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414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8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v固>

v液>

v气

例:

敲击装满水的钢管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3次声音,依次从钢管、水、空气中传播。

4.有关回声

(1)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当人与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时,就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

(3)利用: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

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

1、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

2、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

3、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2.2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频率:

物理学中,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

赫兹/赫,符号:

Hz.

☆计算公式:

.其中f——频率,n——振动次数,T——振动时间。

☆物理意义:

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不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一致。

3.声——次声波、声音、超声波。

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人类能听见的范围(20~20000Hz)叫做声音。

☆为什么蚊子从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

提示:

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600HZ。

二、响度——声音的大小(强弱).

1.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幅度大小的物理量。

2.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3.声音的响度还与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

三、音色

1.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结构、材料)决定。

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依据音色辨别;

2.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典型例题

1.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

2.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

男低音的音调低、响度大;

女高音的音调高、响度小。

3.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幅度_。

4.

(1)如雷贯耳说明声音的:

响度大;

(2)尖锐刺耳说明声音的:

音调高。

☆练习题

1.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实验探究中,用来探究声音特性的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考点: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响度。

803917

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声现象的实验,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理解声音的三大特性,其中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声音的音色.

解答:

解:

甲图:

因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当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乙图:

此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丙图:

硬纸片片先后经过疏密不同的梳子,速度相同,梳子齿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此实验研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丁图:

响度受振动幅度的影响,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所以,此图是研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声现象的实验探究,重点考查了声音的特性,要求学生掌握声音的三大特性以及识图理解能力.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

只要真空环境的温度合适,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人耳也能听到火山爆发和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

声速;

超声波与次声波。

物体振动产生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真空不能传声.

人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频率范围,高于20000Hz是超声波,低于20Hz是次声波.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符合题意.

B、真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

C、超声和次声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人不能听到超声和次声.不符合题意.

D、响度大小、频率高低都不影响速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声的产生、声的传播、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声速的影响因素等等,属于基础性习题,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3.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响度;

音色。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不同乐器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是何种乐器,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响度很大,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4.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430m/s

回音的速度比原来声音的速度要小

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1)人说话时通过声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并且不是固定不变的;

(3)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4)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动的振幅决定.

A、人唱歌时,是通过声带的振动而发声的,故A选项正确;

B、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为340m/s,并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空气密度等有关,故B选项错误;

C、回声和原声都是声音,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等,故C选项错误;

D、“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选项说法错误.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

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专题:

应用题;

声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发声一定是在振动.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振动时一定会发声,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不一定大.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人能听到声音,既与响度有关,还与频率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但如果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不能听到声音.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C、D.

此题是一道综合了声学中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根据说话的音调不同,可区别同学说话的声音

用力敲鼓增大鼓面振动的振幅,可使声音响度增大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音调;

(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包括超声、人能听到的声音、次声.超声和次声我们不能听到.

(2)声音有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根据音色能辨别物体.

(3)响度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距声源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A、物体振动时产生超声、我们能听到的声音、次声,超声和次声,我们是不能听到的.不符合题意.

B、根据说话的音色不同,可区别同学说话的声音.不符合题意.

C、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用力敲鼓增大鼓面振动的振幅,可使声音响度增大.符合题意.

D、响度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不符合题意.

声包括超声、我们听到的声音、次声,不要认为声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应用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有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3)声音响度的大小受发声体振幅大小的影响,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

A、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是鼓面把纸屑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优美的音乐虽然动听,如果打扰了人们的休息和工作,就属于噪音,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此题主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3声的利用

一、声与信息

1.声能传递信息。

2.回声定位的利用

(1)超声导盲仪;

(2)倒车雷达;

(3)(仿生学)声呐——探测海深、绘制海底地形图、探测鱼群

☆海底深度

3.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4.检测方面:

(1)B超;

(2)超声探伤仪——可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缝,并可测出有多大多深。

☆例题:

某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司机想侧汽车到大山的距离,按响喇叭后,继续以原速度前进,经3s后听到回声。

求汽车发声处距大山有多远?

