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0214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3.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修造机车支援战争》。

下列表述与该宣传画相关的是(  )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C.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D.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和宣传画中“支援前線”可以判断这与抗美援朝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威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故选B项。

A项是三大改造的意义;

C项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此时处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故D项错误。

4.“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为此,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材料表明新中国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选A项。

5.有学者认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它(  )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

答案D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国家意识形态的界限,成为后来国际社会中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选D项。

6.2019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4周年。

64年前,为了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故选A项。

7.以下历史事件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开始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始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三大改造的进行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业化的起步,故选B项。

8.下面是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四枚邮票,其反映的本质是(  )

A.劳动人民主人公的责任意识

B.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热情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变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发展

解析从四枚邮票的内容可知,这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本质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

9.毛泽东说:

“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解析材料中“毛泽东说:

‘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中国共产党要和其他政党团体等合作治理国家,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正确。

10.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出了明确而坚定的方向性。

这里的“方向性”是指(  )

A.封建主义B.民族主义

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

解析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故C项正确。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二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结果如何?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结果: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原因:

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中朝两国军队的并肩作战;

中朝两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正确的军事策略等。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

农民从封建土地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清了障碍。

解析第

(1)问,根据材料“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和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胜利,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原因从战争性质、中朝军队的并肩作战等方面分析。

(2)问,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回答即可。

等级考专练

1.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

这些措施(  )

A.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标志着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

C.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故A项错误;

材料不是强调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故B项错误;

“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体现了政府要加强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

2.下表是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这表明(  )

类别

副总理

政务院领导成员

政务院下属

机构正副职

总人数

4

21

109

民主人士

2

11

49(15个正职)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发展阶段

B.民主党派已成为执政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建立

D.新政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解析A项是指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务,故排除;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故B项错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建立是在1954年,故C项错误;

表格显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中民主人士在总人数中占据接近一半席位,说明新政府具有广泛性,故D项正确。

3.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上登载“共产党的经济成就何在?

他们最大的成功是制止了通货膨胀,至少暂时做到了”。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美国敌视中国,此报道无史料价值

B.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取得了成就

C.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时代》周刊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成就“最大的成功是制止了通货膨胀”,说明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取得了成就,故B项正确。

4.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

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解析“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体现的是“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故选D项。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

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B.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提出的

C.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

A、C、D三项叙述不符合史实。

6.推动新中国参加下表所列国际会议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参加时间

参加会议或组织名称

与会国家数量

1949年11月

亚澳工会代表会议

14个

1952年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

和平会议

37个

1954年

日内瓦会议

5个

1955年

万隆会议

29个

A.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迎来建交新热潮

C.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D.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解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议,是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故A项正确;

材料只提到参加国际会议的数量,没有涉及与会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故B项错误;

材料中涉及的国家并不一定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

会议并非都是为了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遗留问题,故D项错误。

7.下图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发行的特-13邮票《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第四枚“石油”,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我国重工业基础非常雄厚

B.到1955年“一五”计划已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D.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

解析“一五”计划时我国工业基础很薄弱,A项错误;

“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B项错误;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1956年初步确立,C项错误;

由图片信息可知,包括石油工业在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故答案为D项。

8.下图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

其折射的历史是(  )

A.土地革命的开展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解析材料中没有反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

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1952年完成的,故B项错误;

图片信息“合作化”“公私合营”等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工业化建设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

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

应当把法律看成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概括材料一中新中国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

(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参考答案

(1)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

(2)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民主政治。

解析第

(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可以得出途径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

(2)问,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有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3)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法律看成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可以得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是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