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5605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练习。

3、讲评。

 

第二课时

短文听力。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学生掌握听力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写能力。

学会找关键字眼,正确进行填写。

一、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

二、总结方法。

播听力内容,让学生注意倾听,听后要学生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你认为听时主要应听些什么?

(内容上)

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

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的戏剧、诗歌、小说。

可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病恶性发作了,那年他才40岁。

看见雨果发青的脸色、沉重的喘息,人们惋惜万分地说:

“唉!

这颗巨星将坠落了!

”随后发出沉重的叹息。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

每天清晨外出散步、做操、打拳,接着跑步、游泳、爬山……“生命在于运动”,雨果的身体慢慢好转了,体质逐渐增强了。

他又获得了充沛的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直至晚年,仍创作不懈。

60岁创作了《悲惨世界》这部世界文学名著;

80岁那年,写成了戏剧《笃乐克玛》。

雨果逝世于1885年,活了84岁。

看见雨果40岁得了心脏病,却最后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

“这真是个奇迹!

奇迹怎么来的呢?

体育锻炼!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雨果40岁得了心脏病,但他通过创造了奇迹,最后却成了84岁的长寿者,这告诉我们。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雨果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短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

(2)患了心脏病的雨果悲观失意,人们惋惜万分。

(3)雨果由于积极锻炼,身体慢慢好转了,他又重新拿起笔,直至80岁仍坚持创作。

()

1、基本信息的“填空”“判断”

2、内容的理解概括:

“概括主要内容”“明道理,写感受”。

3、说说怎样才能听得好?

(方法上)

听前认真看看需要做的内容,听时要全神贯注,边听边想边记,联系前后内容揣摩理解。

留意题目中出现的地点、人物、时间、国籍、书名等。

三、练习反馈。

1、出示练习,学生做题。

引路人

我搀扶着一位盲人向前快步走着,看着他那双木然的眼睛,哎,真可怜。

突然,我被拌了一下,差点儿摔倒。

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盖板。

我便嚷了起来:

“谁把下水道板盖那开了,也不放好。

噢,大伯您走这边,小心拌倒。

”他迈了一步,又停下来,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摸索着,一边说:

“一会儿还有人经过这儿,会被拌倒的。

他终于摸到了那快下水道板,小心翼翼地把它盖好。

然后,他站了起来,伸手到口袋里摸手绢。

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赶紧拿出洁白的手绢,放在他手中。

他说了些什么,我没听见。

我只见他那沾满泥土的手在那快洁白的手绢上擦着。

我恍然大悟:

是的,我看见了,看见了他心灵的窗户,看见了他那纯洁透亮的心,那是一颗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

在通往他家的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

而在生活的道路上,他却是我的引路人。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让作者懂得了:

在通往盲人家的路上,,而在生活的道路上,。

(2)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给短文选择最恰当的题目。

A引路人B盲人的故事C我和盲人的故事

2)我被什么拌了一下?

A一块木板B一块下水道盖板C一根拐杖

3)我的眼睛湿润了的原因是:

A盲人说了些什么,我没听见。

B我看见他用手擦手绢。

C我感受到盲人那一颗想到别人的心。

2、评讲(师生评讲、小组交流、同学互改)。

3、小结。

四、小测过关(个别辅导)

竹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材料,又是造纸原料;

竹皮可以编织竹器;

竹沥和茹可供药用;

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向上蹿。

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根据短文填空。

竹子和人们的生活()。

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

(1)竹、杉、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

()

(2)翠竹全身是宝,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第三课时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通过复习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的方法,学生能够正确熟练进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的方法

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练习

二、总结方法:

1)练习:

1、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种子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大的。

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么湿。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

2、难道张明对学习不是一点也不马虎?

