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4175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坝沟供水Word文件下载.docx

南部以草甸土和沼泽土为主。

  3、水文、气象

  

(一)气象

  大坝沟镇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中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属于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秋凉、春干燥。

全镇多年平均气温在4.2℃,极端最低气温-33.9℃,≥5℃积温3195.4℃,无霜期127天,多年平均降雨量409.8毫米,6-9月份占年降雨量在75%左右,年蒸发量1820.2毫米,最大冻土层深2.49米。

  

(二)地表水

  归流河是洮儿河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9602平方公里,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麓宝格达山。

据归流河中游大石寨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分析,大石寨与乌兰浩特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437.6毫米、429.1毫米,6-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7%-75%,历年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的3倍。

详见下表。

降水量特征统计表

                          单位:

毫米

站名

十一

十二

全年

历年最大

历年最小

系列

大石寨

1.3

1.5

3

12.3

28.7

77.3

149.9

109.1

39

12

2.5

1.4

437.6

722.5

(1960年)

241.1

(1972年)

1954-1990

(37年)

乌兰浩特

2.2

4.1

12.1

25.6

80

144.1

97.7

41

16

3.2

1.9

429.1

747.1

(1990年)

239.7

(1967年)

1951-1990

(40年)

  ①暴雨

  归流河位于大兴安岭东坡,松辽平原西侧,是暴雨中心之一。

根据乌兰浩特站1951至1990年的资料统计:

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20.8毫米(1988年7月),历年三日最大降水量为137.6毫米(1990年7月)。

  ②蒸发

  乌兰浩特有1951至1990年40年蒸发资料。

大石寨仅有1954年至1961年8年不完整蒸发资料。

将两站蒸发量成果列表

多年平均蒸发量统计(20厘米蒸发量)

                        单位:

月份站名

备注

22.5

36.1

100.9

222.9

329.2

287.4

233.9

227.5

170.3

123.6

51.1

24.9

1820.2

1951-1990年

33.5

37.3

98.5

203.0

326.0

255.0

222.0

176.0

151.0

134.0

76.9

38.1

1748.0

摘自《察尔森灌区初设》

从表可看出,归流河自上而下,蒸发量略有增加。

  ③气温

1951至1990年乌兰浩特多年平均气温为4.4℃,极端最高气温39.9℃(1968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33.9℃(1951年1月4日)。

一年中,一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6℃,七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2.6℃。

气温特征见表

 

气温特征统计表

                           单位:

月份项目

极端日期

平均

-16.0

-12.7

-4.0

6.4

14.8

20.5

22.6

20.8

13.9

5.3

-5.5

-13.2

4.4

极端最高

5.7

15.1

23.5

33.2

38.3

39.7

32.4

29.9

18.9

16.0

39.9

1968年7月22日

极端最低

-33.9

-32.5

-25.4

-14.6

3.0

8.5

5.5

-3.5

-13.6

-32.9

1951年1月4日

④地温

  根据乌兰浩特地温资料,地面多年平均地温为6.5℃,极端最高67.7℃(1965年6月21日),极端最低-38.6℃(1969年2月25日)。

多年平均40厘米、80厘米、160厘米、320厘米,地温分别为6.2℃、6.4℃、6.5℃、6.6℃。

一年内最高地温出现在12月、1月。

  根据乌兰浩特1958年至1990年冻土深资料统计,历年最大冻土深度2.49米(1977年3月)。

各月最大冻土深见表

各月最大冻土深度

                          单位:

厘米

极值

15

84

151

211

245

249

229

1958-1990

日期

30

31

28

13

6

年份

1986

1962

1976

1977

1970

1997

  ⑤风

  根据乌兰浩特1951至1990年风速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风速3.1米/秒,年最大风速可达28.3米/秒(1956年4月30日),汛期平均最大风速为23米/秒(1975年6月18日)。

