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8610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0506文档格式.docx

3

合计

162

36

(二)新闻学领域的知名期刊论文的数据分布

新闻知识(10)

新闻爱好者(9)

新闻界(6)

新闻前哨(6)

当代传播(4)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3)

(三)学位论文

1、杨倩:

《浅析国际性城市的形象构建与传播——以巴黎、香港、北京、上海四城市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作为人类的空间生存方式,城市既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结构,也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空间结构。

把城市看作是一个内在系统复杂的符号,城市形象则是城市符号的能指作用于受众的感官体验而形成的对于城市的整体感知和综合评价,同时也是一种有关于城市的信息。

因此本文从符号学和传播学两个角度来考察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构建和传播要遵循实际性、长远性、系统性、一致性、技巧性等几个原则。

2、孙祥飞:

《上海世博会与上海城市形象传播》,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大众传播时代,城市形象的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

重大城市事件是对城市形象进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其他传统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世博会与举办地城市形象传播密切的相关性,历届世博会举办城市都非常重视利用此机会进行城市形象传播。

3、季晓燕:

《城市形象传播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本文以传播学视角审视城市竞争,运用传播学理论对城市形象传播进行了系统分析。

根据传统传播学的部类分析,本文分别对城市形象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及传播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寻求城市形象传播的一般性原理;

同时,本文在分析大量优秀城市形象传播案例的基础上,借鉴各国城市形象传播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分析各城市形象传播实践中的个性与共性,梳理适合于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谨以此篇希冀提升我国的总体城市形象传播水平和城市竞争力水平。

4、刘潇:

《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策略》,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本文根据媒介传播理论和城市营销理论,结合城市形象传播现状,从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的内涵入手,对城市形象进行媒介传播的必然性做了分析和归纳,指出中国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的缺陷及其成因,并通过分析和探讨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的要素和步骤,提出符合城市发展诉求的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的两大策略。

本文对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的四大要素: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受众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城市形象媒介传播发展现状,把城市形象媒介传播分为四个步骤,包括城市形象的定位、传播媒介的选择、媒介刊播的组织以及传播媒介的联动。

5、查凤萍:

《Web2.0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应用研究》,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本文主要对Web2.0在我国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应用形态和现状进行研究,力求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对城市形象传播作用较大的Web2.0应用形态进行研究,分析城市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规模,并力求通过典型应用形态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揭示传播的现状。

其次,建立Web2.0网站中城市形象传播影响要素评估体系,并利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个影响要素的权重。

6、刘娜:

《网络媒体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以“新浪网”新闻报道为例》,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

本文厘清了城市形象的概念、特征和内涵,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城市形象传播的关系网和重要环节,以及网络媒体承担的特殊角色。

同时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新浪网2009年6个月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考察网络媒体视野下的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

本文研究发现,本地媒体的议题选择和报道倾向,较大程度影响城市形象的传播。

本文最后以西安市为例,针对地方媒体如何优化城市形象传播,从城市形象观念、新闻报道原则、跨媒体整合及重大特色活动四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四)相关著述

1、周朝霞:

《多维视角的城市形象定位、设计及传播》,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本书为浙江省哲学社会规划课题,以传播学为核心理论,结合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经济学、建筑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形象的定位、构建、评价、媒介效果等重要问题进行从理论到方法的确立和创新,为正在进行的各城市的形象设计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

2、孟建:

《城市形象与软实力:

宁波市形象战略研究》,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客观形势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物质景观、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形势、社会面貌、政治表达及历史文化作出的总体分析和全面评价。

它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也是市场上影响人们消费城市的决策和行为的关键因素,城市使用者对城市持有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不但直接受到他们对城市形象的感受的影响,而且受人们对城市的刻画和描述的左右。

3、张鸿雁: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本书从城市形象构建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中外城市形象理论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论证了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新行为文化主义”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属性。

本书从城市社会学视角,研究城市形象系统、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城市象征系统、城市空间系统与“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整合与综合意义,旨在能够获得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机制。

4、李怀亮、任锦栾、刘志强:

《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为了应对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与国内的城市都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如何设计城市形象、营销城市、把城市推向世界,成为当今城市管理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大众传媒对城市形象塑造、提升和传播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营销中的角色定位等角度,研究如何让大众传媒成为城市和谐发展的“助推器”,无疑是我们应该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5、王安中、夏一波:

《C时代:

