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300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那里的自然风物、乡俗民情、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给他以熏陶、感染,遂形成他最基本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

这种心理素质表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乡恋,它甚至可以伴人终生。

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传达的就是这种意绪。

这种故乡情绪,或曰乡土情结,是构成作家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核心与基础。

正因为如此,大凡地域特色写得深致感人的作家,很少不是写故乡或从写故乡起步的。

如西北作家贾平凹,他自觉不自觉地以家乡商州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历史现实为创作的背景,并且越来越广阔、深入地表现着时代剧变中家乡的民情风俗、社会心理、个人命运的变迁,刻画着乡里人的性格与灵魂。

他散文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主要是秦汉文化意识。

他的《黄土高原》《秦腔》《走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散文,从文化的深度揭示了人们的生存世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表现了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

地域文化散文拓展了散文作品的文化域,折射出作家对本土文化的洞悉与思考,呈现了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取向,揭示出人们忽略的种种地域文化现象,形成了各具形态的地域文化新格局,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散文作品的文化档次和审美品味。

(节选自董小玉《贾平凹地域文化散文的审美观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域文化散文是指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进行创作,且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散文。

B.地域文化散文能恰切地展示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结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信仰习惯、价值观念等。

C.地域文化散文常常通过描写特殊地域的环境、人物、风格、方言、行为、文化传统等来展现其地域特色。

D.地域文化散文拓展了散文作品的文化域,呈现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取向,因而有更高的文化档次和审美品味。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散文作家生活在特定地域,必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特定地域文化的熏染、体验、感受和领悟潜存心中,并在创作时展示出来。

B.丹纳和鲁迅的话告诉我们,有着鲜明地域文化特色或者地域文化风情的散文更能被世界各国人们接收。

C.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知识积累及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理解力在地域文化散文创作时最为关键。

D.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在作家贾平凹的《黄土高原》《秦腔》《走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散文中得到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本人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形成与作家童年和少年时代生长地的自然风物、乡俗民情、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因素是息息相关的。

B.柳宗元的诗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中传达的乡土情结,构成了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核心与基础,它甚至可以伴随作家终生。

C.大凡地域特色写得深致感人的作家,大都是写故乡或从写故乡起步的,他们创作的具有地域文化意识的散文,从文化的深度去揭示人们的生存世相。

D.在美学家丹纳看来,特殊地域的环境与种族、时代并列为文学三要素,它直接关乎创作主体文化心理的形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题。

纺车

张拓芜

夏夜的梦是恬适的。

那张宽大而又深沉的床,经常被我一个人独占。

竹席已被汗和油浸成深红色,蚊帐是灰灰的,四根床柱子被岁月髹作了紫酱色,风从窗口吹进来,镂着“寿”字的帐钩碰击着床柱子,叮咛叮咛像风铃一样的发出清越的声响,伴和着母亲的纺车声,那是一阕母亲的摇篮曲,那是人间的天籁。

纺车是母亲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从少女时代就一只手牵着,一只手摇着,把少女摇成了白发的老妪,把挺直的腰杆摇成佝偻。

然后再教十六岁的女儿摇。

再过几十年,十六岁的女儿也会摇成六十岁的白发婆婆,叮咛声一声声的传下去,呜呀呜呀的纺车声从远古传到年轻姐姐的手上,每个人都得挑起承先启后的责任,大约这就是历史,至少是历史的一部分吧。

纺车是母亲的嫁妆,是当年跟着母亲的花轿一道进张家大门的。

打这以后,姐姐妹妹和我,鸡鸭牲畜缝缝补补以及那架历史悠远的纺车,成了母亲的全部。

总是被那呜呀呜呀一声高一声低的纺车摇醒。

睁开眼从灰黯的蚊帐透视出来,一盏昏黄疲惫的清油灯正照着母亲佝偻着的一团影子。

影子忽儿长,忽儿短,皮影子戏一样的贴在地板上。

灯盏是粗陶碟子,只是不情愿的噘着一张嘴,一共只有两根灯草芯,伸出半个脑袋,没奈何望着这间古老、黝暗、沉寂的卧房。

这间老屋怕有百十年了,传到父亲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

屋顶每隔三年便得翻一次。

夹墙里的“家蛇”已经碗口粗。

一百多年该是多少天?

三四万个夜,纺车声从没断过。

从奶奶的奶奶那个时代起,呜呀呜呀声便在这间屋子里响着,这是中国农村的夜。

有了儿子还不能算熬出头,除了像奶奶一样有了孙子,才能捧白铜水烟袋呼噜呼噜悠闲地吸两口,其实她老人家并没闲着,眼睛始终离不开藤条篮子里的纺锤子,她老人家一直在

背后监着工哪!