风速统计见表

风速、风向统计表

米/秒

月份

项目

平均风速

2.7

2.9

3.7

3.1

2.6

2.4

2.8

51-90年

最大

风速

23.37

17.2

24.0

28.3

25.0

23.0

18.0

17.0

17.7

21.0

27.2

54-90年

风向

WNW

NW

W

S

SW

N,

S,

WSW

  ⑥霜期、冰期

  据乌兰浩特1951年至1990年资料统计,一般年份9月下旬开始有霜,5月上旬结束。

平均初霜日为9月22日,终霜日为4月26日,无霜期149天。

  一般年份10月下旬开始结冰,至翌年4月中旬解冻。

  (三)年径流

  水文测站及资料

  归流河干流有乌布林和大石寨两个水文测站。

乌布林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3865平方公里,观测年限短。

大石寨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7656平方公里,1954年11月设为水位站,1958年6月改为水文站,观测至今,有完整的水文、泥沙等实测资料。

  在支流阿力得尔及巴拉格歹河上分别设立了阿力得尔水文站及保隆水文站。

详见测站沿革表

归流河流域水文测站沿革

河名

集水面积

刊布资料项目

水位

流量

输沙率

含沙量

水温

冰情

归流河

乌布林

3865

1959年8月由内蒙水文总站设站,1967年停测,1979得7月由吉林省水文总站复设为水文站。

1979年移交内蒙水文总站领导,历年均为假定基面,本站资料刊印从1978年至1980年。

7656

1954年11月22日内蒙水利厅设立为水位站,1958年6月改为水文站,将断面上迁3000米,1969年8月1日由吉林省水文站领导,1979年9月移交内蒙水文站领导,1954年至1958年为大连基面,1958年至今为假定基面。

阿力得尔河

阿力得尔

2175

曾用站名和平屯,1959年到1960年有水位,流量资料刊印,1961年以后没有刊印资料,1978年7月10日由吉林省水文总站设立为水文站,1979年9月由内蒙水文总站领导,资料从1978年至今。

巴拉格歹河

保隆

217

1961年7月7日由内蒙水利厅设立水文站,本站资料从1961年至今。

从测站沿革可以看出,乌布林虽是1959年8月设站,1967年停测,78年7月复站。

但虽有1978年8月至1980年12月的刊印资料,无法应用。

而大石寨具有1958年7月以来的实测资料,这次设计已收集到截止1995年12月共37年的实测资料。

阿力得尔水文站也只收集到1979年到1989年的实测资料。

所以这次设计只好以大石寨的实测径流资料作为大坝沟镇人畜饮水工程的基础。

  1.3 给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给水现状

  大坝沟镇水资源利用情况不容乐观,只有一小部分是用机电井饮水,其余均靠手压井或远道挑水维持生产生活,与建设农业生产、科学发展农牧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现有手压井480多眼,井深在10-15米;

因开采出的是浅层地下水,水质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严重的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镇政府有些地方,地下水水位较深,农户几乎都打了20多米左右的机井,机井深度达不到深层地下水的深度,井水水质也达不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饮用。

  二、存在的问题

  1、供水量不足

  人畜饮水困难一直困扰着农牧民的生活和阻碍着农民的农牧业的生产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埋藏较深,特别是到了冬季,人畜饮水更加困难,农牧民只好取冰、化雪水解决牲畜饮水,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现有管井和机电井的出水量较低,并且供水能力逐年下降,随着各项事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逐年增加,现有的手压井和极少数的机井难以满足用水的需要,每年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量只能满足月水量的50%,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企业的生产。

   2、缺少设备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居民靠手压井维持生产生活,而牧民的牲畜饮水则用大口井,水源极易受到污染,对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也使一些地方病在此流行。

  3、没有供水系统

后查干目前没有统一供水管用系统,农牧民用水没有保障,因此铺设供水管道,提高进户管线普及率,就能保证供水普及率达到95%。

  1.4 给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大坝沟镇是以农牧业为主,主要以汉族聚多,其次蒙、回族,总人口1684,劳动力1178人。

交通电力已实现村村通,电信、无线电视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现有大小牲畜2460头(只),其中:

牛158头,羊2302(只)。

近几年,大坝沟镇积极发展庭院养植、种植,可直接增加人均收入200元左右。

  二、供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均生活用水量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急剧增加,同时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在提高。

