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101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档格式.docx

五、竞赛命题

(一)命题要求

1.试题编写应以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落脚点,紧扣课程教学内容,参照护考大纲,充分考虑护理临床的实际情况,兼顾护理技术发展趋势。

2.试题内容应具有代表性,符合考试目的,避免仅凭常识即可回答的问题。

3.试题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规范,不可遗漏解题必要条件,避免使用双重否定句。

4.试题必须符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5.题目必须体现重点,内容要明确、具体,要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建立案例试题库

赛项专家和裁判由大赛组委会聘请。

赛题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试题库为依据组建2018年省赛试题库(试题顺序号与原试题库不一致),赛前2周公布题库。

公布在“山东省技能大赛网:

样题:

病历摘要:

李女士,62岁,因外伤后右髋疼痛活动受限3天入院。

患者3天前不慎跌倒受伤,伤后即感右髋剧疼,不能站立行走,休息无好转,情绪悲观。

查体:

右髋叩痛,活动受限,被动活动疼痛加剧,右下肢外旋缩短畸形,有纵向叩击痛,末梢循环好,足趾活动可。

X线检查证实为“右股骨颈骨折”。

问题一:

请按轻重缓急对该患者列出主要护理问题(计5分。

至少写出4个护理问题,首优护理问题2分,另外3个护理问题各1分。

护理问题应符合标准答案中的内容,否则不能得分)。

答案:

1.疼痛

2.躯体活动障碍

3.自理能力缺陷

4.焦虑、恐惧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问题二:

针对该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不少于4项。

(5分,必须有针对患者首优护理问题的措施)

1.首优护理问题:

疼痛

2.主要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

(2)根据评估情况采取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再评估。

(3)疼痛不能缓解应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4)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5)与患者多沟通交流,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疼痛。

(6)注意观察患者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做好皮肤护理。

(三)3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静脉留置针输液和气管切开护理技术。

六、竞赛规则

1.参赛队及参赛选手资格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关于举办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鲁职教字【2018】27号)文件的要求执行。

正式报名后原则上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如选手因故无法参加比赛,经所在院校出具书面说明,并经大赛组委会同意后方可更换,大赛开始后不得更换选手。

请各院校根据要求,做好参赛选手的资格审查工作。

大赛执行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参赛选手最终的资格审查,经审查发现弄虚作假者,将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凡在往届全国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允许报名参加同一赛项同一组别的比赛。

2.参赛选手技术操作的出场顺序以抽签决定,并由各选手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依次按顺序到赛室进行比赛。

3.竞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规则,并自觉接受裁判的监督和警示。

若因突发故障原因导致竞赛中断,应提请裁判确认其原因,并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4.选手竞赛开始、终止时间由赛场裁判记录在案;

比赛时间到,由裁判示意选手终止操作。

选手提前结束竞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5.赛场各类工作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执委会印制的相应证件,着装整齐,进入工作岗位。

6.各赛场除大赛组委会成员、执委会成员、专家组成员、现场裁判、赛场配备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大赛执委会允许不得进入赛场。

7.新闻媒体等进入赛场必须经过大赛执委会允许,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指挥,不得影响竞赛正常进行。

8.各参赛队的领队、指导教师以及随行人员谢绝进入赛场。

9.赛场工作人员负责对各参赛选手的身份进行确认检查。

参赛选手凭参赛证、身份证和学生证三证齐全进入候赛区。

参赛选手凭抽签号提前15分钟进入赛场。

由现场工作人员组织指挥选手到指定的准备室进行赛前准备工作。

各参赛选手应对比赛的物品进行检查确认。

10.比赛过程全程录像并视频直播。

七、竞赛环境

(一)竞赛场地

在规定赛场内,模拟医院工作情境,设置:

1.等候区

2.技能竞赛区

(1)健康评估室:

标准笔试考场。

(2)准备室:

配备技术操作相关用物。

(3)抢救室:

操作场地宽敞、明亮;

配备病床、床旁桌椅、医学模型人、仿真手臂、吸痰器、心电监护仪等。

(4)标准化病人(模拟患者)由专家组统一培训后上岗。

3.工作区

包括分数登记室、阅卷室、仲裁室、监督室、裁判休息室、工作人员休息室、医务室。

选手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考核后选手与未考核选手进出赛场的路径分别隔离,不相互交叉。