“怎么,才三个?

“我年轻的时候,一夜要纺六七个纺锤子哪!

这还是刚起头哪,才二更哩。

奶奶说她当年也曾常受她婆婆的唠叨。

照这样类推下去,母亲也可把唠叨寄托在我身上,有天我长大了,娶了媳妇,母亲就可以有找头了。

但是母亲不是这种型的,她把什么都传给姐姐,唯独没有唠叨和抱怨。

她受多少委屈,吃多少辛酸,总是默默地忍着,尽管往肚子装。

母亲平时连话都少说,姑姑说她是金口玉言。

母亲年寿不高,四十九岁那年得了牙痈与世长辞。

那时我才十岁,母亲没能见到她的媳妇和孙子,母亲打开头就没存心在她媳妇身上得找头的。

那架纺车是大舅舅自己做的,为了传宗接代,纺车的座子是枣木板凳改装的,枣木坚重,不蛀不朽,管用一二百年。

管着纺锤子的那个六片竹片子绷起的空心轮子,竹片已换过好多次,摇把的铁轴子已被磨损,细得像根小指头,唯独那块工字型的座子还稳重地,四平入稳地停在地板上,纹风不动。

冬天纺麻,夏天纺棉。

纺棉较干净些,只是纺锤子上拖出来的棉绒,飞满一房子,飞满了母亲的一头一脸,竟分不出哪是白发哪是棉绒了,薄薄地落满一头,在昏黄的青油灯下,竟像奶奶房里那张观世音画像头上的光圈。

冬天纺麻,总是一屋子的青臭,那是刚从浸在水里的麻皮身上发出来的怪味。

母亲的双手总是黑污污的,用衣袖子擦眼睛。

姑姑和母亲的姑嫂感情很好,特地把父亲的一条破围巾拆了,为母亲打了一双毛袜和半双手套,因为麻皮肮脏,毛线只打了手背的一面,指头上是一根线头套着。

母亲姓沈,娘家在南陵县白箬坑。

那是一个偏僻、贫穷、落后、闭塞的山村。

母亲是兔年生的,讳兔娘。

她不识字,却能背几句女孝经。

母亲一年到头种麻种棉,养蚕缫丝,整年与纺车为伍,却从未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临入殓时还是穿着那套洗得发了白,磨得发了光的安安蓝裤褂,姑姑看了心酸,当场脱下那件奶奶遗留下来的团花缎子夹袄,放进棺材,一齐下了葬。

我既不知道母亲的生辰,也不记得母亲的忌辰,想起这,我就恨自己!

那时已经十岁,应该懂点事了,偏偏什么都不懂!

想起姑姑赠葬的那件团花酱色夹袄,推断大概是暮春三月,每逢杜鹃花落的时节,我便想起那架古老的纺车,想起母亲的慈颜,不能自已。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说“夏夜的梦是恬适的”,由此引出了对童年夏夜生活的描写,在作者的记忆里,儿时的生活是艰辛的。

B.文中“绷起空心轮子……细地像根小指头”不仅在写纺车,也是在写母亲,侧面说明了母亲的勤劳、辛苦。

C.从文中看来,奶奶对母亲十分苛刻,常常责怪母亲纺线太少,而且在母亲下葬时,还不让她穿一件好一点的衣服。

D.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质兼美,通过对母亲和纺车相伴一生的回忆,表现了母亲勤劳、善良而又忍让的性格特征。

5.本文有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这两条线索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6.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

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而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

读书无用。

读了几年大学,还不如中学毕业就去做生意的同学,人家都有车有房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确没那么简单了。

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

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其实,广义来说,读书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学会思考的长期持续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等同于换一个高等学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

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教育并进步的能力。

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

读书的“有用”,就在于其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

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读了大学,不代表马上就能实现“逆袭”,但不读大学或许更难华丽转身。

它反馈于人的“好处”,未必能够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马上兑现,而常常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其中好处,需慢慢体会。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

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

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材料二:

1月3日晚上,两位90后女主播在某平台直播手撕郭敬明和沈煜伦的书,双双称不读书也能赚大钱开跑车。

在当晚的直播视频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唯独对其中的书本不屑一顾,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最后进入社会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

二是源于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长大以后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忘记了,读书又有何用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

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大,波澜壮阔、不可名状。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网”2017年1月4日)

材料三: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

让人惊诧的是,却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除了薛屯村,媒体还报道过河南林州的梨园村、河北邯郸的王桃园村、山东平度的庄子村……那么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

这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

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有其内在逻辑。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

除了贫穷、当地基层村组织格外重视教育等原因,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几个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

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介制、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

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3月1日)

7.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

B.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C.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

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D.“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因为这些地方上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

B.材料二用两个90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有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C.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9.针对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卫经历上书诋宰执。

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家塞上,会北敌犯,而帅府以下恣敌之出没。

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

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

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

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君既没,而一时阃寄①所相与谗君者,寻坐罪罢去。

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

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

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

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

岂皆古之中声也哉?

