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0886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杜牧善文工诗,人称“小杜”。

亦工书画,传世书迹《张好好诗》最为著名。

《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背景:

本诗是杜牧在池州时的作品。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旧俗这一天人们登高喝菊花酒。

齐山在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东南。

杜牧于会昌四年(844)九月调任刺史,会昌六年九月离任。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很可能是会昌五年,即杜牧四十三岁时作。

二、整体感知诗歌

1、首联写景叙事。

后三联议论。

2、品味诗歌的情感。

初品:

愉快的情感。

链接资料:

诗人的经历:

杜牧生当晚唐多事之秋,他有建功立业,经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时刻注视着朝政的得失,在来池州之前的一二年中,就曾一再向朝廷上书,对平定泽潞之叛和抵御回纥南侵提出了切乎实际的用兵之策和政治之见,当时虽被李德裕所采用,但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而身处僻壤,他在池州的日子,是一生中困踬不振的时期。

再品诗歌:

抑郁的情感。

理解尾联: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求霑衣

言外之意: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象“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

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

三、学习《寄扬州韩绰判官》理解诗歌大意。

1、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未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妖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这是一首调笑诗。

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

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

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扬州之盛,唐世艳称,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首诗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韩绰不知何人,杜牧集中赠他的诗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哭韩绰》,看来两人友情甚笃。

杜牧于大和七年至九年间(833—835)曾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作推官,后来转为掌书记。

这首诗当作于他离开江南以后。

可以简单介绍他的诗《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四、学习《无题》一诗,学生讨论,说说诗歌如何表达难舍难分的思想感情的。

总结: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安定城楼》,理解诗人的追求以及思想感情。

2、学习《长安晚秋》,理解颔联的手法及情感。

3、学习《商山早行》,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安定城楼》中诗人的追求以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长安晚秋》中颔联的手法及情感。

教学过程复备栏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等职。

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

开成二年,李商隐25岁时举进士。

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

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

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怀报国之志,带着一颗“夙心”,在悲愤寂寞中死去。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

青年时期,他先后与女道士宋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

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

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写作背景:

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治所。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开成三年(838),李商隐赴其幕,还做了王茂元的女婿。

不久,李商隐应博学宏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写此遣怀。

文本赏析:

1.谈到城楼,不禁让我们想起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在那首诗中,诗人首先写登上城上的高楼,视野开阔,看到了辽阔荒凉的空间。

登高可以望远,可以书怀,柳宗元如是,陈子昂如是。

李商隐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他登上安定城楼后看到了什么?

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2、登上城楼,诗人看到了什么?

明确:

首二句写登楼即景。

城楼、杨柳、汀洲。

远处是绿杨披拂,而杨柳尽头是水中的沙洲,烟波浩淼迷蒙一片,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当是作者的感慨。

2.李商隐是怎样表达他的感受的?

用典。

贾生垂泪、王粲远游、范蠡乘舟泛游,庄子寓言等来表达感受。

贾谊上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故谓“虚垂泪”;

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

这里用两位古人的故事,来比自己当前的心情和处境,十分贴切。

名落孙山抑郁惆怅;

寄人篱下,心情压抑

3、我们知道才华卓绝的文人在遭受排挤打击时是不会屈服的,陶潜如此,李白也如此,前人垂范,诗人不会无动于衷。

这里运用了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

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转乾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

永忆江湖,即怀淡泊名利之心;

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

4、尾联用庄子的寓言来表明自己的感受。

寓言谓:

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惟恐不周。

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

鵷雏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鸱的腐鼠当美味

最后两句借庄子的寓言表示自己不屑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

5、诗作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在使用典故方面非常成功。

(1)由于王粲、贾谊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泪,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若合一契,而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

(2)引用范蠡的典故,生动地表明了自己像范蠡一样既有宏伟的抱负,又有淡泊名利之心。

(3)引用庄子的寓言,不但表露了他不汲汲于名利的品质,又反映了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

妙处在于:

运用典故所以诗中的意象美丽,而整体意旨隐晦,朦胧含蓄。

明白一个理: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总结诗作:

比较一下与其他登高诗的相同之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长安晚秋》体会景物描写的层次感。

2、体会晚唐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3、、理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层次感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晚唐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大气磅礴,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成就突出的诗人,今天我们接触晚唐另一位诗人赵嘏。

学习他的《长安晚秋》

二、自读,通过翻译全诗解决基础问题

1、翻译,中心:

秋天拂晓时,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

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曲调悠扬婉转。

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叶尽谢。

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这首律诗,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2、重点词语:

拂曙宫阙(建筑物,而“阕”为词的分段,又叫“片”)横(飞过)塞

3、典故:

鲈鱼正美——司马冏执政、张翰辞官回家,表达思乡之情。

南冠楚囚——晋侯、钟仪(楚国俘虏),南,楚地;

“南冠”代囚徒或战俘。

4、内容把握:

学生默读诗歌,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再学生朗诵。

四、内容讲析:

1、首联写了怎样的景象:

总览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殿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2、“凄清”二字有什么作用?

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

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3、试分析颈联两句诗的妙处?

“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

“雁横塞”

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独具匠心。

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

它的妙处在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

(以动衬静,既是环境的宁静,也是人物神情专注,入迷入痴的心情之静。

突然一声长笛穿空而来,多么惊心动魄,揪人柔肠,撕心裂肺。

杜甫很欣赏此句,作者也有“赵倚楼”之称。

见课下注释①)

4、说说颔联到颈联观察景物的角度变化?

仰观到俯察。

(作具体的说明)

5、“紫菊”“红莲”对表现诗人情感有什么作用?

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

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

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4、尾联:

抒写胸怀。

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

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

“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

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