城市传播方略》,新华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本书提出了人类在21世纪将整体性地迈进了“C时代”,即迈入了城市(City)的世纪、创意的世纪、消费的世纪和传播的世纪,并且在此基础上首次从学理的角度提出了“城市传播”这一概念,初步论述了城市传播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书将目光锁定在“城市传播”这个命题上,尝试用传播学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分析解决当今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试图初步建立起城市传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效用。

二、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概念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城市形象”一词最早由美国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提出。

在1960年出版的《城市意象》一书中,凯文•林奇提出了“城市形象”的概念。

认为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一种公众印象.它足许多个人印象的迭合;

或者有一系列的公众印象.每个印象都是某些一定数量的市民所共同拥有的。

不过,林奇虽然强调城市形象丰要是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的。

但由于他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城市形象设计.因此他更多地是把城市形象看作是对城市物质形态(主要是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等五类)的知觉认识。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地方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地方所持有的信念、看法和印象的综合。

到90年代,中国引入了“城市形象”这一理念。

城市营销主流学者对“城市形象”的概念界定: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某一城市的信念、观念和印象的综合,是人们对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建设硬实力与城市发展软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感知。

1、国内最早对“地区形象”进行定义的是罗治英,其定义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内外部公众对该地区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

2、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3、欧洲有学者将城市形象即城市的内在特质,视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

在其看来,城市形象应该是城市内外公众对城市总体的、抽象的、该奶奶性的支持和评价,应该代表一种由个人和集体的共同意向所支持的城市现实。

独特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现实的一种理论再现,也是城市同外部环境和人口进行沟通和联系的工具,在吸引媒体关注的同时,总体提升城市价值。

4、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客观形势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物质景观、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形势、社会面貌、政治表达及历史文化作出的总体分析和全面评价。

5、城市形象是城市展示给公众的综合性物质和文化印象,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素质、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反映。

6、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咋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是在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将城市的历史传统、城市标志、经济支柱、文化积淀、市民行为规范、生态环境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的表象和能够领会的内涵。

7、城市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较为稳定的整体印象,是人们通过大众传媒、人际传播、个人经验和环境感知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关于一个城市的综合感知和价值判断系统。

8、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看法、观念及由此形成的可视具象或镜像,由精神形象(信念、理念等)、行为形象与视觉表象(形象与识别系统等)三个层次组成。

9、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

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

10、城市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包括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的综合评价与总体印象。

后期的综合性定义:

城市形象是指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反映了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

(二)城市形象的概念延伸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讲师陈映认为,“城市形象”区分为“实体形象”与“虚拟形象”。

所谓“实体形象”作为“名称上的城市形象”的扩展,是一个城市景观风貌的概括,不仅包括城市硬件系统,如城市规划布局、城市建筑、城市绿化.城市环境等可视性因素的面貌与风格呈现,而且包括城市软件系统,如政府行为、市民素质、城市文化等内容的面貌与风格呈现;

而所谓“虚拟形象”则是借用“经过评估的城市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将“城市形象”理解为城市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城市的总体信念与印象.认为“城市形象”由“地区本身(及其方方面面)、一定方式的信息中介、公众及其评价、公众认同、公众意志与价值观”等相互关联的要素共同组成.是公众对城市布局、城市环境,城市文化等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后的印象、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胡衬春认为:

城市形象亦是一个内涵丰富、多元的概念,依据指涉视角的差异,可以区分出“实体城市形象”、“真实城市形象”以及“虚拟城市形象”等不同指向的概念。

而在当下媒介化生存的社会中,城市形象已无法脱离新闻媒体的塑造与建构。

“城市是印象中的城市,是媒体中的城市,是资讯时代想象中的城市。

”而随着新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网络媒体中的城市形象如何呈现应该得到关注。

三、城市形象传播的多元研究视角

(一)城市形象传播的个案研究

1、《城市形象的网络建构——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一文一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个案,考察近年来各大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与南通相关的新闻报道,以及南通本地最受欢迎的论坛———濠滨论坛的相关主题,比较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在城市形象的建构中所表现出来的各自特点及形成原因,从而研究城市形象的网络传播特点。

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内能够增强市民的归宿感、自豪感和向心力、凝聚力,对外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良性发展,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媒体中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城市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而媒体中的城市形象也对城市进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在新媒体影响力日渐增强的背景下,在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如何利用多种新闻报道手段全方位地展示城市形象,如何建立意见领袖,加强网络论坛的引导,达到对外增强城市影响力、对内增加凝聚力的目的,使城市软实力得到真正的提升,都是有待探讨的课题。

