉丁和神灯(书虫—第1级)@#@白色巨石(书虫—入门级)@#@爱情与金钱(书虫—第1级)@#@红酋长的赎金(书虫-入门级)@#@奥米茄文件(书虫—第1级)@#@逆戟鲸(书虫—入门级)@#@白色死亡(书虫-第1级)@#@生存游戏(书虫-入门级)@#@邦蒂号暴动(书虫-第1级)@#@雾都疑案(书虫—入门级)@#@别了.好莱坞先生(书虫—第1级)@#@吸血鬼猎手(书虫-入门级)@#@福尔摩斯和公爵的儿子(书虫—第1级)@#@侠盗罗宾汉(书虫-入门级)@#@福尔摩斯与赛马(书虫-第1级)@#@亚瑟王朝的美国人(书虫—入门级)@#@歌剧院的幽灵(书虫-第1级)@#@亚瑟王传奇(书虫—入门级)@#@猴爪(书虫—第1级)@#@绿野仙踪(书虫—第1级)@#@适合初二上学期@#@适合初二下学期@#@阿利格拉之谜(书虫-第2级)(新)@#@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妻子(书虫—第2级)@#@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书虫-第2级)(新)@#@坎特维尔幽灵(书虫-第2级)@#@长池村的故事(书虫—第2级)@#@鲁宾孙漂流记(书虫—第2级)@#@德拉库拉(书虫—第2级)@#@莫尔格街凶杀案(书虫—第2级)@#@法兰克福的耳环(书虫—第2级)@#@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书虫-第2级)(新)@#@分享年(书虫—第2级)@#@森林王子(书虫-第2级)@#@风中奇缘(书虫-第2级)(新)@#@神秘女人—阿加莎.克里斯蒂(书虫—第2级)@#@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书虫-第2级)@#@亡灵岛(书虫—第2级)@#@钢琴之恋(书虫-第2级)(新)@#@威廉.莎士比亚(书虫—第2级)@#@格雷丝.达林(书虫-第2级)(新)@#@五个孩子和沙精(书虫—第2级)@#@格林.盖布尔斯来安妮(书虫-第2级)@#@五镇的故事(书虫-第2级)@#@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书虫-第2级)(新)@#@适合初三年级@#@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书虫-第3级)@#@勃朗特一家的故事(书虫—第3级)@#@多里安.格雷的画像(书虫—第3级)@#@风语河岸柳(书虫—第3级)@#@弗兰肯斯坦(书虫-第3级)@#@公正(书虫-第3级)@#@化学秘密(书虫-第3级)(新)@#@劫机(书虫-第3级)@#@秘密花园(书虫—第3级)@#@二、主题阅读@#@适合初一或初二年级(三级)@#@适合初二或初三年级(五级)@#@AWeekinspace《太空漫游一星期》@#@MartialArts《武术》@#@ADayattheZoo《动物总动员》@#@TheGrimmBrothers《格林兄弟》@#@AYearontheFarm《田园寻趣》@#@DrNormanBethune《诺曼.白求恩》@#@ADaywithBird《观鸟一日记》@#@SixLandmarks《六大名胜》@#@Fish《灿烂鱼世界》@#@Volcanoes《火山》@#@FireFighter《火场英雄》@#@Einstein《爱因斯坦》@#@TheHumanBody《人体探秘》@#@InternationalFood《世界食品博览》@#@Penguins《企鹅大家庭》@#@Napoleon《拿破仑》@#@Predators《猎食者》@#@NewYork《今日纽约》@#@Flying《话说航空》@#@WorldExpos《世博纵横》@#@Circus《马戏乐园》@#@London《伦敦游》@#@Games《游戏天地》@#@ExtremeSports《极限运动》@#@Festivals《节庆假日》@#@JourneytotheMoon《登月探秘》@#@GoingonSafari《畅游野生动物园》@#@SpecialEffects《神奇特技》@#@";i:

18;s:

5612:

"德育课典型案例@#@一、基本情况@#@学校:

@#@@#@姓名:

@#@性别:

@#@男@#@学习情况:

@#@学习拥有一定的主动性。

@#@能完成作业@#@生活情况:

@#@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家庭情况:

@#@父母教育一向都是用打骂的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二、案例情况@#@问题及行为表现:

@#@@#@1、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2、特别受不了别人说它,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冤枉。

@#@@#@有关资料的调查:

@#@@#@这位同学今年16岁了,家里人教育一向都是用打骂的方式,包括他爸爸对待他妈妈也是如此,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个案分析@#@针对他的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在如此家庭背景里长大,种种情况都情有可原,还是得用爱心去融化,用理智去浇灌。

@#@@#@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

@#@就产生了自卑心理。

@#@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三、处理事例方法及效果@#@

(一)处理事例方法@#@1.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

@#@@#@2.他犯错误,他不能冷静,教师应该绝对地冷静。

@#@每次对于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

@#@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让它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3.以强项来淡化弱项,早就发现,他对于劳动还是能实实在在地干好,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4、他对于受一些小冤枉最不能忍受,不能小事化无,这一点也需要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以给他讲一些宽容的小故事,读读关于宽容的名言,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结合他本人的事例来感受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的美好感觉。

@#@讲讲生气对于身体,心理的伤害。

@#@@#@5、让它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爱,感受到集体成员就像家人一样,有些小摩擦很正常,但是不能让小摩擦影响了感情。

@#@@#@

(二)效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到学期结束的时候,该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成绩大有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

@#@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四、案例分析与启示@#@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

@#@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

@#@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

@#@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

@#@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

@#@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

@#@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

@#@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

@#@@#@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

@#@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

@#@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

@#@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i:

19;s:

10120:

"行走在新教育实践的路上@#@罗倩雯@#@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读完了朱永新先生所著的《新教育》。

@#@这本书在我的心中点起了一把火,一把让我重新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我所具有的教育理想的火。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我的人生前进的方向。

@#@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初始阶段的理念尚未形成,但他相信实践出真知,也出理论。

@#@事实上,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新教育实验的理论构建。

@#@现在,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已经形成。

@#@这些理论不但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而且呈现出思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首先我谈谈我对新教育的理解。

@#@“新教育实验”主要内容归纳为十个方面。

@#@@#@“一”就是一个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二”就是两个目标:

@#@即“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三”就是三大改变:

@#@即“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四”就是四重教育境界,即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生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五”就是五个基本观点,即“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六”就是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七”就是七字内涵,即“成长,并且快乐着”;@#@@#@“八”就是八大理念,即“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九”就是九大教育定律,即“态度决定一切,说你行你就行,体罚近乎无能,读书改变人生,课堂属于学生,性格主宰命运,特色就是卓越,理想创造辉煌,爱心产生奇迹”;@#@@#@“十”就是新教育在十大领域展开“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

@#@“新教育实验”十分强调行动,而且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

@#@@#@“新教育实验”的行动,其主旨不是提出多少深刻的教育理念,而是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一种追求教育行为改变的行动,是群众性、人人可以乐而为之教育实验”所有的理念、观点、追求的目标都将体现和转化为“六大行动”。

@#@借用“小苹果”的一句话:

@#@种下希望,就有收获!

@#@@#@  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的目的不单单是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

@#@他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

@#@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

@#@其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何尝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高兴,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

@#@可是现实却是:

@#@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蒙蔽了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

@#@只要成绩好,一好遮百丑!

@#@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

@#@这样必然造就所有人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数,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这一基本属性特征.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病态的和不完整的.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改变这一教育问题,让老师们重新关注心灵,重新建构课堂.所以作为一个物理老师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更多的加强物理学史、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利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总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

@#@”@#@我觉得“新教育”不仅仅应该是“爱的教育”,还应该是“信的教育”。

@#@相信学生的内心是善良的,相信学生可以做好他们自己的事情,应该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都充满信心!