尤其连续几年的干旱,地下水严重下降,农作物干旱饮用水受到了污染,居民喝不到合格的饮用水,生活极不方便,也不卫生,面对居民的人畜饮水及健康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向居民提供足够的、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向企、事业单位等用户提供必要的水源,但是目前大坝沟镇没有统一的供水系统,现有手压井和浅层机井水量、水质上都达不到居民生活饮用水及各行各业的用水要求,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阻碍农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实施必将彻底的改变当地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用水现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给水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水源条件可行

  项目区地下含有丰富的基岩孔隙水,地下潜水可开采水量满足该镇规划需水量,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此外在水源地附近没有其它取水用户,不会对周边地区及下游取水用户造成影响。

  2、条件具备

  

(1)建筑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建筑材料来源充足,钢材、水泥、各种管材、保温材料、器具设备等外购。

木材、石料、砂砾、砖等材料由地方企业提供。

  外购材料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

  

(2)施工条件及水电供应条件

  水厂位置地势平坦,施工场地开阔有充足的场地进行构件预制、加工和堆放。

  工程涉及的土地征用和动迁工作,须做好动迁安置工作,给予合理补偿,不会对工程实施带来太大影响。

  大坝沟镇有充足和可靠的电力供应,可为供水系统的提水,加压等提供充足的能源。

  3、管理可行

  大坝沟镇供水相关部门经过培训,在给水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生产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取实力雄厚的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工程进度和质量有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本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 方案论证

  2.1 水量计算

  一、用水量的预测

  1、居民生活综合用水量Q1

  大坝沟镇现状人口1684人,根据人口年增长率1.2%计算,则2020年规划人口为2014人;

依据国家《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

96)中用水定额,并结合大坝沟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水资源情况确定如下:

  最高日生活用水指标为65升/人.日

  综合生活用水量Q1为

  Q1=2014×

0.065=130.91(立米/日)

  2、工业生产用水量Q2

  大坝沟镇工业企业主要以农牧业为主,根据镇政府统计预测,2020年工业生产用水量Q2为

  Q2=50(立米/日)

  3、消防用水量Q3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范围》GBJ16-87[1997]的有关规定,城镇人口小于1.0万人,同一时间火灾发生次数为1次,延续时间为2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按10升/秒考虑。

则消防用水量为:

  Q3=10(升/秒)×

2(小时)×

3600=72(立米/次)

  4、牲畜用水量Q4

  大坝沟镇现有牲畜2460头(只),其中:

大畜158头,根据牲畜年增长率3%计算,则2020年预测牲畜为3838头,其中:

大畜660头;

  大畜:

0.05立米/头.日×

660(头)=33(立米/日)

  庭院经济:

0.28立米/亩.日×

502×

75%=105.41(立米/日)

  小畜:

0.005立米/只.日×

3178(只)=15.89(立米/日)

  Q4=33+105.41+15.89=154.30(立米/日)

  5、公共建筑用水量Q5

  按生活用水量的(15%-30%)(人口用水)

  Q5=130.91(立米/日)×

30%=39.273(立米/日)

  6、未预见水量及管网Q6

  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Q6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8%计算。

  Q6=(Q1+Q2+Q4+Q5)×

15%

    =(130.91+50+154.3+39.273)×

18%

    =67.24立米/日

  7、最高日用水量Q7

  最高日用水量:

Q7=Q1+Q2+Q4+Q5+Q6

      =130.91+50+154.3+39.273+67.24=441.72立米/日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二、水源总开采量

  水厂自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计算,则水厂的自用水量Q8为:

  Q8=日最大用水量×

5%=22.09(立米/日)

  则其水源总开采量Q总=Q7+Q8=463.81(立米/日)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Qh=QKs/24=34.97立米/小时

  Ks-时变化系数取Ks=1.30

  最大给水流量为9.71升/秒

  2.2 水源论证

  一、水源选择

  根据大坝沟镇的地理位置实际情况,采用地下水源。

采用地下水源具有下列优点:

①取水条件及取水建筑物构造简单,便于施工和运行管理;

②水质优于地表水,无需澄清处理,水处理过程较简单,故处理建筑物投资和运行费用也较省,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整个给水系统;

③水源靠近用户,从而降低给水系统(特别是输水管和管网)的投资,提高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④便于分期修建;