2、万珊:

《重大活动的城市形象网络传播个案研究——以杭州、成都官方网站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本文借助于城市形象学、整合营销传播等相关成果,试图找出国内城市在重大活动中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的共性与不足,从而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本文重点部分是对杭州、成都两个城市的参与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个案分析,讨论两个城市在重大活动下网络传播的有点与不足,最后根据整合营销理论、品牌差异化传播思路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国内城市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3、何瑶:

《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策略——以珠海为例》,《新闻知识》2011年第1期,第39-41页。

一文以传播学和品牌学理论来分析城市形象传播策略,以经济特区珠海为例,探索传播珠海城市形象的策略。

文章从人际传播、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和公关传播四个方面来分析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力。

传播城市形象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吸引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播城市形象还可以提升城市政治建设水平,做到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执政效能。

传播城市形象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凝聚力,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鼓舞作用,使该地区的居民为厂维护该地区形象而努力奋斗。

4、潘鸿、杨柳:

《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形象传播的思考——以重庆为例》,《新闻知识》2010年第6期,第61-62页。

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构建良好城市形象的必由之路,文化软实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认知。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其城市形象传播存在着文化软实力不足的问题,因此,以文化软实力提升重庆城市形象比较有借鉴意义。

文化软实力对提升城市形象的影响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文化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本身具有的强大渗透力,这种渗透力潜移默化地改变人民对城市的认知,并进而认同该城市的文化价值。

在城市形象传播中,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本源;

二是城市精神;

三是文化符号系统。

提升重庆城市形象传播在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重庆城市形象文化软实力;

(二)有效利用传媒,增强重庆城市形象的文化传播力;

(三)重视网络传播平台,扩大重庆城市形象的文化渗透力。

(二)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1、罗子欣:

《“议程设置”理论在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呈现与发展》,《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12月,第4页。

《“议程设置”理论在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呈现与发展》一文研究了在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议程设置理论呈现出的特征和传播方式,并试图从传播理论的呈现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微博城市形象的传播模式。

在理清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议程设置”理论运行规律的同时,寻求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城市形象传播的共同规律,为城市形象塑造、微博舆论引导力的提升带来启发与思考。

由于“微博广场”的出现代替了博客门户原有的议程设置功能,但由于其篇幅有限这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各个机构、媒体的微博信息发布。

对于城市形象而言,这些机构进行了城市形象宣传活动的微博跟进。

2、张苏敏:

《香港媒体中的天津城市形象研究——基于“核心要素契合度比较法”的分析》,《城市》2011年7期,第76-79页。

本文研究是城市形象的跨地区传播问题。

“跨地区”对于我国而言,有两种主要的含义:

一是指除了某个城市以外的所有地区,二是特指港澳台地区。

本文关注的是内地城市形象在香港地区的塑造和传播。

本文选取2009年7月1日~2010年10月31日期间的《文汇报》作为样本采集来源,研究了相关报道的所在年份、所在月份、所在日期、所属版面、所属议题、报道篇幅和报道倾向。

研究发现香港《文汇报》对天津的报道具有以下特点:

1、信息量大,且以正面报道为主;

2、议题分布广泛,比例梯度明显;

3、报道框架突出,且呈不断强化之势;

核心议题集中报道,重要事件持续关注。

本文还通过核心要素契合度比较法将天津的现实形象与《文汇报》塑造的媒介形象进行了比较,整体契合度为0.86,说明天津的城市形象传播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

对内地城市形象跨地区传播的启示:

一、增强议程设置的导向性;

二、积极承办大型赛事;

三、积极开展交流互访活动;

四、发挥各种媒体的整合效应。

3、刘新鑫:

《城市形象塑造中文化符号的运用》,《当代传播》2011年第3期,130-131页。

每一座城市,在其发展与建设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属于城市自身的鲜明个性特征,而这些独特的个性特性,则往往表现了城市的文化特征。

因此,能够表现城市内涵的事物,就成为

了城市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即城市符号。

简单地讲,城市符号就是指能够代表该城市文化特征的、具有传承价值的、给人以深刻印象并且让人引以为豪的标志性的事物。

透过这些独具特色的城市符号,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高度,更能轻松地寻觅到一个城市的脉动和走向。

