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060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五总复习Word格式.docx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当局当铺长歌当哭当仁不让

B、侘傺诧异姹紫嫣红叱咤风云

C、哺育果脯相辅相成匍匐前行

D、翡翠菲薄缠绵悱恻斐然成章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热忱枕木饮鸩止渴虎视眈眈

B、炽热整饬叱咤风云插翅难飞

C、小憩迄今同仇敌忾休戚相关

D、显赫唱和溘然长逝欲壑难平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má

i埋葬埋怨埋头苦干隐姓埋名

B、chǔ处方处置处变不惊安常处顺

C、xiān鲜活新鲜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D、pì

开辟复辟鞭辟入里开天辟地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戏谑削价血战空穴来风

B、筵席咽喉赝品偃旗息鼓

C、窥伺揆度傀儡岿然不动

D、旌旗痉挛菁华疾风劲草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

B、依赖水獭好吃懒做万籁俱寂

C、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

D、嫡亲嘀咕滴水成冰众口交谪

第2课时字形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栖息盘倨狭隘衍生妖饶

B、紫绡醴酪冒味丕芽疱疹

C、粗糙绛囊浸渍烘干渗漉

D、伫藏谚语俯瞰巢穴槛井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庸懒剖开鹰隼耆好乳媪

B、凝哞栅栏精湛偏坦妊娠

C、沼泽强捍酝酿脖颈仓穹

D、老趼根茬铁砧釉料淤泥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抽屉琥珀枇杷逶迤呵气

B、怂恿衿持浩淼曩者盘垣

C、缧绁愠色枯稿桀骜捶楚

D、不惮屠截洗涤喋血修茸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频临舂粮坳堂会稽隽刻

B、彭殇振颤遏制飓风挣踹

C、栏楯先妣扃牖金钏激湍

D、险衅流觞浦慢拔翟肆意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装璜震撼轻诺寡信蜗角虚名

B、奖掖盅惑寸草春晖叠床架屋

C、苍穹告罄莫测端倪山清水秀

D、谄媚安详和衷共济黄梁美梦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聒噪沉缅彪柄千秋买椟还珠

B、涵盖渲泄食不裹腹老声常谈

C、撕杀膏肓变本加利出奇不意

D、脉搏勘误坐收渔利踽踽独行

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殒身不恤黯然泣下漂洋过海浑浑噩噩

B、无处泻愤无际苍穹灭顶之灾无是生非

C、绘声绘色惹事生非拯救灵魂无所畏惧

D、芸芸众生良晨美景旗开得胜朝生暮死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若晨星姗姗来迟和霭可亲鲜血淋漓

B、莫衷一是踌躇满志桀骜不驯贪赃枉法

C、惊心动魄蜂涌而上钟灵毓秀严惩不待

D、默无声息阴谋鬼计碾转反侧奋然前行

第3课时词语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耐心地___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②李可的“挑战”主题的邮票___得还不多,这是他引以为憾的事情。

③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___地下结论。

④他做事太___了,以致于领导不敢让他独当一面。

A、收集搜集轻率草率B、搜集收集轻率草率

C、搜集收集草率轻率D、收集搜集草率轻率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___了。

②一个人民公仆,由于不注意加强自身修养,___为人民的罪人,是多么可悲啊!

③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一诗,久为人所___。

④全村人___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A、退化蜕化传诵传颂B、退化蜕化传颂传诵

C、蜕化退化传诵传颂D、蜕化退化传颂传诵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面对迫近的死亡,鹿群之间既相互掩护又相互___。

②作为部门主管领导,竟然对下属的行为不闻不问,一旦出了问题,怎能___了自己的责任?

③坦诚地讲,这一诱惑是最大的,而且整个设计也___了生态恢复和废旧再利用的思想。

④这部小说的各篇文章都___着一个基本思路。

A、推脱推托贯穿贯串B、推托推脱贯串贯穿

C、推脱推托贯串贯穿D、推托推脱贯穿贯串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爱情___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

它替我出主意,我借给它眼睛。

②家长不要___孩子的不良行为。

③为了采摘美丽的延命菊,我们俩在山坡___。

④他们整日___于十里长街,度过了三个春秋。

A、怂恿纵容徜徉游荡B、怂恿纵容游荡徜徉

C、纵容怂恿徜徉游荡D、纵容怂恿游荡徜徉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么急,那么快,眼睛怎能跟上它一去如飞的___?