2)小结方法:

3)

1、把句中的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会不会;

是不是;

能不能;

有没有)。

如果原句上没有以上的词语,就在原句适当的位置加上“不”或“不是”。

2、要加上或去掉“难道·

·

吗”、“怎能·

呢”等语气词助词。

3、将句中的句号问号。

4、一个句子如果有几个小句,一般情况下前面的句子照抄,只改最后一个句子。

三、巩固练习

a)出示练习,学生做题

1、叶圣陶先生要见我这样一个中学生,我自然感到很高兴。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

3、难道桂林山水不是甲天下,令人神往吗?

4、难道世界上还有什么音乐比它更动听的吗?

b)评讲(师生评讲、小组交流、同学互改)。

c)小结

四、小测

1、小姑娘天真的心,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2、抗洪将士的事迹使人感动得流泪。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能不喜欢呢?

4、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难道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吗?

五、作业

第四课时

扩句、仿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通过复习扩句、仿写句子的方法,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扩句、仿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掌握扩句、仿写(比喻句和拟人句)的方法

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扩句、仿写(比喻句和拟人句)练习

4)练习:

扩句(至少扩两处):

1、山羊表演了绝技。

2、月亮从天边升起来了。

小结方法:

扩句

1、保留原句的主要成分,不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

比如“山羊表演了绝技。

”不能扩为“山羊、小熊、和小猴子都表演了绝技。

”可以扩为“机灵的山羊表演了走钢丝的绝技。

2、附加的词语与原句的词语搭配要恰当。

如把“月亮从天边升起来了。

”扩充为“红彤彤的月亮从天边升起来”就不恰当了。

3、有例句就照例句的样子扩充。

d)出示练习,学生做题

1、张小翔讲故事。

2、老师走上讲台。

e)评讲(师生评讲、小组交流、同学互改)。

f)小结

1、天空中飘着白云。

2、露珠挂在小草上。

3、大家讨论问题。

五、仿写比喻句

大玉盘似的月亮高挂在天空中。

六、仿写拟人句

小鸟在树上唱歌。

七、作业

第五课时

修改病句

通过复习各种病句的修改方法,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修改病句。

掌握修改各种病句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修改病句练习

1、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2、爸爸在灯下。

3、这部电视剧很美丽、很感人。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刚同学没有来。

5、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和许多鸟。

6、今年的庄稼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1、修改意思重复的病句留一删一。

2、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在适当的地方补上相应的内容。

3、修改用词不当或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可以换词或者删词。

4、修改前后矛盾的句子留一删一。

5、修改词序颠倒的病句要调换两个词语的位置。

6、修改概念混淆的病句要删去不同类的词语。

g)出示练习,学生做题

1、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2、六·

一儿童节那天,怀着喜悦的心情参加了游园活动。

3、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现。

4、昨天傍晚下了一夜雨。

5、公园里的松柏、桃花等树木枝繁叶茂。

6、今天,全体六年级的同学去参加义务劳动。

1、老奶奶想起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2、听了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教育。

3、因为他有进步,但是老师表扬了他。

4、这次到会的有七十二人左右。

5、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

6、3.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

第六课时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理解关联词语的关系,学生能够正确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掌握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用关联词语联成一句话练习

练习:

.

1、像高原上的红柳一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

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2、遇到什么风险。

社会会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1、读懂原句的意思,弄清原句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的关系。

2、选择表示该种关系的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起来。

3、如果两个分句开头表示的人物或地方或事物是相同的,第二个分句的要换成他/她/它或去掉,第一个句子后面的句号要改为逗号。

4、读一读连词后的句子,看是否通顺,是否符合该种关系。

h)出示练习,学生做题

1、书给我们知识。

书给我们力量。

2、星期六晚上,我看电视。

我看课外书。

3、天气十分寒冷。

他仍然坚持到河里游泳。

4、知识是浩瀚的海洋。

学习是无止境的。

i)评讲(师生评讲、小组交流、同学互改)。

j)小结

1、明天下雨。

我们的参观活动就改期。

2、我移动一下身子。

我可能暴露目标。

3、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批评一通了事。

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4、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

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5、你的学习成绩好。

你不能骄傲。

6、我们坚持锻炼身体。

我们能增强体质。

7、认真观察。

能把事物写具体。

第七、八课时

阅读理解

复习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能熟练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

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意识。

复习重、难点

 1、将平时所学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加以总结,能熟练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

 板书课题:

阅读归类复习

 二、梳理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

  1、先谈谈你做阅读题的步骤。

  2、生交流步骤。

(师有针对性地评价孩子们的答案)

  3、老师总结阅读步骤,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

阅读的步骤:

浏览全文知其大意找准句段细细揣摩紧扣中心提炼观点

  4、说说学一篇课文要学到什么?

