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7169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学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学,以致用!

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的过程正是一个运用的过程,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测量知识的实践化。

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

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在实习场地集中进行的测绘生产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实验的综合应用,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一)实习目的

1.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3.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4.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量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练习南方NTS362全站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练习用南方NTS362全站仪配合小平板测绘地形图。

3.掌握其他相关仪器的对中、整平、瞄准和读书基本操作要领。

二、实习时间地点及任务

(一)实习时间和地点

时间为一周,2011年6月6日至2011年6月12日,地点为学校第七教学实验楼和附近的建筑物及其交通道。

(二)实习任务

1.测绘1:

500地形图,面积约为100*100平方米

2.实习计划及任务,如下表:

项目与内容

时间安排

任务和要求

实习动员、领取仪器工具、仪器检校、测区踏勘

0.5天

做好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控制测量

1天

完成图根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工作

碎部测量

测绘1:

500比例尺地形图1幅

平差计算

地形图的绘制、拼接、检查和整饰

1.5天

对地形图进行编辑处理

施工放样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点位放样方法和过程

考核、整理资料、还仪器

实习总结、考核、上交资料和实习报告等

(三)实习地点基本状况

在测区范围内,包括道路、树、路灯、草坪、各种井盖;

第七教学实验楼、致知楼及图书馆的外围。

实习地点大部分为水泥路面,周围为沥青马路,行人多,给实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面积较小,地势比较平坦,在仪器的操作方面讲,实习的难度不大。

第七教学楼大体上为一长方体,形状比较规则,易于画图和标注。

三、实习的前期准备

(一)仪器检校

实习之初,通过操作,我们对经纬仪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校。

经纬仪测量原理、仪器结构等并能进行各项检校。

包括水准管轴垂直于纵轴的检验和校正、圆水准轴平行于纵轴的检验和校正、十字丝纵丝垂直干横轴的检验和校正、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和校正、横轴垂直于纵轴的检验。

(二)踏勘选点

本组在指定的测区进行踏勘,先熟悉测区施测条件。

根据测区范围和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进行选点。

选点的密度,应能覆盖整个测区,便于碎部测量,是符合要求的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在30~170m之间,相邻导线边长大致相等。

控制点的位置也选在了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测距,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之处。

如果测区内有已知点,则所选图根控制点应包括已知点。

点位选定之后,用木桩标定下来,桩顶钉上小钉作出标记,并做了相关编号。

四、实习的主要内容

(一)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实地踏勘、选点后,将控制点布设成闭会导线的形式。

在控制点上进行观测,经过内业计算获得平面坐标。

因测区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多,已知测量控制点不足等具体情况,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布设成闭合导线,采用假定坐标系。

在此次实习中控制点已选好,确定为4个控制点:

A、B、C、D。

1.水平角测量

在每个控制点上用南方NTS362全站仪观测1测回,每测回的精度要求上下半测回互差小于40"。

导线网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

,n为导线的测角数。

(1)将南方NTS362全站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也居中。

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居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

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

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角度测量所得各边方位角为:

βA= 

91°

40′36″ 

βB=82°

04′16″

βC= 

96°

49′52″ 

βD=89°

24′52″

2.边长测量

用南方NTS362全站仪测量,要求往、返测量,在平坦地区边长相对误差的限差为1/3000,特殊困难地区限差可放宽为1/1000。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一般为1/2000。

满足要求后继续测量,如不满足要求重新测量。

此次测量我们进行距离测量的结果如下:

AB=105.707m 

BC=38.870m

CD=101.433m 

DA=36.573m

3.连测

当测区内有已知点时,应尽可能与所设图根控制点进行连测,这样可使图根控制网纳入统一的坐标系统。

对于独立测区可用罗盘仪测定控制网一条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一个控制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4.磁方位角测量

使用罗盘对AB的磁方位角进行测定,在A点安置好仪器后,用望远镜瞄准B点的花杆底部,读取罗盘上无铜丝一端的读数。

此次我们测得的AB边的磁方位角αAB=94°

45′。

5.平面坐标计算

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平差,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计算方法根据布网形式查阅教材有关章节。

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值取至厘米。

(二)高程控制测量

1.水准测量

采用图根水准测量的方法(后-后-前-前)测定图根点的高程。

各站采用双面尺法或两次仪器高法进行观测,并取平均值作为该站的高差。

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为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于6mm,路线允许高差闭合差为

(mm),式中n为测站数。

2.观测

使用水准仪,先目估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差值应小于5米),调整水准仪之水平,变更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高差较差应小于6毫米,以环形闭合差应小于毫米或(式中L为水准路线的总长度,n为总测站数)。

3.高程计算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水准。

假定高程系统沿导线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

对路线闭合差进行平差计算,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各图根点高程。

观测和计算单位取至毫米,最后成果取至厘米。

4.内业计算

(1)准备工作检查观测手册,记录、计算是否正确,限差是否超限。

起始点为一测点。

(2)计算步骤计算四个测点的高程闭合差,应用检查方法检查高程闭合差,必要时作出调整。

(3)计算取位高程及改正值均取至毫米,由于测站较少,高程计算也可在记录表内进行。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主要为:

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水准路线闭合差的分配、水准高程点的计算。

此次测量中,我们计算得的A、B、C、D四点的高程分别为:

