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276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连墙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文档格式.docx

西南角为太湖花园小区。

太湖花园站地墙设计总量91幅,其中墙长为31.6m地墙12幅,墙长为28.1m地墙8幅,墙长为27.1m地墙12幅,墙长为26.1m的短墙10幅,墙长为43.1m地墙13幅(厚度1000mm),墙长为23m地墙8幅(厚度600mm),墙长为25.1m地墙16幅,墙长为31m地墙12幅。

二、相关参数

1.地下连续墙砼为C35水下混凝土,设计塌落度为180±

20mm,采用商品砼。

2.端头井及标准段地墙厚度为800mm,换乘节点处地墙厚度为1000mm,换乘节点处短墙为600mm。

3钢筋笼主筋为C28、C25,主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纵向桁架筋为C28双面搭接焊,分布筋为C16、C20单面搭接焊接。

4压顶梁预埋接驳器位置根据剖面图标高来确定。

三、施工流程及工艺

3.1.施工流程

3.2泥浆制备

3.2.1泥浆制备

泥浆主要是在地下连续墙挖槽过程中起护壁作用,地连墙施工时,槽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0.5米以上;

以防止槽壁坍塌。

根据地质条件,泥浆采用膨润土造浆,针对粉砂层及粉质粘土层的透水性及稳定情况进行不同的配置,按照规范要求上限设置泥浆参数。

详见下表:

 

泥浆配制管理性能指标表

泥浆性能

新配制

循环泥浆

废弃泥浆

粘性土

砂性土

比重(g/cm3)

1.04~1.05

1.06~1.08

<1.10

<1.15

>1.25

>1.35

粘度(s)

20~24

25~30

<25

<35

>50

>60

含砂率(%)

<4

<8

>8

PH值

8~9

>14

1、在挖槽过程中,泥浆由循环池注入开挖槽段,边开挖边注入,保持泥浆液面距离导墙面0.3米左右,并高于地下水位0.5米以上。

2、成槽和清槽过程中,采用泵吸反循环,泥浆由循环池泵入槽内,槽内泥浆抽到沉淀池,经泥砂分离机物理处理后,返回循环池,泥浆管需按照场布要求布置,输送管道采用硬质泥浆管。

3、砼灌注过程中,上部泥浆返回沉淀池,砼顶面以上4米内的泥浆排到废浆池,原则上废弃不用。

3.2.2泥浆质量管理

1、泥浆制作所用原料符合技术性能要求,制备时符合制备的配合比。

2、泥浆制作中每班进行二次质量指标检测,新拌泥浆应存放24小时后方可使用,补充泥浆时须不断用泥浆泵搅拌。

3.3成槽施工

连续墙成槽施工采用跳槽法施工,采用成槽机抓土成槽。

根据槽段长度与成槽机的开口宽度,确定出首开幅和闭合幅,保证成槽机切土时两侧邻界条件的均衡性,以确保槽壁垂直。

成槽后以超声波检测仪检查成槽质量。

1、成槽采用液压抓斗进行施工,在抓土过程中,通过液压抓斗导向杆调整抓斗的位置,对准导墙中心抓挖,标准段先挖两端后挖中间,转角处先短边后长边。

使抓斗两侧受力均匀,确保成槽垂直度。

2、地下连续墙成槽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必要时成槽机下部铺设20mm厚钢板。

为准确控制成槽深度,在成槽机具上应设置控制深度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液压抓斗槽壁机定位后,抓斗平行于导墙内侧面,抓斗下放时,自行坠入导墙内,不允许强力推入,以保证成槽精度。

4、成槽垂直度控制:

在挖槽中通过成槽机上的垂直度检测仪表显示的成槽垂直度情况,及时调整抓斗的垂直度,做到随挖随纠,确保垂直精度不大于1/300。

5、土层成槽时不宜满斗挖土,即每斗不能挤满土方,因为土在泥浆中经过挤压后,会影响泥浆质量,使泥浆粘度比重增大。

装土的抓斗提升到导墙顶面时,要稍停,待抓斗上泥浆沥净后,再提升转到临时堆土场,以防泥浆污染场地。

掉在导墙上的泥土清至槽孔外,严禁铲入槽中。

6、在成槽过程中,为把沉积在槽底的沉碴清除,需对槽底进行清槽工作直至槽底清理和置换泥浆结束1小时后,在槽底500mm以内的沉碴厚度不大于100mm、泥浆比重小于1.15,含砂率小于7%、粘度不大于28S要求。