又用到什么方法呢?

  5、学生讨论交流。

6、老师总结的阅读方法再读一读。

 阅读的方法:

理解字词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

2、联系生活实际……

概括段落或全文的方法:

1、找中心句2、从课题想3、合并法4、提炼六要素……

体会情感的方法:

1、读文字,想画面2、关注标点符号3、抓住重点句4、联系生活实际……

三、课内阅读练习,学会应用,培养能力。

  

1、下面我们带着总结的阅读方法,用提炼出的阅读步骤,完成练习。

  附阅读材料一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目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这段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1)速度快,来往船只多,能够操纵自如;

(2)非常拥挤时,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

(3)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还能做急转弯。

最后从坐船者的感觉来说明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3、联系上下文理解“操纵自如”的意思。

学生交流,师给予合适的评价。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课内阅读练习,快速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步骤)

四、课外阅读练习,学用迁移,提高能力。

  附阅读材料二

   

没想到,为了一篇表扬稿,我竟和班长生起气来。

前几天,我班教室的一个破窗户不知是谁修好,还换上了一块新玻璃。

我就根据这件事写了一篇表扬稿,交给了班长李明,他是广播室的播音员。

李明接过表扬稿,看了看,眉头一皱,便向广播室走去。

中午的广播结束了,没有广播我写的那遍表扬稿。

班长从广播室出来 

我就上前问他 

李明 

为什么不播我写的表扬稿 

今天稿件太多 

你那篇下次再广播吧 

班长微笑着摆了摆手 

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是的 

开展 

文明礼貌月 

活动以来 

学校好人好事太多了 

他把表扬的机会让给其他班 

我理解班长的心情 

可是第二天,还是没有广播我那篇稿子,我又去问李明。

“今天的稿太多,你那篇下次广播吧!

”说完,他脸红了红。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那篇表扬稿仍然没有广播。

也许班长把这件事忘记了,也许是把那篇稿弄丢了,我生气了。

班长过去并不是这样的。

上学期,班上出现的每一件好人好事,都逃不过他的眼晴,他都写了表扬稿。

我记得一次王明拾到一笔钱,归还了失主,班长知道了,马上用午休时间写了一篇表扬稿,及时表扬了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

你看他工作多么(仔细 

精细)!

可是现在,他对工作却这样不负责任,对班级出现这样一件好事,漫不经心!

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不广播我那篇表扬稿。

可是第二天,班长生病了,播音员由副班长担任,我那篇稿子广播了。

我高兴地迎住从广播室走出来的副班长,伸出大拇指(夸耀 

夸奖)地说:

“副班长,你对工作真是认真负责啊!

”接着,我把班长(放置 

搁置)我那篇表扬稿的经过告诉了他。

谁知,副班长听了哈哈大笑说:

“谁做的好事你还不知啊?

”“噢?

是班长!

”我这才恍然大悟。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1) 

满不在乎:

(2) 

恍然大悟:

3、认真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各反映了班长什么内心活动:

第一处,班长想:

第二处,班长想:

4、请在第三小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5、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6、请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7、文中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总结

 欣赏佳作如逢知己,走进名人如交挚友;

感悟名著如悟人生,品评美文似品香茗。

孩子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好读书,不拘一格;

读好书,永无止境。

让我们一起加油。

 六、作业(课件出示):

 

完成阅读练习《我的爷爷》

 七、板书设计

  阅读归类复习好读书不拘一格

 学于课内,活用课外读好书永无止境

附课外阅读文章:

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是个医生。

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给我们小辈树立了好榜样。

爷爷工作的医院,风景可美了:

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不谢的花朵,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在我眼里成了不收门票的"

公园”。

可偏偏医院规定:

本院职工家属及小孩不准进去玩,我试着去了几次,都被门卫挡住了,我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以找爷爷为借口,混进去玩,门卫果真被我瞒过了。

我像个获得自由的小鸟,在“公园”里尽情的玩着,还为自己的“小聪明”暗暗得意。

谁知,我被爷爷瞧见了。

他喊住了我说:

“你怎么进来的?