②各个角落都有它的___。

③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___必定也是最无奈的……

④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A、踪迹踪影体验体味B、踪影踪迹体味体验

C、踪影踪迹体验体味D、踪迹踪影体味体验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她就___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

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②李明一再___他,要好好学习,他就是不听。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___的希望。

④被人们从废墟中解救出来的他只剩下___的气息。

A、正告忠告微茫微弱B、忠告正告微茫微弱

C、正告忠告微弱微茫D、忠告正告微弱微茫

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这图像中去___启示吧。

②你一定要___教训,努力改进。

③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___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

④该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从年级到班级___发展到每个同学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A、吸取汲取以致以至B、汲取吸取以至以致

C、吸取汲取以至以致D、汲取吸取以致以至

第4课时成语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些方格绿网在切割直线道路后,增强了空间的进深感,与中国传统园林的障景法_____。

②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其结果可能_____,也可能事与愿违。

③何必用舞台上的_____,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④别看小张刚刚参加工作,他却把元旦晚会办得_____。

A、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有声有色绘声绘色

B、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绘声绘色有声有色

C、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绘声绘色有声有色

D、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有声有色绘声绘色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_____,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

②你不能尽由着人家说,自己看也不看,_____就把合同给签了。

③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_____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④有人说:

感情这东西,一旦投入,就好像溺水的人抱着根木头,死不放手;

就像飞蛾看到火一样,明知前面就是危险也_____。

A、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义无反顾殒身不恤

B、糊里糊涂浑浑噩噩义无反顾殒身不恤

C、糊里糊涂浑浑噩噩殒身不恤义无反顾

D、浑浑噩噩糊里糊涂殒身不恤义无反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这里有表层的、看得见的、感同身受的变化——城市和乡村日新月异,生活方式已与父辈大不相同;

但更有深层的,不易觉察却能辐射未来的变化。

B、要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场,必须建立一套可以操作的法律、法规,从而能够有效打击在金融市场中翻云覆雨的“资金贩子”。

C、为把该市建成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特大城市,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D、虽然炎热的夏季早就过去,可是特丽珑显示器和钻石珑显示器为占领未来的CRT市场的明争暗斗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像《变形记》这样内容和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多数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C、美国用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其目的在于:

既推翻萨达姆政权,又能控制中东石油,可谓一箭双雕。

D、长达4个多小时的央视春节晚会终于伴着新年的钟声销声匿迹了,它给全国观众带来了许多欢乐。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农村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他能够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B、个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管他是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

C、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D、在今天的半决赛中,欧洲两支足坛劲旅把各自的风格特点表现得炉火纯青,让我们真正感到了足球的魅力。

6、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黑帮团伙从境外购置了一批枪支后,如虎添翼,气焰更加嚣张了。

B、贪官们在贪污之初往往心有余悸,半遮半掩;

趟惯了混水,很快就厚颜无耻了。

C、恐怖分子制造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爆炸案,死伤几百人,真是耸人听闻。

D、美国在为何攻打伊拉克的问题上,一向含糊其辞,引起许多国家的不满或不安。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我们这个小山城里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才子,但比起京、沪等地的作家来,未免有些美中不足。

B、青年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各种困难,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是他们不应该举棋不定,而应勇往直前。

C、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勤政廉政,一心为民,才能造成上行下效、正气张扬的良好局面。

D、只要你设身处地地为下岗工人着想,你就会同情他们的境遇,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寻找就业门路。

第5课时文言文知识一

一、阅读课文《陈情表》,完成1——5题。

1、指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

及,至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

怜惜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

更加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

迫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3、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4、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二、阅读《项脊轩志》中的语段,完成6——10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予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日,大母过余人往,从轩前过

B、内外多置小门墙郑人有且置履者

C、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D、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8、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又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

9、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前,院子的南北是一个整体,后来就分了家,院中开了许多小门,一变再变。

B、老妪是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

C、作者和老妪对祖母的感情深厚,回忆祖母的话,都落下了眼泪。

D、祖母希望作者将来有一天能中举出仕,并把祖上留下的象笏交给他。

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第6课时文言知识

(二)

一、阅读下面一段曲词,完成1——4题。

[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

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对[正宫·

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

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2、对[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琶琵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3、下列对[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夕阳”一句,看似平易,含情极深。

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4、“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抒发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下列各项中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令》

第7课时文言知识(三)

一、阅读课文《报任安书》(节选),完成1——5题。

1、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⑤则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A、①②④⑧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③④⑤⑥

2、下列加点词都属于古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A、意气勤勤恳恳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而用流俗人之言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C、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恨私心有所不尽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3、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重为乡党所笑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D、不足为外人道也

4、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兄弟之亲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③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④下流多谤议

⑤安在其不辱也?

⑥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⑦重为乡党所笑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A、①⑤/②⑦⑧/③④⑥B、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C、①⑥/②⑧/③④⑦/⑤D、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5、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译: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B、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

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

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C、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D、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时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饰打扮,用傲慢的言辞为自己解脱也无济于事,一般人不会相信,只不过自取侮辱罢了。

二、阅读课文《渔父》,完成6——9题。

6、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新沐者必弹冠弹冠:

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

B、自令放为为:

因为

C、行吟泽畔行吟:

边走边唱

D、圣人不凝滞于物圣人:

聪明通达的人

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颜色憔悴B、形容枯槁

C、深思高举D、蒙世俗之尘埃

8、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游于江潭B、是以见放

C、行吟泽畔D、身之察察

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第8课时文言知识(四)

一、阅读课文《逍遥游》,完成1——6题。

1、选出下列“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B、其翼若垂天之云C、此亦飞之至也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E、之二虫又何知

2、选出下列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