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5605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人力资源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

二是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央更加重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我国正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为解决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的人力资源问题提供了机遇。

三是中部崛起与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将为河南人力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机遇。

四是“科教兴豫”及“人才强省”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将为我省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实现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本强省转变提供机遇。

五是随着全国经济格局的变化,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以及我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将为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机遇。

六是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省委、省政府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将为我省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科学分布提供机遇。

1、“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把人力资源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是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和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我省坚持走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应对危机和复杂局面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人力资源总体素质较低难以满足中原崛起对人才的需求

河南是人力资源数量大省,但不是人力资本大省和强省。

随着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人力资源素质较低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一是文化素质较低。

2000年平均每万人中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为27.9人,比全国少13人;

全省15岁以上人力资源中,文盲率为7.91%。

三是人力资源素质城乡差异较大。

农村人力资源的身体和文化素质远低于城市人力资源。

河南农村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源在25岁及25岁以上人力资源所占比例为0.4%,文盲和半文盲人力资源占25岁及25岁以上人力资源的比例高达14%。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比较薄弱

影响河南城市化发展进程从外部环境看,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持续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加大;

我省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改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改善民生任务艰巨。

从人力资源事业发展自身看,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在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格局下,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还不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还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需要加快推进。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很好地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尚未解决,社会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与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尚不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尚未形成。

  四是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五是劳动关系领域进入矛盾多发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基层协调劳动关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薄弱。

  六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比较薄弱,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以及人力资源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4、老龄化将导致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压力加大

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特别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压力迅速增大。

根预测,未来50年河南老年人力资源比重一直呈上升的态势,由2003年的7.11%上升到2020年的11.43%,再到2030年的16.23%,2040年的22.30%,2050年的24.40%。

河南人力资源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表明,人力资源老龄化的程度逐步加深,特别是2018年老年人力资源比重达到10.43%以后,河南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50年后,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由于我省是流出人力资源大省,劳动年龄人力资源大量外流,将导致人力资源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二、河南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未来20到50年,将是河南人力资源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人才需求旺盛期;

迎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质的飞跃期;

进入人力资源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

进入劳动人力资源负担系数较低的“红利期”。

面对这一关键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总体要求,明确我省未来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和战略思路,促进人力资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战略思路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强化政府责任和完善市场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就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实现富民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2.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牢固树立人才优先的理念,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深化对人力资源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观念,完善体制机制,改进管理方式。

积极探索,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

  4.统筹协调,持续发展。

立足省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城乡及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统筹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把握改革的力度、时机、节奏,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5.强化基础,提升能力。

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比较完整、不断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工作体系和信息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加快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增强公共服务可及性,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战略目标

未来5年河南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目标:

  1.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就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失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600万人以上,转移农业劳动力5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2.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22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00万人。

3.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确立我省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建成人才大省,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河南振兴奠定人才基础。

  4.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公务员管理机制更加健全,科学分类制度基本形成,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

  5.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

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6.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更加完善,以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为基础的预防预警机制基本建立,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7.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均等化、广覆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

  

促进人力资源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一是人力资源再生产类型转变由外部强制型向内部自主型转变;

二是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普及高中教育转变;

三是人力资源就业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变;

四是人力资源分布由乡村为主向城镇为主转变;

五是由人力资源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本强省转变。

三、河南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把人力资源大省变成人力资本强省。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政策体系。

推进促进就业的产业、贸易、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落实,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小型企业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措施,支持自主创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3.统筹城乡就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

积极促进青年就业。

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形成及时、有效、持续的就业帮扶机制,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

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消除就业歧视,引导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营造公平就业的社会环境。

  4.构建就业和失业调控机制,稳定就业岗位。

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增强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就业质量。

  5.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面向城乡各类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达到上岗要求或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着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

“十二五”期间,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使企业技能岗位的职工参加至少一次技能提升培训,使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

  6.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整合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职能,加快形成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政策、制度,改革完善运行机制、监管体系,打破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和地区分割。

(二)加快城镇化和中原城市群建设的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布、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民工普遍享有与户籍人力资源同等的基本服务和待遇,逐步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的发展方针,加快以大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建设,提高城市群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逐步实现城市群人力资源发展的一体化,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三是是发展多样化的就业形式,鼓励非正规就业、弹性就业和劳动者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推动劳务输出。

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人才优先、科学发展,遵循人才发展规律,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建设人才大省为目标,以提升人才素质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重大人才工程为载体,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力度,构建人才资源开发支撑体系,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研究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不断拓宽队伍来源,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强化宗旨意识,促进作风转变,提升执行力。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着力培养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3.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4.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用,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三)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进行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在农业内部吸纳更多的劳动力1、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强化河南省农业大省的地位

从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劳动力转移。

建立和规范土地流转机制,消除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后顾之忧;

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强化农民工的就业服务;

切实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实行与城市职工相同的政策;

推动深层次的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平等就业。

2、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与发展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简化成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手续;

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做强做大一批民营骨干企业。

其次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取得银行的贷款提供便利,包括设立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的地方商业银行,为便于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而建立贷款保证基金。

3、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1)发展社区服务业

首先要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业的组织体系。

其次,加强社区培训工作。

三是完善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

四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服务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一是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强现有物流资源整合,建设培育物流市场。

三是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3)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4)规范、引导健康产业业发展,提升经营能力

(四)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小城镇化建设、合理组织和安排劳务输出、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如实现农业产业化,就需要有产前、产中、产后等多方面的服务;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推动饮食、商业、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发展和繁荣。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

因此,河南应把握体制转轨、结构转型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终要由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为主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这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河南人口多,城市化水平低,尤其是大城市,大多数都存在着人口过度膨胀压力,无法满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而小城镇分布广、数量大、增长活跃,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潜力巨大。

因此,加快河南省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满足乡村人口城市化需求,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力度,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要站在加快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任务来对待。

(1)统一考虑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全省劳动就业计划,加强宏观指导。

(2)健全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

(3)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快构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1.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

提高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率,重点提高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

  2.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能力建设。

  3.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4.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

  5.推进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建设。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机制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用工监控网。

本研究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在实现中原崛起进程中,处理好人力资源发展问题,明确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和谐河南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