(二)竞赛设备

1.心肺复苏技术:

在医学模型人上进行操作。

2.气管切开护理技术:

3.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

与模拟病人沟通,在仿真手臂上进行操作。

八、技术规范

本次大赛引用的职业标准和专业技术标准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中华护理学会《护士守则》、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15版。

 

“2018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护理技能赛项技术操作规范

1.心肺复苏技术(第一赛室)

完成时间:

5分钟内完成

考核资源:

①心肺复苏模拟人、诊察床(硬板床)、脚踏垫;

②治疗盘:

人工呼吸膜(纱布)、纱布(用于清除口腔异物)、血压计、听诊器;

③手电筒、弯盘、抢救记录卡(单);

④治疗车、速干手消毒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范

项目

名称

操作

流程

技术要求

现场安全

·

确保现场对施救者和患者均是安全的

判断与

呼救

检查患者有无反应

检查是否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并同时检查脉搏。

5~10秒钟完成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叫,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取得AED及急救设备(或请旁人帮忙获得)

安置体位

确保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坦表面上

去枕,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

双手放于两侧,身体无扭曲

心脏按压

在患者一侧,解开衣领、腰带

按压部位:

患者胸部中央,胸骨下半部

按压方法:

手掌根部重叠,手指翘起,两臂伸直,使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

垂直向下用力快速按压

按压深度:

5~6cm

按压速率:

100~120次/min

胸廓回弹: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按压时间:

放松时间为1:

1)

尽量不要按压中断:

中断时间控制在10s内

开放气道

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仰头提颏法(怀疑患者头部或颈部损伤时使用推举下颌法),充分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立即给予人工呼吸2次

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1秒,见明显的胸廓隆起即可

施以人工呼吸时应产生明显的胸廓隆起,避免过度通气

吹气同时,观察胸廓情况

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30:

2,连续5个循环

判断复苏效果

操作5个循环后,判断并报告复苏效果

颈动脉恢复搏动

自主呼吸恢复

散大的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存在

收缩压大于60mmHg(体现测血压动作)

面色、口唇、甲床和皮肤色泽转红

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挣扎或躁动

整理记录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六步洗手

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和抢救情况

复苏评价

正确完成5个循环复苏,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指标显示有效(以打印单为准)

规范熟练

抢救及时,程序正确,操作规范,动作迅速

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和职业防护

按时完成

2.气管切开护理技术(第一赛室)

完成时间:

10分钟内完成

考核资源:

①气管切开护理盘:

开口纱布、无菌纱布、无菌治疗碗(内置碘伏棉球)、血管钳、镊子;

②吸痰护理盘:

一次性吸痰管(内含无菌手套一只)、无菌治疗碗、镊子、无菌纱布、治疗巾;

③听诊器、0.9%氯化钠(瓶装)、弯盘、记录单、标签纸、治疗车、速干手消毒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④电动吸痰器包括连接管、干燥无菌的空瓶(均备于床头)。

气管切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评估解释

核对患者信息,向患者解释并取得合作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SpO2

评估气管切口敷料、气管套管固定情况

吸痰准备

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3~5分钟(口述)

检查吸引器各处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漏气

打开吸痰器开关,反折连接管前端,调节负压

六步洗手、戴口罩

检查药液标签、药液质量

打开瓶装生理盐水,倒生理盐水(瓶签向掌心,冲洗

瓶口,从原处倒出)

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

吸痰操作

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铺治疗巾于颌下

取下患者气管切开口处敷料

检查吸痰管型号、有效期

打开吸痰管包装,戴无菌手套,取出吸痰管

连接管与吸痰管连接

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阻断负压,将吸痰管经气管套管插入气管内,遇阻力

后略上提

吸痰时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

每次吸痰<15秒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痰液情况、生命体征、SpO2(口述)

吸痰后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3~5分钟(口述)

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将吸痰管与连接管断开

将吸痰管连同手套弃于污染垃圾桶内,关闭吸引器,将

连接管放置妥当

更换敷料

取下开口纱布,评估气管切口伤口情况

碘伏棉球消毒擦拭气管套管周围皮肤,一次一个棉球,直径超过8cm,方向从内向外,消毒两遍

重新垫入无菌开口纱布衬于套管和皮肤中间

套管口覆盖湿润纱布并固定

检查气管套管的固定带松紧度

评价效果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SpO2变化

肺部听诊判断吸痰效果(左右锁骨中线上、中、下部)