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

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

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乎?

予谨识之。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阃寄:

阃,郭门的门槛。

寄,托付。

专指在外负责军事专职的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B.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C.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D.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锦衣卫经历:

锦衣卫,明代官署名,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后兼管刑狱、缉捕等事。

经历,锦衣卫设有经历司,掌管文牍之事。

B.馘:

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

这里指所割的左耳。

C.雅:

分为《大雅》、《小雅》。

《大雅》是周民族叙事性史诗,生于庙堂之上。

内容就是歌颂从后稷到武王之间王公贵族的历史功绩。

《小雅》多属贵族的作品。

D.采风:

也称为“采诗”;

风,民间歌谣。

古代有采风制度,朝廷派出官员到民间采集歌谣,从中考察民风和政令得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序》文气畅达,作者爱憎分明,语及沈君之事,极尽敬颂之情;

言及奸臣,虽话语不多,却能尽切齿之恨。

B.沈君敢于直谏,受到敬重,他写的诗文,又对时政多所讽刺,致使朝廷上下震惊恐慌。

于是他们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

C.此文突出了沈君的忠烈刚直,为了宏扬沈君诗文的战斗精神,沈君的朋友收集了他一生的若干卷著述,刊刻流传,并请茅坤为之写序言。

D.茅坤认为评价沈君的诗文不必以“古之中声”来衡量,他用孔子删《诗》,未必皆中声;

屈原以来的一些忠臣义士之作,未必皆中声作论据。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5分)

⑵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坐罪罢去。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4~15题。

(11分)

王昭君

[唐]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清]刘献廷

六奇已出陈平计①,五饵曾闻贾谊言②。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蕃。

注:

①有记载说,汉高祖时,陈平曾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

②汉文帝时,贾谊曾建议用包括美人在内的五种诱饵来迷惑、控制匈奴单于。

14.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白诗委婉地写出了身在胡地的昭君急切盼望回归汉朝的心情。

B.白诗写汉皇一直思念着昭君并遣专使探问昭君容颜是否依旧。

C.刘诗前两句表明陈平、贾谊都曾向汉朝统治者献过和亲之策。

D.刘诗讽刺汉朝从汉初到昭君时期只会用和亲的策略求得苟安。

E.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王昭君的高度赞美并揭露了统治者的无情。

15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

“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

”意思是说,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的诗歌才是好诗歌。

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出己意”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⑴《三峡》开篇写到三峡两岸连绵的山峰遮蔽了天空,又通过“,”侧面突出了山峰之高。

⑵岳阳楼上有一幅长联,其中有“范希文两字关情”,这两字出自于《岳阳楼记》“,”的名句。

⑶《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在具体描述了自己从师向学的过程后,用“”一句对求学经历做了概括。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庆祝仪式结束后,许多年轻人意犹未尽,大家又拉着来宾一起搞起了联欢,这些外国朋友也不再拘禁了,高兴得载歌载舞。

大唐的官员们加官进爵,弹冠相庆,敦煌的英雄们箭尽粮绝,中毒毙命街头;

大唐的朝廷日日歌舞升平,敦煌的汉人偷偷祭祖后,要痛苦地将汉服收起。

面对身处舆论漩涡中的打假专业户方舟子,公共媒体不为已甚,但别有用心的人惟恐天下不乱,必置之死地而后快。

朝鲜核危机逐步升级,美国下决心对朝鲜实施制裁,但投鼠忌器,又担心盟国韩国受到打击。

老校长性情极温和,却是一个绵里藏针的人,在原则问题上,他向来是非分明,一丝不苟,对师生要求严格。

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

B.新生的中国园林博物馆,展示了传统中国的理想家园,更为走向生态文明的现代中国建立起园林、建筑、城市如何建设、规划的一道标杆。

C.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力量,主要不在于体力,而是取决于心劲儿——也就是内心的力量强大,内心的力量强大了,才算是真正有力量。

D.为加强对明城墙的保护,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表示,将首次对提供散落明城墙砖或相关线索的市民给予现金奖励,最高奖励可达2000元。

19.丁航为给朋友的父亲祝寿,挑选了几副对联,其中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杏花春雨韶华丽椿树云深淑景长B.天朗气清延晷景良辰日吉祝慈龄

C.日长萱草连云秀风静兰芽带露香D.梅子绽时酣厦雨萱花称满霭慈云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①,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

②,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

“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

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