会同建设、设计、监理单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7、按要求检查成槽情况,槽壁垂直度不能超过1/300。

对于Ⅱ期槽段应用接头刷洗刷锤清刷Ⅰ期槽段接头,直至不带泥屑为止。

8、成槽过程中每幅墙每隔深度5m取土样一组,并做好记录,以备后期开挖施工参考。

3.4钢筋笼制安

3.4.1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根据地下连续墙墙体配筋图和槽段划分来制作,每单元槽段做成一个整体,非标准槽段的配筋根据槽段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制作。

钢筋笼制作采用整节在平台上组装的施工方法,主筋接头采用滚扎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保护层采用5mm厚的“Ω”型钢板垫块焊在主筋上,水平方向每侧两列,每列纵向间距4m,在制作台上一次成型。

纵向钢筋底端50cm长度范围内按1:

10的坡度向内弯折,以防止吊放钢筋笼时擦伤槽壁,但向内弯折的程度不应影响灌注水下混凝土导管的插入。

钢筋笼采用工字钢接头,在工字钢边再加焊0.3mm厚的“一”型防绕流止浆铁皮,以防一期浇灌砼绕流入二期接头。

为保证连续墙设计墙顶标高砼质量,连续墙超灌定为50cm,钢筋笼工字钢接头上部插入工字钢插板,采用钢筋加固,高度至地面,以防止超灌砼流入二期槽段内。

在钢筋笼下放完成后,立即在工字型钢接头外侧抛填砂袋回填充实接头空隙,以防止混凝土浆液流入下一槽段。

为保证接头后砂袋能回填充实,在装砂袋时不要装得太满,以便砂袋在回填时能发生变形填满空隙。

3.4.3钢筋笼吊放注意事项

1、检查钢筋笼吊筋焊接方位是否正确,因钢筋笼网片靠基坑内侧配筋比另一侧偏大,不能在起吊后下放,钢筋笼容易变形且造成安全隐患。

2、检查钢筋笼起吊用的钢丝绳是否起毛、卡环丝口是否滑丝及滑轮是否松脱打滑等。

3、在吊放钢筋时,始终保持一台吊车受力,并密切注意槽内变化,如发现塌槽情况发生,立即使用两台吊车配合吊起钢筋笼,待重新清槽处理后再下放钢筋笼,必要时需对槽段进行回填重新成槽。

4、钢筋笼在下放时,要保持垂直下放精度,避免钢筋笼下放破坏槽壁引起坍槽

3.5接头施工

1、本工程槽段间接头用焊接工字钢的方式进行连接,为了使槽段间很好地连接,保持良好的防水性与整体性,必须保证焊接质量。

水平筋与工字钢焊接,采用双面满焊,搭接长度为5dmm,施工时必须根据施工工艺考虑先后期施工的槽段,工字钢为厚度10mm的钢板焊接而成,焊缝为角焊缝,焊缝高度不小于8mm。

2、后继槽段开挖后,应对前槽段竖向接头进行清刷,清除附着土渣、泥浆等物,清刷次数15次以上,直至清刷干净为止,检验标准为刷壁器上无泥块。

3、钢筋笼竖向筋起筋中心与H型钢边距离为50mm,次筋与H型钢边缘相切。

3.6混凝土灌注

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连续墙采用C35水下混凝土。

2、砼导管采用,250mm钢制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前先对导管做气密试验,检查导管是否渗漏。

隔水栓用预制橡皮球,开始灌注时,隔水栓吊放的位置应临近管内水面,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应以能顺利排出隔水栓为准,一般为0.3~0.5m。

3、钢筋笼就位后,会同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和质检部门对该槽段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在钢筋入槽后4小时内浇灌砼,浇灌前先检查槽深,判断有无塌孔,并计算所需砼方量。

4、一个槽段内一般同时使用两根导管灌注,其间距不大于3m,导管距槽段接头端不大于1.5m。

两根导管同时开塞灌注混凝土。

砼浇注中要保持砼连续均匀下料,砼面上升速度控制在4~5m/h,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2~4m。