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放呼叫器于易取处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告知注意事项

六步洗手、取下口罩

记录痰液量、色、性状、粘稠度,气管切开伤口情况

护患沟通

沟通有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环节

无菌观念强

垃圾分类处理

3.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第二赛室)

12分钟内完成

①治疗盘:

皮肤消毒液(安尔碘)、无菌干棉签(一次性)、0.9%氯化钠(250ml塑料袋)、输液器(单头)、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直型)、无菌透明敷贴、输液胶贴或胶带;

②止血带、治疗巾、小垫枕、血管钳、弯盘、输液瓶贴、输液执行单、输液执行记录卡、管道标签;

③治疗车、速干手消毒剂、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④输液架;

⑤剪刀。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规范

核对患者信息,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并取得合作

评估患者皮肤、血管情况

核对检查

二人核对医嘱、输液卡和瓶贴

核对药液标签

检查药液质量

贴瓶贴

准备药液

启瓶盖

消毒瓶塞至瓶颈

检查输液器包装、有效期与质量

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瓶塞

核对解释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信息(床号、姓名、住院号),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取得合作

初步排气

再次检查药液质量后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

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包装,连接输液器

排空装置内气体

检查有无气泡

皮肤消毒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垫小垫枕与治疗巾

选择静脉,扎止血带(距穿刺点上方10cm)

消毒皮肤(直径≥8cm;

2次消毒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

静脉穿刺

再次核对

去除针套,再次排气至有少量药液滴出

检查有无气泡,旋转松动外套管

固定血管,嘱患者握拳,进针

见回血后,边推进边抽出针芯

固定针头

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嘱患者松拳

妥善固定,管道标签上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及签名

调节滴速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滴速(口述)

调节滴速时间至少15秒,并报告滴速

实际调节滴数与报告一致

操作后核对患者

安置患者于安全舒适体位,放呼叫器于易取处

记录输液执行记录卡

15~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口述)

拔针按压

揭去敷贴,无菌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关闭调节夹,迅速拔出留置针

嘱患者按压至无出血,并告知注意事项

安置整理

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询问需要

清理治疗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记录

六步洗手,取下口罩

记录输液结束时间及患者反应

一次穿刺成功,皮下退针应减分

一次排气成功

查对到位

九、技术平台

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

使用北京医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德-高级心肺复苏训练及考核系统(JW5301)。

2.气管切开护理技术:

使用上海弘联医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全功能护理训练模拟人模型(GD/H120A300)。

与模拟患者(标准化病人)沟通,在仿真手臂上进行操作。

使用上海弘联医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功能高仿真输液手臂(GD/HS221)。

十、评分标准

护理技能赛项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选手参赛号:

赛室号:

比赛开始时间:

月日时分

分值

扣分及说明

备注

选手报告参赛号码,比赛计时开始

18.5分

(0.5分)

0.5

(1.5分)

安置体位(1.5分)

双手放于两侧,身体无扭曲(口述)

(6.5分)

在患者一侧,解开衣领、腰带,暴露患者胸腹部

1.5

1

(2分)

(3分)

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

30:

(3.5分)

2分

整理记录(2分)

报告操作完毕(计时结束)

6.5分

(5分)

5

操作时间

_______分钟

总分

27

得分

裁判签名:

2.气管切开护理技术(第一赛室)

气管切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1分

(2.5分)

(4.5分)

检查吸引器各处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漏

打开吸痰器开关,反折连接管前端,调

节负压

打开瓶装生理盐水,倒生理盐水(瓶签

向掌心,冲洗瓶口,从原处倒出)

(8.5分)

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铺治疗巾于颌

打开吸痰管包装,戴无菌手套,取出吸

痰管

阻断负压,将吸痰管经气管套管插入气

管内,遇阻力后略上提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痰液情况、生

命体征、SpO2(口述)

吸痰后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3~5分钟

(口述)

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将吸痰管与

连接管断开

将吸痰管连同手套弃于污染垃圾桶内,

关闭吸引器,将连接管放置妥当

(4分)

2

肺部听诊判断吸痰效果(左右锁骨中线

上、中、下部)

3分

(1分)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3分

核对患者信息,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