@#@如果,你在校园里听到有学生在叫我们老师的名字,我们首先应该相信孩子们是愿意把我们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应该训斥和打骂他们,因为他们绝无恶意;@#@课堂上,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只要他们认真,他们绝对可以自己学好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而老师只需要适时的点拨;@#@班级管理中,让孩子们自己做班级的主人,小到班级美化,大到班级制度的制定,班级民主生活,都让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树立公民的意识!

@#@@#@“言必信,行必果。

@#@”在我看来新教育还是“行动”的教育。

@#@在新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新教育实践活动不是来源于网上拼凑几个案例,几段文章,而是来源于我们教师自身的课堂。

@#@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新教育,树立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模式,最新的案例,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高效。

@#@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行动起来,每天有“晨读,午诵,暮省”的习惯,在每天的常规的学习活动中不断进步。

@#@让学生走向生活,积极开展与物理学习有关的调查活动,科创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物理学习的兴趣。

@#@@#@这就是我理解的新教育,她是“爱的教育”,即“心的教育”;@#@她更是“信的教育”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己的学习;@#@她更是“行”的教育,如果说前两者是一种理念,那么最后都会落实到行动中来,这才是真正的新教育。

@#@我将会怀揣新教育的理想,践行新教育,实现新教育,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以下是摘录朱教授的一些心灵感言,和大家共勉。

@#@@#@是我们,是每一个对新教育怀有宗教般情怀的人们,以堂吉诃德的勇气,将苏南一隅的点点星火,欢愉地散遍广袤的天南地北,以西西弗的坚硬,将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柔软地植入未来的中国心灵。

@#@@#@  多少回,我无法抑制我的泪水。

@#@当我们的魔鬼团队以田野作业的方式,布道于穷乡僻壤,我的眼泪为他们欢腾的理想为他们憔悴的容颜而流。

@#@当绛县的蒙学孩童以惊奇惴惴的眼神,遥望那天际苍穹,我的眼泪为他们农历的天空为他们润泽的童年而流。

@#@@#@  我一直在说,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新教育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新教育是你的,是我的,是每个需要新教育的孩子们的。

@#@至于我,最多只是一个在时代急促的呼吸声中,大着胆子,跑出来喊了一嗓子的家伙。

@#@因为有孩子,因为有你们,我微弱的声音才能在中国教育的沉疴里激荡。

@#@@#@  他勉励着我们:

@#@我们已经赢得世人垂注的目光,我们已经获得或浓或淡的掌声。

@#@那目光,是期许,那掌声,是勉励。

@#@我们不能停,不能歇,我们的脚步只能向前,我们的选择只能是跌倒后马上爬起,接着往前走。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你的肩头,也在我的肩头。

@#@我们原本卑微,因为新教育,因为一份使命,我们的生命由渺小而庄严,我们的工作由稻粱谋扩充至千古事,我们的世界也从柴米油盐放大到家国天下,感谢你,感谢他,感谢我,感谢每一个醉心于新教育的同仁,放逐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注入了意义,使我们琐碎的人生变得贵重,让我们的生命从此荡漾着爱,诚恳,付出,以及智慧。

@#@@#@他希望我们: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滴水穿石的成就,只问耕耘的精神,高于命运的理想,历史选择的天时,花开处处的地利,八方护持的人和,犹如一张张鼓起的风帆,将我们推到涨潮的海上。

@#@世事常呈波浪式起伏,世事难逃潮涨潮落的规律,让我们把握属于我们的机会,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随潮而歌,踏浪而行,以免潮水退去,折戟沉沙,空怀使命,黯然神伤。

@#@我知道,新教育还有很多问题,有的是旧的,有的是新的。

@#@请你相信,问题是我们收到的礼物,没有问题的烦冗晦涩,就没有答案的妙不可言。

@#@捡拾新教育深深浅浅的足迹,我们或许会发现,正是层出不穷的问题成就了今天的新教育,在为问题寻找答案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新教育人慢慢凝合了乐观,坚韧,正向思考的气质禀赋。

@#@@#@";i:

20;s:

1958: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开题时间:

@#@2014年6月11日@#@开题地点:

@#@化庄乡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办公室@#@主持人:

@#@侯兴国@#@评议专家:

@#@姜立俊(中心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杜新国(中学高级教师)、侯继明(中心小学校长)@#@参与人员:

@#@马玉金、魏玲、郭红艳、秦丽、陈磊、梁瑞、陈青云、代明、张艳、翟羽佳、周丽、赵梅@#@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1.本课题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强。

@#@@#@2.课题研究目标恰当,建议能调整其研究的先后顺序,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内容能抓住小班化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特点,考虑到农村中学英语的实际情况,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建议将其列入研究重点。

@#@@#@4.课题研究方法选择较恰当,建议能确立一至两种重点研究方法,便于可操作,增强可行性。

@#@@#@5.组织、分工、进度安排合理,建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细化,并要督促好各课题组成员及时完成好自己的研究任务,在分工的基础上还要有良好的合作。

@#@@#@6.针对研究经费的有限,将研究经费主要用于资料的采购和收集是合理的。

@#@各课题组成员老师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已有资源和学校图书馆资源,节省经费开资。

@#@如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经费用于课题组老师的培训和外出学习。

@#@@#@7.预期成果的数量较合适,种类较丰富。

@#@建议能有一定的经验总结和反思报告。

@#@为以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评议专家签名、、。

@#@@#@年月日@#@@#@";i:

21;s:

7803:

"9、自然之道@#@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3、能从关键句入手,根据事情发展顺序的特点(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三四自然段。

@#@了解事情的起因。

@#@@#@教学过程:

@#@@#@一、直接进入课题,引出道@#@1、这一单元是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自然之道》(齐读课题)@#@2、这里“道”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道的几种解释,供学生选择)@#@“道”在这里就是“规律”的意思,“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于不理解的生字词注上记号。

@#@@#@2、出示字词,检测预习情况@#@出示:

@#@筑巢孵化侦查颓丧蠢事企图用嘴啄沙滩棒球帽幼龟海鸥鲣鸟嘲鸫踌躇不前愚不可及鱼贯而出争先恐后气喘吁吁响彻云霄若无其事见死不救@#@A、请一位同学领读。

@#@@#@B、哪些字词不理解。

@#@@#@(出示海鸥、鲣鸟、嘲鸫的图片)@#@C、需要注意的字。

@#@@#@(啄:

@#@不要丢了点。

@#@幼和幻对比。

@#@)@#@D、多音字。

@#@(吁)@#@三、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太平洋绿龟的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我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

@#@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

@#@@#@2、简介太平洋绿龟和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

@#@@#@A、出示加拉巴哥岛图片简单介绍。

@#@@#@B、(出示太平洋绿龟图片)在这个岛上住着太平洋绿龟,谁能用文中的话来介绍一下这种绿龟?

@#@@#@出示句子: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

@#@@#@幼龟一般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成龟和幼龟的体重。

@#@通过“不短”“稍不留心”可以体会到幼龟离巢回归大海的不易,充满了危险。

@#@)@#@四、抓住关键句子,体会蠢事@#@1、是啊,幼龟归海充满了危险,这不,作者一行人刚登上岛便看见了惊险的一幕。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

@#@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从“探、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看出幼龟的谨慎。

@#@从“突然、啄、企图、拉”等词中,感受到尽管幼龟已经如此谨慎了,但是危险还是发生了,可见惊险。

@#@)@#@2、面对这惊险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四自然段,找一找关键字词,圈画出来并配上注解。

@#@@#@出示1: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

@#@“你得想想办法啊!

@#@”@#@出示2: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出示3: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3、在我们的努力下,小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但是对于这件事,作者却是如何评价的?

@#@@#@出示句式: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为什么明明是一件好事,作者却会说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2、能从关键句入手,了解事情的经过、结果,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1、上节课讲到,作者说: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比较: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愚不可及:

@#@指愚蠢得别人比不上。

@#@形容愚蠢无比。

@#@@#@2、他们到底干了一件什么事让作者觉得愚不可及呢?