快回去。

”我的高兴劲被爷爷一盆冷水浇灭了,只得悻悻离去,我还担心会挨爷爷的批评。

果真,爷爷一到家,便把我叫到身边,我知道爷爷的脾气,什么事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只好照实说了。

爷爷见我认错了,便语重心长的说:

“爷爷是个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

医院的环境虽然美,但这不是一般的公园,你不应该随便进去。

如果别人见干部的孙女进去,也让自己的子女进去玩,那还像个医院吗?

你在班级里也是个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才好。

”听了爷爷的话,我羞愧极了。

后来又听说爷爷为这件事,还在医院的一次会上作了检讨呢!

这件事后,我下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任何事都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在同学中渐渐有了威信。

我能够这样,不正是爷爷给我树立了好榜样吗?

1、按意思将文中词语填在括号里。

(3分)

(1)、用自己的好行动给别人做出榜样。

( 

(2)、弄清楚了事实的真相。

( 

(3)、草木长的十分茂盛。

2、用“”划出首尾呼应的句子。

(2分)

3、说说文中带双引号的词语具体指什么?

(1)“公园” 

(2)“失败”:

(3)“小聪明” 

4、用波浪线划出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第九课时

写发言稿

复习发言稿的一般写法,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的发言稿。

课前准备:

学生不同类型的发言稿若干份。

一、复习发言稿的一般内容。

出示一份学生竞选班长写的发言稿,说说写发言稿一般要有哪些内容:

(1)开篇点题,亮出观点:

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直接亮出观点:

我要竞选班长。

(2)用具体材料说明自己的优势,讲清自己的打算:

我为什么能当班长;

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3)总结收尾,激情致谢:

用简洁明了的话总结所讲,再次点明主题,发出号召,表达谢意,进一步激发听众的情感。

二、发言稿在语言上的注意点。

再看《班长竞选发言稿》,体会一下,在语言上要注意什么。

(生动吸引人、诚恳、坦率,简洁、幽默风趣、条理清楚,有创意等等)

三、不同类型的发言稿比较

欣赏几篇不同类型的发言稿,选自己印象深的那篇发言稿,说说他写的发言稿成功之处在哪儿?

(从写作材料是否真实新颖、开头或结尾是否精彩、语言是否简洁、幽默等等进行评价。

刚听了几种发言稿,有竞选的、有慰问老人的、有得奖表示感谢的,你们觉得这几种发言稿在写的时候,在语言、内容或写作思路上该注意些什么呢?

(主要是后两种)

(慰问敬老院的发言稿,在语言上要通俗易懂。

发言稿中的话语要“上口”,要让他们一听就懂。

内容上要突出“尊敬老人”这一主题,用事例来说明,呼吁大家尊敬老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得奖感言在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之后应该生动扼要地讲述自己成功的经历,以引发大家的思考,让大家听后有所收获。

四、练习写发言稿。

1、出示虚拟情境:

(1)虚拟情境一:

“六一”联欢会上,你代表全班同学做一个简短发言。

(2)虚拟情境二:

班上要竞选语文组长,你打算参加竞选。

(3)虚拟情境三:

你评上了“十佳优秀队员”,你要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表感言。

(4)去残疾人学校慰问残疾人,请你代表同行的师生讲话。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境(尽量与上次习作时所选类型不同)进行练习。

2、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指名学生上台发言,同学评议:

评议的重点:

(1)发言稿的语言、内容是否适合:

语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

(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3、学生各自修改发言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