在浇注过程中随时观察、测量砼面标高和导管的埋深,严防将导管口提出砼面。

同时通过测量掌握砼面上升情况,推算有无塌方现象,并用测绳检测保证两导管处的混凝土表面高差不大于0.5m。

5、每一槽段灌注混凝土前,混凝土漏斗及混凝土输送车内应准备好足够的储备混凝土,以便确保开塞后能达到0.5m以上的埋管深度,并连续灌注。

6、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初灌时,要放慢速度,待混凝土顶面穿过钢筋笼底部可加快速度,另外可在导墙内侧两边布置预埋铁件,钢筋笼下至标高后,将顶部点焊在预埋件上。

7、砼浇注时严防砼从漏斗溢出流入槽内污染泥浆,影响砼浇注质量。

8、每幅地下连续墙砼到场后先检查砼原材质保单、砼配比单等资料是否齐备,并做坍落度试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的灌注。

每幅墙的砼应按规范要求做试块取样做砼的抗压、抗渗试验。

所做试块放入恒温池养护,脱模后放工地标养室养护,5天内送试验站标养池中养护,到龄期后作抗压试验。

四、施工注意事项

1、单元槽段的挖掘顺序为:

直线幅槽段先挖二边后挖中间,转角幅槽段有长边和短边之分,必须先挖短边再挖长边,这就能使抓斗在挖单孔时吃力均衡,可以有效地纠偏,保证成槽垂直度。

使抓斗二侧的阻力均匀。

2、成槽施工过程中,抓斗掘进应遵循一定原则,即:

慢提慢放、严禁满抓。

特别是在开槽时,必须做到稳、慢,严格控制好垂直度;

每次下斗挖土时须通过垂直度显示仪和自动纠偏装置来控制槽壁的垂直度,直至斗体全部入槽后。

在挖槽过程中,成槽机操作人员可根据成槽机的垂直度显示仪显示的槽段偏差值通过成槽机上的自动纠偏装置对抓斗进行纠偏校正,以控制槽壁的垂直度。

3、在首幅槽段挖槽时加强垂直度测试,如槽壁垂直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用抓斗或桩机对槽壁进行修正,直至槽壁垂直度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对槽壁垂直度检测作好记录,并现场交底,以利于下道工序顺利进行。

4、成槽机抓斗提出槽内时,应及时进行补浆,减少泥浆液面的落差,始终维持稳定的液位高度,保证泥浆液面比地下水位高。

5、在成槽机停机定位时,宜在成槽机履带下铺设钢板,减少成槽机对槽壁竖向应力,同时尽量减少成槽机的跑动而产生的动荷载对槽壁的扰动,防止特殊槽段阳角处坍方。

6、严格泥浆的管理,对比重、粘度、含砂率超标的泥浆应坚决废弃,防止因泥浆引起的砼浇注时砼面高差过大而造成的夹层现象。

7、钢筋笼露筋会成为渗、漏水的通道。

控制钢筋笼露筋,钢筋笼保护块有足够的刚度、厚度、数量,钢筋笼在吊放入槽时先对中槽壁中心,以免挤压保护块。

同时钢筋笼下放不顺时,不得强行冲放,以防止露筋。

8、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砼浇注时严格控制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作好混凝土浇筑记录,绝对不允许发生导管拔空现象,防止混凝土导管拔出混凝土面而出现混凝土断层夹泥的现象。

五、安全注意事项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控制

1.钢筋笼吊装应编制专项安全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报监理审核;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由施工单位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论证;

3.审核钢筋笼吊装的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情况;

4.审核起重机械的产品合格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

5.现场安装起重机械应根据使用说明书,经检测和总包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从事起重机械装、拆的作业人员的操作证应符合规定;

7.承担起重机械装、拆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

8.起重机械装、拆作业前,督促施工单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9.建筑起重机械的起重量限制器、钢丝绳防脱钩装置、超高限位器等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严禁随意调整和拆除;

10.如遇大雨、大雾、大雪、大风等恶劣气候,严禁进行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作业;

11.起重机械的司机、信号指挥、司索应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

12.司机的操作证与操作机型相符,指挥和司索不得同时兼顾信号指挥和司索作业;