只有某一事物内部所融入的独具城市魅力的惟一性,才是其作为城市符号的最重要方面。

当然,城市符号的打造一定要与城市品牌形象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相一致。

只有符合本城市历史、经济、文化实际的城市符号,才是最具有生命力也最能够焕发潜力的城市符号。

4、贺艳、贺建平:

《媒体叙事策略与城市形象的建构——基于<

重庆晚报>

的媒体叙事研究》,《新闻知识》2009年第12期,第56-57页。

大众传媒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现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1、重视民俗文化;

2、发掘历史传统;

3、回避“现代性”。

四、城市形象传播的业务研究

(一)城市形象传播与传媒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不仅能体现城市魅力与吸引力,而且能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辐射力,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不容低估的作用,所以塑造、经营良好的城市形象被许多城市提升至发展战略的高度。

现代传媒的强大功能使其在城市形象的建构和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1、龙莎,汪青云:

《新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运用》,《新闻爱好者》2011年11期,第49页。

一文介绍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媒体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作用,表明单纯依靠某种媒体来传播城市品牌形象已无法覆盖大部分的目标受众,并且传统媒体受自身的局限也不能完全展示出城市形象。

新媒体的出现,恰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陷。

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活动成为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科技的发展,公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多样,受众对不同媒介传播的信息认知度和认可度也各不相同,单纯依靠某种传播媒体来传播城市品牌形象已无法覆盖大部分的目标受众,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因受自身的局限也不能完全呈现城市品牌形象,而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陷。

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活动也是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

2、杨凯:

《英语频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及路径——以广州电视台英语频道为例》,《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期,第74页。

一文认为大众传媒对城市形象的传播来说极为重要,因此开办电视英语频道对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

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电视英语频道的开办,将会为城市的对外宣传开辟另一条途径,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具体而言,地方电视英语媒体将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和开放程度,吸引更多外籍人士前来交流,使得城市文化更加多元、包容、富有生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城市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向另一个层次的提升;

而城市形象品牌的塑造也有赖于英语媒体的推进。

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与城市市民的对外传播意识和英语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只有通过政府、媒体和市民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更为有效。

3、何春晖、刘依卿:

《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思考》,《国际公关》2005年第6期,第54-55页。

城市品牌形象的树立离不开媒体的传播,如何在大型活动中充分利用好媒体,是摆在城市品牌宣传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思考》一文探讨了杭州怎样利用在2006年5月开幕的世界休闲博览会的契机,传播“东方休闲之都”的城市形象,如何进行有效地媒介传播的话题。

4、韩隽:

《城市形象传播:

传媒角色与路径》,《人文杂志》2007年2月,第192-193页。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传媒还需明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只有如此,才能在实践中表现出相应的规范化行为模式,才能得到理想的角色预期。

传媒的角色决定了传媒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决定了传媒在自身发展与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具体操作运作路径的差异。

传媒不可能完全成为城市的“传声筒”,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性机构,它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运作规律,如传媒的新闻价值观等。

在具体的实践当中,传媒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主要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形象的纵向传播;

二是城市形象的横向传播;

三是城市形象的立体传播。

城市形象集合了城市的地理、政治、社会、文化等特征,其与媒体传播之间存在着明显互动。

媒体与城市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

媒体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进步与发展也会影响媒体进步与提升。

因此,城市需要不断建构体现特色的新主体文化,这亦是媒体的良知和责任。

媒体在交流、叙述、反思与劳作后获得的果实产品,其实便是经过文化过滤和调停过程后城市人获知的文化认同,久之就逐渐形成特有的文化归属感。

5、吴江文:

《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传播中的误区探析》,《新闻界》2009年第1期,103-105页。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发展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用以指导城市发展思想、行为准则的隐形或显形的价值体系。

城市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良好的城市文化.对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形成城市凝聚力、城市品位、城市竞争力都有推动作用。

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传播中的误区:

(1)过度关注细节;

(2)缺乏态度;

(3)议题过大;

(4)说好不说坏;

(5)纯粹娱乐。

大众传媒如何正确传播城市文化:

1、合理设置议程;

2、提炼城市核心价值观;

3、建立多维的媒体传播平台;

4、引入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

6、王雪莲、张明新:

《不同传播渠道中城市形象认知及影响因素》,《新闻前哨》2011年第4期,第39-41页。

公众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传媒,而传媒自身的强大功能则极大第影响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