@#@@#@(概括上节课三四自然段的内容)@#@二、细读课文,体会“道”@#@1、明明是件好事,为什么作者却要说愚不可及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5、6自然段,圈画出关键的字词句,体会“愚不可及”。

@#@@#@l出示1:

@#@向导抱走幼龟后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l出示2:

@#@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l出示3:

@#@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对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理解个别成语,体会幼龟数量之多。

@#@)@#@2、面对这样的情景,此时,我们是怎么做的?

@#@体会到我们的心情如何?

@#@(抓住描写我们及向导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出示:

@#@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3、但是这种补救只是杯水车薪,不一会儿这些食肉鸟就吃饱了,发出欢乐的叫声飞走了。

@#@此时此刻,当听着食肉鸟欢乐的叫声,我、同伴们、向导心情又如何呢?

@#@自由读第8自然段,圈画出关键字词,说一说此时此刻我们一行人的心情。

@#@@#@出示: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结合前文,想象此刻导游的心中在想些什么?

@#@一方面后悔自己当初的妥协,将第一只幼龟引向大海,另一方面感到痛心,为那些成为食肉鸟口中餐的幼龟。

@#@)@#@4、此刻再回到第四自然段,一起读一读当初向导若无其事的回答: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你理解了导游为什么这样说吗?

@#@明白了什么是自然之道吗?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我们一定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这就是自然之道。

@#@)@#@三、课外拓展@#@看《拔苗助长》的故事@#@";i:

22;s:

16360:

"@#@“盐与健康”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采用上网、访问、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了解盐的特点、种类及用途。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整理、交流在活动中的收获或体会。

@#@@#@3.利用搜集到的资料,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交流盐与健康的关系,掌握正确使用食盐的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流程预设@#@

(一)实践体验@#@根据“盐与健康”这一活动主题和教材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探究,了解盐的特点、种类及用途以及人们的用盐习惯。

@#@@#@1.尝一尝。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究盐的调味作用。

@#@可以亲自下厨,再分别尝一尝不同情况下(如添加食盐前、加适量盐和加过多的盐)菜肴的不同味道。

@#@@#@2.查一查。

@#@拟定探究计划,用多种方式进一步了解盐的特点、种类及用途,做好探究笔记。

@#@比如到超市或上网查询常用食用盐的种类、特点及用法用量,了解碘盐作用及注意事项,指导工业盐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不同人群食用盐的科学方法。

@#@@#@3.问一问。

@#@了解家人或亲戚朋友在用盐方面的习惯。

@#@@#@4.引导学生把自己了解、体验到的情况进行整理,以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办一张以“盐与健康”为题的手抄报。

@#@@#@5.教师也可以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做一些参与交流的准备。

@#@@#@

(二)交流讨论@#@1.“盐的自白”@#@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收获、发现和体会等用“盐”的口吻进行交流。

@#@交流形式应多样化,如顺口溜、图片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选优胜者在全班交流。

@#@例如“我是盐,我的颜色一般是……,味道……”;@#@“我们家族的成员有……”;@#@“我是低钠盐,我的好处是……”等。

@#@@#@2.“人与盐的对白”@#@利用相声、小品、小记者提问、角色模拟等形式交流正确食用食盐的科学方法。

@#@@#@(三)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相机参与交流或表演,反思自己及家人的用盐习惯,相机进行点拨、小结@#@(四)拓展实践活动——争当“健康小天使”@#@1.交流总结后,可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词、句写出自己的收获。

@#@@#@2.参与“健康小天使”活动。

@#@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亲人、亲戚朋友的身体状况和用盐习惯,用合适的方式给其中的一人或几人提出建议。

@#@如某人患有甲亢病应该怎样用盐,爸爸妈妈有哪些用盐习惯需要改正等。

@#@@#@三、活动评价@#@可以进行“健康小天使”和“生活小博士”或“实践能手”等评选。

@#@@#@四、教师准备资料@#@1.食盐概述@#@人们把食盐当作调味品,对食盐的摄取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

@#@我们从食物中已经获取了相当一部分,只要每天再直接摄取4克就足够满足要求了。

@#@可是有的地方人均每天摄入盐多达18克,造成该地区高血压比例也很高。

@#@@#@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

@#@它调节人体内水份均衡的分布,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同时,还保证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碱度,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

@#@@#@人不吃盐不行,吃盐过少也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

@#@@#@但是,多吃盐也对人体有害无益。

@#@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表明:

@#@盐能使人体“水化”,就是说盐对水有某种吸附力,人体内盐分多了,要求水分也相应地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因此引起高血压。

@#@@#@2.碘盐的作用和食用注意事项@#@碘缺乏病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缺碘进而使机体缺碘造成的,人体缺碘不仅可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病、聋哑病等病症,还会造成流产、早产和胎儿先天性畸形等,其中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导致智力障碍。

@#@碘能够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成年人的新陈代谢也需要碘的参与;@#@碘还对人体的生殖系统有影响,所以,吃碘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

(1)如何让碘盐充分发挥作用@#@碘盐在帮人们补碘防病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要让碘盐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第一,碘盐要少买、及时吃。

@#@购买碘盐一次不宜过多,可吃完再买,以避免碘的挥发。

@#@@#@第二,食用碘盐时不要加太多的醋。

@#@碘与酸性物质结合后,其功效会受到影响,另外碘盐与带酸味的菜(如西红柿、酸菜等)一起食用时,其功效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碘盐放入容器后,要加盖密封,并存放于阴凉、通风、避光处,以保证其效果。

@#@@#@第四,要掌握好放碘盐的时机。

@#@因碘盐遇热易挥发,所以在炒菜或做汤时,因温度较高,不宜放入碘盐,应在菜或食物快炒好时放入碘盐。

@#@@#@

(2)两类人不宜食用碘盐@#@碘盐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好处,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宜食用碘盐。

@#@据医学专家介绍,有两部分人群不能食用碘盐,即高碘地区的人群和因治疗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而不宜食用碘盐的。

@#@有关文件规定,这两部分人可以持相关证明到盐业部门专设的商店购买不加碘的食盐。

@#@@#@3.工业盐的危害@#@工业盐主要用于制碱、锅炉软水、染料、肥皂及洗衣粉、饲料加工等领域,而流入食用领域,其危害不小。

@#@因其内含有亚硝酸盐等成分,人吃了以后会发生慢性中毒。

@#@一般而言,人只要摄入0.2克到0.5克的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摄入3克亚硝酸盐,就可致人死亡。

@#@@#@ @#@@#@ @#@@#@ @#@@#@“我身边的市场”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以实地考查为主,结合网上查询等方式开展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市场种类、分布和功能等,从而关注家乡经济发展现状。

@#@@#@2.关注本地市场建设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积极参与出谋划策,设计新型市场。

@#@@#@3.在活动中感受新时代市场的繁荣昌盛,使学生为家乡经济快速发展而自豪,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组织建议@#@

(一)课外查访@#@1.引导学生开展调查,通过拍照、录音及做笔记等获取第一手资料,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分组进行。

@#@在调查后既可以设计表格进行资料统计,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文字描述。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调查:

@#@@#@

(1)我们周围有哪些市场?

@#@这些市场经营哪些物品?

@#@@#@

(2)重点了解某类或者某个市场的主要功能、经营规模、附属设施、交通状况等,并摘录市场宣传标语或者产品广告语。

@#@@#@(3)你觉得这些市场还有哪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2.在家人陪伴或者引导下前往某个市场进行一次消费活动,留心观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

@#@此项任务可以结合第一项查访任务一并完成。

@#@@#@三、课堂交流@#@1.教师简单介绍本地区人口、面积等地理概况引入本次活动。

@#@@#@2.交流汇报:

@#@@#@

(1)同学们到了哪些地方,通过哪些方式进行了调查?