(请求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大山有多远)

汽车行驶的速度

,时间

声音传播速度

.由公式

可得:

汽车行驶的路程

声音传播的路程

汽车发声处距大山的距离

变式练习:

二、声与能量

1.声是一种波动,声能传递能量。

(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

2.声波具有能量。

Ⅰ.超声波雾化(超声波具有高能量);

Ⅱ.晚上拍手,走廊的灯自动亮了;

思考:

超声波为什么应用那么广泛?

1)超声波的穿透力强;

2)超声波方向性好;

3)超声波易获得集中的声能。

★巧计:

辨别声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就看声有无引起其他物体变化,若有则传播的是能量;

若无则传播的是信息。

课堂检测

1.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C)

A“B超”声波的频率很大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2.以下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B)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试题分析: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大象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

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如蝙蝠,海豚等。

另外,声波还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例如利用超声波碎石等。

声音在传递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还能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所以,根据题意,答案应该选择B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

回声;

声与能量.点评:

此题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及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属于一道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3.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D)

A.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激烈的振动,用来清洗钟表、眼镜等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利用超声波将药物击碎后与空气混合形成”药雾”

D.根据隆隆的雷声,我们可以判断出大雨将至

4.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B)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

(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

(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

(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

×

4s=2s,

该处海水的深度:

h=vt=1500m/s×

2s=3000m;

(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故答案为:

3000;

不能;

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一、噪声及来源

1.乐音:

发声体振动有规律,令人愉悦的声音。

2.噪声定义:

(1)物理学角度:

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

以及对我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注:

噪声和乐音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3.噪声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

汽车排气声、喇叭声等;

2)建筑噪声:

修路、盖楼时;

3)工业噪声:

车间机械工作的声音等;

4)社会生活噪声:

主要来自娱乐场所、家庭噪声等。

二、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1.分贝(dB)——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注意:

0dB是指刚刚引起听觉,并不是指没有声音。

2.噪声的危害:

1)长期处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造成听力受损……

2)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了保证休息,声音不能超过50dB;

为了保证学习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三、噪声的控制——最终目的是降低人耳外声音的响度.

1.声源处(防止声音产生):

汽车的消声器、枪上的消音器等以及“保持安静”的标语;

2.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道路两旁种树、隔音板等;

3.人耳处(防止声音进入人耳):

防噪声耳罩、耳塞

1.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

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

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噪声及来源。

从环保的角度认识噪声、噪声单位是分贝,还要理解不同分贝的声音对人们保护听力、工作学习、睡眠的影响;

运用以上知识就可解题.

A、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所以噪声不一定就是难听的声音;

故A错误;

B、如果学生们正在午休,传来悦耳的歌声影响了休息,所以是噪声;

故B错误;

C、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故C正确;

D、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

故D错误.

此题考查对噪声概念理解,以及噪声等级﹣﹣分贝的知识.

2.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

超过50dB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

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悦耳的轻音乐不能成为噪声

噪声可从两个角度下定义:

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符合从环境保护角度的噪声概念;

故A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论声音的强弱等级如何,只要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50dB以下的声音也可能是噪声;

故B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符合从物理学角度的噪声概念;

故C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悦耳的轻音乐如果妨碍了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或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了干扰,也属于噪声;

故D的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故选BD;

对于噪声,要从两个角度去理解;

即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

3.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

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

⑤婚庆时的爆竹声;

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①③④

①②⑤

①④⑤

①④⑤⑥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噪声是指影响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音.

由噪声的定义可知①④⑤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属于噪声;

本题考查学生对噪声定义的了解情况,需要根据生活经验来进行讨论研究.

4.有这样一则笑话:

“甲:

‘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

‘的确可恶!

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

‘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请问,笑话中真正的噪声制造者是(  )

邻居

没有人制造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甲三更半夜吹喇叭妨碍邻居晚上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