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7222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现在学习每天都要用到书本,你有没有想象过,如果没有纸,世界会怎么样呢?

在古代没有纸的时候,人们是在哪里写字的呢?

老师告诉你,纸是中国人发明的,然后传到全世界的,你们骄傲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纸的发明》。

【设计意图】通过对每天都要用的纸提出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进而让他们更快速地进入上课状态,保证学习效果。

2、字词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熟悉的字请看拼音。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3)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认读生字(课件出示)。

chuà

ngxié

nzhì

ilú

n

创携存制麻蔡伦

lěiqiēpiá

nxiǎnōuzhōushè

累切便鲜欧洲社

(2)学习多音字。

累lěi积累;

日积月累长年累月

i疲劳,操劳;

劳累

i接连成串;

果实累累

鲜xiān新鲜、鲜明;

海鲜鲜艳

xiǎn少见、少有;

鲜为人知

切qiē切断切菜

qiè

一切切身

便piá

n便宜大腹便便

bià

n便利方便

(3)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shù

wěilù

bǎocú

术伟录册保存

yuēyà

nāōuzhōushè

约验阿欧洲社

自由读,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先口头组词,师以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生字书写。

(1)指导写字:

师范写,依次提示“术、伟、录、册、保、存、约、验、阿、欧、洲、社”的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

术:

不要忘记最后一个点。

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两横不是一样长。

录:

注意下半部分不要写成“水”。

册:

右边比左边稍大,横要贯穿两部分。

保: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存:

首横不宜长,撇要舒展,“子”中横略向外伸展。

约:

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验:

“马”作为部首时,最后一笔为提。

阿:

左边不要写成“卩”。

欧:

注意右边为“欠”,不要写成“攵”。

洲:

注意不要忘记“氵”,右边为竖撇,竖、竖,间距均匀,中间的竖稍短。

社:

注意左边为“礻”,不要写成“衤”。

(2)老师范写后,学生在练习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由学生评价,注意多从正面评价。

【设计意图】生字书写,借助动画感受字的行笔顺序及位置,直观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配合老师讲解,让学生更清晰地进行记忆,以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4.课堂练习。

(1)根据拼音写词语。

ozhǐshù

wěidà

bǎocú

造纸术伟大记录一册保存

yuējīngyà

nālābó

ōuzhōushè

huì

大约经验阿拉伯欧洲社会

(2)比一比,组词语。

保(保护)验(经验)欧(欧洲)社(社会)

堡(城堡)检(检查)鸥(海鸥)杜(杜绝)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主要对本课的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采集,刚刚学过的知识立刻进行强化,会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

5.语境解词。

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记录:

把所见所闻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知识链接: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

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3、初读感知

过渡:

字词我们都学过了,下面这些字词宝宝又回到课文中啦,大家一起来朗读课文吧。

出示朗读要求:

1.按自然段点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正音。

2.开火车读,互相评价,注意多从正面评价。

3.带着问题读课文:

《纸的发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想想每个部分的意思。

(1)讨论交流:

课文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们用文字记录事件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说明中国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每部分大意为: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没有纸人们用文字记录事件不方便。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

纸的发明经过。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

造纸术的传播路径及对全世界的影响。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朗读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基本掌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借助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感觉更简单,更容易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课堂小结

课文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简单易懂的总结,以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识,便于进行后期的学习。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第1题。

2.掌握生字组词后继续预习课文。

 

文中多处运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例如“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这些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强调了把字刻在竹片、木片上或写在帛上的不足,以及用麻来造纸的缺点,层层深入地记述了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材料的过程。

1.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2.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精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纸的发明》的生字,老师考考大家,还记得这些字的读音吗?

先自由朗读一下,一会儿我找同学回答。

开火车读,举手补充,师领读。

伟大贡献创造记录一册

阅读携带保存蚕茧制作

粗糙大约蔡伦积累经验

改进传承欧洲促进社会

造纸术学富五车阿拉伯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又简单的生字复习导入,给学生轻松愉快的感觉,各类朗读方法的使用,既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保证学习效果。

5、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出示第一自然段: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学生朗读后举手答,师明确: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师提问:

谁知道贡献是什么意思?

举手答。

师明确:

贡献:

对国家、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出示课件)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

纸出现前中国有哪些书写材料?

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

(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指名说,师依次出示材料图片及不足之处。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自由读第3、4自然段,思考:

最初的纸是什么样的?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的过程是怎样的?

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

举手答,师出示麻纸图片及不足。

出示横线说明造纸术的过程。

能否把“改进”换成“创造”?

生讨论后举手答。

“改进”是指通过改变某些做法,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而“创造”是指从前没有的,是从无到有的。

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累积的结果。

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指名答。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学习第五自然段。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出示第5自然段。

指名答,师明确: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出示传播图。

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觉?

生齐答。

出示自豪。

请大家带着这份自豪感再读一下课文,读完后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

面的图表。

举手答后师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逐段讲解,使学生感觉条理清晰,相机插入对词语的解释,便于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引出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

6、课堂练习

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学富五车这个成语来形容。

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片、木片制作,很笨重,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物美价廉这个成语形容。

7、课堂小结

蔡伦发明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强调热爱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的自豪感。

搜集我国古代科技领域的相关成就,和同学们交流。

六、板书设计

纸的发明

龟甲和兽骨、青铜器:

用刀刻较费力

竹片和木片:

笨重不方便

帛:

价钱太贵

麻纸:

比较粗糙

造纸过程:

剪碎、切断、浸在、捣烂、捞出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