@#@@#@

(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

@#@@#@①图文并茂市场呈现全貌;@#@@#@②展示某市场主力产品;@#@@#@③讲述在某市场购物的真实故事;@#@@#@④朗读市场宣传标语或者产品广告语。

@#@@#@3.以本地行政区划图为蓝本,师生共同完成本地区各类市场分布图。

@#@@#@4.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本地区市场的种类、功能、特色等,还可以介绍这些市场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5.对自己最熟悉的一类或一个市场挑刺,发现它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

@#@@#@6.设计新型的市场,既可以设计综合市场,也可以设计专门市场。

@#@可以口头介绍设计理念和思路,也可以画出图纸,还可以做出模型。

@#@@#@四、参考资料@#@常见市场类别名称@#@1.综合市场:

@#@工业品综合市场、农产品综合市场……@#@2.专业市场:

@#@纺织品服装鞋帽市场、食品饮料烟酒市场、建材装饰材料市场、粮油市场、干鲜果品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通讯器材市场、药材药品及医疗器材市场、小商品市场、文化音像书报杂志市场、家具市场……@#@ @#@@#@ @#@@#@ @#@@#@ @#@@#@ @#@@#@“日记风波告诉我”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采用访谈、查询等方法,使学生树立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找到一些维护自己隐私的方法,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2.增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3.促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从身边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二、活动组织建议@#@

(一)课外查访@#@1.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或自拟问题开展调查,如:

@#@偷看别人的日记违法吗?

@#@@#@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包括哪些?

@#@哪些行为侵犯了隐私权?

@#@侵犯隐私权有什么危害?

@#@@#@2.查阅有关法律书籍。

@#@初步了解什么是隐私权?

@#@生活中哪些事情算隐私?

@#@@#@从而明白“隐私权”受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同样受保护。

@#@@#@3.收集一个自己认为有关隐私的小事件,分小组选择一个典型事例,编成一个小情景剧等。

@#@方式可以多样,如讲故事的方式、自己拍摄相关的影像资料、自绘漫画等。

@#@@#@

(二)课堂交流@#@1.情景故事表演(由学生主持)。

@#@根据故事,议一议。

@#@根据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学生很多关于隐私的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认识,甚至是说不清楚。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某些问题暂时搁置,让学生先谈谈对隐私的认识。

@#@@#@2.典型事例辩论。

@#@基于书上提供的案例《日记风波》进行正反方辩论,主要围绕偷看别人的日记违法吗?

@#@父母可以偷看儿女的日记吗?

@#@等话题进行辩论。

@#@通过这个辩论,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侵犯别人隐私权的事情存在,只不过由于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有很多侵权行为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参考调查结果和查找的各种资料,总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隐私?

@#@常见的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侵犯别人隐私权的行为?

@#@@#@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发现由于我们的传统习惯而容易被忽视的侵权行为,如:

@#@老师要求学生上交自己的日记用于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父母私自翻阅儿女的信件、日记;@#@散布别人的疾病信息,特别是一些容易引起歧视的疾病信息等。

@#@@#@3.主题活动:

@#@怎样保护我们的隐私。

@#@@#@小组合作探究一: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合作探究二: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合作探究三:

@#@保护隐私,我们的建议与思考?

@#@@#@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当我们的隐私权受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其它方法,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秘密;@#@向别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对象;@#@上网时,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掌握网上安全知识等。

@#@@#@4.小结:

@#@日记风波告诉我……?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法律常识等。

@#@增强学生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难忘的记忆”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目的@#@1.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总结自己成长中的经验、教训,为初中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2.增强自信心、自豪感;@#@增进同学、教师、学校间的友谊、情感。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依依不舍的情感,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二、活动组织建议@#@

(一)课外查访@#@1.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根据各种途径(如:

@#@看看以前的作业,浏览学过的课本;@#@翻翻珍藏的照片;@#@整理自己的奖状、奖品以及各类作品等),展开想象,回忆难忘的岁月,找一找最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写一写最难忘的人或事等。

@#@@#@建议学生在写之前,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一些描写师生情、同学情、怀念小学生活的相关文章,如景山教材第八册语文中的课文《新来的王老师》、人教实验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中的课文《忘不了的笑声》等,激起学生对小学六年生活的回忆,激发他们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感情。

@#@同时,也让学生在写一写、说一说的时候有可以借鉴之处。

@#@@#@2.自由组合,分小组活动,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包括回忆运动会、文艺汇演、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发生的事情等,创编、排练节目,为《我与班级共成长》毕业联欢会做准备。

@#@@#@3.为老师和同学准备临别赠言,提醒学生在准备临别赠言的时候要注意:

@#@不要用一些灰色的赠言,如“祝你笑口常开,笑死活该!

@#@”等赠言,这样的赠言,格调低下、消沉悲观、庸俗无聊,将直接影响赠言的价值,也会给对方带来负面影响。

@#@指导学生在准备临别赠言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主题健康、风格独特,并且要因人而异。

@#@@#@

(二)活动实施@#@1.《难忘的小学生活》主题展示活动。

@#@学生可自己在好伙伴间或小组间交流,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形式可多样,可用图片展示、实物展示、演讲、朗诵等方式来再现这个人,我真难忘啊!

@#@……那一次,我真棒……!

@#@我成功的经验是……想起那件糟糕的事情,我就气愤。

@#@教训太多了……等等。

@#@@#@此时,教师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认真地听、看。

@#@主题活动以后,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以各种方式记录下来。

@#@@#@2.写临别赠言。

@#@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只有分小组活动,为学校写一份临别赠言,在母校留下永久的纪念。

@#@课后,同学之间再互写临别赠言,赠言可以写在同学录上,也可以写在自制的卡片上。

@#@无论写在哪里,要提醒学生不要追求豪华时尚,购买价格昂贵的同学录等,应以简单朴素为宜,提倡绿色环保,自己动手制作更有意义。

@#@@#@三、活动评价@#@1.根据主题展示活动和平常学习生活中的交流,选出六年里最难忘的一件事,写一则心语日记或儿童诗等,记下这难忘的一刻。

@#@@#@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展出部分临别赠言,评出“最有创意赠言”。

@#@@#@3.教师小结,师生间相互留下真诚的话语,增进友谊、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四、活动拓展@#@建立一个班级博客,将写下的心语日记或儿童诗等发布到博客上,毕业以后,此博客还可作为本班学生以后交流、联系的纽带,增进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陈言懂@#@2012-2-10@#@";i:

23;s:

28327:

"潍坊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使用说明[学校版]TYDZ_SYSM14760-01@#@TYDZ_SYSM147606@#@潍坊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使用说明@#@潍坊同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按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系统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评价内容。

@#@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增加体现学生日常表现的“学习习惯”、“行为养成”评价。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和个性特长,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评价层次包括“常规性评价”、“主题性评价”、“标志性成果”。

@#@“常规性评价”是指对“学习习惯”、“行为养成”的评价,“主题性评价”是指教育部规定的上述六个评价纬度,“标志性成果”是指能够证明自己某一方面个性发展的实证性材料。

@#@@#@评价主体包括本人、同学、教师。

@#@@#@评价维度具体为《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所提出的上述六个评价维度和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独自设立多个评价纬度。

@#@@#@潍坊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BS网站结构,以用户类型进行区分,现分为四类用户:

@#@管理员、学校管理员、教师、学生四种。

@#@下面就针对这四类用户的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目录@#@一、学校管理员使用说明 3@#@1.系统登录 3@#@2.系统结构及设置流程 4@#@

(1)基础信息 4@#@

(2)修改密码 4@#@(3)设置纬度 5@#@(4)关键表现 6@#@(5)用户类型 6@#@(6)科目管理 7@#@(7)班级管理 7@#@(8)教师管理 8@#@(9)学生管理 10@#@(10)调整班级 12@#@(11)评价计划 12@#@(12)评价任务 13@#@(13)评价题目管理 16@#@(14)任务权重 19@#@(15)班级等级人数设定 19@#@(16)学期成绩比重设置 19@#@(17)评价等级分值设置 20@#@(18)学业等级分值设置 20@#@(19)历史成绩恢复 20@#@(20)任务进度 20@#@(21)审核上报 20@#@(20)综合成绩 21@#@二、教师 21@#@1.系统登录 21@#@2.当前任务 21@#@3.班主任 22@#@

(1)学生分组 22@#@

(2)成绩汇总 22@#@(3)任务成绩查询 23@#@(4)生成学期成绩 23@#@三、学生 23@#@1.系统登录 23@#@2.当前任务 24@#@2.系统管理 24@#@七、问题及解答 26@#@一、学校管理员使用说明@#@1.系统登录@#@打开潍坊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终端用户登录页面如下图1.1所示,先点击“管理员”单选按钮,再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和显示的验证码,即可登录管理后台。

@#@用户名为10位数字的学校代码,初始密码为学校代码的后6位数字。

@#@@#@点击重置按钮可以一次清空输入有误的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

@#@@#@输入用户名后点击找回密码,密码会发送到您设置的邮箱。

@#@@#@@#@图1.1终端用户登录首页@#@如登录时弹出“您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尚未通过,请联系上级主管部门确认!