(二)、施工阶段的安全控制

1、钢筋笼吊装作业时,应设置警戒区域和醒目警示标志,应有专人监护和监护措施;

2、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行走作业处,地面承载能力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达不到地耐力要求时,应采用路基箱等铺垫措施;

3、履带式起重机械作业时,坡度不得大于30°

4、钢筋笼的吊索系挂点焊接要牢固,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采用多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吊索拉力的合力作用点置于构件的中心以上,吊索的水平夹角不得小于30°

5、采用钢丝绳吊索时,安全系数为5-7,且连接强度不得小于其破断拉力的80%;

6、钢丝绳索具用编织连接时,编织长度不应小于15倍的绳径,且不小于300mm,当采用绳夹连接时,绳夹的数量、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7、钢筋笼吊装速度应平稳均匀,起重臂未停稳前不得变换档位;

8、履带式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的最大仰角不得超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且不得超过78°

9、履带式起重机的起重臂工作时、在行走、起升、回转及变幅四种动作中,只允许不超过两种动作的复合操作,负载时,严禁超过两种动作的复合操作和下降起重臂;

10、起重机械负载时,应缓慢行驶,起重量不得超过相应工况额定起重量的70%,且吊物必须位于行走的正前方;

11、采用双机台吊时,应选用起重性能相似的起重机进行,起吊重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在该工况下允许起重量总和的75%,单机起吊荷载不得超过允许荷载的80%;

12、钢筋笼吊装作业时,任何人不应停留在起重臂下方,钢筋笼不应从人的正上方通过;

13、钢筋笼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且联络措施有效,确保通信畅通;

14、钢筋笼吊装作业中,需登高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并高挂低用;

15、如遇大雨、大雪、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16、钢筋笼吊装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十不吊”的规定。

(三)、吊装方案审查监理控制要点

审查吊装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起重吊装包括结构吊装和设备吊装,其作业属高处危险作业,作业条件多变,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其内容应包括:

现场环境、工程概况、施工工艺、起重机械的选型依据,起重扒杆的设计计算、地锚设计、钢丝绳及索具的设计选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构件堆放就位图以及吊装过程中的各种防护措施等。

(四)、起重机械检查监理控制要点

1、起重机

2、起重把杆

(五)、钢丝绳与地锚监理控制要点

1、钢丝绳断丝数在一个节距中超过10%、钢丝绳锈蚀或表面磨损达40%以及有死弯、结构变形绳芯挤出等情况时,应报废停止使用。

2、把杆滑轮及地面导向滑轮的选用,应与钢丝绳的直径相适应,其直径比值不应小于l5,各组滑轮必须用钢丝绳牢靠固定,滑轮出现翼缘破损等缺陷时应及时更换。

3、缆风绳应使用钢丝绳.其安全系数K=3.5,规格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缆风绳应与地锚牢固连接。

4、地锚的埋设作法应经计算确定,地锚的位置及埋深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和扒杆作业时的实际角度。

(六)、吊点设置监理控制要点

1、根据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并在方案中进行规定。

2、吊点是在重物起吊、翻转、移位等作业中都必须使用的,吊点选择应与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吊点应在重心之上(吊点与重物重心的连线和重物的横截面成垂直)。

使重物垂直起吊,禁止斜吊。

3、当采用几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的合力作用点,在重物重心的位置之上。

必须正确计算每根吊索的长度,使重物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位置。

4、当构件无吊鼻需用钢丝绳捆绑时,必须对棱角处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钢丝。

钢丝绳做吊索时,其安全系数K=6~8。

(七)、地耐力监理控制要点

1、起重机作业区路面的地耐力应符合该机说明书要求.并应对相应的地耐力报告结果进行审查。

2、作业道路平整坚实;

一般情况纵向坡度不大于3‰,横向坡度不大于1‰。

行驶或停放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5m以外,且不得停放在斜坡上。

3、当地面平整与地耐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路基箱、道木等铺垫措施,以确保机车的作业条件。

(八)、警戒设置监理控制要点

1、起重吊装作业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划定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除设置标志外,还应视现场作业环境,专门设置监护人员,防止高处作业或交叉作业时造成的落物伤人事故。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