A:

1000.000m 

、B:

999.510m、C:

999.250m 

、D:

998.612m

5.导线点坐标计算

计算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计算角度改正数、算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的A、B、C、D四点的坐标为:

A(500.000,500.000)、B(491.248,605.343)

C(453.327,596.812)、D(463.657,495.905)

(三)碎步测量

采用经纬仪测绘法,每一测站程序如下:

1.准备工作

(1)观测准备:

安置经纬仪于测站点上量取仪器高,照准另一控制点,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

00′。

(2)绘图准备:

在图上绘出零方向,并用大头针将半圆仪固定在测站点上。

2.一个碎部点的测绘步骤

(1)立尺:

立尺员将塔尺立于碎部点上;

(2)观测:

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塔尺,依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求得水平角,再读上、下丝以计算距离、最后读中丝和竖盘读数可得碎部点的高程;

(3)绘图:

先用半圆仪量出水平角得出碎部点所在方向,沿此方向量取计算的距离得到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在旁边标出其高程可得碎部点的空间位置。

3.水平巷道贯通测量

(1)图上巷道设计:

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选择两导线点,其间为空地,通视好,在这两点附近绘出两点A、B,其连线即为一设计巷道的中心线。

图中实线部分当作已有巷道;

(2)将A、B测设到实地:

先根据设计确定A、B的测设数据。

若A、B位于导线点连线上,测设数据就是A、B到2、3的距离;

(3)测定A、B的坐标和高程:

按规范要求,应从某两个导线点开始重新测定。

由于时间关系,现直接用2、3点及其后视边测定并计算A、B的坐标和高程。

要求:

角度测算至秒,长度测算至毫米。

五、关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一)地形图测绘相关

1.采用经纬仪测绘法,正方形分幅。

2.当图根控制点不足时,可用交汇法或视距支导线法增设控制点。

用视距支导线法连续增设的控制点不能超过2个。

视距长度不大于80米,双向观测的距离较差应小于边长的1/200,高差较差应小于100毫米。

用交汇法增设控制点,交汇角在30~150之间,并须有第三个方向进行检核。

3.水平度盘读至5`,尺间隔读至毫米;

竖盘读至1`,高程注记至厘米。

4.地形点间距不大于30米,视线长度,主要地物不大于80米,次要地物不大于120米。

5.楼角、庭院内、道路中心线上及其交叉、转折点、地面起伏点等应注记高程,高程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一般为图上3厘米左右。

6.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除临时性的以外,均应进行测绘,支架、线杆和附属设施可适当取舍。

7.测绘过程中竖盘水准气泡偏离中央不大于2格。

8.迁站前仪器应归零检核,并对本站所测数据进行检查不能漏测和测错。

9.控制点到重要地物点的距离应当用皮尺或其它方法丈量。

(二)测绘图准备

1.准备工作

在图纸上绘制坐标方格网,纵横线间隔为10cm,线粗为0.1mm;

要求方格网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之差不超过0.2mm,图廓对角线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不超过0.3mm。

图幅尺寸:

500*500毫米。

2.绘图

根据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成果,展绘到图上,要求控制点间的图上长度与坐标反算长度之差不超过0.3mm。

方格网绘制:

用长直尺法(丁字尺和图版)绘制。

要求粗线0.1毫米,小方格边长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2毫米,图廓的边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

3.展绘图根点:

要求两图根点的展绘长度与实际丈量长度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

4.将展绘好控制点的图纸粘贴在图板上。

(三)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

1.拼接

每幅地形图应测出图廓外0.5~1.0cm。

与相邻图幅接边时的容许误差:

对一般地区而言,主要地物不应大于1.2mm,次要地物不应大于1.6mm,对丘陵地区或山区的等高线不应超过1~1.5根。

如果这项实习属无图拼接,则可不进行此项工作。

2.检查

先进行图面检查.查看图面上接边是否正确、连线是否矛盾、符号是否搞错、名称注记有无遗漏、等高线与高程点有无矛盾,发现问题应记录,便于野外检查时核对。

野外检查时应对照地形图如实地全面核对,例如图上地物形状与位置是否与实地一致,地物是否遗漏,名称、注记是否正确齐全,等高线的形状、走向是否正确,若发现问题,应设站检查或补测。

3.整饰

按照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用铅笔对原图进行整饰,整饰的一般顺序为:

内图廓线、控制点、独立地物、主要地物、次要地物、高程注记、等高线、植被、名称注记、外图廓线及图廓外注记等。

要求达到真实、准确、清晰,美观。

图廓线外正上方写明测区名称和图幅号,正下方写明测图比例尺;

在图廓线外右下方写明测图班组成员姓名及测图日期。

六、实习成果总结及体会

为期一周的测量学实习结束了,喜忧参半,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

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

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

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小组的密切合作和高度团结下才能使实习任务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这次测量实习也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我们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整体。

正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实习的进度而这些,都是在测量实习之外所不能体会得到的。

做了大量工作,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已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

而愿本以为能轻松得出结论,但事实是,我们依然迷茫,就好像知识的大圈一样,圈越大,圈外的空间就越大,以小见大,学无止境,在知识大圈面前,我们没有泄气,相反我们满怀激情与向往!

谢谢一直悉心指导我们的王老师,谢谢!

七、附录

报告成绩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