@#@”,如您确认自己的账号无误,就说明您校的方案还未通过,请联系甩在县区管理员为您校通过方案后方可登录。

@#@@#@2.系统结构及设置流程@#@成功登录到功能应用主页,如图4.2所示。

@#@@#@功能区@#@图4.2应用主页@#@系统设置流程(参考):

@#@@#@先进行系统设置:

@#@@#@

(1)基础信息@#@填写联系电话与电子邮箱,电子邮箱可用于后期管理员密码丢失时找回密码!

@#@@#@

(2)修改密码@#@学校管理员初次登录系统时应优先对系统设置进行操作,如图1.2所示,分为纬度管理、关键表现、用户类型以及修改。

@#@为保证数据的安全,首先应对管理员的密码进行修改,点击修改密码,依次输入原密码、新密码和新密码确认,点击保存,新密码即生效。

@#@@#@图1.2管理员密码修改@#@(3)设置纬度@#@根据学校的方案,将方案中所包含的纬度进行录入,如图1.3所示,直接在文本框里填写文字后提交,可以对已有的纬度进行修改或删除,注:

@#@如果计划任务已经开始实施后,请不要再进行删除操作,否则会造成题目因找不到对应的纬度而报错误代码。

@#@@#@图1.3纬度设置@#@(4)关键表现@#@每个纬度可以有多个关键表现组成。

@#@选择纬度,填写该纬度下的关键表现(来源为学校方案),确定后即会显示在列表下方,其中,所属纬度是以编号的形式呈现,编号在纬度管理中可以查询到。

@#@同纬度一样,当任务已经设置,就不要再删除关键表现,以免因关键表现丢失,造成该表现下的题目无法正常显示。

@#@@#@图1.4关键表现设置@#@(5)用户类型@#@系统默认有五种不可更改的用户:

@#@班主任、评价小组、评分教师、学生家长、学生自评,当学校在评价任务上对用户有进一步的要求和区分范围时,可以自定义用户类型,保存成功后即可用于教师管理时作为选择条件出现。

@#@现在综合评价方案本着“谁熟悉谁评价”的原则,家长一般不作为参评人员出现,但现在暂时保留。

@#@人员类型不一定必须全部使用。

@#@@#@图1.5用户类型设置@#@接下来,对学校的基本组成元素进行基础维护:

@#@@#@(6)科目管理@#@将本校所有涉及的科目输入到系统中,当然,如果方案中对任课教师基本没有涉及,也可以只录入与评价相关的学科。

@#@@#@(7)班级管理@#@将全校所有的班级进行输入,因该工作不是重复的,所以不采用批量导入了。

@#@@#@图1.6班级设置@#@在班级编号一栏输入两位数字:

@#@如一班输入“01”,十一班输入“11”,以此类推,一次输入一个班级编号;@#@在归属年份输入学生的入学年份,如2015级,则输入“2015”,点击保存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标准的班级编号,如:

@#@贵校的编码是:

@#@“3707830023”,则系统会生成类似“20153707830023201”的标准班号。

@#@@#@(8)教师管理@#@设置好了班级和科目以后,就可以进行教师的设置了。

@#@首先需要将教师的基本信息加入到系统中,有两种方式:

@#@@#@1、单人添加:

@#@@#@如图1.7所示,添加教师姓名、身份证号、任教学科(可复选)及用户类型(该类型用于评价时所对应的任务所属人员类型)。

@#@如是班主任则需要选择所任班主任的班级,并设置其用户类型为班主任后,其班主任身份才有效,如有其他身份,亦可同时选择。

@#@@#@图1.7教师信息添加@#@2、批量添加@#@如图1.8所示,如果一次性需要添加多位教师可采用批量导入数据的功能。

@#@批量导入数据即下载标准数据模板,按要求填写教师信息,批量导入并上传到系统中。

@#@@#@点击此处下载相应的老师数据模板@#@图1.8批量导入教师数据@#@下载模板后,如下图所示,即一个EXCEL表格,系统里的模板不允许随意修改,特别是列名,不要删除不要修改。

@#@@#@身份证为必填项目,也是教师登录本系统的唯一标识,任教学科如果为多学科,则只能先填写第一学科,不任班主任的,不能填写最后一项“任班主任班级编号”。

@#@注:

@#@一个教师只填一次信息,不要因任多学科而填写多行。

@#@@#@信息填写完毕后,进行保存,点击“浏览…”,选中您保存的文件,再点击“导入”,系统会将教师信息批量导入到系统中,可以分多次导入。

@#@@#@4、教师信息录入完毕,需要对多学科教师进行重新勾选,点击教师列表,选择教师姓名——编辑,选择学科和人员类型后,提交。

@#@@#@5、设置班级评分教师@#@教师基本信息设置完毕后,就可以对参与评分的任课教师进行设置了。

@#@点击“设置班级评分教师”,如图1.9,选择班号,对该班的单科教师进行选择,这里罗列了所有的科目,如果学校不需要所有的任课老师参与评选,则不用全设置,只设置需要参评的学科即可,其他都为“不选择”。

@#@@#@图1.9设置班级评分教师@#@(9)学生管理@#@将学生数据批量导入系统中,点击学生管理——数据导入。

@#@@#@点击此处下载学生导入的数据模板@#@图1.10批量导入学生@#@在模板中填写学生的学籍号、姓名、身份证号及班号信息,班号可以从“班级管理”中进行复制。

@#@这几项内容缺一不可,必须真实。

@#@可以分班导入也可以一次性导入,导入完毕后,请点击学生列表,大致浏览一下,如有错误可以及时修正。

@#@@#@注:

@#@学生基础信息非常重要,学生是被评价的主体,如果基础信息就错误,会导致以后的过程性评价的数据错误。

@#@@#@对于无身份证或身份证不符合中国18位规则的学生,可点击“特殊学生管理”进行信息录入。

@#@如图1.11所示:

@#@@#@图1.11特殊学生管理@#@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几类学生的功能:

@#@@#@a、无身份证学生@#@输入学籍号码、姓名,选择班级,填入其前几学期的历史评价等级,没有则不填,提交即可。

@#@默认密码为123456。

@#@@#@b、学生转入@#@学生转入填写方法与无身份证学生一致,只是身份证号一项,如果没有可以留空,留空则密码为123456。

@#@@#@c、学生转出@#@输入转出学生的学籍号,点击查询后,再点击转出即可。

@#@转出前一定确认学生已经办完各项手续后再执行转出操作。

@#@@#@d、休学,同转出操作@#@e、复学@#@用原学籍号进行查询,点击复学,系统会自动查询该学生原信息,只需要再输入现学籍号,选择现班级即可完成复学,注:

@#@现学籍号和所在年级一定要匹配。

@#@@#@f、辍学,同转出@#@最后可以点击查询,查看这些通过特殊学生管理操作的学生信息。

@#@在此所看到的学生等级不一定为准确等级,只是当初管理员进行操作时的实时记录,如果学生成绩在后期进行过重评或重新认定,则不会在此显示。

@#@@#@注意:

