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567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2Word格式.docx

学生活动

教案修改

一、问题情境

出示准备参观科技园食品的情境图。

(课件出示)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

(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参观科技园食品呢!

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

我们来帮助二

(1)班小朋友准备参观科技园食品好吗?

请各组为二

(1)班的小朋友分配参观科技园食品。

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6颗糖果份3份。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师说明: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

(1)班小朋友准备的参观科技园食品,发现:

(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一题。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二题。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

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9页做一做)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

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

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2.练习三的第2题。

此题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贴就怎么贴,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

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3.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把12个风车平均放分3份的任务。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

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分组讨论分配方案。

生:

1、1颗、2颗、3颗

2、1颗、1颗、4颗

3、2颗、2颗、2颗

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请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生操作后,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5盒。

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独立进行判断。

(1)让学生想怎么贴就怎么贴。

最少设计两种贴的方案。

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

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组同样多的贴纸方案。

强调:

这几种贴纸方案,都是把纸平均贴成3组的。

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第7~9页例1、例2及练习二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及练习二相关练习

一、复习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

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的画面。

把8个果冻,每2个分一组,能分几组?

每份同样多吗?

是平均分吗?

2.练习:

第10页的做一做

(1)首先让学生操作12根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2)首先让学生操作,摆一摆,再填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

问:

你是怎样想的?

香蕉的数量都是24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9题。

请学生回忆:

比较:

这两句话一样吗?

不同点是什么?

(强调“平均分)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每份都是2个,同样多,是平均分。

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12里面有几个6。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有24个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

就是把24平均分8份每一份是多少?

(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

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平均分的2种情况。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教材为了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

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

学具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科书第13、14页的例题4及相关练习。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再出示题目: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

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小结:

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

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板书课题:

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

指导书写:

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

12÷

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

⑤教师:

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这个算式读作:

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并读一读算式。

3.出示第15页第一题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些除法算式。

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

同时,注意采用“开火车”“接力赛”“抽卡游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的第2题。

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

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因为是把6粒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把要分的苹果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给2只小熊,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是3,3写在等号的后面。

3.完成教科书第15页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

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

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学生练习书写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

(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

(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

(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再互相说一说。

同学读一读这些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依据题意用学具卡片分一分,并交流分的结果。

之后,让学生填写除法算式,并对照分苹果活动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

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因为它是把10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事。

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

平均放在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

认识除法

4=3

|

除号

读作:

12除以4等于3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5的图片

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5

一、引入新课

1.教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

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

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

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

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

分给了几个同学?

想一想:

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

1.出示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5。

(1)教师:

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

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

分的结果是怎样?

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

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

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

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

4=5表示什么意思?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4=5

被除数除数商

(5)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

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1)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

每堆几个小圆片?

可以分成几堆?

怎样列除法算式?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2)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四的第4题。

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2.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四的第5题。

先让学生圈一圈后独立写出算式和结果,然后再全班讲评。

学生观察出:

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

(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

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

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

12除以6等于3

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师生讲评。

教科书第16~17页练习三的第6—11题。

一、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1)6除以3等于2。

3=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

12÷

3=4(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20÷

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28÷

4=7(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8题。

看图写算式。

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三、找朋友:

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第11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

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第7、9、10题。

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五、总结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可交换着玩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

教材设计情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

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

教科书第18-19页例1、2,练习四相关练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4×

3=2×

5=3×

3=

2.填空。

()=43×

()=6

()=8()×

3=12

()×

4=205×

()=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1.引出除法算式12÷

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问题: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

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

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

(2)分组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学生交流回报。

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

(4)交流想商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3.练习

完成18页做一做。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

如:

要算12除以6等于几怎样想?

用哪句口诀?

商是几?

在此基础上独立做"

6=□"

及其他题目。

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

4.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2,并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给了那些条件。

(2)请选择其中的信息,列出算式。

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总结。

5.练习

完成19页做一做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练习五的第1题。

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2.练习五的第2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

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

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想:

求12÷

3的商,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每屉有4个包子,桌子上有6个屉,一共有24个包子。

学生独立完成后讨论:

6=24

24÷

6=4

4=6

学生谈收获。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

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

2.二()得八二()一十

()六十二三()得九

()三得六三()十二

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3=38÷

4=2

3=4l2÷

6=2

二、基础练习

1、让学生观察练习四的第3题,并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让学生观察练习四的第4题,并独立完成后,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促使学生发现:

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3、第5题请学生先从运动会绑腿跑的情境图中收集信息,完成填空。

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填写除法算式。

三、提高练习

1、第8题

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第8题。

四人小组说说题意,并提醒学生先回忆只能算1个乘法算式的口诀。

2、第11题,教师说明题意,并带着学生先做。

做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一说思路,或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如果想不起来用哪句口诀,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

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

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直接说口诀,不必再说"

想几和几相乘得几"

这一步,以简缩学生的思维。

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还应让他们按照先想乘法,再想口诀,最后得商的方法。

使他们切实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12、第12题是“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先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四其他练习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

熟练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背乘法口诀

填一填,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师生小结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4

三(四)十二,商是4

教案

解决问题

教材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一步计算的除法简单应用题。

使学生掌握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课件

课本23页例3及练习五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