⑤便于建立卫生防护区,易于采取人防措施等。

  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在地质构造单元上为东北海西褶皱带,为陆台区,次一级构造单元为新华夏系,大兴安岭褶皱隆起的东部斜坡地带。

具体特点是升降幅度小。

速度慢,褶皱及断裂活动不强烈。

据现有资料表明,本地区地貌以及地质构造简单,主要含水层厚15-25米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其次为基岩裂隙水。

孔隙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卵石和砾石,厚度为10-20米,分布在归流河右岸河滩地(一级阶地),含水层上部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良好,而下部富水性差,横向分布亦不均匀。

水位埋深为10-20米。

据抽水试验资料当水位降深0.95-2.61米时,单井出水量为5100-10665立米/日,渗透系数为250-800米/日。

  本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次为灌溉入渗补给。

此外,在河谷两侧尚有少量的基岩裂隙水的补给。

其补、径、排关系里典型是山区渗入-径流型水循环特点。

  本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受气候、地貌、地质结构影响,地表水的补给与消耗是平衡的,曲线呈锯齿状,地下水位上升降幅度最大的月份是7、8、9三个月。

  由于地下水循环和交替作用较为强烈,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

PH值在7.0-7.2之间,硝酸盐氮含量在2.5毫克/升左右,氟化物在<0.1毫克/升,毒理学指标微量元素均未超标。

  2、地表水资源

据归流河中游大石寨水文站43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95亿立米,P=75%的典型年径流总量为2.279亿立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7-10月占63.8%,11月一次年5月占36.2%,多年平均含沙量为953克/立米。

  3、地下水

根据勘探调查该地下水资源丰富,含水层颗粒粗,透水性好,地表水侧向和垂直补给量很大,水量极丰富,单井出水量有5000立米/日。

由于该区上游工业企业,河流及地下水均未受到大污染,水质良好,均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

2.3 工艺流程论证

由供水工程所在地的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供水工程拟采用直供式,不设过滤消毒等首部设施,工艺流程如下:

管井 → 变频泵 → 管网 → 用户

  2.4 水厂选址

  水源地位于大坝沟镇中部,距离密集居住区较近,适宜于水源附近建水厂,即方便管理水源,又扩大供水范围。

靠近用水户、无动迁,地势高、排水通畅,交通方便。

2.5 输水方式及配水系统论证

  一、输水方式

  根据大坝沟镇拟建水源地的位置,地理条件,采用深井泵一次加压输水至水厂的方式,输水干线铺设单排。

  二、配水系统

  配水管网采用生活、生产及消防统一供水系统,城区最不利点的管网服务水头按12米考虑。

消防采用低压消防制,最不利点消防水压满足12米。

  根据新建水源位置,结合城区的总体规划,铺设新建供水干线网。

  配水干管线路选择考虑了如下原则:

  1、尽量做到线路短、起伏小;

  2、干线走向和位置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

  3、充分考虑利用地形高差这一条件;

  4、便于近远期实施。

第三章 工程方案内容

  3.1 工程规模

  一、水源开采量规模

  大坝沟镇新建水源开采量Q=441.72立米/日。

  二、配水管网设计规模

  给水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确定Q日=34.97立米/小时。

  3.2 工程设计

  工程项目内容:

新建水源管井、水源地至净水厂输水管线、净水厂、配水管网。

  一、新建水源地设计

  1、水源地规划

  考虑远期发展,根据水文地质情况。

水源地占地面积为2公顷。

  2、水源井设计

  本工程拟在大坝沟镇中部新建水源地范围内,新建1眼管井,采用地下水深层水,井径为250毫米,井深80米,滤水管长度30米,滤水管型式以垫筋缠丝管网为宜,成井后填砾,上部止水封井,设计单井出水量为50立米/小时。

  3、水源井泵型选择

  水泵选型是根据水源井地面高程,同时满足需水量,水泵扬程,井径等实际情况选用175QJ50-100型潜水泵,流量为50吨/小时,扬程100米,功率为11.5KW,水泵为自动开关,水量水压由调频设备自动控制。

  4、输水管道

  水源至水厂之间的输水管道采用单排管线,管材选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接口均为胶圈接口。

管道平均埋深为2.85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