@#@无论何种方式的学生进入系统,其学籍号必须是和本学校当前学生的学籍号规则一致,如果新的学籍号还没有,则可临时模拟一个属于当前学年当前学校的学籍号码,最后四位机动数字可从9000开始,以免重复,并作好记录,一旦更换了学籍号即可通过系统的转出转入或休学复学功能进行调整。

@#@@#@(10)调整班级@#@学生在学期结束或开始之前如需调整班级,可以通过“调整班级”功能实现。

@#@可以单独调整,也可以批量调整,在批量调整时,模板里只需要填入学生的学籍号和现在的班级号即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在此过程中是严禁调整班级的,否则会造成该学生成绩无法真实计算,这是因为计划任务在进行过程中,各班级评价主体都在进行评价,而成绩的生成和参考数据是以一个班为基础的。

@#@半途调班,导致该生的成绩一半是原班,一半却是现在班级,分数参考失效,比例不起作用。

@#@@#@因为有的学校并非初一就开始使用本系统,所以在学生的基础信息都录入的情况下,就可以导入原有学期的成绩了,如果没有原学期的成绩,则最终的六学期结束后的综合成绩就无法汇总。

@#@点击:

@#@系统设置——导入原有成绩。

@#@将自己需要导入的学期成绩按模板要求填写,如只需要导入初一上学期,则只需要填写初一上学期的等级,其余为空。

@#@@#@(11)评价计划@#@一个学期只能有一次评价计划,一次评价计划即生成一个学期的成绩,两次计划的时间不能有交叉。

@#@@#@图1.12添加评价计划@#@评价计划会包含本学期所有的评价任务,所以计划的时间要跨越整个学期,不要因为计划时间到期而任务还没完成,这样是错误的。

@#@@#@(12)评价任务@#@一个评价计划下可以有多个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的组成由各学校方案中的评价要素组合而成,类型也由各学校自行设定,可以是上传类型(即直接上传一个百分制的分数),也可以是问卷类型(即需要评价人员进行问卷评分后,系统会自行进行统计)。

@#@@#@建立一个计划后,系统会自动建立两个默认的任务,即学业成绩评价和标志性成果。

@#@如下图所示:

@#@@#@这两个任务只允许编辑它的状态和时间,如果学校方案里不需要学业成绩或标志性成果,您可以点编辑后,将它的启用选项前面的对号去掉,相当于禁用该任务,再保存,这样该任务就不会计入最后等级的计算了。

@#@@#@标志性成果:

@#@标志性成果有两种成绩来源方式,第一种是由学校管理员直接批量上传,通过管理员端的学生管理——标志性成果——导入,在这里可以下载导入的模板样式,严格按照模板填入信息后导入,通过管理员导入的标志性成果不需要再进行审核这一步。

@#@第二种是由学生登录自己的系统后,通过标志性成果一栏,自己上报,管理员只要审核并给定分数就可以,学校也可以采取不审核学生自己上报的成果,则只作为学生在打印成长报告时出现,不会进入计分。

@#@注意:

@#@只有在任务时间内审核的分数才会是本次任务的有效成绩,如果在任务时间段外进行审核或批量上传,成绩是无效的。

@#@标志性成果“上报”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上报的目的是将该标志性成果的内容上传到县区管理员界面,点击上报,县区管理员即可以查询到您校标志性成果成绩。

@#@@#@学业成绩评价:

@#@该任务只会出现在人员类型为班主任,且已经选择任班主任班级的教师任务中,如图所示:

@#@,设置完成后,该人员在任务时间段内登录教师用户,则会自动接收到学业成绩评价这一任务,班主任只需要按模板填写后上传就可以。

@#@注意:

@#@学业成绩评价一学期默认为一次,如果学校希望使用期中和期末两次成绩,则您需要将这两次单科成绩进行汇总后,得到一个等级再上传。

@#@@#@除了默认的两个任务,学校要规划好其他自建任务,建立计划任务最好有个明确的时间规划,并且将此设置提前完成。

@#@@#@上传类型的任务,需要在接到任务后下载标准的任务模板,接到该任务的人员需填充模板内容保存后进行浏览上传。

@#@得分理论应为百分制,如原始分不是百分制,应自行转换后上传。

@#@@#@@#@如:

@#@9月份日常评价,如下图所示:

@#@@#@则时间到达9月29日时所有班主任类型的人员会自动接到“9月份日常评价”任务,而其他人员不会有该任务。

@#@他就需要在10月3日前完成上传任务。

@#@这只是举个例子说明,有的学校需要每周一评,则一个学期就需要多少周自行计算后,设定详细任务时间,有的学校却只需要一个学期结束评一次,则只需要建立一个类似的任务。

@#@@#@注:

@#@一个上传任务每班只能由一位人员来完成,不能同一个上传任务在同一个班级交给多人,这样,后上传的人员就会替换掉前面人员所上传的成绩。

@#@@#@问卷类型的任务,该任务一般用于普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等。

@#@如下图所示,设置一个只需任课教师评价的问卷任务,举例为:

@#@10月份教师评价。

@#@@#@选择的评价人员为评分教师,如果希望班主任也参与评价就选上班主任,一般有许多学校因为班主任评价占比例比普通任课教师重,则在此就不要选择班主任,而是单独再建立一个班主任的评价,这样在设置任务比重时就可以区分开,如果放在一个任务里,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评分结果所占的比例就会是一样的。

@#@@#@注:

@#@该任务设置的开始时间一定要晚于当前日期,否则后面的任务题目将无法设置,因为任务一旦开始,学生或老师就会接到该任务,这时你正好在添加或删除题目,就会让评价人员处于错误状态。

@#@@#@(13)评价题目管理@#@只有问卷类型的任务,才需要也是必须要设置评价题目才能够完成。

@#@反之,评价题目中的所属任务也必须是问卷类型的才会显示,并且要保证该任务的开始时间在当日之后,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任务还未设置好,其他人员就已经进入评价的错误状态,也能让已经完成的任务不会显示在当前题目设置中,以免出错。

@#@@#@题目的录入有两种方法,单条录入和批量上传。

@#@@#@1、单条录入:

@#@@#@选择该题目的内容所对应的任务、纬度、关键表现和分值,对于评价人员一栏,默认是全未选中的,你需要根据该题目的人员类型进行选择,或者你可以全选中,这样,在“任课教师评价”这个任务中,因任务人员类型是“评分教师”和“班主任”,即使你的题目里有评价小组或学生自评,都不会出现在其他人的任务里,因为系统会先判断这个任务是给谁的,然后再判断任务类型里的人,来做哪些题。

@#@比如这道题目里如果只选评分教师,那么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中,虽然他们的任务是一样的,但这道题就不会出现在班主任的题目里。

@#@所以有的学校将评价人员进行了更详细的分类,比如分组为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美术教师等,那么他们在设置任务的时候虽然都选上了这三类教师为评价人员,但在同一个任务中,将题目却进行了细分,有的题三种人员都做,有个别题只显示给数学老师,有的题只显示给美术老师,在这里就能完美实现。

@#@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详细设计。

@#@@#@分值是指每道题的分数选项,如果设置5分,则在这道题下的每个学生对应的分数为0-5一共六个选项。

@#@@#@默认分值是指在显示的题目选项下,所有的人员自动选择为你指定的分值,评价人员只需要对特殊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数改变即可。

@#@如果不设置,默认显示为最高分值。

@#@@#@不会批量设置的,可以第一次用单条录入,完成以后通过题目列表查找到做好的题目,做为模板导出,以后再用批量的方式上传。

@#@@#@2、批量上传:

@#@@#@点击“上传任务题目所使用的模板”即可下载批量上传的题目模板。

@#@选择好题目所属的任务,再浏览选中你设计好的题目模板导入即可。

@#@@#@纬度ID在系统设置-纬度管理中可以查询,关键表现ID在系统设置-关键表现里可以查询到,参与人员类型在系统设置-用户类型中可以查询到。

@#@@#@当你的题目录入完成后,你这个任务就算完成了。

@#@当任务时间到达时,任务所对应的评价人员会自动接收到该问卷任务,他们可以对自己所任班级的学生进行评分。

@#@大致效果如下:

@#@@#@人员类型为评分教师的人员都会接收到该任务,并按班级显示,点击班级,再点击评价,就可以给该班学生一一评价;@#@@#@评价如果进行到一半因事暂时不能进行,则可以直接点提交,系统会暂时变为已评价,不能再点击,如果需要重新评价,只需要再点一下班级或刷新网页或下一次再登录,则又会变为评价按钮,但曾经评价的分值会显示在系统中,即可判断哪些是已经评价过的。

@#@注意:

@#@在这里有的学校提出评价过的应该显示已评价,但有的学校又说评价未完成点了评价也变成已评价,两种说法造成了矛盾,经过考虑,我们采取了这种方式,因为如果显示为已评价而不让再评了那么进行一半的评价系统是没法主动判断的,因为人为的评价未完成,对于系统来说,每个学生都是有分数的,它没法判断这个老师没给学生打分。

@#@@#@接下来,要对任务进行辅助参数设置@#@(14)任务权重@#@任务设置完毕,可以直接设置任务权重,当前计划所有可用(未启用任务不出现)任务权重之和应为100%,在此,对于提前结束学期任务的年级,如毕业年级,应先将其他无法参与的任务禁用,设置权重,汇总并生成学期成绩后。

@#@再将其它任务启用,重新设置权重后供其他年级继续完成。

@#@@#@(15)班级等级人数设定@#@学校将具体等级成绩ABCD的人数直接落实到班里,按规定,一个学校ABCD是有总数规定的,如果直接全校划分ABCD对于每个班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日常评价等主观性评价,是针对每个班级的,其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如果直接把比例划分到班,这时就会出现小数,人数上出现小数只能四舍五入,到最后全校的等级人数也是不准确的,而且班级之间的差异也决定了名额的差异。

@#@所以,管理员需要将学校最后落实的班级ABCD人数,直接分配到各班级。

@#@@#@且设置的总数,必须与录入的学生数量一致。

@#@@#@(16)学期成绩比重设置@#@设计六学期的素质评价成绩在每学期各占的比例,总比和为100%,此项比重是用于生成最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17)评价等级分值设置@#@该分值是用于最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计算时,将学期评价结果转换为数值时使用。

@#@分值设置小的时候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小,容易造成分值重复,如设置ABCD分别为5、4、3、2和50、40、30、20时学生分数之间的差值是有区别的,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分值。

@#@建议分值的差距不要设置太小,否则极容易造成大批相同分值学生出现。

@#@@#@(18)学业等级分值设置@#@该分值是用于默认的“学业成绩评价任务”,上传的学业成绩是以等级的形式出现的,系统在计算是会与该分值进行换算后汇总,并进行百分化。

@#@@#@(19)历史成绩恢复@#@是指当前系统学期成绩如果出现数据被班主任生成学期成绩时选错学期,导到数据错误时,可以使用该功能,将曾经上报过的成绩同步到现系统中。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以前只上报了一个学期,而系统如果已经有三个学期的成绩,则在恢复时,学期成绩会被清空,只剩下上报的这一学期,其他学期可以开放计划时间再让班主任重新生成。

@#@(只延长计划时间,不要改任务时间,以免人为改变原始成绩)@#@(20)任务进度@#@显示当前任务的完成进度,管理员处只显示与教师有关的进度,学生的评价进度只能在班主任处查询。

@#@红色名字为已经完成任务的教师。

@#@@#@(21)审核上报@#@成绩管理——审核上报,用于学期成绩生成后,将数据分班分学期上报到上级服务器,用于最终结果的确认。

@#@正常使用情况下,一学期每班只允许上报一次,如实在出现错误,可以线下申请县区管理员解锁上报状态,并说明原因,才允许二次上报。

@#@@#@(20)综合成绩@#@成绩管理——综合成绩。

@#@最终综合成绩是由管理员来进行一键生成,如果有相同成绩不同等级出现时,则由学校决定以哪个任务作为附加排序条件,进行重新排序。

@#@综合成绩的生成由评价等级分值、班级等级人数、学期成绩比重及附加排序条件组合生成。

@#@@#@二、教师@#@当学校管理员全部设置完成一个计划任务后,涉及的相应教师进入系统后即会显示自己的应完成的任务,并根据任务要求进行评价回馈。

@#@@#@1.系统登录@#@打开潍坊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终端用户登录页面与管理员相同,先点击“教师”单选按钮,再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即身份证号)、密码(身份证后六位)和显示的验证码,即可登录管理后台。

@#@@#@2.当前任务@#@如图5.1所示,当教师成功登录系统后,如果当前有可用任务,在当前任务处即会显示现在适合自己做的评价任务,教师应按要求认真严肃地给出评价。

@#@@#@图5.1教师任务@#@完成任务时,只需点击相应的任务,主页面即会自动显示任务内容,不管是上传、打分或是回答问卷,系统都会给出相应提示,教师逐步完成即可。

@#@@#@3.班主任@#@如果教师是班主任,还能进行相应的班级管理。

@#@如图2.1所示,包括:

@#@成绩查询(查询显示本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任务成绩一览(所有的任务所得的原始分、标准分)、问卷成绩汇总(本班学生在各个评价任务中所获得的分数、学业成绩分数、标志性成果分数,并进行汇总)、生成学期成绩(一键生成汇总单个学期的评价等级)、评价小组(为小组评价分好组,组的个数和人数可由班主任自行设定)、修改密码(修改个人登录密码)。

@#@@#@图2.1班级管理@#@

(1)学生分组@#@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小组互评的任务,分组由各学校方案决定,如果不进行分组,是默认为全班互相评价。

@#@分组的方法:

@#@点击评价小组设定,在对应的学生后面输入小组号(数字),同一小组输入同一个数字,即可完成分组。

@#@@#@

(2)成绩汇总@#@班主任在计划时间内,任务结束后,要对默认的两项任务及问卷任务进行汇总,汇总时系统采用以班级内最高成绩为满分进行百分化,得出该任务最后成绩。

@#@@#@为确保成绩正确性,最好首先清除无效成绩,再进行汇总。

@#@清除无效成绩时,不需要点击任何任务。

@#@如果在任务时间内,有任务成绩错误,或其他数据混乱,可以清除当前选中的任务成绩,再重新评价。

@#@默认任务无法清除当前任务成绩。

@#@@#@(3)任务成绩查询@#@在任务成绩查询处也有一个清除任务成绩,该功能对于问卷任务来说是清除的汇总成绩,而不是原始分数。

@#@对上传任务无效,上传任务若有问题,可以直接重新上传。

@#@@#@(4)生成学期成绩@#@在计划结束之前,任务汇总之后,生成学期成绩,选择成绩归属学期(注:

@#@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学期,系统也会自动判断当前学期,如果不是,系统会在生成时弹出提示,强行生成系统也是允许的,请班主任一定认真!

@#@)当出现学生分数相同,生成的等级不同时,班主任应根据学校要求使用的附加排序条件来重新排序生成。

@#@生成以后,管理员即可在管理端查询到该班的学期等级。

@#@@#@三、学生@#@作为被评价的主体,学生也具有参与评价的功能,当任务中设置了评价人是学生后,学生登录也能收到适合自己的评价任务。

@#@@#@1.系统登录@#@打开潍坊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终端用户登录页面如前面图4.1所示,先点击“学生”单选按钮,再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即学籍号码)、密码(";i:

24;s:

7354:

"教师中级职称考核量化评审方案@#@(讨论稿)@#@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教师的切身利益,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学校职称评审考核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校委会成员及教师代表组成学校职评考核评审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职评考核评审工作的组织、考核、审查和推荐。

@#@@#@二、基本条件@#@1.政治思想好,师德高尚,遵纪守法,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师表形象,任期内年度考核必须合格以上。

@#@@#@2.必须是学校当学年在岗教师。

@#@评审当学年请假累计在三个月(包括三个月)以上的,不得参评。

@#@@#@3.新调入教师不满一学年不得参评。

@#@@#@4.校长三年任期内请长假未超过一学年的(不包括一学年),不得参评。

@#@@#@5.各类资格证书、继续教育培训必须符合《延安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安排意见》规定的条件。

@#@@#@6.任现职达到规定年限。

@#@@#@三、职评原则@#@1.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规程操作。

@#@@#@2.突出任现职年限,考虑工作教龄,兼顾工作能力、业绩及学校任职、班主任工作、参与学校教科研工作情况、学历达标、乡下任职等,确保职称评审不留死角。

@#@@#@3.近三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票否决:

@#@不服从工作安排的;@#@不遵纪守法和学校制度的;@#@严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擅自乱收费的;@#@搞有偿家教的;@#@有重大安全事故或影响学校及教师形象的。

@#@@#@四、评审程序@#@1.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上级职称评审工作会议精神。

@#@@#@2.成立评审领导小组。

@#@@#@3.教师个人向学校提出申请,收验证件。

@#@@#@4.领导小组审核,公示结果。

@#@@#@五、评审办法@#@1.采取教师自评与学校审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审。

@#@@#@2.教师自评:

@#@就是教师根据自己评审职称提供的相关材料对照《刘志丹红军小学教师中级职称考核量化评审方案》进行自评,计算出自己的得分,报送评审领导小组。

@#@@#@3.学校审核:

@#@就是学校评审领导小组根据教师自评结果和报送的自己评审材料,进行审核、公示(公示期为一个周),确认无误后,按照县教育局名额分配、依据先考虑任职年限(就是任职年限长的教师先参评,当年限一样无法确认时再看教龄)、再看教龄(就是教龄长的教师先参评,当教龄一样无法确认时再算分)、最后计算分数的办法进行推荐、上报。

@#@@#@4.破格评选:

@#@按照上级相关文件执行。

@#@(自行提供)@#@六、评分办法@#@凡符合评审基本条件的教师,按以下标准给予赋分,根据得分结果,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予以推荐。

@#@@#@

(一)思想政治@#@凡是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正在考察的积极分子分别计:

@#@0.5分。

@#@@#@

(二)学校任职@#@凡是当学年在学校担任校长(书记)、副校长、处室主任(工会主席)、副主任(少队辅导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分别计:

@#@5、4、3、2、1、0.5分。

@#@@#@说明:

@#@若有级别变化,实行对应赋分。

@#@@#@(三)荣誉@#@凡是获得国家、省、市、县、校(乡镇)级各类先进、荣誉称号的,分别计:

@#@10、8、6、4、2分。

@#@@#@说明:

@#@@#@1.国家级指国务院(或相当其级别的部门)颁发的各类先进或授予的荣誉称号;@#@每一级党委、政府颁发的各类先进或授予的荣誉称号和上一级部门颁发的各类先进或授予的荣誉称号相当。

@#@@#@2.任现职内,除校级荣誉之外,同类荣誉取最高之一,不同类荣誉可累计。

@#@@#@3.任现职内,校级荣誉可连续加分。

@#@@#@(四)班级工作@#@1.凡是担任班主任满一学年的,计2分;@#@当学年所带班级被评为先进集体的,一次加1分。

@#@@#@2.凡是担任下班老师满一学年的,计0.5分。

@#@@#@(五)综合量化@#@凡是当学年学校量化排名1-5名计3分,6-10名计2分,11-15名计1分,16-20名计0.5分。

@#@@#@说明:

@#@@#@1.量化排名不按学期得分,按学年得分。

@#@@#@2.县上按照量化排名授予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只享受骨干教师绩效工资,不再得分。

@#@@#@3.学校组织的质量检测、各类考核、民主测评不再列入。

@#@@#@(六)活动与指导@#@凡是当学年学校(含学校同意参与上级单位)安排或组织的活动、比(竞)赛获得个人(或个人指导)的国家、省、市、县、校级名次(或等级、奖励)分别计2.5分、2分、1.5分、1分、0.5分。

@#@@#@说明:

@#@@#@1.校外同类荣誉取最高之一,不同类荣誉可累计。

@#@@#@2.团体奖按一次计算,校内荣誉可以累计。

@#@@#@3.如果出现等级奖励,以上赋分为一等(包括特等)得分,每降一个等次减0.1分。

@#@@#@4.校内加分:

@#@

(1)必须是学校给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的;@#@

(2)涉及到学生的,只指团体奖,不包括学生个人奖。

@#@@#@(七)教育科研@#@1.课题研究@#@

(1)任期内,凡是承担学校课题组负责人或主持人,计3分。

@#@@#@

(2)任期内,凡是承担学校课题组实验教师,计2分。

@#@@#@(3)任期内,学校实验课题顺利结题,承担学校课题组的负责人、主持人、实验教师各计3分。

@#@@#@(4)任期内,凡是承担微型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计2分。

@#@@#@说明:

@#@每学期不能按时完成实验课题的过程资料、流程记载的,课题组的负责人、主持人、实验教师(包括微型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都不得分;@#@课题研究不分国家、省、市、县、校级,以鼓励参与为目的。

@#@@#@2.论文(包括教学课件或软件等相关内容)获奖与发表@#@凡是当学年学校安排或组织(必须是学校备案的)的论文(包括教学课件或软件等相关内容),获得国家、省、市、县、校级等级奖励的分别计2.5、2、1.5、1、0.5分;@#@若发表了的,再计1分。

@#@@#@说明:

@#@同类论文取最高之一,不同类论文可累计;@#@如果出现等级奖励,以上赋分为一等得分,每降一个等次减0.1分。

@#@@#@3.支教、示范课、公开课@#@凡是当学年学校安排或组织(必须是学校备案的)的支教、示范课、公开课,县级及以上每人每次计1分;@#@其它的每人每次计0.5分。

@#@@#@(八)学历达标@#@学历符合教育行业要求,本科之上、本科、大专分别计2、1.5、1分。

@#@@#@(九)基层工作与工作岗位@#@1.有基层工作经历,计1分。

@#@@#@2.教学一线(指学校管理岗位和代课教师)、教辅人员(管理员)分别计1、0.5分,其他人员不计分。

@#@@#@(十)其它@#@1.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2.此方案解释权归刘志丹红军小学职称评审领导小组。

@#@@#@@#@二0一四年十一月十日@#@";i:

25;s:

1707:

"作业订正的意义@#@1、有助于学生重新获得知识@#@ @#@ @#@从认知的规律来讲,人的大脑有“先入为主”的习惯,当大脑把错误的东西当作正确的东西记忆之后,它就相信它是正确的,并且记住了。

@#@从学习的效果来讲,学生做错的,正是他不懂的,也正是需要弥补的。

@#@对这些错误不加正视,听之任之,必然会在作业或考试中再次出错,因此留下遗憾。

@#@知道自己的作业做错了,能够进行订正,虽然不是什么大善事,但能从中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 @#@学生订正作业是学习态度的体现,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力保证。

@#@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订正作业的重要性,更要培养他们订正作业的良好习惯。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学海无涯,知识无穷,在作业时出现错误完属正常,关键要及时纠正错误,自觉订正作业中的差错,其目的是为了不出现重复性的错误。

@#@这样不仅能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更能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为取得好成绩打下扎实的基础。

@#@@#@3、有助于教师进行反思@#@ @#@ @#@教师督促学生订正作业是进行教学查漏补缺的一个手段。

@#@当看到不少同学犯同一个错误时,教师就会反省自己:

@#@“为什么学生没有掌握?

@#@我上课讲清楚了吗?

@#@”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